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寶寶養成指南:早教也要遵守基本法

作者:郭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士,美國約翰 · 霍普金斯醫學院神經科學博士。前麥肯錫項目經理,現在紐約對沖基金工作。

培養聰明寶寶是億萬父母的共同心愿,良好的家庭教育將為孩子打下一生的基礎。而正確的教育方法,必須和寶寶大腦自然發育的過程緊密切合。一些育兒理論脫離發育實際,聽著似乎有理,其實經不起推敲。

那麼,如何科學地培養聰明寶寶呢?

I. 胎教基本沒用

胎教是許多虎媽虎爸功課的第一步,常見形式包括給未出生的胎兒放音樂、講故事。胎教可以說是一種中國特色,準確說是中韓特色。

然而,我要無情地揭露一個事實:胎教沒用。

為什麼說胎教不做也罷?在媽媽肚子里的小胎兒,聽覺系統還在發育中,聽力就更不行啦。無論是講故事、唱歌、放莫扎特,還是父母的日常交談,寶寶根本分不清。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特意在國際論文資料庫里搜索關於胎教的科學研究,只找到寥寥幾篇相關論文,發表的雜誌水平普遍偏低,而且絕大多數來自中韓兩國。在歐美,人們不流行胎教,也幾乎沒有科學家在研究胎教。

胎教,就像在電腦的麥克風還是半成品的時候,急著去優化語音識別、提高正確率,結果自然是事倍功半。

II. 早教很重要

但是!早教還是要的!要的!!要的!!!

人類嬰兒出生時,大腦是個高度可塑的半成品,可以接受情感、運動、音樂、語言、社交的鍛煉,這是人比地球上其他動物聰明的重要原因。

剛出生的嬰兒只有觸覺和痛覺比較敏銳,視覺非常模糊,只能看見光暗,無法分辨人臉。聽覺也比較湊活,能聽見響,聽不清頻率和節奏。至於邏輯、語言等思維,更是八字沒一撇。但人腦0-6歲都處於迅猛發育狀態,到十幾歲才算基本發育完成,這種獨特的大腦發育周期給早期教育創造了重要的機會。

關於嬰幼兒(6-8歲以下)早教,科學上有許多好玩兒的結論,但種種方法都離不開基本的神經發育原理。我總結,嬰幼兒早教主要培養三種能力,遵循三個原理。

  • 三種能力

早教對嬰幼兒各項能力所能產生的影響各不相同,這是由大腦發育的順序決定的。

1,音樂和語言:早教影響最大

對聲音的辨別能力,嬰幼兒期的培養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過這村沒這店兒」。最好的培育期約在6個月到5歲。

2,運動、人格和社交:早教影響較大

但青春期乃至成人時期的學習可以補足這幾種能力。

3,數學、抽象思維、圖像創造力:早教影響相對較小

很遺憾,成年後這幾方面成就的70-80%都是基因決定的。

  • 三個原理

1,即使那些受早教影響相對較小的能力,早教也能把發育曲線顯著前移。

也就是說,通過嬰幼兒教育,家長有可能讓基因普普通通的娃娃變成數學小神童。只是如果沒有足夠的天賦,數學神童有不少人成年後會回歸平均,「泯然眾人矣」。

今天的教育體制能讓小朋友6歲干8歲的活兒,也能讓他/她「贏在起跑線」。自信心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即使孩子智力一般,及早為孩子建立自信,也許走的路就很不一樣。而缺乏適當的教育,可能會讓孩子連天賦的80%都發揮不出來。由此可見,家長的作為影響孩子的一生。

順便說一句,早教的意識和投入可能是固化社會壁壘的重要成因,英美在這方面有許多研究。就中國國情而言,調查顯示2010級清華大學農村生源佔總人數17%。而當年的高考全國農村考生比例是62%。

2,嬰幼兒大腦有神奇的自我學習能力。

想讓孩子對語言特別敏感?讓他們多聽不同語言、不同發音,大腦對這些語言自然會比處在單一語言環境時更加敏銳。想讓孩子有良好音感?讓他們在6個月以後多聽「賦格的藝術」。想讓孩子有陽光向上的性格?父母要做好榜樣,在家裡說話聲音自然,表情豐富溫暖。

在給啥學啥的階段,家長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多給孩子各方面的接觸,多跟他們說話,多給他們聽音樂,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創造好的環境,做個好的榜樣。

3,早教不是萬能的,不能把所有人都變神童。

雖然耕耘都會有收穫,但有些寶寶一分耕耘只得一分收穫,有些天資良好的寶寶一份耕耘十分收穫。早教就像對大腦的整容,雖然都能變美,但基礎決定了成品質量,不是所有人都能整成高圓圓。家長應對孩子有合理預期。

III. 音樂和語言

我再著重說說音樂和語言這兩種「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能力。

  • 培養音樂天才

學樂器要從娃娃抓起應該是常識,我說說音樂早教研究最深入的另一個領域——絕對音準(perfect pitch)。

什麼是「絕對音準」呢?就是能不給任何基準音、準確唱出或彈奏指定音符(比如C#)的能力。

大約萬分之一的人有絕對音準。莫扎特就有絕對音準,符合他一貫下筆如神的天才形象。貝多芬就沒有絕對音準,符合他十易其稿的苦吟形象。

有絕對音準雖然不是成為大音樂家的必要條件,但對氣場的提升相當大。

研究表明,具有絕對音準的天才中,大約85%幼年受過樂器熏陶——要麼自己學過,要麼家裡有人會玩[1]。而幼年學樂器或常聽樂器演奏的人,即使沒有嚴格的絕對音準,不是萬分之一的天才,音準能力也遠遠好過普通人。

提高音準能力的關鍵詞:常聽。在聽覺神經發育中,讓大腦反覆聽不同音高的音、不同音階、不同調的相同旋律。大腦聽覺系統經過神奇的自我學習,會形成對絕對音高的記憶。

更有意思的是,母語的音調還和絕對音準有關。母語帶語調的人(比如中國人),有不少能夠在唱熟悉的歌時,總是在同一個音高起調,而母語沒有語調的人(如歐美人),則普遍沒這能力。看來,單單學習對說話聲調的控制,已經讓中國寶寶在潛移默化中獲得了音準的早教。

  • 讓口音贏在起跑線

語言早教也是大熱門,這裡舉一個有趣的例子。

我們學外語有口音,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耳朵聽不到語言發音細微處的差別。

比如,英語的b和d發音與中文不同 (比如boy和「波」的聲母有差別,day和「大」聲母有差別),但絕大多數國人聽不出來。

又比如otto和auto,母語為英語的人快速朗讀這兩個詞的時候,絕大多數中國人分不清。耳朵聽不清,當然沒法發出標準音。

學習外語要去掉口音有多簡單?簡單到許多人只要小學在國外呆一年,基本可以抹去所有的口音!這是成年後無法企及的學習能力。

要抹去口音,甚至不用等到上小學。雖然語言學習主要在1歲以後,但1歲以前的早教也可以對語言能力產生終身影響。研究顯示嬰兒在6-12個月聽力迅速發育的時期,會發展出對母語語音的細微辨識能力,並開始喪失對非母語語音的辨識力[2]。

拿日本人舉例。大家知道,日語沒有聲母r(如「嚷」),只有l(如「朗」)。事實上,6個月大的日本寶寶和美國寶寶都有天生超強可塑的大腦,都可以聽出「ra」和「la」的區別。

但在接下來6個月的關鍵時期,由於日本寶寶很少聽到「r」聲,大腦在發育中也就不再划出專門敏銳區分這兩聲的模塊。聽覺神經開始把「r」「l」這兩個相近音簡併歸類,聽到「r」自動做「l」處理。於是,成年的日本人往往聽不出「ra」和「la」的區別。

儘管語音分辨能力在幼兒、兒童期可以得到部分糾正,但6-12個月的關鍵期奠定了最早的語言聽力基礎。雖然掌握一門語言不是聽聽語音這麼簡單,但給6-12個月的寶寶放點純正英語,也許可以讓TA的口音贏在起跑線哦。

另外,想讓寶寶以後學各種語言更加輕鬆,就多給他們聽不同的發音吧!不光是外語,方言也可以!各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你們早教的機會來了!

IV. 最後的一點小思考:

到底要不要把小盆友培養成「贏家」呢?這些小贏家真的能「贏」嗎?

願意持續投入培養「小贏家」的父母,往往對孩子抱有強烈期待。肯花這麼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培養孩子,同時打心眼兒里覺得孩子快樂比什麼都好的神仙父母,一定是鳳毛麟角。

於是,從一方面來看,「贏家」小朋友的智力、特長勝人一籌;從另一方面來看,父母持續的期望也給他們幼小的心靈造成了負擔。

一些最新研究認為,虎媽虎爸式教育培養的孩子,心理缺乏安全感(insecure),不善於勇敢承擔風險(risk averse),有強烈的群體心理(pack mentality),哪個行業看著火就去哪,經常準確地在泡沫吹起來還沒破之前跳坑,而不是引領潮流去開拓天地。

最後,絕大多數確實也挺成功,收入很高,社會中上,但活得很累,也很難成為喬布斯、馬雲這樣真正的大贏家。

各位父母/准父母們,你們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引文:

[1]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98:280-282 (2000)

[2] Cheour et al., 1998; Rivera-Gaxiola, Silva-Pereyra & Kuhl, 2005

封面和文內圖片來自網路。本文始發於微信公眾號「健康不是鬧著玩兒」(jiankangkp),已獲作者授權。

微信公眾號:築媽手記(zhuma_note),科學育兒理念,實戰育兒經驗,真實育兒故事。

推薦閱讀:

七種胎教的小方法
胎教有沒有用?
胎教音樂真的有用嗎?
為何胎教要聽莫扎特,小朋友反而要聽兒歌呢?
我只要一摸老婆的肚皮,裡面五個月的胎兒就會胎動,這是怎麼回事?正常嗎?

TAG:育儿 | 早教 | 胎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