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讀財】機器人理財靠譜嗎?
新聞
標題:智能投顧一窩蜂上馬n業內人士擔心被玩壞
媒體: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摘要
目前國內已有十多家互聯網金融平台及金融科技公司配置了機器人理財工具。然而,名不副實的平台隨處可見,不少平台配置的產品,表面上看起來產品較多,但真正投資的大類資產只有一兩種,真實目的就是銷售互金產品。該領域的從業者希望大眾能夠知曉智能投顧的基本奧妙,以免這個行業在國內剛剛興起時,就被一些不良平台玩壞。
老南解讀
五一假期,老南在成都參加了「中華理財師聯盟」的一個交流活動,和兩岸三地的理財師高手們共同探討了財富管理的話題。會上,有位幹了近30年的老銀行,對近來火爆的「智能投顧」很關心,尤其「阿爾法狗」戰勝李世石後,世界上最大的智能理財公司Betterment近日宣布完成 1 億美元 E 輪融資。所以,業內的理財師關心會不會丟飯碗,老百姓關心這玩意究竟能不能賺錢。恰好老南在券商工作期間,接觸過大量的相關實務,且從事互聯網金融管理期間,對海外相關平台做過了解。
先說說什麼是「智能投顧」(也叫機器人投顧、智能理財等),簡單的說,就是電腦代替人工幫你投資理財。優點是成本低、無情緒性嚴格執行策略和海量信息中快速決策。
聽起來的確很牛逼,電腦投資真的比人腦強?但在老南看來,呵呵。
「阿爾法狗」戰勝李世石後,國內網友說有本事來圈麻將,國外網友說有本事來局德州。看似玩笑話正中了「阿爾法狗」的命門。無論是十年前IBM的深藍在國際象棋戰勝卡斯帕羅夫,還是 「阿爾法狗」在圍棋戰勝李世石後,有個共同點,大家打的是「明牌」,棋盤上的信息對雙方是平等的,電腦的窮盡計算能力的確有優勢。但在麻將、德州等「暗牌」遊戲里,電腦的窮盡計算能力不如運氣來的重要。而投資市場,本身就是信息的極度不均衡,研究員可以上門調研,電腦則無可奈何。
舉個經典案例,美國成立於1994年的LTCM(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就是一家通過電腦大數據處理進行債券套利的公司,業內叫量化對沖,他的智囊團隊即使放到今天也是喪心病狂的: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有整個西方金融資產定價體系(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公式)模型合著者,有美聯儲副主席,以及所羅門兄弟的套利團隊。在四年猛賺了400%,然後,幾乎一夜之間,倒了,因為一個小概率事件。所以正如股神只有巴菲特,量化對沖之神也只有西蒙斯,通過電腦投資賺錢的概率,目前看來並不比人腦高。
但電腦在固定收益、套利、長期被動投資上,還是有一定的機會,目前海外在這方面做的較好的機器人投顧有:嘉信理財、Wealthfront和Betterment。
海外智能投資平台有個共同點:主要的投資品種基本為ETF(被動型指數基金)或相關組合,這個非常重要,因為被動型產品僅面臨市場波動,而主動管理型產品不僅有市場波動還有管理人的能力波動,風險更加難以量化。同時涉及部分稅務籌劃,這個國內暫不涉及。
而國內的所謂智能平台,要不就是是分散投資一堆P2P,要不就是投資一堆主動管理型基金。某家號稱量化加人工投資基金的平台,4月份的激進型投資組合對外宣稱收益很高,結果我查了下,這個期間國內收益最好的股票型基金也就這個收益,莫非他滿倉這一隻?另外有一家,把Wealthfront從頭到尾抄了個遍,連風險調查題目都一樣的,只是做成了中文,不知道融到資沒有。所以大家都在忽悠,沒幾家沉下心研究海外的智能產品,更別說是否都自己的客戶負責了。
老南建議
1、目前國內「智能投顧」平台尚剛起步,且忽悠的多,實在的少。絕大多數是掛羊頭賣狗肉,重點在產品銷售而非投資組合的規劃。大家選擇前要擦亮眼睛,也可以向我們訂閱號後台留言諮詢。
2、目前國內ETF種類繁多,已經具備「智能投顧」的前提,但因投資海外渠道受限,資產組合對沖難度依然較大,優秀、專業、忠於客戶的理財師,依然有價值,即使未來「智能投顧」普及,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也難以匹敵理財師。
Wealthfront資產配置頁面
3、再提一句,最近網路上很流行不少「專家」,老百姓提供個家庭資產負債表,「專家」看看,給個20%買這個,30%買那個的所謂投資組合。如遇到這樣的「專家」,您不妨多問一句,為啥是20%不是19%?不是21%?這個數字是憑什麼算的出來的。估計99.99%的專家說不清楚,這事老南有空再說。
寫於2016.05.03
更多好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石榴理財師訂閱號。
推薦閱讀:
※智能投顧創世紀:Betterment 和 Robo-Advisor 的起源
※「智能」的加持光環黯淡後,哪些智能投顧平台能夠繼續閃耀?
※當傳統的分析框架遇見智能投顧——以兩家獨立智投為例
※張羽:智能投顧是下一個互聯網金融風口的豬
※獨家訂製,你的資產這樣配置你願意嗎?
TAG:智能投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