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和生態學家的溝通——我們消耗太多資源了嗎?

可能有人在初級經濟學教科書或者經濟學科普書中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經濟學家和生態學家對礦產的價格走勢有不同意見,於是打了個賭,經濟學家賭贏了。這個故事反映出人們對資源消耗這一問題有不同的看法。悲觀者認為目前資源消耗太快,不可持續。樂觀者以賭局中的資源價格下降為證據,認為人類的進步包括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增長以及技術變遷,可以彌補資源的消耗。為了深入分析這個問題,一群經濟學家和一群生態學家進行了討論,包括Kenneth Arrow、Partha Dasgupta、Lawrence Goulder、Gretchen Daily、Paul Ehrlich、Geoffrey Heal、Simon Levin、Karl-G?ran M?ler、Stephen Schneider、David Starrett、Brian Walker。討論的結果是2004年《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上的一篇論文《Are We Consuming Too Much?》。JEP上的論文往往介於原創論文和綜述論文之間,有為未來研究指方向的作用。這篇論文用來指引方向的是兩個用以判斷資源消耗的標準。以前我們討論這類問題都只能是說說而已,而有了這兩個標準,就可以進行比較嚴格的研究了。這兩個標準一個叫最大現值標準,一個叫可持續標準。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兩個標準。

學過高級宏觀經濟學的都知道RCK模型,其中假設每個人最大化從當期到無窮期的效用現值總和。由於我們要考慮我們的子孫,所以要考慮到無窮期。最大現值標準就是看我們的消費是否真的是在最優路徑上。

這個標準要怎麼應用呢?算出最大化效用的消費,和實際消費做比較?非也。事實上我們不知道最大化路徑到底是怎樣的,因為我們不知道具體的效用函數是怎樣的。但是,我們可以間接推測。人是在根據價格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如果價格沒有扭曲,那麼實際消費就是在最優路徑上。所以看消費是否在滿足最大現值標準的路徑上,可以通過看價格有無扭曲來間接推斷。價格包括利率和資源價格等。如果資源價格被低估,那就有資源消耗過度的危險。

可持續標準就是從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來的。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初中政治課上有,是滿足當代人需求同時不損害未來人滿足需求能力的發展。所以這個標準是看上面最大化的那個值隨時間的變化。在時刻t從當期到無窮期的效用現值總和設成V(t)。如果V(t)t下降,意味著未來人的利益受損了,這一標準就不滿足。

這一標準要怎麼應用呢?作者指出,V(t)是社會總財富的函數。所以可以通過看社會真正財富(genuine wealth)的變化來看V(t)的變化。而社會總財富的變化又等於真正投資(genuine investment)。所以看真正投資是正還是負就可以知道可持續標準是否滿足。真正投資包括了物質資本的投資、人力資本的投資以及資源環境的變化。然後作者又推導了怎麼把人口和技術的變化納入進來。

這篇論文有趣的一點是,作者嘗試著用世界銀行的數據計算了一些地方的真正投資和真正財富。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些數據,具體計算方法請查看原論文。

首先是以佔GDP百分比為單位的每年平均真正投資,包括國內凈投資、教育支出、自然資源消耗三項,自然資源消耗又包括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消耗、礦產消耗、森林凈消耗四項。

率先出場的是孟加拉1973-2001。

國內凈投資 7.89

教育支出 1.53

二氧化碳排放 0.25

能源消耗 0.61

礦產消耗 0.00

森林凈消耗 1.41

真正投資 7.14

再是印度1970-2001。

國內凈投資 11.74

教育支出 3.29

二氧化碳排放 1.17

能源消耗 2.89

礦產消耗 0.46

森林凈消耗 1.05

真正投資 9.47

再是尼泊爾1970-2001。

國內凈投資 14.82

教育支出 2.65

二氧化碳排放 0.20

能源消耗 0.00

礦產消耗 0.30

森林凈消耗 3.67

真正投資 13.31

再是巴基斯坦1970-2001。

國內凈投資 10.92

教育支出 2.02

二氧化碳排放 0.75

能源消耗 2.60

礦產消耗 0.00

森林凈消耗 0.84

真正投資 9.75

中國來了,1982-2001,不知道出了什麼差錯,不含1994年的數據。

國內凈投資 30.06

教育支出 1.96

二氧化碳排放 2.48

能源消耗 6.11

礦產消耗 0.50

森林凈消耗 0.22

真正投資 22.72

中國的自然資源消耗很高,然而國內凈投資高得變態,所以真正投資很高。

撒哈拉以南非洲,兩段數據,1974-1982和1986-2001。

國內凈投資 3.49

教育支出 4.78

二氧化碳排放 0.81

能源消耗 7.31

礦產消耗 1.71

森林凈消耗 0.52

真正投資 -2.09

終於出現了負的真正投資,原因是資源能源開採高,但投資低。

中東北非,兩段數據,1976-1989和1991-2001。

國內凈投資 14.72

教育支出 4.70

二氧化碳排放 0.80

能源消耗 25.54

礦產消耗 0.12

森林凈消耗 0.06

真正投資 -7.09

由於這裡面包含了不少石油大國,所以能源消耗非常高,相應地真正投資也是負的。考慮到這些國家開採石油是出口給別的國家用,不能只讓這些國家背鍋。也許加上其他國家後就不是負的了。

英國1971-2001。

國內凈投資 3.70

教育支出 5.21

二氧化碳排放 0.32

能源消耗 1.20

礦產消耗 0.00

森林凈消耗 0.00

真正投資 7.38

美國1970-2001。

國內凈投資 5.73

教育支出 5.62

二氧化碳排放 0.42

能源消耗 1.95

礦產消耗 0.05

森林凈消耗 0.00

真正投資 8.94

接下來看真正財富增長率。

先把上面的真正投資換算成增長率。

孟加拉 1.07

印度 1.42

尼泊爾 2.00

巴基斯坦 1.31

中國 3.41

撒哈拉以南非洲 -0.31

中東北非 -1.06

英國 1.48

美國 1.79

還是中國最高。

扣掉人口增長率,得到人均真正財富增長率。

孟加拉 -1.09

印度 -0.57

尼泊爾 -0.24

巴基斯坦 -1.35

中國 2.06

撒哈拉以南非洲 -3.05

中東北非 -3.43

英國 1.30

美國 0.72

發展中國家中只有中國的增長跑贏了人口增長,其他全變成負了。

再用TFP增長率調整以納入技術變遷。

孟加拉 0.30

印度 0.54

尼泊爾 0.63

巴基斯坦 0.59

中國 8.33

撒哈拉以南非洲 -2.58

中東北非 -3.82

英國 2.29

美國 0.75

又是只有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東北非為負。美國的TFP增長率太低,所以和調整前相比變化很小。中國的TFP增長率高,所以又漲了很多。

作為對比,列一下人均GDP增長率。

孟加拉 1.88

印度 2.96

尼泊爾 1.86

巴基斯坦 2.21

中國 7.77

撒哈拉以南非洲 -0.01

中東北非 0.74

英國 2.19

美國 1.99

有的地方人均真正財富增長率為負,可見資源消耗過度的風險是存在的。文中還指出不要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割裂開看,富國的高消費是以窮國的資源消耗為代價的。


推薦閱讀:

現場報道 | 聯合國召開首次人工智慧峰會:讓AI助力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
馬云為何讓菜鳥聯盟變「綠」,你必須知道真相
朴門永續設計的入門

TAG:环境经济学 | 可持续发展 | 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