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花鳥猶堪賞 千古文章只自知︱陳之佛《花鳥》
02-01
昔日有云:「 三春花鳥猶堪賞,千古文章只自知。」 在中國畫中,凡以花卉、花鳥、魚蟲等為描繪對象的畫,稱之為花鳥畫。 花鳥畫的歷史
推薦閱讀:
在中國繪畫中,花鳥畫是一個寬泛的概念,除了本意花卉和禽鳥之外,還包括了畜獸、蟲魚等動物,以及樹木、蔬果等植物。在原始彩陶和商用青銅器上,「花鳥」充滿神秘色彩,遺留著圖騰的氣息。最早的「花鳥」或許與早期人類的生殖崇拜有一定關係。
據史書記載,到六朝時期,已出現不少獨立形態的花鳥繪畫作品;到了唐代,花鳥畫業已獨立成科,著錄中計有花鳥畫家80多人;而五代十國時期,更是中國花鳥畫發展史上的重要時期,以徐熙、黃筌為代表的兩大流派,確立了花鳥畫發展史上的兩種不同風格類型;宋代畫院一半以上的畫家畫花鳥,這一時期的花鳥畫是中國花鳥畫發展史上一個高峰;所以說,花鳥畫亦是幾經變遷,才有了時至今日我們所看到的這一幅幅動人作品。 花鳥畫的畫法 花鳥畫它是中國畫的一種。畫法中有「工筆」、「寫意」、「兼工帶寫」三種。
工筆 工筆花鳥畫,即用濃、淡墨勾勒動象,再深淺分層次著色,表現方法工整細緻,先勾後染,設色艷麗,富有裝飾性。在對花鳥描繪的過程中,通過白描造型、勾勒填彩,再採用分染、罩染、統染、點染、接染、撞水、碰色等技法描繪對象,產生栩栩如生、精緻動人的視覺效果。 寫意 寫意花鳥畫即用簡練概括的手法繪寫對象。兼工帶寫
介於工筆和寫意之間的就稱為兼工帶寫。n花鳥畫這三種畫派中,工筆畫還是為首選直至當代。因為工筆畫不僅「筆工而意寫」,而且「應物象形」,是意象的寫實性,在能動的觀察與寫生的基礎上,經過藝術的再創作,追求傳神寫照,從而達到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 今天 就給您看一幅現代畫家筆下的工筆花鳥畫。名稱:《花鳥》n尺寸:40*95cm綉時:半年多n色線:100多種
針法:細平綉 作品出處 作品出自於當代畫家陳之佛之手。他在40歲左右在一處展覽上被宋元明清各時代花鳥畫大家的作品吸引住了,隨後專攻花鳥畫;他筆下的作品造型生動、準確,色彩清麗、典雅,畫風清新、冷逸。要說花鳥畫成就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看,在我國近代美術史上陳之佛都可以稱得上是首屈一指的。無論是構圖、線描、設色、渲染,陳之佛都著他獨特的見解,勤于思索善於開拓,這位極富創作精神的畫者,66歲時便與世長辭,留下了這一幅幅作品給後世人所賞析。
作品簡介 這幅圖可分為上部和下部來進行賞析。 上部▲圖的上半部分是結滿桃子的桃樹和一隻綉眼鳥。▲綉眼鳥是是雀形目綉眼鳥科的97種鳥類的統稱。體形小,體長90~122毫米因其眼圈被一些明顯的白色絨狀短羽所環繞,形成鮮明的白眼圈得綉眼之名。而這隻更是其中的極品,名為桃花綉眼,因在桃花盛開時孵化,顧得此名。只見其嘴峰稍向下彎,翅圓長;頭黃綠色,腹白,羽毛綠轉褐,尾部羽毛黃白相間,兩隻爪子牢牢抓緊枝幹。 下部▲畫的下部是桃樹的樹枝和一隻向上看著桃子的綉眼鳥。▲如果說枝頭上方那隻桃花綉眼是用來欣賞它的腹部色線變化和尾底部變化的花,那這隻主要是欣賞它從頭到身上那羽毛的柔和色調的。有桃樹的地方,基本都會畫上桃花綉眼這一品種,自古鳥兒寓意吉祥,而桃花綉眼身形輕巧,孵化季節又逢桃花盛開,自然就不難理解桃樹結桃時刻,桃花綉眼棲枝而上了。只見黃綠色的毛髮用細平繡的綉法表現了它羽毛見得順滑,頸部的位置加深,再過渡至下,尾部片狀疊起層層褐色羽毛,每一層的顏色都是萬千種變化。而向上望著桃子,則是因為鳥兒有啄食桃子的習慣,這隻綉眼鳥似是要步步逼近桃子的樣子呢。▲最後我們來看下桃樹上的桃子和樹葉,桃子象徵長壽。在人們的文化觀念中,桃蘊含著圖騰崇拜、生殖崇拜的原始信仰,有著生育、吉祥、長壽的民俗象徵意義。這邊用桃和桃花綉眼,是起到了一個相輔相成的作用。桃的顏色紅漸變白,便隨著些許蟲洞的枯葉和新爆出的嫩芽。圓形物體難綉制,在圓形的物體上還要勾勒出凸起的形狀則更難,整幅圖共計8隻桃子,中國人最喜歡的數字是8,在方言內8和發是同音的。 讀完這幅圖,我們不難發現,陳之佛筆下的花鳥畫,比之其他,更自在、更柔和、更雅緻。這和他的勤于思索善於開拓有很大關係。 我們的蘇綉也是這樣,既要兼顧傳統,又要開拓創新,身為蘇綉人,我們深深熱愛著蘇綉,並且把這門傳統手工藝帶到你們的面前,讓你們有機會接觸它,走進它,欣賞它並愛上它。作者:頭條號 / 薛氏刺繡工作室鏈接:http://toutiao.com/i6298250829379928577/來源:頭條號(今日頭條旗下創作平台)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推薦閱讀:
TAG:工艺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