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乾貨:對那「沉睡的畫中人」,藝術家有著深沉的熱愛。1|張小玉

文章請盡情欣賞轉發,不必打賞,但也謝絕轉載。

——————————

從藝術誕生起,無數的藝術家們似乎用無窮無盡的創作和理論,在詮釋兩個終極問題,那就是「藝術是什麼」以及「藝術的深度」。而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給出了這樣的答案:」……通過將日常事物或者人們習以為常的大眾圖像引入藝術,重新定義了藝術的疆界。」

而安迪沃霍爾,用自己一部叫做《沉睡》的處女秀影片,詮釋了自己的藝術思考。整部電影,用了八個小時時間,只做了一件事情——八小時全是詩人約翰焦爾諾在睡覺。安迪這樣描述:「就是約翰睡覺睡了八個小時。他的鼻子和他的嘴巴。他的胸在呼吸。偶爾,他會動一下。他的臉。哦,實在太美了。」

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談電影《睡眠》

這部看上去相當無聊的藝術,其實也引出了藝術史上最經典的主題之一,那就是「睡眠」。而這睡眠中,其實也引申出了諸如「夢境」「死亡」「寧靜」「情色」等很多其它經典主題。

當我們在看畫中沉睡的人時,我們在思考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聊「沉睡的畫中人」。

1/4n閑適與寧靜。

卡巴內爾《沉睡的維納斯》

喬爾喬內《沉睡的維納斯》

這兩幅《沉睡的維納斯》,都是緊閉著雙眼,彷彿在這無人打擾的海浪上和清靜郊外自然的睡著了,柔順的酮體曲線散發出的是自然的寧靜之氣。因為是睡覺,所以身體舒展開來又起伏有致顯得非常優美,這種藝術處理不是為了給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為了表現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體和純潔心靈之間的美的統一。

同時, 喬爾喬內的維納斯,睡眠意味著做夢和運輸到另一個世界。 因此,這幅畫可能被解釋為一種詩意喚起古典牧歌。

萊頓《沉醉》

萊頓,是位在英國畫壇極具影響力的畫家。他從小熱衷於古代神話、聖經的題材,追求恬靜、和諧、典雅的樣式。他崇拜安格爾,複製過提香和柯勒喬的畫,因此從這幅創作中可以看出他對古典主義的鐘愛。

華麗的裝飾味道,追尋著古希臘的藝術風尚,也正是當時英國貴族社會的趣味所在。萊頓的畫中將女性的身軀繪得柔媚而令人愉悅,卻是獲得了一種永恆的美感,她的衣物是那般輕柔光滑,觸手可及。這幅《沉醉》就似是一曲清新而柔美的田園牧歌,兩個身著柔美輕紗的女性慵懶的躺在地上,其中的白紗女更是閉上眼睛沉醉在這片夕陽和男人的牧笛聲中。

庫爾貝《塞納河畔的年輕女子》

庫爾貝生活在19世紀的法國,那個時代,法國社會迎來了一個特別繁榮的藝術時期。在經歷了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的發展後,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流派逐漸地脫離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強調激情和誇張,同時熱衷表現的是各種神話、寓言題材等。而到了庫爾貝,逐漸開始打破了高貴事物才能入畫的傳統,開始直接的、客觀的描繪各個階層的人與他們的生活,不再粉飾。

而這幅作品,洋溢的便是一種特別自然、輕鬆和現實的味道。畫中的女人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高高在上的「女神」形象,而是一個資產階級的年輕女性。她的姿態,也不再是特別考究的「女神側卧式」,而是一種很放鬆的正常狀態。她躺在草地上帶著微微的倦意,似乎是剛在這美麗的塞納河畔玩耍累了,愉悅的躺在那裡小憩。一切都是那麼的舒適和自在。

雷諾阿《側卧的浴女》系列

雷諾阿筆下的女性,總是那麼的體態柔美、膚色如凝脂一般。在他的珍珠繪畫時期,人物的質感似是自帶珍珠般光澤,氣氛唯美極了。而這一系列睡著的女人,她們是那麼的靜謐,沒有一點情色的意味,只讓人在極富美感的身體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

萊頓《燃燒的六月》

英國皇家畫家萊頓先生的又一副作品,一個穿著橙紅色長裙的女人在沙發上沉睡,整個畫面的顏色非常濃郁而有張力,女子的睡姿也很像古希臘藝術中的女神風格。然而,這看似沉睡的寧靜中,卻又暗藏著一種不祥的氣氛——畫面中的右上角,露出了一小盆夾竹桃花,而這種植物是帶有毒性的,暗示了睡眠和死亡之間的一種關聯。而整幅作品,也給人一種絢爛至極燃燒成為灰燼的壯美感。

所以,我們也不禁思考,這些沉睡的畫中人,除了閑適與寧靜,是否還有其它的意味?

2/4n虛弱與死亡。n也許,這些人的沉睡,

還代表著一種虛弱與死亡。

蒙克《次日》

蒙克是一位表現主義畫家,也有人稱其作品中有大量的象徵主義元素,不過這些都不能完整的概括他。他是一位世紀末藝術家,他的畫中描繪的是歐洲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相貌。正如存在主義哲學家尼采、叔本華所描述的那樣,他是哲學家式的藝術家,塵世的悲哀凄苦、無處不在的死亡、靈魂深處的恐懼、邪惡殘忍的女性與無助扭曲的情慾貫穿其一生的藝術主旨,他用激烈扭曲的筆觸和極端的主觀意識開闢了新的藝術道路:即藝術創作最重要的職責不是迎合大眾的安全感需求,而是對存在本質的探求。

所以,蒙克的作品,有著「存在主義」的本源哲學思索。

而這副《次日》中躺在床上宿醉的女人,像極了影片《逃離拉斯維加斯》中的人。這部電影也具有存在主義的味道,人的存在是虛無而隨機的。所以有時候就像浮沉一樣,隨機飄著。頹廢人生,一酒鬼和一妓女,身不由己,也許他們只是想要心靈的安靜而已。

所以蒙克筆下沉睡的畫中人,其實進入了一種醉與夢的酒神狀態。而宿醉不醒的沉睡,其實也是真實人生的一種虛弱。

波提切利《維納斯與戰神》

而這幅作品,是表現古希臘神話的,其中側卧睡著的戰神和唯美清醒的維納斯的美與愛神行成畫面中的對比,這也是油畫作品中很少表現出來的寧靜氛圍。驍勇善戰的戰神在美神面前,變成了一個沉睡甚至顯得有點虛弱沒精神的少年,維納斯在這裡變成了祥和的人類之母。這代表了一種柏拉圖派的觀念:愛與和平最終壓倒了戰爭。

米開朗基羅《哀悼基督》

這是一件米開朗基羅早期的一件經典代表作,為聖彼得大教堂所製作的大理石雕塑。作品取材自經典的聖經故事,此時的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後,聖母瑪利亞抱著基督的軀體痛苦不已。

此時的基督已因為極度的虛弱而呈現一種昏迷和沉睡的狀態,此時的他橫躺在聖母瑪麗亞的兩膝之間,右手下垂,頭向後仰,身體如體操運動員一般細長,腰部彎曲,表現出死亡的虛弱和無力。

卡拉瓦喬《聖母之死》局部圖

卡拉瓦喬筆下的聖母,似乎突破了常規意義上聖母的聖潔。此時的聖母頭髮蓬亂、身體浮腫、肚子鼓脹、皮膚紫黃、臉色死灰,就像一個經受了巨大的病痛折磨最後死掉的平凡婦人屍體一樣。有人說,這哪是聖母啊,這是從河裡撈出來的溺斃娼婦啊!雙手無力的垂在床邊,更顯示出整個沉睡著人的死亡氣息。

盧梭《沉睡的吉普賽人》

盧梭的這副沉睡者,似乎相較於其它,多了更多複雜的氣氛。盧梭的作品,一直帶有一種原始感的神秘色彩,散發著人的原始本性,所以看上去顯得還很稚拙。

盧梭這張吉普賽人看上去是一派寧靜,在月色下,熟睡的吉普賽女郎,穿著彩色線條的服裝,膚色是黑的,獅子是危險的動物,也不曾將她驚醒,靜謐的氣氛如同詩一樣。

這看上去是一派靜謐的沉睡、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相處,實則真相卻是另外一番光景——這是北非的一片荒無人煙的沙漠之地,這個流浪的吉普賽女藝人安靜的躺在那裡,身邊還擺放著她日常用的生活必需品和演奏用的樂器。此時的荒漠上空,月亮顯得格外的圓而孤寂,整個沙漠呈現一種荒涼與神秘。而這個看上去沉睡的吉普賽女人,其實已經死去了。她為什麼死亡我們不得而知,獅子經過身旁的一剎那被畫家記錄在了畫中,而下一秒呢?也許就會被無情的吃掉。

整個作品,其實並未呈現血腥的場面,但靜謐代替了凄寂,給人一種神秘主義的夢幻感。而沉睡的畫中人,除了表現一種寧靜閑適與虛弱死亡,其實還有更多複雜的象徵意味。

下期,我們繼續聊沉睡畫中人。

我是小玉,

愛你。

推薦閱讀:

TAG:艺术 | 美术 | 艺术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