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花鳥猶堪賞 千古文章只自知︱陳之佛《花鳥》
02-01
昔日有云:「 三春花鳥猶堪賞,千古文章只自知。」 在中國畫中,凡以花卉、花鳥、魚蟲等為描繪對象的畫,稱之為花鳥畫。 花鳥畫的歷史
推薦閱讀:
在中國繪畫中,花鳥畫是一個寬泛的概念,除了本意花卉和禽鳥之外,還包括了畜獸、蟲魚等動物,以及樹木、蔬果等植物。在原始彩陶和商用青銅器上,「花鳥」充滿神秘色彩,遺留著圖騰的氣息。最早的「花鳥」或許與早期人類的生殖崇拜有一定關係。
據史書記載,到六朝時期,已出現不少獨立形態的花鳥繪畫作品;到了唐代,花鳥畫業已獨立成科,著錄中計有花鳥畫家80多人;而五代十國時期,更是中國花鳥畫發展史上的重要時期,以徐熙、黃筌為代表的兩大流派,確立了花鳥畫發展史上的兩種不同風格類型;宋代畫院一半以上的畫家畫花鳥,這一時期的花鳥畫是中國花鳥畫發展史上一個高峰;所以說,花鳥畫亦是幾經變遷,才有了時至今日我們所看到的這一幅幅動人作品。 花鳥畫的畫法 花鳥畫它是中國畫的一種。畫法中有「工筆」、「寫意」、「兼工帶寫」三種。
工筆 工筆花鳥畫,即用濃、淡墨勾勒動象,再深淺分層次著色,表現方法工整細緻,先勾後染,設色艷麗,富有裝飾性。在對花鳥描繪的過程中,通過白描造型、勾勒填彩,再採用分染、罩染、統染、點染、接染、撞水、碰色等技法描繪對象,產生栩栩如生、精緻動人的視覺效果。 寫意 寫意花鳥畫即用簡練概括的手法繪寫對象。兼工帶寫
介於工筆和寫意之間的就稱為兼工帶寫。n花鳥畫這三種畫派中,工筆畫還是為首選直至當代。因為工筆畫不僅「筆工而意寫」,而且「應物象形」,是意象的寫實性,在能動的觀察與寫生的基礎上,經過藝術的再創作,追求傳神寫照,從而達到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 今天 就給您看一幅現代畫家筆下的工筆花鳥畫。綉時:半年多n色線:100多種
針法:細平綉 作品出處 作品出自於當代畫家陳之佛之手。他在40歲左右在一處展覽上被宋元明清各時代花鳥畫大家的作品吸引住了,隨後專攻花鳥畫;他筆下的作品造型生動、準確,色彩清麗、典雅,畫風清新、冷逸。要說花鳥畫成就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看,在我國近代美術史上陳之佛都可以稱得上是首屈一指的。無論是構圖、線描、設色、渲染,陳之佛都著他獨特的見解,勤于思索善於開拓,這位極富創作精神的畫者,66歲時便與世長辭,留下了這一幅幅作品給後世人所賞析。
作品簡介 這幅圖可分為上部和下部來進行賞析。 上部推薦閱讀:
TAG:工艺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