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5個秘密,以及如何提升自信
文/李少加 題圖/插畫師仍在命名中……
很多朋友面試前,諮詢一些資深前輩或者人資朋友的建議時,往往到最後,他們都會來一句,「表現的自信點。」
而面試時,自信的候選者確實更受面試官青睞,尤其是應屆畢業生或者剛步入職場的群體中表現的更為強烈。
這裡頭究竟有何玄機?莫非自信的人都更優秀,專業能力更強,品格更高?顯然不是。
此外,當涉及到需要「說服他人」的情境時,例如,演講、研討會、辯論賽,我們也總是傾向於相信「自信的人」。
這又是為什麼呢?
恩?你們看到「自信」兩字聯想到了勵志雞湯成功學?放心吧,這不符合李少加的座右銘——「賢者三責」:為他人時間負責、為他人心智負責、為他人情趣負責。(對,就是作者簡介里經常出現的三句)
下面,筆者從工作、職場、影響力的角度談下,隱藏於「自信」外衣之內的五個「言外之意」,正是其中一個因素,促成了上述現象,而另外的因素,也有各自重要的作用:
自信隱含著對「個人品牌」的背書
我們都知道,簡歷能夠編撰,能力可以浮誇,故此,當面試官面對一群工作經歷未深的候選人,在沒有任何真正共事的情況,什麼更有說服力?筆者認為,是一種鄭重的承諾。
這裡順帶一提,真正的自信並非空洞無物的浮誇,而是一種「自內而外」散發出的一種氣場,或者是眼神、或者是語調、或者是肢體動作。這種無言的氣場能夠感染到他人,哪怕是陌生人。
這像極了一種對自我的承諾:諾,我勇於為此賭上我的個人名譽,因為我相信自己能把事情辦成,把工作做好。
而缺乏自信的人,會給人一種,你連一個承諾都不敢給,我們又怎麼相信你?
是的。當面對著一群陌生人,在陌生的情境下時,自信其實就是一種無言的承諾。
應對「不確定性」的挑戰
前陣子,公眾號後台收到一個用戶的諮詢:如何做好一件從未做過的事情,並做出成績。其實我答覆這位朋友時很想先說一句:「前提是,要有信心。」後來我沒說,因為怎麼看都感覺像是一句「毫無實質意義的安慰」。
但其實這句話,還真不是無意義的心理鼓勵。筆者在之前《召喚正面黑天鵝鹹魚翻身》的文章中也曾提到了:「描述世界的構成的模型本來就不是精確的,而是充滿不確定性,充滿彈性的」。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自降生的一刻起,就每天不斷地投入做一件從未做過的事情:從牙牙學語、坐立爬站、走路跑跳。而且都能把它們完成的很漂亮。
只是隨著年齡閱歷的增加,人類社會的各種非對即錯非黑即白的規則、諸種條條框框束縛住了人們與生俱來的應付未知、應付複雜的、應付不確定性的「信念」。
然而世界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本質不會變,而想要在這樣的世界中取得個人成就,就必須持續的去挑戰「未知」,而這對於缺乏自信的人,是很難的,他們會更高的概率持續選擇一條人們熟知的、穩定的道路,而相應的,這些事項讓個人成長的價值不會很高。
久而久之,差距就出來了。
保持專註、執著的前提
這一點與上面是有承上啟下關聯的。當我們面對一項有挑戰性的事項時,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投入時間、尤其是需要大腦保持高度的專註,方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一個人的潛力。
而對於一個缺乏自信的人,他很可能稍微遇到較大的困難,就會想到退縮,甚至去思考逃避的方法,這就形成惡性循環了:越是需要專註的關鍵時刻,卻越是分散注意。
我們看到很多一事無成的聰明人,有些非常非常之聰明,但卻不夠堅韌、不夠專註、缺乏執著,這背後,其實也是一種對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現。
用於承認失敗,承擔責任
筆者認為,真正的謙虛、謙遜,唯有那些發自內心的自信方能做到——我不怕否認過去的自己,因為相信未來能夠做的更好。而那些認為自己「輸不起」的人,卻更容易偏執於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
更易具備多贏的格局觀
不知道大伙兒有沒發現一個現象,從學生時代起,那些成績好的學生就有兩大類型:一類是樂於幫助他人,毫無保留;另一類是對他人的求教極為警惕,藏著掖著,生怕他人掌握了之後超過自己。
職場上也類同。那些樂觀、豁達、願意與人分享的往往都是一些陽光自信的孩子們,這些孩子往往更容易創造一種雙贏、多贏的格局:互惠互利,鑄造更強的同盟商圈。這對於時下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是非常重要的。
必須鄭重說明的是,本文,筆者並非慫恿大夥都需要刻意保持「誇張的自信」(或者說自大更為恰當),而是希冀每個人都能重拾與生俱來的信心,一種「自內而外」的溫和信仰,應對這個充滿挑戰的社會。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自信對個人發展影響如此深遠,那麼,我們應當如何培養自信心呢?
事實上,這個問題可難倒我了。筆者幸運的自小就自信心膨脹(毫無緣由那種,各位可腦補下櫻木花道說出「我是天才」時候的那個表情),並未經歷過從缺乏信心到重拾信心的心得經歷,自然也無法提煉出「乾貨分享」。
帶著這個疑問,筆者翻閱了不少心理學、教育類書籍,說實話,多是雞湯,此外一無所獲——這也側面說明了業界對這一塊的常年漠視。所幸的是,筆者請教了幾個經歷過「重拾信心」的朋友,獲得了一個較為接地氣的方法:
找到一個投入多少即可收穫多少的領域,持續付出一段時間:例如,長跑、學習一門外語、男生可以做下俯卧撐之類的運動。
除此之外,筆者還在TED上搜到了一個老外的視頻:肢體語言塑造自己,個人認為,還是挺接地氣的。此處分享這個鏈接:
肢體語言塑造自信,只需2分鐘
看完視頻了?是否覺得挺有趣的。下次如果要面對需要「信心」的場合時,例如面試、演講、團隊會議前,大可找個無人的地方試下這幾個動作,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關於自信,你是否還有其他個人體驗、成長感悟、或者有趣的小故事分享呢?歡迎留言。
作者:李少加
文章使命:從根源上讓你少加點班
公眾號:少加點班
授權轉載請在公眾號聯繫本人
推薦閱讀:
※從懷孕到養育小孩,對於各位(准)爸爸/媽媽來說,最深的體驗是什麼?
※怎麼判斷一個男人是否真的愛你?
※同事每次挑事後,都說是開玩笑怎麼辦?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寧願宅在家裡呢?
※如何理解「自我設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