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宗教起源於食物崇拜,這決定了宗教文明的唯利是圖

人類文明在宗教上的總格局是,人類文明有兩部分組成,一個部分是有宗教的,信神的,另一個部分是無宗教的,不信神的。無宗教的部分就是中國,有宗教的部分就是非中國。由於非宗教部分的主要文明在地理上都在中國以西,故又可稱之為西方。歐洲只是西方的一個微小部分。

中國當然也宗教,但卻不存在西方意義上的宗教,因為宗教從未在中國佔據支配性地位。很可能,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宗教都是外傳自西方,不僅僅包括佛教。這個問題下文將有更詳細的討論。

神是宗教的核心,但是神的性質和形象卻一直都在變。按神的性質和形象的不同,西方的宗教可分為四種形態,也可說是四個階段。第一個形態和階段是多神教;第二個形態和階段是一神教(猶太教);第三個形態和階段是理性宗教(古印度和古希臘);第四個形態和階段是理性教與猶太一神教融合的複合一神教(基督教)。

多神教是宗教之母。昔日的多神教起源地,和多神教文化最發達的地方,現在依然是全球宗教最虔誠的地方,即所謂的「中東地區」,也是伊斯蘭文化區。

多神教的起源地是西亞的「肥沃新月地帶」,即在西、北、東三面半包圍現代伊拉克的狹長地帶,包括今伊拉克東北大半部、土耳其東南邊緣,敘利亞北部與西部,黎巴嫩、巴勒斯坦以及約旦西部。這裡也是小麥農業起源的地方。

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多神教聖地遺址是來自土耳其東南部的哥貝克力石陣,其存在時間甚至可以追溯至11000多年。此時尚無農業,人們的最主要的食物來源是採集野生小麥。據此可以認為,土耳其東南部屬於肥沃新月地帶的區域,是多神教的起源地,當然也是整個西方文化的起源地。

但多神教的真正繁榮和發達,並不在土耳其東南部,也不再肥沃新月地帶,而是在後來的兩河流域和埃及。古兩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是多神教處於最發達階段的兩個文明,影響了整個西方,甚至也影響了中國。古印度、古希臘、古阿拉伯、古羅馬等古文明,以及中國的九黎-蚩尤文化都屬於多神教文明的範疇。

多神教與一神教的區別,根本之處並不在神的數量上,而是在神的性質上。

多神教的關注中心是自然循環、生態循環,包括日出日落、四季循環、植物的發芽成長和死亡等。他們認為,這些自然循環、生態循環職能是分屬很多神掌管的。譬如,掌管太陽運行的是太陽神拉,掌管植物發芽生長的是植物神塔木茲,掌管死亡的則是冥府神奧西里斯。

然而令現代人大為不解的是,多神教中的神都是無能神,他們並不具備履行自己職責的充分能力。太陽神並不能保障太陽的正常運轉,植物神也並不能保障植物的正常發芽生長。這實質上意味著多神教認為,自然和生態循環是高度不穩定的,不是自然運行的。

於是,重點來了,多神教就設計了繁雜的祭祀儀式,去幫助神,去提升神的能力,保障神能夠充分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最終保障自然循環和生態循環的順利運行。所以,在多神教中,神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神的祭祀儀式。這些祭祀儀式並非是崇拜神,而是幫助神。幫助神又在於幫助神本身,而是幫助自然循環,幫助生態循環。神被設計出來正是因為感到自然循環、生態循環的脆弱,需要幫助,神是人幫助自然循環的工具。

多神教為何如此關注自然循環和生態循環,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關係到食物供給。生態循環中斷了,植物將無法正常發芽生長,作為西亞人的最主要的食物保障小麥(早期是野生)也當然無法正常發芽生長。所以,多神教真正關心的是食物,是食物崇拜。至今基督教每天的祈禱詞還是 「感謝主賜我食」,這是對多神教食物崇拜精神的繼承。

另一方面,早期的西亞人的確經歷了由生態系統改變所導致的食物嚴重匱乏。考古證據顯示,在大約12800年前到11500年前,地球上出現了「新仙女木事件」。在這個期間,地球的溫度大幅下降,並導致降水量大幅下降,導致整個生態系統被大大衝擊和改變,尤其是對西亞。

此前,西亞的黎凡特存在著一種主要依靠採集野生小麥而實現定居的文化,納吐夫文化,存在時間大約是14500年前-11500年前。黎凡特地區就是「肥沃新月地帶」西邊的部分,即土耳其以南的地中海東岸的狹長地帶。但當新仙女木事件發生後,黎凡特地區可採集的野生小麥分布大大減少了。人們被迫向北移動,聚集到土耳其的東南部。在這個過程中,納吐夫文化消失了,而在土耳其的哥貝克力則出現了多神教的第一個聖地,即多神教文化出現了。

總結一下,多神教有四個根本特徵。第一,是以食物為關注核心,說穿了就是唯利是圖;第二是,強烈的恐懼感,恐懼於自然循環、生態循環的不穩定;第三,強烈的干預精神,認為自然循環、生態循環的持續運行必須人的干預和幫助才能實現;第四,多神教的神是無能神,需要人的幫助才能履行自己的職責。

前三條,即唯利是圖、強烈的恐懼感、強烈的干預精神是西方文化的核心特徵,至今如此。

(微信公共號:新心性主義)

推薦閱讀:

TAG: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