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蕎麥麵二三事

到日本一定要吃拉麵?

其實拉麵並非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麵食。日本麵食文化里,作為拉麵的老前輩,蕎麥麵和烏冬乃兩大鼻祖。而今天,就先說一下そば(蕎麥麵)的二三事吧。

そば(soba)是日本関東人自豪的精神食糧。

就像北京人的餃子,香港人的雲吞面一樣,雖然簡單,本地人卻非常講究。

蕎麥在繩文時代已傳入日本,約4000年前開始培植,種植歷史比稻米還長呢。蕎麥一詞最早出現於日本現存最古老的本草書籍《本草和名》(公元918年)里,當時名為「曾波牟岐」。

蕎麥最初被視為救荒作物,根據《続日本紀》記載,西元722年,元正天王下令培植蕎麥以預防饑荒,後來才逐漸演化成常見的農作物。

古時吃蕎麥的方法與現在截然不同。以前日本人將蕎麥磨成粉,加熱水混攪上勁,捏成麵疙瘩,水煮後作為下酒菜食用,成為最初期的蕎麥料理 - 蕎麥掻き(sobagaki)。而我們現在看到的そば,全名為「そば切り」,是蕎麥麵團揉制後刀切成條而來的。

軽井沢川上庵「クルミだれそば」(核桃蘸醬蕎麥麵)

軽井沢川上庵「鴨南蠻そば」(鴨肉蕎麥麵)

信州そば是日本そば的元祖。信州位於長野県,因長野氣候溫差較大,非常適合培植優質蕎麥。

前段時間跟香港米其林一星餐廳Ta Vie的主廚佐藤秀明聊到他以前在日本工作的地方 - 長野県軽井沢,談話間聊到了長野県的隱秘そば店 - 職人館。他很詫異的問我:「 你是怎麽知道這一家餐廳的?!」

職人館

職人館在日本的大眾知名度不高,但行內人士一定聽說過其大名 ,連René Redzepi(Noma主廚)籌備 Noma Tokyo時,也曾在前置工作中特地拜訪職人館的北さん。

職人館位於佐久市內一個超級隱秘,幾乎杳無人煙的農村裡,若想去拜訪,必須駕車或打車。竹林深處人家的裊裊炊煙,大概就是指這些吧?作為一家鄉土料理そば餐廳,職人館秉持「身土不二」、「一物全體食」、「不飽常食」三個原則製作料理,善用當地的有機無農藥時令食材炮製與眾不同的鄉土料理。

挽きぐるみそば、御前そば

「職人館」的蕎麥麵口感紮實,蕎麥味道濃郁,因是手切面,所以形狀有點不規則。除了帶有「在地」味道的そば外,這裡還有當地農場出產的小吃,如沙拉,豆腐等,非常清新。

豆腐

そばの実と放飼卵のリゾット風

サラダ (蘋果、胡蘿蔔、菊花、橘醋沙拉)

りんご、馬鈴薯、トマト(燴蘋果、馬鈴薯與番茄)

我最欣賞的是下圖的「蕎麥腐皮寒天」,蕎麥進化為contemporary料理,演繹得淋漓盡致。

そば承載著日本的歷史文化,雖未能如壽司、懷石等料理吸引世界的眼球,但它在米其林指南中佔有一席之位。單單在2016版日本米其林指南里就已經有12家1星的蕎麥麵店,東京6家,京都2家,大阪4家,而且加入米其林的新店年年增加。

雖然日本人常說「關東蕎麥,關西烏冬」,但在盛產世界文化遺產的京都,走訪そば老店也是旅遊的樂趣之一。

對我來說,到京都吃そば是吃風味,「吃環境」,「吃氣氛」。2013年獲得米其林一星的「かね井」便如此,曾經是隱店的它,現在客似雲來,要排上一個小時才能入店。

儘管裡面坐了16人,站了16人(排隊的),大家卻默不作聲。「嘶嘶」的吃面聲,伴隨著廚房煮食的聲音,若誰高聲講話就破壞了整個小店的禪意,會惹來其他人的怒目。

揚げ蕎麥(炸蕎麥)

ざるそば(冷蕎麥)

とろろそば(山藥蕎麥麵)

東京原宿附近的「玉笑」近年也成為排隊的對象,大概1個半小時。「玉笑」使用茨城県常陸太田市的常陸秋そば來製作蕎麥麵。常陸秋蕎麥在日本屬於數一數二的蕎麥佳品,味道帶點甘甜。

「玉笑」かけそば(熱蕎麥)

吃そば的最佳日子當然是除夕夜,像中國習俗年宵吃湯丸一樣,日本習俗在新年到來之際吃一碗蕎麥麵,稱為年越し蕎麥,寓意長命百歲。不過記得不要過了凌晨12點才吃喔,踏進新年吃そば是不吉利的。

圖:Katie

文:Katie

所有內容均為原創,原文載於微信公眾號EatLikeAMonster;圖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先與我聯繫。


推薦閱讀:

為什麼日本菜大多清淡,日本拉麵卻特別咸?
不會日語也能在日本點菜|居酒屋篇
最冷的冬天,還有最暖的「壽喜燒」
秋,去鮨さいとう吃鮭魚子與烤星鰻

TAG:日本料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