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和外國茶(三)

茶,是一種生活方式。既然茶是一種生活方式,那麼茶道,最根本的「道」不在於某一種形式,而是在於將生活方式上深入對茶理、茶技、文化的融合,所以,定義好核心才能理解茶道之本。

大凡是對中國茶葉發展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國作為茶的鄉故,恰恰也是茶道最早盛行的地方。自唐宋兩代,種茶制茶產業的發展,以及茶道鬥茶概念的興起,茶從普通的品飲升格成為了具有精神意義和文化內涵的社交內容。直到明代,飲茶方式的改變,又重製了中國茶葉的發展。今天,我們對於茶文化的淵源,很多來自於那兩個時代,很多人基於唐宋兩代人茶文化而認同龍鳳團茶的鬥茶風格的茶道,而不太認同自明代開始到如今的中國茶文化,向來覺得沒落得很,還不如日本抹茶道、煎茶道。可是我卻認為,中國所謂茶道非道即道。也就是說不尊於用什麼形式去表現,而在於用什麼方式去呈現。

先談不離初心。茶之為茶,欣賞的是茶的香氣,茶的滋味,茶的口感云云,但是中國人卻為茶去詮釋出了更多茶的香氣和滋味。從最初的團茶、茶粉,到現在的六大類茶,中國人用最質樸的方式解讀著茶的味道,把茶稱之為茶的最為極致的表現力表現得淋漓盡致。很多人尊於早期的團茶鬥茶,卻不知明代以後,飲茶方式改變,催生了中國茶類的完善和發展。在明清的茶葉發展歷史中,綠茶、紅茶、烏龍茶相繼問世,讓茶擁有了全新的面貌,不離做茶的出初,努力將茶最完美的一面展現出來,才是茶道之本。因此,無論哪種茶道,無論改變哪種茶道,在還沒開始正式過招之前,初心已經敗北,何談茶道高下?

再談日本茶道。因為有朋友提到過日本茶道,論抹茶道其沿襲了早期中國茶藝的程序和做法,每一步似乎一板一眼都有著出典和依據。然而,在歷史發展的上千年間,東渡的日本茶道只是在不停的重複程度,卻沒有十分變化。保留了傳統的內容,卻沒有推陳出新,基於茶的初心去尋找對茶的香氣、滋味的變化。換而言之,日本茶道不應該叫作茶道,應該是一種禮儀或者儀式,顯得與茶無關,只是用茶做了道具而已。即使是品味滋味,功效如何之好,卻也敗在了一塵不變的狀態上。沒有了「自在」,清、靜、寂、和即使是有了,在我看來仍然少了茶本身該有的自然,該有的情趣。

又談中國的茶。中國茶,不言道,卻講道。茶對於中國人而言,有著一定的意義。這種意義從茶葉從茶樹上摘下來的那一刻開始就向著品味,感受而行,你可以把它人格化,示意為茶之三德;也可以把它市井化,或許是茶館小鋪飯後閑娛。充分顯現了「自在」的本原,也將茶的意義廣義為「茶」。唯一與所有國外喝茶品茶有所不同的是,中國人對茶的追求可高可低,並沒有人太在意茶品質,但卻有很多人在意茶的價值。所以,茶在中國,雖然無處不在,卻似有似無,可有可無,尤其是價值和品味的問題,成為了中國茶流傳至今隱隱的痛。

言之,談竹木之別。竹,山林之靈,柔韌有度,臨風而盪;木,參天而生,蒼勁有力,遇風則折。這就如同中國茶文化和日本茶道:中國茶文化就如同竹子一樣,無論是風雨變遷,礫石山洪,竹的韌性,使得中國茶文化從來沒有改變過對茶滋味、香氣、口感的追尋,甚至於從根本上改變了飲茶的方式,亦沒有改變過對茶最為根源的認識;日本的茶道,源自於中國,的確繼承了傳統中國的茶文化中的技藝,卻終究是一門技藝,與茶所傳承的出來的文化背景,或者千百年的茶文化的認識所付出的相差甚遠。所以,竹之靈與木之堅,雖說同是美,但美的背後所呈現出來的意義卻是不同的。當然,需要說明的是日本茶道,並非全無用處。當你對於某一件事物不甚了解的情況下,法度、尺度、規矩往往是最好的指引導師。但是當你對於法度、尺度、規矩十分熟悉,已經能完全掌握的時候,你就會向上突破。看看中國的書法藝術,你剛開始的時候,會想辦法臨帖,學習大師們寫字的方法,直到你漸入佳境,對於筆劃,字型,留白等十分熟悉之後,精於每一個細節之後。你便是要尋找你的個性。而這對個性恰恰是藝術最為極致的追求,茶道也是如此。

我總覺得,事物變化是常態,但常態卻非核心。追蹤茶道正宗,並非是以所謂的「相」來衡量,而應該以「心」為正,所以「竹木之差」就是心與相的對應。看透「相」,歸於「心」,才是真正的茶道。

weixin.qq.com/r/0eepsd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TAG:中国茶艺 | 茶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