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的未來,是付費問答嗎?
想起個故事,有個老太太嫌在她家門口玩的孩子們吵,讓他們走開他們又不走,就拿了幾塊錢給孩子們說,我很喜歡你們在我這玩,連續給了一周,第二周不給了,孩子們覺得在這裡玩也賺不到什麼,就去別的地方玩了。 大概意思是說,當有人花錢請你做一件事,即使是你喜歡的事,你也立刻不那麼喜歡了。
收費就不可避免的將社會思維轉至市場思維,關於收費問答的模式是否可行暫且不論,單是收費的定價就是一個難題。相對來講,我感覺百度這種使用財富分的虛擬貨幣形式可能更適合存在於人們普遍滿足於免費諮詢的現狀。
這個問題的2016首答就交給我把
非專業,不靠譜
我的觀點是:付費模式是知乎的出路之一,很大路式的出路之一。我的理由是:知乎要做大做強,就要保證平台上問答的高質量,走高質量平台的道路。而高質量問答傳遞出的信息或者判斷總要有人來做擔保,讓人相信這個問答是有價值的,知乎現在走的是信譽體系,個人信譽上有各種大V,權重嚇人。群眾信譽上有點贊,一份贊就是一份認同,就是問答可靠的保障。而我們其實可以靠錢來承擔這個責任,讓經濟讓市場來擔保問答的質量。經濟這種東西最忌諱若即若離了,他會把他周圍的東西全部滲透分解重組,完完全全的納入市場體制中。而我們不要以為知乎不食人間煙火,我剛剛去淘寶逛了一下,明碼標價,0.2元/贊+關注,一塊起刷。甚至還有大V號,不過這個價格另算,十五塊刷一次。市場早就開始滲入知乎了,最起碼在部分人看來,一個贊+關注=0.2元。所以我認為知乎應該更主動的融入市場中,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上,市場有這種需求,我們就要看看能不能把這種需求轉化為一種業務,轉化為一種長期的收入來源。下面說說具體措施:1.有償問答。這個最簡單,有金錢參與其中,問答雙方都會慎重一點。舉個具體例子,提問一次,一塊錢或者五毛錢,若在一段時間內(一個月或者一周或更長)沒有多少回答/贊就退還。回答一次,收費一毛或則五毛或則不收,每收穫一個贊獲得一分錢(不設上限,也就是說一份萬贊的答案能賺100塊呢)。不要看這些一分一毛的,哪怕是象徵性的收一點,也能減少絕大部分的同類問題和為問而問,為答而答的情況。但是因為答題有獎勵的原因,會有更多人的投入到高品質答案的撰寫中。另一種有償問答就是懸賞,這種懸賞就不要用什麼財富幣這樣的虛擬財富了,在我看來,知識本來就是值錢的,何必用什麼財富幣來代替,而且增加一種虛擬貨幣一定伴隨相關的系統建設,看看百度知道就曉得這個財富幣來得多坑,平時不泡知道的都沒有幣,想迅速找到答案還不是要充錢,知乎不要學他,直接跟銀行卡綁定。有償的話可以設置條件和期限,比如要多少贊多少字數才能領之類的。希望未來出現靠知乎答題養活自己的人……2.權重購買。一開始我以為在知乎這個問答社交平台的互動就是答主跟題主互動,後來我覺得我錯了,我覺得有一種更重要的互動在知乎裡面沒有被重視,那就是點贊,點贊這事說起來很坑,因為你不能給自己點贊……你的贊比別人少,別人就排在你前面,新人又沒有權重,再長再好的答案沒人看不也是沒用,我最近兩個長答,一個3000+,兩個贊,一個2000+,零個贊。這讓那個新人有心情答題啊,哪怕這個答案漫漫的,幾個月到了幾十上百贊,那有個卵用,忘都忘了,網路問答內容提供方獲得反饋的速度真是太慢了,而且還全是被動的,怪不得淘寶有刷贊的,要是贊只要一分錢一個,我非刷個幾百贊不可。我估計我這次的回答大概有千把字吧,看到沒有字數越來越少了,說明我回答的激情在下降啊,說不定過幾天我就懶得答題了。對新人來說,我們迫切的需要知道我們的回答到底有沒有用,所以我們不能把答案重視程度的主動權交給那些點贊的人,我們需要一種主動的判斷我們答案好不好的方式。當然,我不是說知乎自己刷贊,權重這個東西混過知乎的都知道,大V一個贊,壓死一批人。權重嘛,就設置成一定時間段內,贊數相同或處於同一段位的優先顯示好了。至於多長時間,一天怎麼樣,贊是永久的(基本上是),買來的權重是短暫的,但是卻能讓答主大致知道自己的答案怎麼樣。3.打賞。觀眾(我堅決用觀眾來指代知乎上看問答,點贊的人)土豪那麼多,微信微博早就用了,憑什麼知乎不用啊,趁現在人傻錢多的用戶不少,覺得玩知乎是一件很有B格的用戶更多,趕緊來一發打賞,要高品質問答有高品質問答,要知性美女有知性美女有知性美女,趕緊上打賞啊,說不定還有人覺得這事一件很有B格的事情呢。知乎三大參與者,題主答主和觀眾,前二者都有很好刷存在的方法,作為基數最大的觀眾卻沒有,那怎麼行,趕緊上打賞,小爺就是要讓其他人看看,小爺就是喜歡你答題的調調。這畫面太美簡直不敢看啊。再在按時間排和按票數排後面加一個按打賞排,簡直完美。答主能買權重,觀眾能上打賞,雙方都能一定程度上掌握社交主動,而且這種主動還是有償的,能減少人們胡來的可能,還能增加收入,還有比這更美的事情嗎?寫到這裡才突然發現前面的懸賞不就是給答主增加主動權嗎,細思恐極細思恐極。
4.至於廣告什麼的就算了,沒看到知乎頁面那麼多留白嗎,說不定知乎就喜歡侘寂美學咧,感謝魅族把這個可以裝逼的辭彙帶來了中國,像這樣大白的頁面,要是一邊全是金戈和威而剛,感覺太維和,廣告這想法太傻,還不是不要的好。至於什麼通過大數據/知識圖譜精準投放的就算了,樣本不一定充足,而且再怎麼不影響網頁,投放廣告就是投放廣告,投的廣告還容易被屏蔽,何必呢。5.至於裝逼鍵盤俠捧紅自己什麼的。我覺得吧,既然有人靠這個過活,說明這個能提供收入啊,有市場需求啊,不要以為那些只會寫博客的沒有投入,人家花的時間精力大了,而且問答社交的核心就是問答啊,又不是比賽寫雞湯文,遇到全篇雞湯不離正題直接人工摺疊不就完了,題主作為問答發起者,和微博上那些話題發起者是不一樣的。6.至於出版什麼的,雖然有收入,但我感覺偏離了社交,是社交帶來了內容,知乎不是內容提供方,是內容發起平台。而且出版物要不要給答主錢,怎麼給呢?我覺得出版只能做個添頭,而且估計沒有人想要一份各專業知識的合集,哪怕是根據你興趣推薦的,一個專業問題是要投入打量精力的,推薦的專業跨度太大就浪費精力,專業集中就等同於專業雜誌。減少專業的話就變成雞湯選了,也不可取。7.有償轉載,倒是可以嘗試,也算是答主增加主動權的一種方法。感謝那位匿名回答的答主提供的創意。其實第五點也是反駁一位匿名的……你們幹嘛要匿名啊……總結:目前就這些了,不知道這個回答能有多少贊啊。話說,要是以後知乎真的出現了我上文提到的功能,知乎要給我錢嗎?急急急,在線等。2016.01.31更新——我決定把更新放在後面……關於『抄襲與原創』的更新前幾天看到一個關於「知乎上優秀問答資源被抄襲」(只是類似,原文和原帖子都不記得了……)所以決定更新一下我的回答來說一下我對於網路上優秀資源被無償傳播的事情。1.這首先是一個環境問題。認為互聯網是自由的和免費的,有的人是這樣做的,而有的人只是想渾水摸魚;還有一個就是現在好多互聯網公司提倡的』搶佔埠,爭取流量『,但問題是他們總是用免費來爭奪流量,卻不用收費來變現……,因為他們都是免費的,如果有人開始收費,哪那個人就要承擔流量流失的風險,沒有人想承擔這個風險,所以
要去吃飯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更……罪過罪過作者:任宏達鏈接:知乎應該改成付費答題嗎?——一個心理學現象 - 隨機 - 知乎專欄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自從我的這篇討論思維層級的專欄文章意外收到很多贊同(對比其他專欄文章)以來,我好像開竅了,你們好像比較喜歡看有意思的實驗哦?這篇文章就展示兩個。
最近在知乎看到一個問題,也是我身邊的一些朋友疑惑的,可能你們也有類似的疑惑:知乎為什麼不採用付費問答的方式?
知乎採用付費答題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問問題的人等待時間要縮短,回答問題的人也會更認真的去準備,提供高質量的答案。但是,事實真的會依照這個劇本發展嗎?讓我們看一個簡單的心理學現象。
一個幼兒園園長發現,放學後接小朋友回家的家長,總有一些人會遲到。於是,他也像我們一樣,寫了一個劇本,以後,再有遲到的家長,要罰款。因為有金錢的處罰,遲到現象將如劇本所示,消失,至少減少。實際情況如何呢?遲到現象反而增加了。為什麼?如果說原來家長遲到,內心還要受道德譴責的話,那麼,現在遲到只要交錢就可以了。遲到的現象反而更嚴重了。(案例來自《怪誕行為學》)心理學家對這個現象的解釋是,人類天生的有兩套評價系統,社會化的評價系統和市場化的評價系統。典型的例子還有你的好朋友為你辦了一件棘手的事情,你不會問人家,給你多少錢好,而是把這段「恩情」記在心裡;你的岳母請你到家裡吃了一頓滿意的大餐,你一定不會問:謝謝,給你多少錢合適?當一個本來社會化的評價系統被標記了價碼,人們會普遍的將這個系統歸類到市場化的評價系統。(討論一個問題:吐痰罰款能有效減小隨地吐痰嗎)
好了,我們現在知道人類的評價系統的區分以後,讓我們回到知乎。知乎上有很多優秀的答主,他們是有很高學歷支撐的,大部分是某些領域的專家,甚至很多都是國內外大學的教職。他們之所以願意在知乎「免費的」答題,是因為這是一種榮譽:他們要麼本著「傳播知識」的心態,要麼本著「擴大自己學科的影響力」的心態,甚至,抱著虛榮的心態等等。以上這些,不管哪個,都是社會化的評價。如果知乎改成了付費問答,這些人的評價體系會自動歸類到市場化的評價。這時候,問題來了。邀請這些人回答,你是請不起的。別的行情不知道,清華的很多教職到了外面講課,時薪不說萬元計吧,至少也得是大幾千吧。你會花一萬塊在知乎上請人回答一個問題嗎?那麼,結果就是,知乎不開通付費問答還好,一旦開通,分分鐘死掉。雖然我們多次在各種場合玩笑的說知乎藥丸,但真的開通付費問答,可就是真的藥丸了。高質量的答主走了,留下一堆小白,時間長了,沒有養分了,人就都走了。
有必要說明的是,在所有的回答中,我最貼近的是葛飛的回答。雖是各自思考的結果,他的回答在先,我的這個只是一個完善和補充。
我在最初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想到的是實現的難度,比如,有人是奔著錢來,在回答時候灌水的怎麼辦?比如,有人高額懸賞,最後看到了優質答案後,聲稱自己沒有滿意的答案,取消支付怎麼辦?想了很多困難,但上述這些困難,歸根結底是技術上的困難,總有現成的模式可以供參考。即使沒有,我相信聰明的知乎也會設計優秀的機制確保不會有這些技術問題。但是,關鍵的卻是,不能把社會化的評價轉為市場化的評價,這才是保證知乎能活的根本。
在這個問題下,有幾個我認為水平應該高於此的答主,回答讓我非常失望。所幸知乎的管理層還是很敏銳的,他們既然開發了值乎、live,說明他們有一些提高利潤的嘗試。但他們既然能開發功能更複雜的值乎,又有嘗試提高利潤的想法,不可能沒有想到知乎可以變成一個付費問答的平台。既然他們想到了,卻沒有去執行,說明他們還是有一些顧慮。如果不是技術上的顧慮,我相信,他們的顧慮應該是我和葛飛的這個。
最後,文章開頭說了,要講兩個實驗。結尾再講一個不按劇本演的。
1993年,美國聯邦證券委員會(SEC)首次強制一些上市公司披露高管的薪酬(含津貼)的明細。他們的劇本是這樣的:當時,高管的薪酬是普通工人的好幾倍(1976年是36倍;1993年是131倍)。如果強制披露了,出於怕被批評的羞恥心,董事會就會不願意開給高管這些天文數字的薪酬了(或,高管不會給自己開這麼高的薪酬了)。簡直完美的劇本,解決了股東、立法、監管機關一律搞不定的高管薪酬飛漲問題。結果呢?
高管們在披露薪酬後,產生了強烈的攀比心理。薪酬沒有降下來,反而越來越高。
最後的最後,我想通過這兩個故事說的是,經濟賬誰都會算,博弈論可能很多人也懂。但,最重要的是看穿人心。讀了再多的書,不了解人心也白扯。
個人覺得,付費服務在近期可以進行嘗試。
的確存在一些問題,提問方願意通過花錢來提高回答的質量,或者縮短等待回答的時間。
而回答方為了參與競爭,會投入百分之二百的熱情和專業度。
從而導致的結果是,知乎上的回答更具有專業度和完整度。
但是遇到的一個問題是,答案是否可以公開?是否允許提問方不公開?
個人的解決方案是,知乎上的回答一律公開,但是買賣雙方可以在線下進行更深度交流。知乎不可能收費國外確實有一些收費問答網站 比如medhelp 但那是個專業的健康類網站 上面回答的人都是經過網站認證的美國頂級醫生知乎是百科 而且互動和調侃也是一大特色 何必要收費
不,是徵婚交友
不能收費,收費了那些只會寫博客的網路裝逼俠會蜂擁而至。他們習慣用小號捧自己,哪怕花錢自己捧自己都會幹,然後再吸引小白用戶來養活他們,這種人來了所有人都沒好日子過。目前很多自媒體就是類似的模式。不收費那就好說了,像現在這樣,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大家一看你沒啥水平就不鳥你了。比如有很多寫互聯網方面的書,但在知乎只抄別人觀點幾乎不回答的那些人;比如那些靠寫博客有了點小名氣,但跑知乎來胡扯大家都看不上,被知乎里各種大師擠跑了的那些人;比如一會退出新浪微博了,一會嫌知乎學生多了,一會把認證去掉了,一會又搞個二逼網站自己打電話找認證了的那些人。。。目前這樣身份不透明的,卧虎藏龍的,以思想和討人喜歡為賣點的知乎很好!
我覺得可以推廣一些特定的領域,開放給企業貫名,如籃球的話題找某傢俱樂部,數碼產品找哪家雜誌等。按一定時期的統計,做個話題內的問答排行榜,給排名前幾位的回答者一定獎勵。
這樣有兩個好處:1.對企業來說,可以找接近專業的話題貫名,提高自身關注度,也能從中找到合適的專業人士。2.對用戶來說,自古以來的文人墨客、技術專家等都是名重於財。問題回答沒有典型的買賣關係,有又排行榜、關注榜等,正好符合這些人的需求。其他的一些想法就是知乎現在做的日報、周刊等了。但我覺得做一個專題的由淺入深的教程似的合集也挺不錯。比如:python開發,從初級到高級,每步怎麼走,過來人的體會;若做某方面的如web開發,目前的潮流是怎麼做,領域內的牛人在知乎是哪個馬甲等等。這個可以由知乎廣發英雄帖,或拉個贊助等等都行。總之我覺得我挺需要這個的。
PS:我一直有個夢想,即有個網站,我在某一特定領域上遇到的問題都能找到答案,從淺入深的道路上,每時每刻身旁都能找到和我有相同情況的人,能找到願意領一把路的前輩,這樣不斷積累下去,不斷總結,後面的人可以越走越順....目前知乎感覺最有可能其實現在說知乎的未來還太早,它本身的盈利方式是通過電子讀物的方式,雖然知乎用了一個國內不承認的cc協議,但是是否真的能夠掙錢後把利潤分享給作者就難說了。 知乎本身是免費的問答,從事實上看,本身很多人願意免費提供給大家回答的主要原因,還是想通過回答問題,得到他人的認同。不過看了很多大佬,和早期的知乎用戶,以及知乎的alexa曲線等參數,很明顯,大家的貢獻曲線是一個高峰,然後就下來,變為潛水。。。原因是什麼呢,就如同鄧小平同志的話,我們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產主義是必然的。要適應現在的環境,免費的獲得一定的認可,不是不可以,可以的!問題是是否長期的適應所有的人。在知乎上,互相沒關係(雖然有關注,但是事實上,大家就像是被點名過來的,除了李老師是站在主席台上的明星)其他人都是觀眾,李老師也漸漸的潛水了~~:) 那麼付費問答是解決這些矛盾,成為所謂的知乎的未來嗎?也未必,很多朋友在上面說,如果付費豈不是成了買賣關係,我貢獻什麼,我不在乎錢。 兩個極端~還是鄧爺爺說的,要做適合中國國情的市場經濟。 其實現在一提問答就是知乎,付費問答其實早就有,什麼百度知道(只不過不是真錢),豬八戒(威客模式),好大夫(諮詢模式),現在也有人在做,略曉(付費問答模式)。不能說做問答必須要走付費模式,免費問答也有市場。 總之,問答的市場,競爭其實很激烈,只不過天天泡在知乎上,都out了,哈哈~~
知乎屬於「知識分享」經濟的一個參與者,先要明白知乎所處的市場和位置,才可判斷它的未來,包括具體是否走收費問答的模式。
一,從經濟結構和大環境來看。服務型的第三產業已經在國民經濟中首次超過50%,在2015年的GDP構成中佔比大約50.5%,而發達歐美韓日港台等經濟體大多已經超過70%的比例,所以大方向上中國也會第三產業不斷提高,也就是精神文化需要所產生的經濟將會是國民經濟的主要部分。相應的製造業等第二產業,會從2000年前後接近50%的比例繼續下降,例如當今的美國製造業只佔18%上下,這也是中國的趨勢,去年中國的這一數值是39%的樣子。可以說,有型的物質商品市場,尤其是小商品市場造就了中國現在的馬雲,中國將來的「馬雲」們,必定出現在精神商品市場,比如美國的扎克伯格等。知乎所在的知識分享經濟屬於第三產業中文化產業的細分市場,未來大有作為,這是肯定的。注意,知乎所在的行業大有可為,並不代表知乎或者某個其中的企業將來一定會有所作為。市場因為需求增長而不斷做大,這是客觀趨勢,知乎這樣的平台也會更加發展,盈利是必要的,也是遲早的,這是時間問題。至於是不是用收費問答的路子,那是具體某個形式,是不是先收費再解答,本段不能肯定。我們繼續看。二,從知識分享這個細分職場來看這個知乎是否收費問答的問題。
最早的天涯論壇,是免費的,更側重新聞和民生的自下而上反饋,個人技能分享是個附帶產品,成立了17年後天涯才因為看到其他知識分享平台開始給作者提成和收入,於是也開設了打賞功能。貓撲等其他類天涯論壇平台,差不多也這個經歷。以2016年5月為時間基準點的話,17年前的天涯沒有進行收費諮詢和問答,但今年開始了。2年前的微信公眾號開始了向作者和知識專家傾斜的流量和廣告提成以及讚賞功能,這屬於微信「收費獲取圖文知識」的開端,但不是傳統的收費後獲得知識,而是反過來,你覺得知識好作者也辛苦,則金錢上贊助下。幾乎在同一時間,也是2014年開始,另一類平台類似「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的開始了征程,跟微信公眾平台的主要區別在於強勢向讀者推送知識,其他廣告提成和原創打賞等功能類似,也屬於客戶自願賞錢+平台廣告分成照顧這個手法,不是題主所問的「付費問答」這種明顯而傳統的商品買賣。回到知乎這樣的平台,以精準的提問來解決疑問者的困惑和困難為形式。從收費和回報乾貨知識擁有者的角度來講,知乎應該設置讓題主打賞最優秀答問者的懸賞形式,這是可行的現實之路。當然,目前的知乎似乎在走另外一個道路,就是吸引人氣壯大平台的道路,這和滴滴打車、餓了嗎以及其他中國新創互聯網公司走的道路一樣,統治市場是主要目的,而不是盈利。結果就是回答者能獲得的人氣越旺則越往前排,使得回答者不斷地變成了作者,變成了寫手,而不是真正幫題主解決問題的專家。以上這第「二」點,從各大知識分享平台歷史和橫向比較來看,付費諮詢還沒在主要知識分享平台開展起來,做不到律師諮詢心理諮詢那種按時收費再解答的形式,而且知識分享的結果還是側重於提問者和讀者的理解力以及行動執行過程有關,這跟醫生看病還不一樣,醫生具有強制的讓患者去遵照醫囑行動的能力和患者意志。所以,從歷史和對手比較以及商品貿易的角度來看,知乎都走不通付費問答的道路。三,跳出知識分享圈子,來看下其他服務行業的先例。
人有生老病死,圍繞著這個所進行的所有服務,就是第三產業,生意無處不在。從教育產業來看,屬於國家精神基礎設施,主要以學生提供學費和政府補貼兩種途徑相結合,來完善這個知識傳輸市場,這還不是單純的知識分享,因為學習之後還會頒發文憑和證書,屬於社會發展中的個人硬體,必須國家參與。隨著經濟發展和國家保障制度的完善,最終少兒少年和青年的教育,都會免費,這是趨勢。成年後,開始談婚論嫁,網路婚戀市場則應運而生,將傳統的媒婆的資源整合收取介紹費,這是收費市場。隨著信息扁平化,將來的婚介市場也是免費的趨勢,所以說收費的婚戀市場難以為繼。人才獵聘市場,今後的方向也是雙向收費,統合了線下人才市場、職業介紹所以及網上的智聯招聘前程無憂和獵頭公司等形式,收費是目前的主要狀態,未來會雙向都免費,比如說58同城和趕集網走的道路。
隨著婚姻到來,各種需求就更多了,婚喪嫁娶,培訓就醫,法律諮詢,就業創業,等等,精神市場不可限量。但趨勢要看出來,具體到電腦和手機的殺毒軟體,還有付費包月的「金山毒霸」「瑞星殺毒」不?沒了,中國未來的趨勢就是免費,佔領市場提供增值服務,這是趨勢。所以,從第三點現實可行的道路來看,知乎也不會進行付費問答,一弄就死,因為沒了人氣,更因為如上種種分析,人性使然,中國和世界趨勢釋然,免費是潮流。綜合以上三點,知乎的未來不會是付費問答。具體它未來的預測,可能是更側重知識分享和往即時通信以及同心化向剛剛所說的教育、媒介、婚戀、人才獵聘等等知識分享經濟的縱深去拓展,廣告和現金流運營,是主要賺錢載體,而不是在收取付費問答的傭金之上,後者是死路一條。以上文字,從未在其他地方發表,能解答題主的問題,也已經超出了問題的限制,分享了很多創業思路,共享給大家。po主提出這個問題其實是在問知乎的盈利模式。簡單的頭腦風暴給我以下幾種可能的盈利模式:
1. 像po主所說的收費問答:@劉鴻博說的很有道理,當自由行為涉及到金錢收益後人的行為的動機就從內在動機(滿足感)轉化為外部動機(賺錢),從而打擊用戶的積極性;2. 引入其他與容易收到費用而且與用戶在知乎上的行為有關聯的服務從而進行收費。例如獵頭或招聘/應聘服務。這方面具體的東西我也不是很懂,不過我知道招聘方可以根據應聘者過往的回答得知應聘者的知識水平以及表達能力等重要情報,而應聘者為了給招聘者留下好的印象會更加用心的為這個社區做出貢獻。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是面向軟體開發人員的交流社區Stack Overflow以及他家的Career 2.0;3. 利用用戶在知乎上的興趣圖譜做文章。通過對用戶回答/關注的數據分析可以獲得每個用戶擅長的以及感興趣的領域,從而利用這些細粒度數據謀求利益。例如:在保證畫面乾淨的前提下投放精準定位的廣告。以上簡單的闡述了目前能想到的比較可行的幾種盈利模式,具體實施還有很多需要深入探討的地方。希望對po主有所幫助。付費會毀了知乎的氛圍,估計少量定製廣告和捐款更可行一些。
現在不是有很多付費問答嗎?這市場有多大無記問道 - 最專業的互聯網付費問答平台
付費問答的場景與當前知乎的主流不同,但是作為一種問答形式值得知乎探索,但這不意味著這是知乎必須要走向這條路,付費問答模式只是問答社區的一種補充,不是最終趨勢。
知乎開啟付費問答就有可能淪為網賺的網站,一些人奔著錢而來,性質就變了
知乎,沒有未來。
如果把興趣當作工作的話那麼你就不會那麼喜歡了
同理可得沒看到答案之前怎麼可能會付費?看到答案之後為什麼還要付費?當然有償轉載的模式倒是可行,用戶跟用戶之間最多就是個打賞機制罷了
領域已經是前奏了。
細分行業
梳理,樹立專家形象
推出付費。知乎如果收費必死無疑。因為,知乎缺乏評價解決方案價值的體系。在豬八戒,你發出一個任務,別人提交任務,你付費。這個是有一套成熟的付費模式。而知乎只有點贊體系和關注體系。這個是帶不來任何價值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