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無前例的龐大「無聊經濟」,正被我們親手創造

文/李少加 題圖/插畫師仍在命名中……

端午節。(*註:本文寫於端午節)

當我們歡慶過節吃著粽子、放著假之餘,可否曾想過這個節日的「創始人」屈原老前輩是怎麼含冤而逝的?

憂國憂民。

諷刺的是,兩千三百年後的今天,要哪個普通人在公眾面前吐出這詞兒,若早些年會被譏諷為「迂腐」、「憤青」,時下恐怕就直接更粗暴點說成「傻×」、「雷人」了。

今年最奪人眼球的互聯網商業是什麼?想必諸君腦海中都會浮現出「直播」、「網紅」等字眼。

直播並非新鮮事,遊戲主播早已有之,當年還算小眾娛樂,發展到後來愈發多樣化的直播:從唱歌跳舞、低俗段子,直到今天的全民直播:聊天、吃飯、睡覺、發獃、理髮、逛街……生活中的任意一個場景都可以拿來直播,能賺錢,甚至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為「網紅」,屌絲瞬間變明星。

火熱背後,表面看,依賴的是低俗獵奇、與情色打擦邊球的人性底層刺激——正所謂「食色性也」,偶爾為之本也無可厚非。

然一旦這類「底層人性」從人類靈魂的附屬地位上升為統治地位時,後果不堪設想。而讓兩者地位得以顛倒的基礎則是:個體的時間盈餘、精力盈餘——通俗的說法是——「無聊」。

什麼叫無聊?滿足基本的物質需求,沒有人生追求、失去奮鬥目標,一種無所事事的狀態

為滿足「無聊」需求而產生的經濟體,其實一直便潛伏於互聯網主流經濟之下。

興許是互聯網精神:「開放、平等、協作、分享」過於耀眼,以至於掩蓋了其背後「版權缺失、劣幣驅逐良幣、無節制傳播、馬太效應」等陰暗面的滋長。

從PC互聯網時代愚昧的網路小說、低俗的網路資訊,移動互聯網時代惡俗的無節操微博、段子、短視頻,到時下火熱的低俗直播……亞文化搖身一變成主流。

「其結果是我們變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娛樂至死》的作者紐約大學教授尼爾·波茲曼如是說。

今天這個直播平台拿了幾個億風投,明天那個直播平台拿了幾個億風投……無良媒體不斷炒作,甚至眾多互聯網大佬不僅聲稱:看好直播風口……還用行動——戰略投資進行支持。

這一切無疑將互聯網直播推上了又一高峰。儘管直播中也有部分正向的知識文化類,但其比重與「泛娛樂」的秀場直播相比不過九牛一毛。

社會各界不同程度社會影響力的名人亦不斷地有人發聲支持這類商業:「存在即合理,需求即機會」。

回顧歷史,清末民初時,整個社會也存在海量吸食鴉片的需求,試問一下,按照時下資本的「商業邏輯」,那是否也要投資社會種植大麻發大財呢?

時下整個社會助長「無聊經濟」的行為,與投資全民種大麻有何區別

看似是一個漂亮的互聯網經濟增長點,推動其蓬勃發展的卻是整整幾代人內心世界的巨大空洞、血淋淋的絕望、麻木

每年多少的大學生畢業即失業,最好的青春年華躺在家裡啃老待業;

又有多少「職場精英」每天除了開會灌雞湯之外再無產出,無所事事;

全國各地湧現出了多少的傳銷組織、各種變體的類龐氏騙局;

……

多少真正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企業卻因拿不到融資難以為繼,另一方面,廣大的社會資本卻又趨之若鶩的奔向了創造無聊經濟的產業中。

頭頂著「成功人士」光環的企業家們腦海中的關鍵詞無非是:萬億級市場、滿足大需求、大資本、大盈利……

而「娛樂至死」大眾的腦海中無非是:怎麼打發「無聊」,如何更好的「無聊」……

在這供需兩端的擠壓之下,促進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文化底蘊、社會責任感、社會實質價值……這些字眼,還有多少機會能曝光於世人眼中?

細思極恐。一個不創造實質價值的經濟體究竟能走多遠?

那麼,造成這一切的根源又是什麼?

社會階層固化嚴重,底層階級向上層爬升的通道狹窄

教育體系脫節社會現實

收入分配嚴重扭曲

傳媒缺乏有效監管

文化被資本所挾持,所謂的大眾文化就是沒有文化,只有大眾

……

每一個問題都是一環扣一環的龐大問題,太大,太大,若無「自上而下」的推動,實難動其毫釐。

那麼作為吾等「屌民」,是否曾經考慮過「自下而上」的推動,通過一種不「過激」的方式進行變革呢?

其實不難。

對於有點社會影響力的群體,多傳播點社會責任感:其實也就一句話,一篇文章,一個轉發;

對於有技術專長不愁就業問題的群體,完全可以回絕缺乏社會責任感企業的Offer,投身務實創造實體價值的企業;

對於普通大眾,完全可以少一點關注、傳播庸俗內容,我們的一絲注意力都將助長「無聊經濟」的增長;

……

知識若無價,它就真沒價

文化不付費,必然會倒退

公益不收錢,必然難向前

或許

這才是端午節的真正意義:讓我們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來捍衛危機重重的精神人文家園。

僅以本文,緬懷我們的愛國詩人,屈原老前輩。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作者:李少加

文章使命:從根源上讓你少加點班

公眾號:少加點班

授權轉載請在公眾號聯繫本人


推薦閱讀:

TAG:直播 | 文化 | 社会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