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發現一個很好的套利機會,機不可失

看到「很好的套利」,你是不是馬上兩眼放光、迫不及待要看結果?

不過,賺錢嘛,你先別著急。毛主席曰: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作為金融科普寫手和財經謊言揭露小咖,我有點好為人師和事先提示風險的毛病,希望大家先學習學習什麼叫做套利,冷靜下來之後,再來考慮這個賺錢機會。

-------------------

套利的英文叫做「arbitrage」,其嚴謹的定義是:在兩個不同的市場中,以有利的價格同時買進或賣出同種或本質相同的證券的行為。

通俗的說,如果A大街上賣蘿蔔1元錢1斤,相距不遠的B大街上賣蘿蔔卻8毛錢1斤,那麼我可以從B大街上買來蘿蔔送到A大街上來賣——不考慮運費的話,每買賣一次,我就賺2毛錢。

賺這個2毛錢的行為,就叫做市場套利。

現在,把蘿蔔換成證券品種(如股票、國債、大宗商品期貨),在A大街上賣出蘿蔔就相當於你在一個市場上賣空某個證券品種,在B大街上買入蘿蔔,就相當於另外一個市場上買多某個證券品種。

即便是在同一個市場上,也會出現不同期限的「套利」機會——比方說,在2016年1月底,當時紐約NYMEX原油到期合約價格只有28美元/桶,但2016年12月的原油合約的價格卻高達38美元/桶,這就意味著如果你以當時的價格買入原油,然後賣出2016年12月份38美元/桶的原油合約,存儲10個月之後交付,不考慮儲存成本(長期以來,一年期儲油成本遠遠低於10美元/桶),每桶就可以無風險的賺到10美元。

仍然用蘿蔔來比喻——

那就是,在一條大街上,現在蘿蔔賣28元/斤,而有人卻答應以38元/斤的價格來買12月份的蘿蔔;你要做的事情,就是買下現在的蘿蔔,然後同時以38元/斤的價格賣出12月份的蘿蔔。然後,將你買來的蘿蔔存在地窖里,等著12月份交貨就行了,不考慮存到地窖的成本的話,你這一斤蘿蔔不馬上就掙到了10元錢么?而且你掙的這個錢,與以後蘿蔔到底是會漲價還是降價毫無關係。

因為你沒有賭市場上的蘿蔔將來的價格到底是漲還是跌,所以,一般而言,套利策略被叫做「市場中性策略」。

---------------------

通常來說,金融市場中的套利有「三大法寶」,分別是空間套利、時間套利和產品套利。

法寶一:空間套利(跨市場套利)

這就是我一開始說的,A大街賣蘿蔔,B大街買蘿蔔。說白了,就是指在一個市場低價購買某種商品,同時在另一個市場高價出售同類商品,賺取二者價格之差。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套利模式一直都存在,而且是最常見的套利,也是人類商業貿易得以存在的核心理由,只要兩個市場的價差足以彌補因此所產生的交易與運輸成本,套利行為就是合理的。在改革開放以前,這被偉大的社會主義制度惡狠狠的定義為「投機倒把」……

金融產品也是產品啊——比方說國庫券。改革開放之初,同樣的國庫券,上海與外地的券,價差少則三五元,多則10元以上,20萬元倒騰一次,利潤就在萬元左右,抵得上當年普通工人10年的薪水!當年轟動一時的萬國證券,還有股市裡著名的楊百萬,就是這麼賺錢的,賺錢賺到手抽筋!

即便是今天的電子化的市場,也是一樣的,如果一個證券品種,A市場買,B市場賣,只要刨除了來回的手續費有得賺,自然就可以做。

有些時候,某個證券品種完全類似,但在一個市場估值很高,另一個市場估值很低,一個市場買,一個市場賣,那也是典型的空間套利。

比方說,有很多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為什麼要在美國退市啊(我以往的文章里寫過這方面的事情),並不是說他退市之後就不想上市了,不想圈股民的錢了,而是他們想著不圈貧窮的美國人民的錢,來圈富裕的中國人民的錢。因為,差不多一樣的公司,美國股市給出的估值是100億元的話,我們大中國的股市,直接給他們估值500、1000億都有可能,而且財務公布審查監管什麼的還要寬鬆得多,你說說,我為什麼要去美國上市?即便在美國上市了,哭著喊著我也要退市回中國——這其實就是中美兩個市場之間的公司估值套利。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由於中國實施資本管制,而且退市機制不完善,同一公司同樣的股票,香港的價格很可能只有內地的一半甚至更少,但卻依然長期維持,無法實現套利……

法寶二:時間套利(跨期限套利)

就是我剛才說的,1月底買蘿蔔,12月份賣蘿蔔。說白了,就是在某一個時刻低價購買某種商品,在未來的另一時刻以高價賣出某種商品,賺取二者的價差。

這個套利模式其實也一直都存在,當年范蠡老爺子所謂的「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就是這個理兒。這個套利同樣也要付出成本,首先,持有現貨需要資金,而資金有成本,而商品還有存儲費用。

現在的金融市場都電子化了,有些金融產品就捨去了現貨儲存成本這一條,更方便套利了。

比方說,中國的股票市場價格暴漲暴跌,價格機制很不完善,滬深300指數期貨和現貨經常存在較大價格偏差,2015年以來,無數土洋對沖基金,利用指數期貨價格與滬深300價格差異,趁著市場暴漲暴跌的特點,賣出期貨同時買入指數所對應的股票,或者買入期貨同時賣出指數所對應的股票,在很長的一個時段內,獲得了相當高的利潤。

因為中國股票市場本身不能賣空,所以絕大多數的對沖基金都是買入股票,賣出股指期貨來獲利——要不然,你以為管理層為什麼要管制股指期貨的交易量啊?

其實,除了股票和股指期貨之間的套利之外,就股指期貨本身也可以套利——要知道,不同期限的股指期貨,正常的話,其價差會維持在一個固定的範圍內,但很多時候,不同時期的股指期貨,其價差常常會偏離正常值,這個時候,針對偏離值進行做多或者做空,因為涉及到不同到期日的股指期貨,也是屬於時間套利。

更進一步的說,不僅股指期貨可以這樣套利,很多的大宗商品也都可以這樣套利,就我上面提到NYMEX原油期貨,不同交割月份的合約價差太大,也可以實施套利。

下面第一幅圖就是2016年1月27日當天,我在在一個中文版的財經行情軟體上所看到的NYMEX的數據:3月份到期的原油價格不到31美元/桶,12月份的原油卻高達38美元/桶,而正常的9個月期限差的原油期貨價差大約-4到4美元的樣子(第二幅圖),如果偏差再大的話,就會有人通過存儲原油來實現期貨和現貨套利(蘿蔔的故事)……

看了上面的兩幅圖,你知道1月27日當天該怎麼套利了么?

法寶三:跨產品套利

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指利用兩種不同的、但是相互關聯的商品之間的期貨價格的差異進行套利,即買進(賣出)某一交割月份某一商品的期貨合約,而同時賣出(買入)另一種相同交割月份、另一關聯商品的期貨合約。

最典型的,比方說黃金和白銀由於長期以來充當人類貨幣,所以其價格相關性很高,通常是同漲同跌的,而且100多年來金銀價值比基本上在12-100之間變動(見下圖),其絕大多數時間在40-80之間,如果越過了這一比值,就可以考慮進行套利了。

但必須指出的是,這種套利雖然在絕大部分時候是成立的,但遇到極其意外的情況,其比值還是有可能會長期偏離歷史均值。

除了黃金白銀套利之外,還有豆粕與大豆(豆粕是大豆榨油後的產物)、玉米與大豆(均可以用於充當畜牧業的飼料)等商品期貨都存在著相當強的相關關係,其價格也有相似的變化趨勢,如果其差值偏離均值太遠,就可以來套利了。

在股票市場上存在著同樣的情況,例如在同一個行業中買入強勢股、賣出弱勢股,也屬於套利的範疇。

額外要指出的是,在跨產品的套利交易中,兩種金融產品之間應具有關聯性與相互替代性,而且交易受同一因素制約,買進或賣出的期貨合約通常還應在相同的交割月份。

-----------------------------------

第一個問題:套利交易100%都能掙錢么?

你想得美!市場有時候會發瘋的,你以為已經偏離正常值,但它很有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的更遠的偏離正常值。

第二個問題:同一個套利交易策略任何時候都能賺錢么?

你想得美!任何一個套利策略都是有時效性的,某一階段可能讓你大把掙錢的套利交易,當宏觀經濟環境改變或者其他底層條件改變,有可能變成了一個糟糕的策略。

第三個問題:同一個套利策略是不是進去多少錢都可以?

明白了以上三個問題,現在就可以談談賺錢的事兒了。

正如文章標題所言,我們不久前在市場中發現了一個很好的套利機會,然後經過策略設計和程序完善,在7月份以來的實盤交易中取得了還算不錯的成績(年化40%以上),這就是我們對於市場長期關注的成果。


推薦閱讀:

從現在來看,併購時進行的「兼并套利」是否還有市場?國內外有專門做這方面的團隊嗎?
英國券商股價集體腰斬的套利機會? 附: 讀者提問和《大空頭》作者採訪
一些作死的玩法
對 IH、IF、IC 「期指三兄弟」共振性有哪些好的策略(CTA、套利)思路嗎?

TAG:套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