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一樣的鼓聲

昨天我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的教育體系里,有哪些內容或者訓練,是有必要補充的? - 孫志超的回答]之後,做了個小實驗(之前已承諾不再釣魚,所以這真的只是實驗)——

北京 400 分能上清華北大,是不是事實? - 孫志超的回答

關於教育公平和體制公平,是一個很深的話題,展開說五千字沒問題,但我只是隨手貼了幾張不咸不淡的圖。

當然,結果也是意料之中。如同「需要補充的訓練」里說的那般,只要牽扯到意識形態,情緒撲面而來,並且真的像我所說,出現了知乎最常見的「邏輯謬誤」批判。其實我沒有表達任何觀點,這個邏輯分析本身就是誤用。

中國人所談的道理,多半太過隱晦,甚至有許多的做作,要麼定得仙風道骨,彷彿參悟了某些旁人都參不透的禪,讓人產生對他的痴心的景仰;要麼站在「民意」先鋒,什麼都看不慣,批判一番。但多數人對於建構可以引入一探的思想系統,卻興趣渺然。然而,我也是太過苛求了,畢竟還在物質里掙扎,誰還追求深入的思想?有一些興頭,在朋友圈微博上刷一刷楊絳,已是出人意表的豐盛了。

在抒發感情之前,先說一段無關緊要的個人獨白:

我在生活中是一個無名無利的普通人,生活極度宅,幾乎不運動,喜歡看書看電影看美劇,職業是風險投資行業最基層的職位。同樣,在網路上我也是普通人,想說什麼說什麼。我不是大V,不想影響什麼人,但我喜歡同樣喜歡思考的人,甚至「缺乏情緒」更好。所以我猜我的話嘮會讓很多人覺得無聊和厭煩,如果是關注我沒多久的人,建議翻一翻我以前的文章,如果覺得無趣請取消關注,免得打擾到您。少關注一個普通人,並不會有什麼損失。

如上心聲,是因為有人說莫名其妙就關注了我,問是不是強行推送。其實,只需要舉手之勞。

---------------------------------------

上個世紀讀中學的時候,偶爾會去農村呆一兩天。大家都知道,農村的廁所沒有沖水系統,因此很臟,這對住在鎮上的我來說實在是太驚恐了,幾乎要閉眼走進去。

我討厭有蟲子的廁所,所以,當時我很不喜歡農村,也不喜歡農村人,覺得他們不講衛生。

上大學以後看紀錄片,講述非洲許多孩子整天喝著污水,蒼蠅停留在他們身上的悲慘處境。當時也知道了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吃不飽飯,沒有乾淨的水,甚至生活在戰亂中。

但我還是只喜歡乾淨整潔的地方,所以,當時我想,雖然非洲孩子很可憐,但是我一點都不想去那種地方。

剛工作,公司里個女同事,也許是小時候家裡窮,現在有錢了,買很貴的化妝品和生活用品,生活做派非常俗氣,可能因為她害怕別人瞧不起她。

一向缺乏社交的我,向來看不起暴發戶。所以,我心裡默默有些瞧不起她。

後來我去國外玩,住在一個民居式的酒店裡,房子的主人買了很多快要過期的麵包、牛奶和肉,放在冰箱里(快過期的食品很便宜)。

我家從小都窮而不困,我自己也如此,去國外玩要花掉幾個月工資,但我沒有堆麵包的習慣。所以,我覺得主人很小氣,吃不新鮮的麵包。

有一天,這位主人跟我說燒開水的壺是中國生產的,很便宜,記得二十多年前都是日本貨。(現在來算是三十年)。

我還是覺得主人很小氣。

但現如今,我和以前這些想法完全不同了。不是說我現在容忍度高了,可以接受農村的廁所或者過期麵包,而是當我看了更多的書,接觸到更多不同地方的人,走過若干地方之後,學會了把很多事情放在歷史的長河中去看待。而不再像以前那樣,只以我的想法為唯一出發點去看待人事物。

就如同住宿的酒店主人對我說三十幾年前超市裡東西都是日本貨一樣,中國,其實也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慢慢前進。我過去只是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簡單片面地,單一角度的去看人事物。

而今,是不是有很多年輕人也如同當年的我一般,只站在自己個人的小角度看問題?

一個人需要時間來成長,而一個國家同樣需要時間來進步。

什麼才是文明?

我覺得,那些什麼都看不慣、什麼都想抨擊,只站在個人唯一的角度看問題的成年人,心智還不夠成熟。

經歷越多人事物,就越容易深入思考、行勝於言,並且寬容他人。

把人事物,放在歷史的長河中去看,就會發現,很多事都是一個過程而已。

他們終會進步,他們也確實正在進步。

有的事情我覺得沒必要過度解讀,亨利梭羅有一句話可以形容:

「如果有人沒有與同伴們齊步並進,那是因為他聽到了不一樣的鼓聲。」


推薦閱讀:

TAG: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