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壇經:第46講:如何悟佛心宗?

原文:

永嘉玄覺禪師,溫州戴氏子,少習經論,精天台止觀法門。因看《維摩經》,發明心地。偶師弟子玄策相訪,與其劇談,出言暗合諸祖。

策云:「仁者得法師誰?」

曰:「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

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儘是天然外道。」

曰:「願仁者為我證據。」

策云:「我言輕,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雲集,並是受法者。若去,則與偕行。」

覺遂同策來參。繞師三匝,振錫而立。

師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

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師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

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

師曰:「如是!如是!」

玄覺方具威儀禮拜,須臾告辭。

師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

師曰:「誰知非動?」

曰:「仁者自生分別。」

師曰:「汝甚得無生之意。」

曰:「無生豈有意耶?」

師曰:「無意誰當分別?」

曰:「分別亦非意。」

師曰:「善哉!少留一宿。」

時謂「一宿覺」。後著《證道歌》,盛行於世。

講解

永嘉玄覺禪師,姓戴,溫州人。從少年就研習佛經。精通天台宗止觀法門。因為研修《維摩經》,開悟「萬法皆由心生」的道理。偶然遇到玄策來拜訪,就與其暢談佛法。 玄覺所說出來的佛法義理與以前禪宗祖師的見解一樣。

玄策:「傳法給你的老師是誰?」

玄覺:「我之前聽聞方等經論,都各有各的傳承。後來,我是因看《維摩經》而悟佛心宗,一直還沒有得到哪個老師的印證。

玄策:「在威音王佛之前,也就是第一位佛之前,存在有無師自悟的修道者。在威音王之後,凡是無師自悟的人,都是外道見解,而不是佛道。」

玄覺:「請您為我印證證明。」

玄策:「我人微言輕,不夠資格。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求道者都雲集在那裡,都是接受六祖禪法的人。如果你去,我願與你一同前往。」

於是玄覺同玄策一同來禮拜六祖。見到六祖後,玄覺圍繞六祖轉了三圈,然後將錫杖一振,杵在地上。

六祖:「一個沙門,應該具有威儀和禮貌,而你是從哪裡來的,竟然如此傲慢無禮?

玄覺:「一個人的生死是大事情,死亡是會迅速到來的。我哪裡有時間給你行禮呢。」

為什麼玄覺第一句就會問「生死事大」這個事呢?

因為佛法的核心奧義是解脫生死,玄覺的悟佛心宗也不離這個事,所以他見到六祖後,第一句就是要問「如何解脫生死」,他來找六祖印證,就是要印證這個事。

六祖:「那你為什麼不去體證一切法都非實有,一切法,包括生死皆是心生的道理,進而解脫生死呢?」

玄覺:「體證這個事本身就是心生幻有,生死本身就不是一種實際的存在。」

玄覺的意思是,要去體證本身就是妄想執著,生死是不需要了斷的。為什麼呢?因為本來就沒有生死。正所謂「生死涅槃等空花」。玄覺的這句回答是破了一切法執和我執的回答。

六祖:「是的,是的。」六祖已經知道玄覺離了一切諸相了,所以就做出了印證

玄覺這時才對六祖做出禮拜。只是片刻,玄覺就要告辭回家。

六祖:「你走的也太快了吧?」

玄覺:「一切本來就沒有實有的運動,又怎麼能有實有的速度呢?」

在「本自非動,豈有速耶」的這句話中,什麼是非動呢?所謂依義不依語,按照佛法的「義」來理解,如同對實相的表達是實相無相的一樣,本心是不可說的,這個「非動」不是說本心如如不動,而是說,一切都是心生幻象、一切都是在心中生滅,所以,「說一切都是在心中生滅」的而說一切是「非動」的。因此,要理解玄覺的這句話,就要先用一個比喻。比如說,你在玩電子遊戲,汽車在遊戲中快速移動,實際上,你知道本來遊戲就是虛幻的,汽車的運動也是一個假象,遊戲中所有事物的生滅和運動都是被限制在電腦中的。同樣道理,本來一切都非實有,一切都在心中幻生幻滅、動來動去,在心外又豈有實有的運動呢!

六祖:「那麼又是誰在知道這一切是非動的呢?」

玄覺:「我是心外無物的,你六祖也只是我的夢中物,所以是你自己在哪裡自說自話、自做分別。」玄覺這樣的回答就是離了「人相」,即離了六祖相。

六祖:「你已經徹底悟到了最究竟的無生道理。」離一切分別,離一切對待了。

玄覺:「無生這個事還有一個什麼道理嗎?」

六祖:「說沒有什麼道理的又是誰在分別呢?」

玄覺:「分別本身這個事就非實有。」

至此,再說任何的話都沒有實際意義了,印證證明這個事到此結束!

然後六祖說:「善哉!住上一晚再走吧。」當時人稱「一宿覺」。後來玄覺著《證道歌》,盛行於世。

總結:

玄覺說他是悟到了「佛心宗」,那麼玄覺表達的佛心宗是什麼呢?

在與六祖的對話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永嘉大師,即玄覺給出的答案是:「不存在一個可以去修證了斷生死的佛法,也沒有一個實有的生死可以去了斷。心外無法,一切法都是妄想執著,一切法都是心生幻有。」這就是悟佛心宗。

推薦閱讀:

量子壇經:第28講: 為什麼在別法中不得傳付?
怎麼理解禪宗的不立文字,類似六祖壇經這樣的禪宗經典不就是文字的嗎?
關於讀《壇經》時產生的不解?
大禪機:生命最深的心理局

TAG:《坛经》 | 佛法 | 佛学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