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 藝術品交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Q:為什麼會有「天價藝術品」這種東西?那些買家真的是狂熱愛好者或者錢多了沒處花嗎?
書中提到一個現象是,當一個作者的作品價格創造新高的時候,他的類似作品甚至同時期同流派的人的作品也會對那個「天價」接近,
比如畢加索的《拿煙斗的男孩》在2004年拍出了1.041億美元的天價,讓畢加索的另一幅作品《朵拉和小貓》在下一年也拍出了9520萬美元。(p.13)
比如我現在手上有10副畢加索的作品,一共花了一千萬買來,我只要花1億再買一副,我手上的作品提高的價值就會超過1億,相當於是一個穩賺不賠的生意。當然了也有玩崩的時候,我的男朋友@小亮給舉了一個日本黃銅商藏了全球5%黃銅最後玩崩的例子,而藝術品市場的風險是相對更高的,萬一那個畢加索最後只賣了一百萬呢?或者你花一個億買來畢加索,而其他人看你「人傻錢多速來」呢。
(畢加索的拿煙斗的男孩)Q:我們現在所公認的「大師」的作品價格一直很高嗎?那些不被藝術史重視的藝術家們曾經是否有過很好的藝術市場呢?
這本書裡面提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藝術品價格有「社會性」,當一個社會的主要購買能力(比如貴族階級,比如中產階級,比如剛剛興起不被上流社會接納的土豪)的喜好發生變化的時候,藝術品的供需關係也發生變化,這有時候與「這件作品的藝術性如何」關係倒不這麼大,人們甚至更看重他們所買的作品的題材和內容。
例如在工業革命時代的英國,買家們期待通過購買藝術品來逃離「壓抑的充滿黑霧的霧都」,所以優美的鄉間風景,田野和農場畫,甚至是小牲畜們的小肖像都比米開朗基羅或者是拉斐爾的傑作受歡迎。這個時期老大師(翻譯是old master我猜)們例如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價格是2000英鎊,而蘭西爾的《峽谷之王》在1892年賣出了8000英鎊的高價,
(拉斐爾前派代表人物伯恩瓊斯作品,同樣在1880~90年代的倫敦藝術市場廣受歡迎)
再比如在同時代的巴黎,荷蘭的藝術品就更受歡迎,畫的越精細,越寫實,時間越久對細節越關注,人們就越喜歡。因為那個時代的買家很大一部分都是白手起家的商人,他們相信辛勤勞動而不是投機取巧,而在藝術方面就把辛勤勞動和「看起來花了很長時間畫」對等了起來,「作品最好能夠用放大鏡仔細欣賞」。不過冷軍的作品在今天價格也是很昂貴。
(冷軍的作品)在談起米勒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聊到為什麼他的作品廣受當時巴黎人的歡迎?因為他的作品表達了一種鄉村田園的生活,這些在田間勞作的農民很可能就是這些買畫人的父母或者是祖輩,他們辛勤勞作但是卻又表現出一種「思鄉式」的溫和的情感。比如他最有名的《拾麥穗者》,
圖中的人物穿著傳統的勞作的衣服,但是這些衣服乾淨整潔沒有補丁,看著陳舊而溫馨。她們在廣闊的農田上面,身後是優美的風光,她們的雙手略帶黝黑但是乾淨,而她們手中的麥穗閃著金黃的光芒,讓觀眾很樂意把自身融入到這樣的一種田園式生活中同時能夠脫離巴黎的氛圍,而實際上當時鄉間的生活是類似於這樣的,
(庫貝爾,採石者)
要是畫的如此寫實,金主們就要生氣啦!(我估計庫貝爾當時的高價畫也是一些海上風光,當然了我曾經一度懷疑我的眼睛,在我的印象里庫貝爾畫的全是這種寫實)Q:為什麼現在美國的藝術藏品如此豐富?
書中的一段話我覺得概括的很貼切,由於美國出口廉價穀物帶來的經濟崩潰,英國地主開始向美國出售畫作、雕塑和書籍。美國的富人之所以從英國購買藝術品,是因為他們不敢長期以美元的形式把財富放在銀行里,或是用於購買自己國家的股票。(p.163)
因為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人對於貨幣和股票的不信任,大量的富商用書籍和藝術品的方式儲存私人財富,比如JP摩根,H.E.亨廷頓等。同時匹茲堡的新興富豪們需要用購買藝術品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是不是讓你想到了誰的爸爸呢?
(書還沒看完,未完待續)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巴別圖書館(Art-in-all)
推薦閱讀:
※趨勢衡量的辦法
※雙面高盛:從華府黃埔軍校到金融權謀帝國
※文因搜索:智能的金融搜索引擎
※手裡有100萬,如何理財?
※為什麼中國政府不積極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