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論》——印度章

(在印度經濟會在本世紀追上中國嗎? - 朱益孝的回答 中我寫過很長的回答,想必也是大家關注我的重要原因。但是其嚴謹性相較而言,已經不能反映真實水平,所以,發文更正原有的缺陷,謝謝大家支持)

倘若我們將恆河流域的水熱條件與其它文明地區相較,譬如中國黃河流域,中東兩河流域以至恆河的鄰居,印度河流域,會發現這片平原幾乎是世界上最好最適合農業生產的土地。雨熱條件很好,地形平坦廣闊。南部德干高原海拔也不高,農業發展的基本條件比較好。但歷史上,印度核心區恆河平原長久維持在分裂的諸侯紛爭狀態中,未有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偶爾會出現某一位雄才大略的開國者,建立王朝,但都迅速分崩離析。倘較印度與中國的歷史,印度本土各政權仍處春秋時期各諸侯爭當霸主的時期,原因何在?

基於馬爾薩斯陷阱理論,我們可以得到比較基本的理論。見下。ABD線反映糧食的生產,曲線CDE表示人口數量的變化。A點糧食充裕,人口迅速增長。其速度正常情況下比通過開墾荒地,引進良種,提升科技的速度要快。用不了太長時間,人口數量超過土地所能承載的極限,即圖中C點。戰亂饑荒大規模爆發。大量人口由於戰爭,天災,疾病等原因被迅速消耗,降低至圖中E點。人與自然矛盾得到緩解,戰火淬鍊出的新統治者也有足夠威權建立新王朝,國家再次進入繁榮發展階段。馬爾薩斯陷阱理論可以較好地解釋中國王朝更替的內在原因。人口過多的C點會有大量的無地少地農民流離失所,而社會總供給有限,無法產生更多糧食供養他們。而長期富裕安逸的生活讓統治階級腐化程度加深,人民怨氣無法疏解,流民就會成為盜匪。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量變引起質變,國家陷入大規模戰亂和革命,直到舊秩序被徹底摧毀,人口恢復到較低水平。

但這個理論並不能解釋印度的問題。如果簡單地認為這裡農業條件更好,其人口增長量也會更多,到飽和點C點時,人口數量會極為巨大,由此引發的戰爭規模也更為殘酷,新統治者將在屍山血海中建立大一統的新王朝或帝國。威權勝過中國的皇帝,中央集權程度也大大加深。然而,歷史並非如此。

孔雀王朝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國最著名的奴隸制王朝。因其創造者旃陀羅笈多出身於孔雀家族而得名。阿育王在位期間,南亞次大陸除極南端一部分外,全部囊括在孔雀王朝的版圖之內。首都為華氏城(今巴特那)。阿育王統治下的孔雀帝國,是一個君主專制的國家,阿育王本人在行政、軍事、司法等方面都有絕對的權威。全國分為若干行省,行省總督通常由王子擔任,但行省內部仍有著許多保持自治或半獨立的部落,孔雀帝國還不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孔雀王朝作為第一個基本統一印度的政權,它的事業成為激勵後世無數雄心勃勃的梟雄去奮鬥的目標。

孔雀帝國分若干省,靠近都城的東部和中部省份由國王直轄,邊遠省份往往由王子統治。帝國境內還有很多半獨立的部落。例如美伽斯提尼曾說:「印度凡有一百一十八部落」。國王對中央、地方和軍隊的官員都派密探進行偵察和監督。孔雀王朝的統治是不鞏固的。各個地區在政治 、經濟 、文化上都有很大的獨立性。阿育王死後,帝國逐漸分裂,其勢力僅及恆河部分地區。約在公元前187年(一說前185) ,孔雀王朝末代國王布利哈德羅陀為其部將普士亞密多羅·巽伽所殺。至此,孔雀王朝滅,巽伽王朝興。國王被部將普沙密多羅·巽伽推翻,在摩揭陀建立了新的王朝。自此,孔雀帝國結束,統治印度140年。

——《孔雀王朝》

超日王之子鳩摩羅笈多一世(Kumaragupta I)(415-455年)在位期間,國內矛盾激發,那馬達河流域的普士亞密多羅人叛亂,國王派太子塞建陀笈多(Skandagupta)率軍鎮壓,幾乎被敗,戰爭間,鳩摩羅笈多一世逝世,塞建陀笈多(455-467年)繼位並成功鎮壓叛亂。未幾,嚈噠人來襲,塞建陀笈多再率兵擊退敵人。開頭還能抵抗一陣,保衛印度免於滅亡,後來就無法抵禦,國勢日頹,民窮財盡,以致不得不藉改革貨幣來維持現狀。

塞建陀笈多死後,內部分化及外族入侵更盛,笈多帝國的統治是通過笈多大王下面的地方公的鬆散組織來實現的,佛陀·笈多以後(約500)發生經濟危機,各地封臣叛離中央,國家陷於分裂。

當時嚈噠人滅了印度河上游殘餘的貴霜勢力,嚈噠國王頭羅曼成以犍陀羅為據點大舉入侵印度,笈多的地方統治者反與嚈噠人結盟,嚈噠人在500年前後進佔朱木拿河及恆河流域。喪失西印,宣告笈多王朝的實際終結。

……

嚈噠國的入侵對印度經濟政治造成嚴重破壞,笈多王朝的地方長官自我稱王,印度又再次分成小國。印度的分裂狀態持續了650年,其間只有戒日王曾成功統治北印度40年。

——引自百度百科「笈多王朝」

巴布爾開始轉戰於整個印度次大陸,在很短的時間裡,就佔領了大半個印度半島。他採用「以印治印」的手法,把印度半島北部尚未征服的地盤劃分給每一個印度的封建主,不管他們採用什麼方法,只要管理那就是他們的領地。不久,印度北部就基本統一了。

莫卧兒時期有3種土地佔有形式,即直屬國王的封建領地、賈吉爾達爾的非世襲領地──賈吉爾和柴明達爾制度的世襲領地。直屬國王的封建領地約佔全國耕地的1/2,主要在德里和亞格拉地區。其收入主要用於維持皇室、宮廷官員和衛隊。

賈吉爾制度早在德里蘇丹國家時期就已實施,那時稱「伊克塔」。16~17世紀中葉,賈吉爾成為莫卧兒印度土地佔有的基本形式。在查罕傑統治時,賈吉爾約佔全國耕地的70%,賈吉爾的持有者稱賈吉爾達爾。17世紀中葉,莫卧兒印度共有8210個賈吉爾達爾,分上中下三層,分布全國各地,上層68個,由王子和貴族組成,中層587個,下層7555個。他們彼此之間無隸屬關係。賈吉爾達爾對其賈吉爾沒有所有權,只有徵收規定的田賦和名義上非法實際上合法的各種雜稅的權利。賈吉爾達爾持有賈吉爾必須以服軍役為條件。

賈吉爾是非世襲的,甚至是非終身的。但是到奧朗則布統治時期,賈吉爾同柴明達爾制領地漸趨一致。

——引自百度百科「莫卧兒王朝」

我們認為,解釋這一點可以參考長江流域的開發。今日的「魚米之鄉」在魏晉南北朝以前一直地廣人稀,瘟疫滋生。直至兩宋,長江中下游地區才成為中國核心。人口經濟核心才轉移至南方。緣何至此?科學技術不發達,無法改造自然。溫暖的氣候,豐沛的降水不僅可以提升潛在的糧食生產量,也會使耕種土地的困難程度顯著上升。雜草昆蟲生長迅速,偏濕潤的環境適宜細菌病毒繁衍。如果農民的生產技術不足以消滅更多的雜草昆蟲,醫療條件無法對付當地病毒,就很難在當地立足。此即為兩宋以前,擁有更高的潛在糧食生產量的長江流域不是中國文明的核心之原因。而我們亦可知,恆河流域更偏南,雨熱條件更好,也就意味著印度農民更難在這裡生產生活。

恆河流域分布很多城邦,都較為繁榮,但之間難以有效交流,不論以和平還是武力方式。辛苦開闢的道路用不幾年就會被迅速生長的樹木堵塞,阻礙人口自發遷移,軍隊通行也困難。於每個城邦來說,開闢道路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消耗錢財人力卻少有所得,所以將傾向於獨立發展,不管鄰人。大一統現象難維持長久。印度歷史出現不少偉人,帶領自己的國家打敗周邊強國,成為一方霸主,建立王朝。但統一現象一般不長久,往往在開國者去世後迅速分崩離析,帝國要麼被滅,要麼地方高度自治,好似我國的周王朝。很多人誤以為允許地方自治是君主犯下的錯誤,我們不認同這一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果恆河流域保有的政治經濟制度是城邦封建制,其上層建築就一定傾向地方自治,而非中央集權。國家領土不是統一整體,只不過是一些較大的「點」罷了,不能連片,就不能成為統一的國家。大一統王朝不符合社會的基本情況,不可能不短命。

其二,游牧民族入侵的頻繁程度和人數大於東方西方文明。游牧民主要活動於中亞,四處遷移,「逐水草而居」。必要時,用刀劍獲取生活。歐亞大陸的特點決定向東和向西需走之距離和收益差不多,向南就不一樣。南方更為溫暖也更靠近大海,水草相較而言更為豐沛,因而,上千年的游牧民族遷移史中,他們多向南而行,去溫暖的印度次大陸。

印度四周也存在入口,喜馬拉雅山脈間有很多山口可供人進出。游牧民們從此進入。繁榮富庶的印度各城邦是難以拒絕的誘惑。不選擇在此定居的游牧民數量很少。而這裡所謂的帝國往往徒有其表,無法動員全國力量。真正抵禦入侵的僅會有少數幾個邊境城邦。而它們又心懷鬼胎,明爭暗鬥,外交手段很容易獲得盟友。游牧民作戰能力和意志高於農耕民族的步兵,一直是農耕民族的大患。他們僅在統一併嚴謹的組織起來才有擊敗游牧民族之可能,分裂的散兵游勇只會是刀下亡魂。外來者容易獲得這地政權。不過,環境也可以改變人,一兩代人內,他們又會進入一種實際上分裂的局面。

印度內政:工業化之殤

幸福家庭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

工業化是人類文明近代化極為重要的條件。它釋放巨大的生產力,遠勝狩獵、游牧和農耕文明。歐洲最先完成工業化,賦予西方文明統治世界的能力,推動社會進程。完成工業化是後發國家追趕領跑者必經之路。工業化就像無形的篩子,篩掉曾經繁榮興盛過的絕大多數文明,無論他們曾經多麼輝煌。印度迄今為止仍未徹底完成工業化存在其根本原因。

印度北方是著名的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西藏等地與印度交往極為困難。人口更多,制度文化更先進的中國文明與其交往更少。南面是印度洋,基於古人的科學技術,遠航至印度尼西亞、阿拉伯半島以至於東非風險很大,收益不高。兩地交流學習的密切程度不及平原國家交流。德干高原人煙也較少。東部與緬甸等地相連,高溫多雨,瘟疫滋生,基本不存在可供大隊人馬穿行的道路。西面是印度大沙漠和多山的巴基斯坦,同樣阻止文明有效交流。種種原因決定印度,尤以恆河文明為核心的印度文明,對外交往困難,更多處於孤立狀態。

文明之間的交流於發展而言不可或缺。現今發達的歐洲國家中世紀時期的科學技術水平遠不如東方和伊斯蘭文明,著名的「四大發明」都由中國輸入,「數字」的概念,也藉助阿拉伯人從印度傳向歐洲。這些發明推動了西方文明進步,正如它們在原產地所做的那樣。數字的出現大大促進數學、天文學、工程學的發展,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加快思想傳播速度,為西方社會擺脫宗教神學束縛提供保證。指南針是探險家最好的夥伴,火藥則使殖民者有實力消滅其它落後的文明,也同時摧毀自身封建制度,這都是文明之間交流所能夠帶來的巨大好處,而封閉的恆河文明難以達到這一點。

其二是宗教問題。普遍存在的種姓制大大限制「人」,尤其是最低等的首陀羅和吠舍的活力。種姓生下來就帶有,極難更改。而印度迄今為止未發生自下而上的大革命,底層人沒有任何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社會因而停滯不前。西方文明就好很多。新教與天主教之間的競爭讓他們逐漸增添符合社會需求的教義,對《聖經》重新解讀,拋棄以往限制人的內容,轉而鼓勵人積極進取,向海外發展殖民地,傳播主的旨意。很多水手願以生命為賭注,遠航尋找新大陸,不少教士也與之同行。以上兩點印度都不具備,阻礙其資本主義化和工業化的進程。

近現代印度:近代印度充滿了悲劇。自18世紀中後期直至1849年英國兼并旁遮普,印度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再到二戰結束1947年印度獨立之時的約二百年間,印度都受著外來殖民者的統治與奴役。莫卧爾帝國空掛著王朝的名號,統治範圍卻早已不出首都德里。全印度獨立或半獨立的王公非常多,內部隔閡很深。英國人利用這點,扶持某些願意服從自己的王公消滅別的。也建立自己的軍隊,用印度人去列印度人。英國工業實力強勁,給印度帶來他們前所未見的影響。槍炮大大加強受英國支持的土著王公實力,他們可以輕易地消滅世代仇敵,卻幾乎不會擔上什麼風險。自然,精通「歐陸均勢」的英國人不會讓這些政治水平不及自己的土邦邦主佔到太多便宜,勝利需要付出巨大代價。其原先獨立地位會逐步下降到半獨立狀態,很多權力必須讓渡給英國人,有些王公會因此心懷不滿。但英國所生產的工業品給王公,尤其是他的家屬親戚生活帶來了質的提升。王公本人可能對權力損失感到不滿,可他的親戚、手下可不會這麼想。他們本來就沒有權力,對於自己生活質量的提升心懷感激。他們會給不高興的王公們吹枕邊風,讓他們接受英國人的統治和領導。英國人也時常用武力消滅某些叛逆的土邦,給其他人以警告。

到了18世紀,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歐洲強國主要是英國和法國。經過一番鬥爭,英國人取得了優勢,把法國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幾個小殖民點。經營英國在印度事務的主要實體是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這個商業貿易企業由於莫卧兒帝國的分裂而得以步步蠶食各獨立印度王公的領土,最後成為印度的實際統治者。早期東印度公司尚不能與帝國政府直接對抗,但成功地利用個人友誼從穆罕默德·法魯赫·西亞爾皇帝手中獲得貿易特權。在西亞爾死於宮廷陰謀之後,一連串短命的皇帝先後上台,帝國陷入混亂,偏遠的省份紛紛獨立。馬拉塔人的力量十分強盛,他們從帝國手中奪取了拉賈斯坦、古吉拉特等地;但內部鬥爭也損害了他們,使其從統一的王國變為鬆散的聯盟(馬拉塔國家聯盟)。1739年,波斯國王納迪爾沙阿對印度進行了一次可怕的入侵,焚掠德里,並割走了印度河以西的所有印度領土。此後阿富汗的統治者艾哈邁德沙阿又多次侵略印度,特別是在1761年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中,印度本土唯一有希望取代莫卧兒人建立強大政權的馬拉塔人也遭到他毀滅性的打擊。這些事件在客觀上為東印度公司建立殖民統治創造了便利。由於印度國內的各種力量均遭重創,英國人有可能動用武力來實現目的。1757年,英國軍官羅伯特·克萊夫在普拉西戰役中打敗了得到法國支持的孟加拉王公西拉傑·烏德·道拉,使孟加拉成為東印度公司的傀儡,為征服整個北印鋪平了道路。在1764年的布克薩爾戰役中,英國人粉碎了企圖擺脫控制的孟加拉王公米爾·卡西姆與莫卧兒皇帝的聯軍,徒有虛名的莫卧兒帝國政府從此也聽命於殖民者。此後歷經邁索爾戰爭和三次馬拉塔戰爭,印度國內比較強大的反抗英國統治的力量基本上都被消滅。1818年馬拉塔人勢力最後覆滅後,大多數印度王公都承認了東印度公司的宗主權。最晚被英國兼并的印度領土有信德(1843年)、錫克人控制的旁遮普(1849年)、貝拉爾(1853年)和奧德(1856年)。由於殖民者的種種不利政策,1857年爆發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義。起義的直接導火索是在印度裔士兵中流傳關於分發塗有動物油脂的子彈的傳言,這嚴重地觸犯印度人的宗教信仰。起義主要由封建王公領導,並推舉末代莫卧兒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為名義上的領袖。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都積极參加,暴動迅速擴及印度領土的三分之二。英國人集中全部力量,利用錫克教徒和廓爾喀僱傭軍的人力,嚴厲地鎮壓了這次起義。1857年印度起義帶來了重大的政治後果。英國政府認識到其印度政策存在嚴重弊端,開始進行重大調整。1858年通過的《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了東印度公司,由印度事務大臣接管其全部職權;並成立以印度總督為首的印度政府。英國人也正式結束了已無存在意義的莫卧兒王朝,將巴哈杜爾沙阿二世流放到緬甸。此後印度進入由英政府直接統治的時代。英國直接統治下的印度(稱英屬印度)分為13個省,其中包括緬甸。另外約有700個由印度王公統治的土邦在英國嚴密監督下存在著,這種土邦占整個印度面積的五分之二(有些省里也有土邦)。

用印度人列印度人的辦法非常有效。如上文所言,印度教和種姓制度限制了低等人的上升渠道,無法通過努力改變命運,聽任地主王公的無情剝削。但英國人並不看重這些,他們所招收的士兵不看出身,只要身體強壯,願意聽話就可以。學慣用槍還是非常簡單的。給英國人當兵成了大量無地少地農民改變人生一條途徑,大大加強英軍的實力。而他們的生活被英國人徹底改變,所以對英國人非常感激,打仗賣力拚命。

總結起來,正因為印度自身的嚴重局限性,使得侵略者可以輕易控制擁有龐大人口的印度,從中獲取巨額利益。廉價工業品徹底摧毀印度原有的家庭小作坊生產體系,扼殺潛在的資本主義萌芽。

現代印度:兩百餘年的英國統治,也給印度留下很多東西,最有價值的就是基本統一的國家。雖然印巴分治最終讓印度分裂,但相比於莫卧兒帝國已經好很多。大部分土邦被英國人或是其它土邦消滅,而實力大有提升的土邦卻仍然統一在(至少是名義上)共同的中央政府旗下,不能不說是政治上的巨大進步。同時,英國長期以來都對印度這塊英國皇冠上的最耀眼的明珠非常重視,留下不少工業設施,並沒有把這裡完全看作原料生產地和商品傾銷地。它所繼承的政治經濟制度比較完善。作為新生國家來說,起跑線已經很好了。可我們仍未看到印度全境徹底完成工業化的跡象,現代農業也未建立。農業生產依賴人力勞作,少有機械參與,化肥使用率和使用量也非常低。工廠無法生產出滿足農民需要的機械和化肥,做不到高產穩產。不期而至的季風或乾旱(在熱帶季風氣候下的印度十分常見)就會毀掉農民豐收的希望。

土地天然養分缺乏而不充分,需要化肥的供應。沒有完善的工業體系造不出年產千萬噸合成氨(化肥的主要原料)的化工廠,也不會有拖拉機、播種機等協助農民生產耕作的農用機械,更不用說修建排水渠和水庫,保障農業用水的充足和穩定。因此,印度人民生活難以改善。沒有過剩的糧食,就沒辦法大規模飼養的肉用動物,僅能少量供給社會上層享用。缺少蛋白質補充,全國人口都會營養缺乏。可以從印度獲得的奧運會金牌總數,側面得知這一點。現在印度的金牌總數不超過十塊,而與印度幾乎同時建國的中國已不把得奧運會金牌當作一件頭等大事來看了。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8日報道,印度經濟穩健增長,但印度營養不良的兒童人數卻仍居全球最高,當地有超過4000萬名兒童因營養不良而發育遲緩。

全球營養報告的數據顯示,在2006年至2014年,印度五歲以下發育遲緩的兒童從48%下降至39%,但仍比全球24%的平均水平高出許多。

印度「芝麻工作室」的總經理班納吉說:「印度擁有的營養不良兒童人數是全球最多的,比次撒哈拉非洲地區還要多。」

在一家兒童醫院工作的醫生普拉卡什說,嚴重缺乏營養的兒童可能會在幾個小時或幾天的時間內死亡。

這家醫院位於印度最貧困的比哈爾邦,患者多數是嚴重營養不良的兒童。據報道,醫生會根據這些患者的體重,在奶中加糖來喂他們吃。

普拉卡什說:「如果給他們普通的食物將會是一場災難。因此,我們給他們較低卡路里和容易消化的食物。」醫生會逐漸增加他們的食物量,然後從半固體食物慢慢轉為普通食物。

報道說,印度營養不良的情況雖有好轉,但由於人口快速增長,當局在解決此問題方面的努力可能會受到打擊。

(來源「網易財經」)

最近一項研究指出,與更加貧窮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相比,印度兒童的營養不良問題更加嚴重。6500萬5歲以下的印度兒童發育不良,包括三分之一印度最富裕家庭的孩子。印度平均每天有6000名兒童死亡,其中2000至3000名兒童死於營養不良。

儘管近幾年印度的經濟增長率一直處於較高的水平,但數以百萬計的印度兒童仍食不果腹,他們的健康狀況十分脆弱。相較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索馬利亞和辛巴威等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出生的兒童,在印度出生的兒童更加容易營養不良。

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和抗感染藥物是影響印度兒童健康的兩個重要原因。然而,印度年輕婦女相對薄弱的體質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超過90%的印度青少年患有貧血。雖然研究人員在多年前就已得出「印度母親的健康狀況比非洲母親更差」的結論,最近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研究表明,差距比人們認為的更加糟糕。

通過分析調查數據,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員黛安娜·科菲發現,42%的印度母親低於理想體重,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這一數值為16.5%。農村5歲以下兒童的體重比城市同齡人輕,社會地位低的兒童比地位高的兒童要輕,女孩比男孩輕,並且這種差距在逐年加劇,兒童營養不良問題已經成了印度的恥辱,危及到了整個國家的健康狀況。因此,印度幾乎已無法完成它的第一個千年發展計劃——在2015年前,將國內營養不良人數減半。

此外,黛安娜·科菲指出,印度孕婦在妊娠後期的平均體重比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的孕婦在妊娠初期的平均體重還低。她表示:「單單考慮印度孕婦和母親的健康狀況時,結果並不那麼讓人吃驚。但與南非國家相比,印度人更加富裕、教育程度更高、擁有較少的孩子,因此,當發現印度兒童的營養狀況比南非國家差勁時,這令人十分驚訝。」

據黛安娜·科菲所說,已有的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對兒童的身體大小差異並沒有影響,因此環境因素是唯一的解釋,超過一半的兒童發育遲緩問題可能是糟糕的衛生條件導致的。目前,印度仍有一半人口在戶外便溺,惡劣的衛生讓印度兒童暴露在大量細菌中,導致消化系統受損,營養不良問題無法改善。此外,印度的公共衛生條件和空氣質量被列入了全球最差行列,寄生蟲病和肺結核等傳染病是印度最常見的疾病,它們往往和惡劣的公共衛生環境有關。

(來源「中國網」)

現在印度最為發達的是軟體外包行業,使每個印度人從心底里感到自豪,但從根本上講,軟體外包行業發達興旺的原因不能顯現真正強國的肌肉。印度能在軟體外包行業佔優,最重要的優勢是它的官方語言英語,受過教育、掌握技術者大多英語流利,學習電子產業比較輕鬆。但也反映了其缺少作為一個列強以至於霸主的文化軟實力,因為官方語言不是使用最多的印地語,而是殖民者的語言。其次,軟體產業所需基礎設施投入很低。工程師絕大多數生活條件不差,辦公區域處在城市中,為他們服務的通信基站僅需建在大城市中,不用考慮偏遠的鄉村。輻射同等面積土地所需通信基站數量和規模也遠比鐵路公路或內陸運河要低,也就是說,軟體產業,尤其是服務外包產業,不能體現國家改造自然的硬實力。

製造業:製造業看似很簡單,實則不然。歐美國家工業化都遵循家庭手工作坊——僱傭工廠——大機器流水生產工廠的發展道路,由輕工業到重工業。花費時間非常長,一二次工業革命推進沒有一百年不能徹底完成,而且需要較為穩定的國際環境。蘇聯開創的「斯大林模式」速度更快,但條件也極為苛刻。國家用強制力把農民控制在集體農莊中,讓他們竭力生產糧食卻以低價以致無償的方式賣給國家。國家因而賺取剪刀差,再從西方發達國家那裡進口設備,引進技術,打下工業基礎。先以重工業、核工業、國防工業為第一批工業化對象,以保本國和平與穩定,直到工業化初步完成,工業「反哺」農業。生產出充足的農用機械,提供高質量的肥料,改造修建基礎設施。這條路比歐洲走的要短,但風險巨大。農民和知識分子都會不滿,唯有大規模鎮壓反抗者,強行推動工業化進程才能實現。這條路血腥而殘酷,卻是現當今惟一能讓落後國家脫胎換骨走向發達的道路。蘇聯首創「斯大林模式」,成功打垮實力極強的納粹德國,還與美國冷戰爭奪世界霸主四十多年,中國所走道路類似,現在也得以成為世界強國,挑戰美國霸權。這都不可能不是「斯大林模式」帶來的功勞。工業化的兩種方式都值得借鑒,但我們認為,鑒於印度自身存在的問題,它難以依照現存兩種工業化辦法實現其本國工業化。

土地天生排斥工業化。地主的剝削利潤能夠達到40-50%的原因在於,農民不能離開土地而生存。自我放逐于山野和打家劫舍兩種選項都是非常人可以為之的,所以沒有辦法,只有留在土地上為地主、土邦主們所剝削。而又因為交通不發達,分立的邦國關卡林立,農民難以自由流動,地主、土地貴族可以肆無忌憚地剝削農民卻不用害怕自己的權力被剝奪。但自從工業革命開始後,一切都變了。

工業化最關鍵的基礎就是交通。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交通運輸業是工業化能否順利發展的根本所在。上文業已提到,交通水平的低下顯著降低了農民流動的速率,地主因此可以無情搜刮他們的財富。但如果交通運輸業發展到連普通農民都能夠承受遷移成本的地步,農民們會首先拋棄暴虐無道的主人,轉投比較開明的土邦主。如果上流的土地貴族們不希望自己家族最後滅亡,就必須降低土地租金吸引農民。也就是說,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可以把各土邦之間的關係轉變為自由競爭的關係。自由競爭會讓大量落後而荒淫無道的貴族土邦主滅亡,促進中央集權和工業的發展。

從分散於全國各地地方勢力角度,反對修路的主要原因倒不是看到工業化所必然帶來的,落後階級滅亡的結果,而出於補償金和政治鬥爭的考慮。

補償金髮放多寡存在很大彈性,很多東西處在模糊的邊緣。政府肯定不希望付錢,那麼能否因此獲得補償金就要看各方勢力的本事了。桌上桌下肯定充滿烏煙瘴氣,各方都不想吃虧,想方設法爭利。不可能滿足每方勢力的要求,談判陷入某種程度的僵局是必然的。

激烈的政治鬥爭也延緩了施工進程。在野黨不希望執政黨獲得政績和與之相應而來的民心,他們運用規則上的漏洞,不斷干擾。很多貧民被政治化動員起來反對公路的修建,儘管公路修好後所帶來的財富有他們的一份。惡劣的生活狀態決定了他們沒有思考自己未來的「奢侈」,填飽自己的肚子是他們唯一的心愿,至於這頓飯誰出錢給,他們是不在乎的。

工廠主對工人絕不會仁慈。8小時工作制、工人結社罷工權等權利不可能真正賦予工人(儘管憲法和法律做了這樣的規定),他們也不會拒絕成本低廉的童工。儘管如此,工廠仍給了農民新的選擇。很多生活困難的農民大量流失到工廠去幹活。損害傳統地方階層的利益。所以他們會動用手中的權力,支持符合自己利益的政客上台,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

印度也曾進行過土地改革,但很不徹底。具有社會主義傾向的政府想把大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但一直遇到巨大阻力。英國人給印度留下的法律包括了私有財產不可侵犯的法律。擁有土地的大地主都強調土地改革是違法行為,這些人還可以通過各種手段,競相成為各級議會的議員,阻擾政府出台任何土改方案。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南亞國家,地主階層在議會的代表比例都很高,使得任何真正的土地改革方案都很難在議會獲得通過。

南亞地區無地農民的人數巨大。即使一些通過土改而得到土地的農民,往往也由於家庭成員多,每人分到手的土地少,無力進行規模經營,最後大都把土地轉賣了。印度的傳統習俗又規定,土地是傳給兒子或兄弟的,而男人往往喜歡進城找報酬更高的工作,留在農村的婦女無力耕作,最後也把土地賣了。印度還有婦女嫁妝的傳統習俗,很多人家把土地賣了,為女兒出嫁辦置彩禮,這也是失地農民增多的一個原因。

實際上,印度民主品質問題集中體現在其政府服務的品質不高。S君是我一個很優秀的印度學生。一次我們聊起了印度政府的品質,他對我說:和印度政府部門打交道,很像去印度教廟宇拜神,你要作出學會一整套世界上最複雜的動作,懂得什麼時候要跪下、什麼時候要趴下、什麼時候要躺下、什麼時候要念經。他說,申請一個護照出國要經過十來個人,排幾天的隊。最後大家都想辦法花錢去買通關係,這些都是公開的秘密。S君還對我說,印度掃盲落後也有政治原因:掃盲工作一般是地方政府負責的,而地方政府首腦對掃盲往往不熱心,甚至私下認為文盲越多,自己就越容易在選舉中得票。西方學者在研究中印發展模式的差別時也強調政府的作用。

西方也有不少人認為印度是一個法治國家,所以比中國更有前途。實際上你只要去印度實地觀察一下,就知道印度的法律在很多方面已經構成了印度的沉重包袱。幾十年前制定的法律,早已不合時宜,但你要改動卻很困難。最明顯的就是使外商頭疼的印度勞工法。印度的勞工法是一個體系,包括了40多項不同的法律,其中有1926年的工會法和1947年的勞動爭議解決法,公司要解僱一個工人非常困難。這樣的法律看似保護了工人的利益,但實際上則因為阻礙投資,減少了人們的就業機會。一位印度朋友告訴我,他在開封市住了3天,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一大早,開封的環衛工人就開始打掃街道了。他說在印度新德里和孟買這樣的大城市,都做不到這個水準,環衛工人都「組織」了起來,有自己的工會,一半人經常找各種借口不來上班,所以城市總體上很臟。

印度的改革和中國的改革還有一個巨大的差別,這就是中國可以大張旗鼓地宣傳和推動改革,印度的很多改革卻只能悄悄地進行。印度雖然有所謂言論自由、媒體自由,但主流意識形態從1947年獨立以來一直是偏「左」的,而現在進行的改革一般被認為是偏「右」的,所以政府很少公開宣傳改革的必要性,大部分印度人也不知道有「改革」這樁事,政府的改革派實際上也是「少說多做」。但是如果沒有民眾對改革總體認識的提高,改革在實踐中自然會遇到很多障礙。印度模仿中國建了各種特區,但進展速度非常慢,遇到各種勢力的抵制,就是一個例子。表面上看,印度是個開放社會,但實際上印度普通民眾對外界的了解遠不如中國。美國的芝加哥全球事務理事會2007年在印度作了一個調查,居然發現大部分被訪人認為他們的國家已經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強國。(《國際先驅論壇報》,2007年2月2日)

——摘自《中國震撼》

人權和環保思潮根本上與工業化相悖。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馬克思語)。資本家依靠剝削積累下原始資本用以投資工商業,逐漸擴大生產。社會原始積累的辦法並不多,血汗工廠和對外殖民是主要的兩種辦法。對外殖民可以大量掠奪殖民地財富,獲取廉價生產原料,同時用工業製成品傾銷,使工業完成產業升級,更有效地殖民擴張。當今世界已難以用武力的殖民方法開闢殖民地了,只有隱蔽的文化滲透、經濟控制才可較為長久地保有「新殖民地」,而對國家本身的素質要求很高,落後的印度尚無法達到。只有剝削本國人民,資本主義才能發展起來。那麼,擺在社會面前就會有幾座大山:人權和環保問題。

本質上講,人權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的一種「矯情」的思潮。歐美等國人民所佔有和消耗的資源是不發達國家的幾十倍之多。長期富裕生活會不自覺的讓人有一種理所應當的感覺,認為所有人都應像自己一樣享有多元文化和豐富權利。看到別人沒有,就會感到很驚訝。中國古時的晉惠帝自幼長於深宮,吃喝用度極為奢華,看見老百姓因饑荒而人吃人的報告時,這樣說:「何不食肉糜?」即「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呢?」這種無知的想法與歐美社會廣泛存在的人權思潮又有什麼差別呢?印度知識分子階級也深受人權思潮的影響,號召工廠禁止僱用童工,實行8小時工作制,保護人權,聽則冠冕堂皇,實質毫無價值。而這種想法佔據輿論和道德的制高點,對工業化進程有不利的影響。

與人權思潮相近的環保思想,對工業化,尤其是新生的工廠來說,過於苛刻了。技術總是在進步,污染也是一步步地消減的,歐美工業已有二三百年發展歷史,所能達到的標準遠比印度剛起步的工廠要高。倘用他們的環境治理標準困住自己的工業,強制性要求工廠不能排放污水,不能排廢氣污染環境,也是極為幼稚的想法。

以上我們可以知道,印度走第一條道路的困難性,那麼,「斯大林模式」就適宜印度嗎??我們仍然不認同這一觀點。最關鍵的一點在於:執政黨合法性來源。中蘇共產黨政權不誇張地說,都是在屍山血海中建立的,具體表現不盡相同。沙俄末期危機重重,國民素質低下,科技創新緩慢。對外接連在克里米亞戰爭、日俄戰爭和一戰中慘敗,激起人民對國家體制的思考,動搖了沙俄的統治基礎。它最終在「二月革命」中被推翻。可人民與其忍受一個軟弱無能的政府,還不如歡迎強力的獨裁政府。二月革命建立起的由資產階級為主體的政府既不能在對外戰爭中獲得勝利,也不能控制國內反對勢力發展。很快失去自己的統治威權,沒有支持者,被布爾什維克推翻。海外英法美日勢力,國內資產階級、地主階級對此非常憤怒,發動全國內戰。布爾什維克在最困難的時有十餘條戰線同時作戰,敵人包括德軍、英法干涉軍、日本干涉軍,高爾察克、鄧尼金白軍、頓河軍團以及大量的僱傭軍和地主武裝。戰爭過程無需多言,結果所有人也都看到了,新生的蘇維埃用鐵一般的意志打垮了所有反對它的力量,恢復其對全境無法撼動的統治權。

無獨有偶,中共執政合法性也極強。我們將不在這裡詳談。簡單提一點。中共在解放戰爭時,上午抓到俘虜,下午就能把他們的地位轉變為「解放戰士」派上戰場,而國民黨抓到的共產黨只敢殺掉,不敢使用他們。孟良崮戰役中,整編74師用過一次俘虜兵,結果見到自己人立刻倒戈,足見國民黨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印度政權合法性來源大致有二:一是英國殖民者的《印巴分治方案》以及留下的軍事、工業、行政系統,二是民主投票所帶來的合法性。第一條合法性來源明顯會隨時間流逝而不斷減弱,因而,印度政府若要保住自己地位就必須抓住民意,而又如上文所言,印度的「民意」更準確地是被土地貴族、壟斷集團、知識分子所控制,反對社會工業化。國家的基本政策推行下去就很難實現。

印度民主:印度民主常被我國學者、網民詬病。它既不能反映勞苦大眾的切身利益,又難以為國做貢獻,其低下的效率使得印度無法完成「大工程」。不過,依我們所見,印度落後的民主制不是其問題根源,只是深層次問題的顯現。印度落後根本上取決於其封建殘餘,而不是民主制度。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封建思想仍佔據社會主流的印度,封建階級因為獲得先進槍炮而實力大增的印度,不可能保有更先進的資本主義民主制。

我們認為,印度的民主制於現當今印度是一個能夠有效減少戰亂的制度。只有鬆散的民主制才能維持印度表面上的統一。民主政府行政效率低,執行力差,地方勢力我行我素,並不會因為政府所推行的改革措施損失利益,就沒有推翻它的必要。倘若中央與地方,地方之間的爭鬥衝突演變為流血衝突以致內戰,先進的武器裝備會成倍地放大戰爭的殘酷,重創舊政權舊階級。新勢力新思想也會得到發展的機會。戰火中淬鍊出的統治者權威大大加強,思想也更為開明,好的政策和措施能夠更有效的貫徹下去,於國於民都不是壞事。類比蔣介石對中國的貢獻。

民主制可以提供解決矛盾的平台,雖然有效性並不強,佔劣勢者未必不會選擇用戰爭解決分歧,但它還是提供了和平方式解決問題的途徑,那麼所有勢力領導人就會用腳投票,選擇民主,而非戰爭。這才是印度民主最大的功勞,它有效緩解了國內外各勢力的矛盾,維持脆弱的平衡。

儘管如此,我們仍舊認為,民主對印度長遠發展有極為不利的影響,也就是我們在上文所讚揚的,有效減少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封建殘餘不利於工業化,會被社會所淘汰。它被掃進歷史垃圾堆速度越快,可供國家發展的時間就會更多。科學技術在最近的幾百年里正以指數化形式發展,國家一二十年里落下的距離以往幾千年才能達到,落後於歷史大潮的危害遠勝以往。戰爭能迅速淘汰落後階級。就算印度沒有爆發自下而上的革命,全方面改造社會,有如蘇聯和中國那樣,也能導致進步。昏庸無能者在戰爭中滅亡,留以別人發展空間。大大加強的中央集權,得以改造的國家制度,一定有利於工業化和資本主義發展。戰爭或革命短期會重創社會,人口驟降,社會生產停滯。但從長遠的角度有積極的影響。阻礙落後制度滅亡的制度一定不利於文明發展

總結:印度自身存在很多問題,亟需革命蕩滌封建殘餘。而民主減少了其革命可能(比如反政府武裝印共毛派一直孤軍奮戰)。那麼,出於預測未來的角度,我們認為,本世紀內,印度不會擁有成為世界霸主潛力,僅在南亞次大陸有一定的影響。

推薦閱讀:

TAG:印度 | 工业化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