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100問〗四:守株待兔為什麼是普通人最好的理財方式
一.守株待兔典故的理解
從小我們都學過守株待兔這個成語,語文老師講述的講解是指人不懂得變化,懶惰。可是從事多年投資工作,發現無論是專業投資者或是普通投資者其實都在找尋或堅持自已的「守株待兔」的方法。
二.投資理財的客觀難度
1.四十歲之前不要理財是最近聽到的一個理財觀點,當然可以說這句話是錯的。可是按實際標準,我認為這句話頗有幾分道理。因為人在四十歲以前,有幾點缺陷對於投資理財來講是非常明顯的。
首先 人生閱歷不夠,心性不定,容易上當受騙。現階段投資理財市場可以說是各種跑路,龐氏騙局層出不窮,數不勝數。而在四十歲以前人對於事物的閱歷是明顯不夠的,尤其是定力不夠,容易受高息誘惑,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其次 資金積累不夠,從普通的人生財富曲線來看人在40歲之後才會迎來財富的高峰期。而投資理財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一個財富積累過程。
最後 現階段我們國家經濟轉型,金融機構改革,不確性大大增加,金融風險高企確實也到了一個「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你若理財,財便離你!」的局面。
2.專業,時間,資本的積累。投資理財是一門專業技能,所以並不是一件很容易掌握的事情。需要大量的時間,專業,資本等多方面的積累,有一個長期的過程。
三.主觀難度
1.錢對人性弱點的放大,人性中的弱點有很多,但是針對於投資理財過程表現最為明顯的是貪婪與恐懼,這是天性無論是誰都無法避免的。而錢對於人性的弱點有非常明顯的放大作用,而且你投入的資金越多,就越明顯。試想一下,一個炒股的人與不炒股的人對於上證指數的波動的敏感度是不是要明顯高於普通人呢?因為他有錢在股市,股指的波動對於財富有明顯的影響。
2.個人生活的不可測性,在實際的服務 投資過程中,我常常感到為其挑選合理的理財產品並不是工作最難的部分。而是如何讓其堅持下去,因為一個人常常會因為自已的財務狀況的變化或認實的改變,就突然改變投 資策略與方法。
3.運氣是實力的一部分,這個世界最大的謊言就是成功是必然的。實際投資過程中上到巴菲特下到普通投資者,無論你的投資方法多麼的成熟,你都少不了運氣的幫助。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那麼投資理財主客觀難度如此之大,我們是不是就可不投資理財了呢?當然不能,因為投資理財是不能選擇的,錢無時無刻都在貶值。所以普通投資只能選擇量力而行,不求全勝全知,只求找到自已的守株待兔的方法。
普通人找到的守株待兔的方法案例
1.買房,買房,再買房。過去二十年,關於理財只有兩種建議。一種是買房,買房,買更多的房子,而這種簡單粗暴的理財方法可以幫實現財富最大的增值。第二種理財建議,就是錯誤的建議。無論理據 多麼充分,知識多麼專業,可是從結果看也是錯誤的。
2.持有,持有,再持有。我證券行業出身,大學時期就花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研究證券相關知識。後來在實際的從業中,身邊的親人與關係非常好的客戶,我都只有一個建議,買醫藥類指數基金。然後持有,繼續持有,再持有。因為我認為解釋的太多,並沒有意義,即聽不懂,又越說越麻煩。道理只有一條:中國老齡化越發嚴重,老人越來越多,中國即將進入夕陽社會,所以醫藥才開始進入朝陽階段。
當然上面的案例分析過於簡單,實際上找到自已守株待兔的理財方式,需要一個過程。
正常程序:1學習,模仿,觀察。做什麼事情,模仿學習都是第一步,投資理財也不例外。找幾本經典書籍,多看一些時事財經新聞,多研究案例。
2.自我分析財務狀況:每個人的財務狀況與風險偏好都不同,所以每個人在投資理財過程中都必須有一個自我分析,評測的過程。而以此為出發點,思考其它問題。
3.找到自已的投資邏輯:適合自已的才是最好的,每一種投資哲學都是有缺陷的或是有實際操作困難的。所以我們都必須找到屬於自已的投資邏輯,適合自已的才是最好的。
4.如果得到驗證,那麼就堅持下去。實踐才是檢驗真理唯一的標準,如果事實證明是正確的,就堅持下去。
5.繼續學習調整。變化才是唯一不變的,所以持續的調整是必然的,然後這種調整並非是指改變投資邏輯與根本。打一個比方,教育子女要是效果不佳,就要及時調整,但是根本是變的,就是要尊重與理解。
總結:可能這一節不能結果具體投資品講述我的投資哲學,讓人有一些空泛的感覺。但是投資邏輯與投資哲學本身就是一種感悟。希望在後面具體的投資品分析時,能更好的說明。
▲更多視頻、文章,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艾財愛家(←長按複製,粘貼微信搜索框即可)資深金融人親自撰稿,更有專業人士後台解答你的問題!
推薦閱讀:
TAG:理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