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的未來
這個專欄,不會去關心這些泡沫,只想回歸到最初的起點 -- 機器人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做機器人?機器人的未來在哪裡?這些問題都比較大,希望可以一起交流探討。機器人是一項綜合應用科學,沒有哪一個人可以一個人搞定一切的。
第一篇專欄,起的題目有點大 -- 機器人的未來。 其實我更想問的是,你們覺得未來的機器人會是什麼樣子的?可能會是什麼樣的形態,有什麼樣的功能,等等。 會是下圖這些機器人這些樣子嗎?
這幾種機器人分別代表了軍事特種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和工業「協作」機器人。關於這個問題我問了不少的人,包括非機器人領域的普通人和機器人領域的專家。通常普通人的回答是可以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等等;一個專家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未來機器人是什麼樣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機器人和人的距離會越來越近」。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答案,機器人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會越來越多的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多的和我們分享同一個生活與工作的空間。(就算是軍事機器人,將來也可能會和普通士兵編入同一個部隊。雖然我們不希望這成為現實,但是這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
機器人的一個普遍接受的定義是從感知到動作的映射。感知需要大量靠譜的感測器,動作需要靠譜的驅動和執行機構,而映射則是需要智能演算法。最近機器人的進步,很大程度是來自這三者,一些相對廉價靠譜的感測器,高效的電機或者液壓驅動,機器學習演算法的突破。 特別是機器學習演算法的突破,包括深度學習與大數據,直接讓機器人的演算法設計出現了完全不一樣的思路-- 從模型驅動到數據驅動。
顯然感測器的進步和驅動執行機構的進步,不是可以迅速突破的。這些都是要伴隨其他學科的發展,才能夠逐步前進的。但是目前的確是有一批感測技術,沒有被應用到機器人上,特別是工業機器人,所以最近基於感測技術的機器人運動演算法才會被重視起來,很多公司包括ABB和KUKA都在開發類似的演算法。
關於驅動機構,前幾天和日本九州大學的機械手設計專家視頻討論,我問了他,「未來的機械手會是什麼樣的?是電機驅動,線驅動,液壓驅動,氣動,或者其他新型材料」。他是堅定的相信是電機驅動,所以目前他還在和日本幾家小的電機廠合作,設計製造新型的機械手。同樣的問題,我也問了我在瑞士的老闆(Prof. Aude Billard), 她則堅定的認為目前的手是遠遠不夠的,最起碼在關節驅動上和手的感測上,並且相信會有新型的材料和結構的出現。
我自己則還在做這方面的探索,但生活重心已經從學術圈轉移到工業界。如果你對機器人創業有興趣,特別是對機器人感測設計,機器人控制演算法,機器人結構設計,機器學習有興趣,請與我私下聯繫。公司座落在武漢,依託華中科技大學,與MIT,瑞士聯邦洛桑理工,法國CNRS,日本九州大學,等高校與研究機構有密切聯繫。公司成立一個月,成功融資500萬,現有員工10人,其中博士5人。
關於更多的機械手的設計,感測技術,驅動技術,soft robotics,等等內容,將會在後面的專欄中陸續介紹,也會更多的談談機器人世界。
最後發幾張照片作為結束,分別是: 1.中德機器人論壇 2. 工作中的機器人抓取 3.我們的目標
推薦閱讀: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費用是如何組成的?
※人工智慧的專業方向和發展前景怎麼樣?
※Deep Robotic Learning (1) -監督學慣用於端對端學習(無人車/機械臂)存在的問題
※機器人將首先取代這7類工作,搬磚工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