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胡言亂語:心疼自由派一秒
文|劉洞宇
首先假定兩件事:
一,這裡指涉自由主義者(liberal),是立場完整、態度誠懇、觀念自發(而不是被激將)、有理說理的那些位,混其中的豬隊友和心懷鬼胎的人自然沒必要同情。二,同樣,提及的所有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或愛國者(patriot),默認他們的觀點表達是嚴肅的,他們「國家-個人命運共同體」的情緒是油然而生的,而不是出於興頭上的跟風、刻奇、討伐欲以及其他群體性無意識。
其次明白一件事:
這幾天吃瓜群眾的激烈和上腦,其實不必訴諸國民劣根性或黨國的意識形態洗腦。籠統訴諸的進路,跑不掉是低劣的魚龍混雜的罵戰和圍攻,最後被罵的那方強化了自己認知,認為「暴民所為自證了一切」……又談何和解?
(不少人都遇到這樣的困境:一個人說支持美國男籃夢之隊,另一群人馬上跳將出來:「國家面前無偶像!......」)換個思路想:這種高度趨同的群體意見從一開始就印著盛會的戳子——所有自發的,特定的、寄託了某種含義的感情,被恰到好處地醞釀了。四年等一回的奧林匹克,作為點燃民族情緒的終極助燃劑,對大部分國家,都非常管用,看來也相當合理。(上個世紀的日本可能是個鮮有的例外,他們一度對體育揚國威這件事很鈍感。)
最高舞台的競技體育本身,難道不足以有強大的魅力和認同感製造能力?當然不是。
孤注一擲的臨場策略,超越生理極限的超越,技驚四座的大心臟絕殺,披著國旗滿田徑場飛奔的第一名,你死我活的鬥嘴和心理戰,感言與領獎台,衛冕的團體冠軍,甚至朝韓運動員笑顏自拍的暖人瞬間,都或感人,或熱血,進而會自然激發大部分人的民族情緒。
——一切都水到渠成,不用任何外力鼓動。
自由主義者們需要充分接受這一切。
硬碰硬,除了自討苦吃並「自證了一切」,收穫不了任何東西,不論是共情上還是認知上。四年前的話題性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倫敦賽場,各位應該說已經體會過一遭了。實話講,我非常討厭網路世界批鬥遊街之流,我甚至比自由派大本營的知乎上大多數人都信仰言論自由。不過還是那句話,面對隨時集結的情緒大軍,明智的自保之法永遠是五字真言:
識趣地沉默。
我實在以為,這不會削弱自由派的任何價值。因為:一,多數爭辯不涉及原則問題(「他們為白岩松在菲律賓入場時的沉默膜拜就膜拜吧,我保留意見就是了」);二,真的改變不了什麼,節骨眼上有些東西註定會噴發(運氣背的,躲都沒躲掉。不信你看范瑋琪閱兵曬娃);三,一定程度上,剛說了,也可以被理解(奧運情懷的普世性)。
王思聰微博上的「只在中國好使」論,除了頂風作案顯示了老子就是看不慣的膽量並見識網路暴民的厲害,冷靜下來想想……代價大於收穫。
——當然,我們誓死捍衛他說話的權利。只是,和我們一樣的人實在少了點。於是,對大部分自由派(王算不上其中一員),說話前先掂量和匹配好自己的承受能力,是為上策。
(昨天的截圖。王思聰發出這條微博一天,評論已經到24萬。絕大部分是在聲討和謾罵。意義何在?又證明了什麼?)
然後討論一件事:這兩天淪為過街老鼠的自由派們到底是不是賣國求榮的「精神外國人」?
(這裡我迴避了更激進的帽子,如漢奸走狗之類,這樣的名號沒什麼討論價值:用亡國滅種年代裡有特定時代意義的詞語,來指稱一群對2016年體育運動(體育的本質還是娛樂)感受相左的言論者——無論是有意為在辯論中利於不敗的道德高地,還是無意識的對異見分子的憤怒——顯而易見,過分了。)
回到上面的問題。我個人看法:他們啊,還真不見得就是所謂「精外」。真的。正如我無比確信,與某些鍵政自由派所認為的「那些臉上塗者國旗喊中國加油的人都是對執政黨有斯德哥爾摩情結的小粉紅」相反,不少人愛國,是出自清醒的真情而非「精趙」的,同理。
在這裡,愛國眾有必要(不符合第一段定義的就沒必要了。)意識到三件事:
其一,和平年代(戰爭一觸即發?不算吧。以2016年8月的視野看來,與中國相關的大部分爭端......政治表演的成分似乎更多)我們根本無法苛責每個人都愛國。更遑論愛國的形式和程度之殊。更不談我們對愛與不愛的判斷之主觀、片面。——真到所謂叛徒那步了,自有國法擺著;只是聽著不合拍的,各走各路,不相與謀即是。
奧運培養了一個大的意見廣場,平時老死不相往來的兩撥人抬頭不見低頭見了。我們理解這種處境。如果這種會面反而增益了你的包容性,那再好不過。但起碼,沒必要因為他們影響你看比賽和為祖國驕傲的好心情。
其二,如果你發現了某些「唱反調」的長篇大論,其實可以先收起警惕和敵意,多想少說,不必上來就表現得發現帶路黨了似的。他到底在無腦黑,還是提供新的視角?到底是捕風捉影,還是真正理智討論和擺事實講道理?到底在報復體制,還是愛之深責之切?
比如,最近知乎上沸沸揚揚鬧得很兇的幾篇文章,一個揭孫楊短的(對從不關心游泳的我,那一票黑歷史確實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當然對作者結論認不認可又是另一回事了),一個批評中國男籃的,評論區真不大能看。
再比如,更尖銳一點,我們又該以怎樣的態度面對國內游泳圈興奮劑使用史?
其三,也是最不被意識到的一點:
愛國者和自由派在奧運身上感受到的東西是絕不同的。即使我們退一步,假設他們都是有強烈國族感情的(比如一個厭惡中國游泳隊的人參與了12年秋天的反日遊行?),他們的共情能力,他們的價值認同和方法論認同,也實在有霄壤之別。——另一種準確的說法:在兩方的理解中,奧林匹克到底承載了多大的「政治隱喻」,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獎牌和記錄對國家的意義,真的遠超對個人和特定團體的意義嗎?西方國家對金牌主義缺少國內的執念,更好還是不那麼好?舉國體制的培養,對奧林匹克精神的成色有影響嗎?我們在多大程度上還必須沿襲八九十年代的路子,用金牌來進行政治上的國族證明?運動員的言行和表現,是否需要過於政治化的解讀,又是否需要尋求外交式的解決方案?為什麼會某些西方體育人對中國運動員持有那麼多偏見?奧運的官僚化和政治化——倫敦奧運中國在主觀打分項目上遭到的可能的不公;俄羅斯里約殘奧的全面禁賽;中國泳協向澳大利亞泳協的致信要求道歉;如此等等——是否動搖了我們對體育純粹性的審美?有必要隨時護著自己的選手嗎,有一說一不雙標行不行?有必要在任何時刻都支持國家隊成員嗎,不支持是否就等價於「不愛國」,即使我連他們名字都不知道?如果我是一個「競技體育的世界主義者(cosmopolitan)」,我想為強大的運動員喝彩,這在哪種意義上不被允許?比如......他是一個來自菲律賓的選手(是的,不是政客,不是該國右翼分子,是那個運動員個體)?是否就事論事的理智分析和對某異國偶像的私愛偏心,這兩者都必須讓位於國家榮譽和民族自豪?
更具體的例子,如果有人說:「我希望福原愛有好成績,她是我唯一關注了微博的乒乓球手,甚至她有幸能拿金牌我會更開心,支持一個日本人......就不愛國嗎?我喜歡甜瓜和歐文,我真有點想看他們認真起來把中國隊吊打個七八十分,這種思想是不是觸及了不愛國的紅線?我個人覺得孫楊這些年太浪了,也真是槽點滿滿,網友上霍頓instagram狂轟濫炸我也不為所動,甚至孫200自摘金我也沒有興奮,這......是不是在媚外?」
——不管同不同意,我們的愛國者們,應當在什麼層面評價這種思想?
以及,如何看待王思聰微博某熱評赫然寫著「平時娛樂圈BB沒事,國家面前不要話多」?這種認知上極端的分歧與割裂,是如何可能的?又有沒有求同存異的容身的縫隙?
(圖為澳大利亞國家隊對霍頓「垃圾話」的辯護,這在網上又引起了軒然大波。爭議不在於霍頓low不low,而在於澳官方low不low以及國內各方後續的反應和應對。)最後的最後,兩方中的理智者,什麼時候才能相互諒解,理解?
.......似乎遙不可及——
在沒有其他耗損的情況下(想想吧,憋著忍著,乃至換位思考,總是件極高耗能的工作),理智態總向不理智態自發轉移。
撕逼學第二定律擺著呢。
推薦閱讀:
※單毅講裝修「一周熱點」002:4個批次兒童傢具質量不合格
※如何看待男子闖獅籠欲自殺 飼養員為救人連殺兩獅子?
※為什麼人們崇尚手工製作?
※為什麼人們不同情逃票跳進動物園被老虎咬死的人?
※朋友問我「部署薩德系統根源是美國的錯我們卻抵制韓國」,怎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