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大燜鍋:JEP論文速遞 來來來 讓我們算一個奧運賬!

1979年10月4日,勃列日涅夫(左)與東德領導人昂納克(右)在慶祝民主德國建國30周年慶典上激吻

圖片來源:renwu.people.com.cn/

論文鏈接:Going for the Gold: The Economics of the Olympics

這是論文大燜鍋的一篇推送

俄羅斯藝術家Dmitri Vladimirovich Vrubel於1990年在柏林牆東牆藝術區(East Side Gallery)上的創作,這也是柏林牆藝術區中最著名的塗鴉創作。畫上的文字是"God! help me stay alive"(頂部); "Among this mortal love."(頂部)

今年八月,巴西里約熱內盧將舉辦第31屆夏季奧運會,但盛事在當地居民看來卻並非福祉。據統計,此次奧運會花費將超過100億美元,大部分支出均由主辦國承擔,這無疑使得原本就負擔沉重的巴西政府雪上加霜。面對國內不景氣的經濟環境及縮減的公共支出,當地居民愈發質疑政府在如此糟糕環境下仍將大量財政用於奧運會是否合適?由Robert A. Baade和Victor A. Matheson教授合作撰寫的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最新發表論文「Going for the Gold: The Economics of the Olympics」針對上述指控評估了舉辦奧運會所帶來的成本與收益。

該創作在2005年狀態,雖然Vrubel見後大發雷霆,但作為塗鴉,這實在談不上叫破壞...

就成本而言,兩位作者認為主要來自以下三方面:首先是一般公共設施建設,如交通和運動員宿舍;其次是專用體育設施建設,如競賽場館;最後是賽事運營,如開幕式、閉幕式及安保相關費用。就收益而言,本文認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是短期收入,如轉播權收入、賽事門票以及奧運會期間激增的旅遊收入;其次是長期收益,也稱之為「奧運會遺產」(Olympic legacy),主要指承辦奧運會所帶來的當地體育設施改進、外商投資增加以及城市知名度上升;最後是無形收益,如國家自豪感。在細分及評估成本與收益基礎上,兩位作者認為承辦奧運會對於世界上大多數城市而言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2009年,Vrubel重新創作該畫

考慮到仍有眾多城市熱衷於申辦奧運會,本文認為其中可能原因在於承辦國可以藉此在世界範圍內展示其政治與經濟實力,進而提升國際聲譽。另外一種可能原因就是類似於拍賣理論中的「贏家詛咒」(Winner』s Curse),也就是說承辦城市可能過於樂觀估計奧運會所帶來的收益。針對高昂的承辦成本、奧委會對賽事收入的壟斷權以及運營腐敗等現象,作者認為除了完善奧運會承辦及運營規範外,另一種可行方案則是選擇幾個城市作為奧運會永久比賽地點,比如奧林匹克發源地——希臘。此外,承辦城市也需要重點採納和落實一些可持續發展方案,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舉辦奧運會的成本收益比。例如,作為2024年奧運會申辦城市洛杉磯已經開始考慮將UCLA和USC學生寢室作為運動員居住的「奧運村」。最後,兩位作者認為在奧運會上取得「金牌」比較簡單,但承辦城市如何獲得「金錢」卻並不容易。

嘿嘿嘿 搬到working paper來了

廣受歡迎的知乎專欄「論文大燜鍋」每日推送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及自然科學期刊最新內容。本帳號由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陳碩副教授及其團隊負責。歡迎媒體及學界與我們展開內容合作,聯繫郵箱paperexpress@sina.cn。

推薦閱讀:

歷史上的夢之隊,實力的強弱排名是怎樣的?
什麼樣的場館是一個優秀的羽毛球場館?
台灣人怎麼看待中國奧運會奪金?
中國為什麼允許日本派運動員參加南京青奧會?
為什麼要投票阻止日本申奧?

TAG:奥林匹克运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