小米仍然有很大的機會走向更成功的明天
一,如果你這樣看球賽
如果你在看一場NBA比賽,兩支球隊激烈的打到了第二節剛剛開球,如果你的反應是這樣的:哈登進球了,火箭領先。哎呀,勇士藥丸!去知乎問問,如何看待火箭領先一分。啊,不好,湯普森又進球了,勇士領先一分。哎呀,火箭藥丸!去知乎問問,如何看待勇士又領先了。啊,漂亮!哈登又進球了,火箭領先一分。勇士藥丸啊!去知乎問問,如何看待勇士又落後了。贊!妙傳,湯普森進三分了。火箭落後兩分了。火箭藥丸啊!去知乎問問,如何看待……
如果真有人這麼看球,你一定會罵他傻(不友善單字已自動屏蔽)。而且,籃球比賽有終場哨,但是市場競爭沒有。……古人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1980年12月12日,蘋果公司公開招股上市,在不到一個小時內,460萬股全被搶購一空,當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這個收盤價計算,蘋果公司高層產生了4名億萬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萬富翁。當時他們吸引的資金比1956年福特(Ford)上市以後任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IPO)都要多,而且比任何歷史上的公司創造了更多的百萬富翁。在五年之內該公司就進入了世界500強,是當時的最快記錄。
1985年4月經由蘋果公司董事會決議撤銷了喬布斯的經營大權,喬布斯幾次想奪回權力均未成功,便在1985年9月17日憤而辭去蘋果公司董事長職位,賣掉自己蘋果公司股權之後創建了NeXTComputer公司。不久,windows95系統誕生,蘋果電腦的市場份額一落千丈,幾乎處於崩潰的邊緣。1997年,喬布斯創辦的NeXTComputer公司被蘋果公司收購,並且再次回到蘋果公司擔任董事長。
全世界大明星蘋果公司,1980年創紀錄上市融資進入500強後,僅僅過了5年就迎來了「藥丸」的危機,創始人和董事長被趕走,出去另立門戶,隨後12年,整整12年,12年啊!wintel聯盟攻城略地,蘋果公司一落千丈。如果當時有發達的社交網路,如果當時有twitter,有blog,有微博,有知乎…大家猜猜看,網路會怎樣評價Apple Inc.?
然後呢?
iPhone發佈於2007年,HTC G1是2008年。而直到2010年,使用Symbian的Nokia還在持續增長,形勢喜人。
我舉這個例子只是想說,今天做的還不錯的企業,只能說明他們今天確實還不錯,我們很難用今天銷量還在增長去宣告明天他們一定還會增長,當然也無法僅憑今天銷量在增長就宣告明天他們就會下滑。如果你回望歷史,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會一直一帆風順。二,商戰的本質遇到問題,並且解決問題,是老天爺給予我們的責任。能夠正確判斷行業趨勢的人,這個市場上並不多,如果有,那個人應該不是像我這樣找個地方給別人打工的屌絲。如果有,我想他一定不是鍵盤俠。……小米曾經增長迅速,打了很多傳統的手機企業一個措手不及。在小米的帶動下,過去這5年,中國的手機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5年前我們熟知的大品牌基本上已經退出了市場競爭,過去整體缺乏存在感國產手機品牌,經歷了一輪激烈的競爭,有的逐步式微,也有的和小米一起在崛起。在這樣劇烈的動蕩中,市場不再如一潭死水,而是充滿著你追我趕的競爭,這本來就是正常情況。硬體市場和純互聯網服務市場不一樣。
純粹的互聯網服務市場,如BAT都能在各自擅長的領域佔據70% ~ 90%以上的市場份額,形成絕對的優勢和領先地位。但是在硬體產品市場上,市場天然需要更多品牌和品類。過去電視市場海爾,海信,康佳,長虹,創維,TCL六大品牌,最大的市場份額也不過20%出頭,最差的也有10%以上。手機行業,即使當年如日中天的Nokia,還有今天的「萬人迷」iPhone,也無法企及純粹的互聯網企業那樣的市場份額。所以,客觀的說,硬體產品的激烈競爭,本身也是會長期存在的。這個過程中,一款產品,一個廣告,一次促銷……很多因素都會造成「各領風騷一陣子」的情況。A公司在某一個時間點領先B公司,不說明B公司藥丸。反過來,B公司又領先了A公司一陣子,也不能說明A 公司就一定做錯了什麼。如果你真心關注這個行業,坐看這數年來,乃至未來三至五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商戰,認真看各家企業的出招和應對,而不是自以為是的到處挑毛病,你會看到一個精彩紛呈的商業戰場。在這個戰場上,各家公司好像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個諸侯,相互廝殺,見招拆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沒有人生來就帶著主角光環,也同樣沒有人生來就註定做背景男。商戰註定是沒有終點的。而商戰的本質,是自由競爭,是優勝劣汰,是市場法則。是效率高的公司,戰勝效率低的公司;是執行力強的企業,戰勝執行力弱的企業;是先進的商業模式,戰勝落後的商業模式……然後,整個市場都會為了生存,而提高效率,加強執行力,並且學習和採用先進的理念和技術。這就是這個社會的產業升級,乃至產業革命的必經之路。三,面對挑戰的小米
在共產黨的革命事業遇到挫折的時候,毛澤東給林彪寫了封信,叫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曹操大軍下江南的時候,周瑜對孫權詳細分析局勢優劣促孫權下決心聯劉抗曹。小米在2016年上半年遇到的麻煩,遠沒有我黨在1929年,孫權在赤壁之戰前夕,遇到的麻煩更大。今天小米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面對著激烈的競爭,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對小米來說,也就是挑戰。但是這遠遠未到「藥丸」的境地。小米或者披荊斬棘去往那星辰大海的彼岸,或者一蹶不振成為市場上的過客,無論怎樣,對於網路上的吐槽家、鍵盤俠們來說,這不過是他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但是對於每一個小米人,和關心小米,願意和小米一起成長來面對這個世界的朋友們來說,其實我們都應該有堅定的信念。小米在2010年的時候面臨著團隊組建的挑戰,在2011年初的時候面臨著如何在默默無聞的時候獲得供應鏈和代工廠支持的挑戰,在2011年夏天面臨著如何讓即將發布的小米手機突破當年「國產手機即山寨的」公眾認知的挑戰,在2012年面臨著如何不花錢做好營銷的挑戰。在2013年面臨如何迅速解決產能爬坡的挑戰,在2014年面對銷量暴漲後如何解決生產供應的挑戰,在2015年面對市場新進品牌和那些調整迅速的傳統品牌一起圍攻的挑戰……
挑戰一直都有,2016也不見得會嚴重到哪裡去。經過前兩年的布局,小米生態鏈在今年已經開始開花結果,MIUI超過2億的互聯網激活用戶也為小米在整個移動互聯網服務上擁有其他企業暫時難以企及的優勢。還有小米所開創的新商業模式,讓小米整個企業在傳統製造業面前的巨大的效率優勢和成本優勢依然存在。
手機銷量對於小米來說當然很重要,但這並不是小米的全部。而且,隨著下半年小米精心準備的新品即將逐步面市,供應鏈問題的逐步改善,以及小米在中國更廣闊地區的線下銷售渠道的逐步建立,即使在手機銷量這個數據上,小米依然有機會重拾信心。
在我過去做科技行業記者的時候,我逐步從一個到處指點江山的評論者,轉型成了專門記錄企業成長和撰寫人物專訪的記錄者。是因為我意識到,在這個行業里,唱衰一個企業,一個行業,是很容易的。科技行業的創新,本來就是敗多成少的,這也是為什麼這個行業需要大量的風險投資,而不是銀行貸款。只要你堅持不懈的唱衰每一件事,每一個企業,你會發現你的「預言」的成功率不會太低,你能夠成功的預言很多企業的「不行」。但是這實際上沒有太多行業意義,這不過是這個行業的客觀規律。
在我看來,小米在今天,仍然有很大的機會,繼續走向更成功的明天。
(題圖:在小米之家排隊購買小米產品的用戶們)
==========這兩天很多人很關心有機構統計小米公司在2016年Q2手機銷量同比下滑的消息。數字看起來很慘烈,大家也就很興奮。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我知道,這怎麼看,都是一個「大新聞」。關於一些言論背後,我能和大家溝通的想法,就是前面的那些話。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大家在興奮之餘可能未及注意的消息,我想提醒一下:
1,2,3,小米承認在過去的數月中,在供應鏈方面遇到了困難,導致銷量未能如之前兩年那樣迅速增長。但是小米自身的手機研發還在進步,正在市場上銷售的手機性價比依舊,困擾小米手機銷售的最大問題仍然是供不應求導致的「搶購」,以及因搶購而產生的用戶抱怨,而不是有貨賣不出去。一直供不應求的小米手機5,在今天依然是所有旗艦機型中最亮眼的一款,更勿論售價方面的巨大優勢。小米主動把供不應求的產品適時的降價200元,也有力的回應了那些造謠說小米「飢餓營銷」的言論。對於第三方給出的成績單,小米對第一財經記者回應稱,截止目前,在已經公布的小米智能手機Q2國內出貨量報告當中,IHS的數據為1420萬台,SA的數據為1280萬台,IDC的數據為1050萬台,其中IDC比IHS的統計數據少了370萬台,統計數據差別巨大,並不能體現小米真實的Q2出貨量。(http://m.yicai.com/news/5064171.html)
==========
回答一個用戶的評論:1,提高價格,降低產品的性價比,降低用戶的購買需求。(這是很多傳統企業一直採取的方法,比如三星,比如曾經的跳水王摩托羅拉等。)
2,友商給力,拿出具有同樣出色性價比的產品,來稀釋市場需求。(但是這個要友商跟得上來。目前來看,從公關角度,友商的產品都已經秒天秒地秒小米了。但是從市場需求的反饋來看,友商的產品還不夠。)回答用戶 伐折羅 的提問:答案在這裡: 關於小米5發布後一些典型問題的集中回答 - 零零發 - 知乎專欄======
今天在知乎看到一個問答,說中國籃球在2016里約奧運的表現不佳,有球迷各種謾罵的情況,這位答者引用了著名NBA球星查爾斯·巴克利的幾段話,說的是體育圈,但是道理是一樣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519752/answer/116873395 )
推薦閱讀:
※怎麼看樂視小米關於TV內容的論戰中,大部分人支持樂視?
※從蘋果手機換到小米手機和小米手機換到蘋果手機是怎樣的感覺?
※如何看待小米2017年年會的模特秀?
※全面屏概念手機——繼承不守舊 創新不離根
※小米推出插線板的目的是什麼?
TAG:小米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