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法律人來說,最羨慕的還是他的岳父啊……
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有一位律師朋友說,有楊絳這樣的妻子我不羨慕,我羨慕的是錢鍾書有這個樣子的岳父。然後配圖是:
楊蔭杭是誰?
楊蔭杭(1878年—1945年),字補塘,中國近代史上的進步學者、法學家。出身於無錫書香門第,自幼就受到祖父和父親的嚴格教育。
楊絳先生的父親楊蔭杭先生,清末新式法學教育培養的最早的一批法律人,創造了許多第一。
最早一批官修生 先留日再留美
1895年,17歲的楊蔭杭考入天津中西學堂。該學堂由盛宣懷是年創辦,第二年改名為北洋大學堂,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官辦大學。1898年,楊蔭杭被南洋公學保送到日本,入早稻田大學深造。1907年7月在早稻田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後赴美留學,1910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回國以後,楊蔭杭經張謇推薦,在北京法政學堂任教。肅親王善耆聽說他精通東西方法律,便請他利用晚上的時間為自己講課。
留日學生雜誌與學會創立人
《譯書彙編》由譯書彙編社1900年12月在東京創辦,被譽為「留日學生髮行的雜誌的始祖」,譯書彙編社社長為戢翼暈,主要成員有楊蔭杭、章宗祥、曹汝霖等人。該報以「編譯歐、美法政名著為宗旨,如盧騷之民約論,孟德斯鳩之萬法精理,約翰穆勒之自由原論,斯賓塞之代議政體,皆逐期登載。譯筆流麗典雅,風行一時。時人咸推為留學界雜誌之元祖。自後各省學生次第倡辦月刊,吾國青年思想之進步,收效之巨,不得不謂《譯書彙編》實為之倡也」。其時國內發生了戊戌變法和義和團運動,這些遠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為了「聯絡感情、激勵志氣」,成立了第一個第一個中國留日學生學術團體———勵志會。
最好的法學雜誌主辦人
清末政府修律變法,亟待輸入歐美法政知識,迎合政府需要和社會政治改革,各類法律學會和法律研究所陸續創辦,大量法律類圖書不斷翻譯出版,各種法律類雜誌紛紛破土而出。其中以北京法學會主辦的《法學會雜誌》影響最大,楊蔭杭為雜誌主辦人,以中外法律研究為主要內容。刊物辟有論說、社會政策、刑事政策、各國法制史、監獄協會報告、法制解釋、外國法制、法學會會報、譯叢、專件等多個欄目,出版5期後停刊,1913年2月復刊。修律大臣沈家本在復刊序中指出:「吾國近十年來,已漸知採用東西法律,余從事斯役,延訪名流,分司編輯,聘東方博士相與討論講術,復創設法律學堂以造就人才,中國法學於焉萌芽。」
法律世界的瘋騎士
辛亥革命成功後,楊蔭杭再經張謇推薦,就任江蘇省高等審判廳長兼司法籌備處處長之職。在任職期間他秉公執法,不阿不諛。當時,有一個權勢顯赫的軍閥到了上海,一些官員和士紳聯名在報紙上刊登歡迎詞,他們事先並未徵得楊蔭杭的同意,就將他的名字列入其中。他見報後很生氣,立即在報上發表聲明,他並沒有對這個軍閥有歡迎之意。當時有人笑他不識時務。他說: 「名與器不可以假人。」
在調任浙江省高等審判廳長期間,楊蔭杭依法判決了一個有省長、督軍為後台的惡霸死刑,結果省長屈映光告狀告到袁世凱面前,說他「頑固不靈,難與共事」。當時任袁世凱機要秘書的張一簏與楊蔭杭是同窗好友,從中說項,袁世凱才親筆批了「此是好人」。 並於1915年將楊蔭杭調到北京。兩年以後,他又在京師高等檢察廳長任上以受賄罪傳訊扣押了當時炙手可熱的交通總長許世英。結果國務會議出來為許世英開脫,反而對楊蔭杭停職審查。這些使得他那翻譯《堂·吉訶德》的女兒把他說成是一個自以為在「衛護民主法治的瘋騎士」。
最早一批打廣告的大律師
被停職審查後,楊蔭杭被上海申報報社聘任為副編輯長,並重操律師舊業。早在任職政府官員之前,楊蔭杭就已經發起創立了上海律師公會,加入者是第一代受益於短暫的清末法律改革,獲得法律訓練的中國律師。從1912年1月至9月的《申報》中,好幾位自稱律師或大律師的人士已登報公開宣布肆業,並在報紙廣告上說明營業範圍和地址以招攬生意,其間見報率比較高的就包括楊蔭杭。
在處理律師事務之暇,楊蔭杭除繼續為報刊撰寫一些文章。這些文章出入古今,旁徵博引,針砭時弊,文筆雋永,既是精彩文章,又是珍貴史料。其中對於民國初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軍事、司法等多有涉及。
徒法不足以行 寄情音韻學
抗日戰爭爆發後,楊蔭杭不再做律師,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教授《詩經》,上海淪陷期間,楊蔭杭除教書外,潛心研究音韻學。他特別好小學,為了考證名物,溯流探源,不但精研中國南北各種方言,以及少數民族語言,而且兼通朝鮮、越南、緬甸、泰國、馬來、印度、錫蘭語言,甚至中亞西亞許多已經死掉的語言。其種類之多,「使我(李慎之)這樣的人讀了他的書以後也無法遍舉」。他晚年心力瘁於《詩騷體韻》一書,從現在留下的許多小文章,還有一九三六年《東方雜誌》第二十四期上的萬言長文《五十六聲勢(vowel)辨》看,大概他的想法是要把漢語音韻從源到流的演變整理出一個系統來。其體大思精,實非淺學之輩夢想所能到。按楊絳先生的回憶,初稿大概是已經寫出來了的,但是到了最後,老先生還是認為不夠完美而自己把稿子毀了。
一家子學霸 他的記憶力最好
「我爺讀的書都是嚼爛了吃到肚皮里的。」博雅如錢鍾書先生也深信凡老丈人之所引舉「決不會記錯」。「我爺」是楊絳對父親楊蔭杭的稱呼。楊蔭杭的博學多聞「無論什麼材料,都是信手拈來皆成妙諦」,尤其難得的是,它們並不是專門著作,而是排日作文,觸事生感,隨寫隨刊的東西,然而文章詩詞,中外故實都準確得就像從電腦信息庫中調出來的一樣。楊蔭杭的作品,最後由楊絳親自挑選輯錄成《老圃遺文集》,2014年中華書局再版,收入《中國近代人物文集叢書:楊蔭杭集(套裝共2冊)》當中,噹噹百分百好評。
對作為法學家和文學家的楊蔭杭的刻畫,李慎之先生寫過一篇極好的文章,題為《通才博識,鐵骨冰心》。
他們全部團聚在天上了,RIP.
延伸閱讀:
通才博識,鐵骨冰心
楊絳:回憶我的父親
【人物】通才博識,鐵骨冰心——記楊絳先生之父
推薦閱讀:
TAG: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