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聰明(一)
當我們決定做任何事之前,我們是不是早就知道我們將要做出的決定呢?比如說當我們將要見一個陌生人,我們對這個人的第一印象是在接觸之後形成,還是在見面之前聽他人描述這個人時就已經形成呢?當我們進行重大事務的決策時,我們總會認為我們的決定是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而做出的,但是事實真的如此么?我們每天都見到不同的人,遇見不同的事,我們都認為自己有一個「開放包容」的心,但是我們的本能,卻讓這「開放包容」變得很難完全實現。因為不管有意識無意識,至少在最初階段,我們都會從本能地將不符合或不支持我們自己觀點的信息篩選排除。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認知偏差。
而這些認知偏差,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金融,健康,政治,科學等等,都無法避免這些認知偏差。
1979年,明尼蘇達大學的Mark Snyder和Nancy Cantor做了一個實驗,他們讓被試們看一個虛擬出的名叫Jane的女人在一個星期里的故事。在這個星期里,Jane有時候表現得外向開朗,而有時候則又表現地內向含蓄。被試看完這個故事後,在幾天之後重新回到實驗室,被分為了兩組。實驗者詢問每一組的人Jane適合做什麼工作。其中一組被詢問Jane能否成為一個合格的圖書管理員,而另一組則被問到Jane能不能成為一個很好的房產經紀人。很自然地,這些被試需要在他們的腦海中儘力回憶幾天看過的故事內容和情境來判斷Jane是否能勝任圖書管理員/房產經紀人這個工作。被詢問Jane是否能當圖書管理員的被試組很輕易就從腦海中回憶起故事中Jane那些內向含蓄的情節而忽略了她外向開朗的時刻,然後他們遍認為Jane完全能做一個很好的圖書管理員。而另一組的被試也不甚相同,只是他們回憶起的故事情節則是Jane外向開朗的時候。在這些被試做出判斷後,他們又被詢問Jane能否勝任另一個工作,但是大部分被試仍然堅持自己最初的觀點,認為Jane並不適合另一份工作,因為她太內向/外向了。從這個簡單的實驗我們就能看出,即使是我們的記憶,也很容易被外在因素所影響,我們會回憶起那些符合自己觀念的內容而忘記那些不相關的信息。
在2009年,一個研究招募了156個被試,實驗的第一部分,實驗者首先了解了這些被試個人政治傾向以及興趣。之後,這些被試被要求瀏覽一個網上論壇,論壇中探討了4個爭論性問題,每個問題各有兩篇相對觀點的文章。研究結果發現被試花了更多的時間(36%)去看那些與他們觀點相同的文章。
有一個非常有名的了解認知偏差的方式,在1960年被P.C.Wason第一次介紹給大眾。他向教室里的學生列出了一組數字:2,4,6。之後,他要求這些學生去思考為什麼這個數字有這種特殊的安排方式,以及他用什麼方式來選擇這組數字。接下來,他又列出了數字10,12,14,同樣讓學生思考規律。此後又列出22,24,26。列出這三組數後,他要求學生自己列出一組他們認為使用同樣規律的數字,當學生列出一組數字後,他作為老師,會通過回答」是「或者」否「來告訴學生他們列出的數是否符合規律。很自然地,相信我們和這些學生一樣,都會列出以2遞增的數列,比如6,8,10或是16,18,20。結果也很明顯,老師一直重複地說著」是「,而這些肯定的回復也讓學生認為自己找到了正確的規律,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Wason在之後又指出數列1,2,3或是3,9,555同樣符合他選擇數列的規律,這是學生開始迷惑了,他們開始列出各種各樣的數列,正確率也開始降低,比如學生列出1,1,1或是3,2,1這樣的數列時,老師會否定他們的答案。在一段時間的鬥智斗勇後,學生們開始認識到規律可能並不一定是一致的大小疊加或者減小。最終,他們發現老師選擇數列的規律很簡單,只要是遞增關係就行。這個簡單的測驗說明了我們經常會在自己的頭腦中設定一個假設,然後通過各式各樣的方式去證明自己這個假設是正確的,而忽視了其他的因素,而當我們的這個假設在某些情況下被驗證正確時,我們就停止了自己尋找最終答案的腳步。
延伸開來,就像宗教,槍支管理,死刑這些能引發無數爭論的問題一樣,每一方都能找出無數的論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反對對方的觀點,從而認為自己才是正確的一方。但是,其實我們的認知偏差卻在默默地影響著我們,而我們自己卻不自知。所以,有時候,我們並不像我們想的那麼深思熟慮。
聯動文章
為什麼即使我們用事實說話,還是很難說服別人呢?
- Knobloch-Westerwick, S., & Meng, J. (2009). Looking the other way selective exposure to attitude-consistent and counterattitudinal politic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6(3), 426-448.
- Snyder, M., & Cantor, N. (1998). Understand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behavior: A functionalist strategy. In D. T. Gilbert, S. T. Fiske, & G. Lindzey (Eds.).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 1. (4th ed., pp. 635–679). Boston: McGraw-Hill.
推薦閱讀: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