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和輕奢品——誰選擇了誰?
曾幾何時,年輕人開始流行輕奢品。
事實上,我到現在也不清楚輕奢品的概念,到底是年輕人的奢侈品,還是輕微奢侈品,或者是兩個都有。
對於輕奢品來說,可以是小小的腐敗一下,也可以是心疼但不肉疼的價格買下大眾不會購買的品牌。總體來說,輕奢品的定位應該是年輕人,而且價格小貴的產品。
那麼輕奢品到底是如何流行起來的呢?
輕奢品對於企業的價值
對於企業來說,榨取更多的消費者價值是其利潤增長的本質。
簡單地說,就是讓那些願意且有能力花100元的用戶不要只花99元就買到他們需要的產品。
因此,產品開始分成了針對高端人群的奢侈品和針對普通大眾的日用品。
顯然,這種二分法則,讓企業能夠賺到更多的錢,但是如果分得更細,那麼企業賺的錢就會更多。
方法也很簡單,在奢侈品和日用品之間設計一個中等奢侈的產品——輕奢品產生了。
為什麼輕奢品最後成為了年輕人的選擇
事實上,我們可以將這種輕奢品的定位看成一種商界的達爾文現象。
我們可以假設一開始的時候,輕奢品可能有兩種不同的定位方式:一種完全按照價格來進行區分,一種是在奢侈品層面按照年齡來進行區分。
但是,隨著競爭的加劇,按照價格進行區分的模式,會承受到上下兩種力量的夾擊,一方面是奢侈品的平民化推進,一方面是普通日用品的優質化提升,在這種擠壓下,按價格進行區分的模式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最終無奈退出了市場。
反過來說,對於在奢侈品層面按照年齡來進行區分,則新產生的市場細分不會受到這種雙向夾擊的影響。
不過這種區分也存在一種問題,那就是年輕人相對於成年人來說,可支配的收入會低很多,因此面向年輕人的奢侈品定價應該略低一些。
但是,這意味著如果面向年輕人的奢侈品沒有差異,那麼成年人也會購買定位年輕人的奢侈品,這樣其實造成的就是奢侈品層面的產品的普遍降價,而沒有實現真正的價格差異化。
因此,對於企業來說,最佳的選擇就是,製造相對低價的奢侈品,但是,這種奢侈品只會讓年輕人喜歡,而不會讓成年人接受。
所以我們看到輕奢品多選擇鮮艷的顏色,亮麗的造型,甚至於品牌的內涵上也選擇了面向年輕人的一種張揚個性的價值觀,這種設計的核心只有一點——讓成年人討厭。
結論
所以,並不是年輕人選擇了輕奢品,而是輕奢品選擇了年輕人。
這其實是一個典型的用戶需求與商業模式完美結合的案例,我們以為是年輕人追求品質的需求造就了輕奢品,但是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商業模式,這個市場也不會有如此迅速的成長。
這個現象另一個有價值的要點是在產品定位中,要力戒採用三明治的定位,有高端、有低端的情況下,即使短時間內有中端產品的生存空間,也要小心介入。
因為如果沒有做出真正的差異,當高端、低端的市場飽和的時候,下一步要做的一定是擠佔中端市場。
設想一下,如果在輕奢品的基礎上再一次進行細分,你會考慮在年輕人和成年人之間再細分出一個年齡段嗎?
考慮到這新分出來的市場正好處於三明治的中間,也許更好的辦法是按性別進行劃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