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變革再認識:重新發現數據背後的事實

寫了篇討債文,引起軒然大波,海爾公關部門通過有關部門一夜之間把我的這篇文章從各大網站(虎嗅、網易財經、鳳凰財經、中國經濟網、東方財富網等)刪除,我和我的小夥伴著實驚呆了。正好看到有讀者反應有人針對我這篇文章寫了另外一篇,我覺得挺好,也貼上來給大家看看。

我的原文鏈接:海爾互聯網轉型成功了嗎?別只聽張瑞敏說,讓數據說話 - 稻盛和夫阿米巴經營 - 知乎專欄

敦遠顧問公司針對我這篇文章寫的《海爾變革再認識:重新發現數據背後的事實》如下:

經營數據最好多個維度、結構化對比,才能得出相對客觀、中肯的判定。

1. 先看一下2010年-2015年上市公司青島海爾(滬市)與美的的經營數據對比。

(註:根據敦遠顧問的分析,1)海爾集團白電業務有兩家上市公司,A股是「青島海爾」,H股是「海爾電器」,青島海爾持股海爾電器,所以青島海爾的財報是合併海爾電器之後的數據,即青島海爾基本涵蓋了海爾白電業務的主要數據,只有很小一部分海外白電業務沒裝進海爾白電。2)美的在深圳上市,13年之前,股票為「美的電器」,主要裝的是美的的大家電業務,包括空調、洗衣機和冰箱,不包括美的集團其它的白電資產如小家電、零部件、物流);2013年,美的集團吸收合併美的電器,裝入白電全部資產,實現集團整體上市,股票更名為「美的集團」。)

毋庸置疑,在白電業務上(不考慮最近剛發生的兩起併購)上,美的的營收、利潤、市值總量全面超越海爾白電(圖3-4),這是事實。

根據敦遠的分析,2010年之前,白電業務規模美的集團已經超越海爾,成為第一。但是光看兩家的總量數據(營收與凈利潤),無法看清楚到底什麼原因造成兩家公司業績差距越拉越大的原因。因為,海爾變革時間正好與拉開差距的時間重合,很容易憑直接得出「人單合一模式或網路化轉型」拖累了海爾業績的結論(雖然海爾也在增長),具有很強的迷惑性,有人就依此為理由炮轟海爾,因為研究不細緻,下結論隨意了點,也無可厚非。

但如果把總量數據拆解開、統一比較基準,再考核市場因素,可能結論就完全不一樣了。

2)再了解一下,2009年-2015年中國家電市場的增長情況

09-14年,在國家家電補貼政策和房地產市場狂飆突進的刺激下,中國家電市場迎來了一輪難得一遇的爆髮式增長,透支消費的惡果在15年開始兌現,家電市場開始調頭下沖。中國家電市場未來如何發展,暫且不表。重點在這輪家電市場爆發的饕餮盛宴中,誰受益最大,分得的蛋糕最多呢?

大型白色電器市場經過此輪增長,市場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空調市場幾近翻倍,冰箱、洗衣機只增長了大約40%。2015年,冰箱、洗衣機市場規模之和只與家用空調市場相當。意味著什麼?台灣有句諺語,「颱風來了豬都會飛」,不過還需要再加上半句,「但飛的最高的是離風口最近的」。那離風口最近的是誰呢?

雖然,上述市場佔有率數據不是2009年的初始數據,但是競爭格局排序與09年應該基本一致,了解中國家電行業的人對此不會有什麼疑義。

直白點說,原則上誰的市場地位靠前,誰在這輪增長中分的蛋糕越多,道理簡單明了。那麼,中國三大白電企業蛋糕分食的情況如何呢?接著往下看。

(註:為統一比較基準,敦遠把三家公司中與白電業務無關的數據如物流剔除了,而且將數據進行了還原,比如把青島海爾2010年的小家電、部品業務予以了剔除,13年開始,統一把各家公司的小家電、零部件業務數據添加上,這樣就容易看明白)

從營收角度,以上數據可以說明什麼呢?

A. 青島海爾:海爾洗衣機、空調跑贏了大勢,冰箱業務低於大勢且損失的市場增量不算離譜(部品業務下降,主要因變賣部品資產所致),考慮到海爾同步進行的激進變革,這樣的成績應該還是不錯;

B.美的集團:三大白電業務都跑輸了大勢,尤其空調損失比較慘重;

C.格力電器:格力表現最突出,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專業選手的專業優勢,2014年營收達到1187億,獨吞60%左右的空調市場增量(15年消化不良後回吐)。

看了這些數據對比,海爾與美的拉開差距,至少我們不能得出「海爾變革拖累增長」的結論,對吧?2010-2015年,市場表現總體來講,格力》海爾》美的。

(註:敦遠認為,大的細分市場競爭格局已定(除了商業空調外),在沒有顛覆性創新機會、企業併購、經營決策重點失誤的條件下,不是因為你推行人單合一變革、產品優化、提高效率等就能改變的,格局遵循蘭切斯特定律。比如,份額差距1.7倍以上,如果10年之內沒有上述三條件,10年以後海爾也干不過格力、美的,同樣,美的、格力在冰箱上干不過海爾,砸再多資源、換多少領導都沒用。以前沒有努力,定局以後,超越的時機就錯失了。)

另外,再看一下,海爾與美的的海外營收情況(在最近剛發生的兩起併購之前)。

敦遠分析數據顯示,美的營收中近40%來自國外市場,其中至少80%來自OEM代工業務。如果比較自有品牌體量,海爾與美的600億的營收差距,將大幅縮水至200億左右(表一)。這是兩家企業各自戰略意志和戰略選擇的結果,與是非對錯無關。數據顯示,美的的OEM收益比海爾自主品牌,來的更容易、更豐厚。我們不能說,海爾製造能力做不了OEM吧。這一塊是兩者的業績產生不小的差距。

兩起收購結束後,海爾在自有品牌業務上將實現對美的的再超越,說自己白電第一才有底氣了(以前有些託大)。

有人經拿華為資源壓強原則工具海爾,不是人家的小微化或自主經營體後組織喪失了資源配置的權威能力,而是像收購GEA這樣54億美元大的資源投入不是下面小微乾的事,小微或經營體乾的是抓具體的市場機會,大的產業機會或時代機會是大平台主的責任。對海爾的組織機理不了解,建議不要妄下結論。海爾自己的主業自顧不暇,面臨時代性地挑戰,讓他向三星一樣再從無到有砸出一個大產業來,不太現實;海爾和華為的產業環境也不一樣,華為是在一個產業內往哪個技術路線上下大賭注的問題(可預測概率的風險)。硬扯在一起比沒多大意義,中國又幾個向三星那樣有深厚國家背景的市場化企業呢(超巨國企除外)?企業只做自己能看到的、把握性大的時空範圍內的事。

3)在橫向比較一下產品線的盈利能力

2010-2015年,海爾、美的產品線盈利能力均顯著改善,總體上,海爾產品線盈利毛利率水平與提升速度優於美的。

但兩者產線盈利能力提升背後的驅動因素並不相同,海爾通過放權給一線的經營單元(經營體或小微),外加集團的戰略引導,驅動經營體(小微)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資源優化配置實現。美的通過自上而下地優化運營、提升效率、釋放規模優勢的潛力來實現。而美的這些傳統體制下的驅動措施,海爾在2010年以前已經充分釋放完畢,比如優化產品結構、直供直銷、零庫存等等。任何經營模式都存在最優效力邊界,超出邊界再追求高水平就失去經濟性,得不償失。湯之上隆在反思日本家電業(製造業)敗北的原因時,其中之一在於不計成本地對極致細節的追求(如質量),反噬企業競爭優勢。就此而言,海爾模式創新,也是傳統模式接近巔峰「物極必反」之前的主動謀變。

4)最後,在看一下海爾集團2010-2015年凈利水平

數據擺著這裡,自己分析判斷,以免有人攻擊為海爾唱讚歌。

海爾的模式變革與網路化轉型還在路上,不適合用短期的經營數據漲跌和傳統的經驗標準,輕易地給海爾的探索貼上「成功與否」的標貼,因為其本身就是反傳統的。反過來說,如果傳統更有效、更能適應新的時代,年近古稀的張瑞敏何必冒著如此大的風險義無反顧地推動變革呢?

有人說人家張瑞敏變革為了沽名釣譽。首先,用得著嗎?人家早已功成名就,如此高風險的激進變革,搞砸了豈不毀了一世英名。二是,海爾是他親手創建發展起來的,估計沒有誰比他把海爾看的更重,為了名聲,會不計後果地變革嗎? 也就是說,海爾因激進變革與互聯網轉型而被廣泛關注,而不是張瑞敏為了引起廣泛關注而推進激進變革與互聯網轉型,邏輯不要弄反了。

有人因為自己看不懂「海爾術語」也要炮轟,人家自己企業內部的溝通語言,有義務讓外界明白嗎?看不懂、不理解海爾模式、術語,上來就炮轟一番,豈不是很LOW的邏輯。炮轟之前,不先做足功課,噴點都找不準。等到海爾像稻盛和夫為了商業目的推廣阿米巴模式一樣,向中國企業兜售、推廣海爾模式之時,才好噴人家的術語,是不是這個理?

海爾模式、變革有問題或弊端嗎?當然有,爭議與不滿,「東廠」也知道,上面也知道。變革需要節奏,慢了轉不過來,甚至反彈會原型,快了問題一大堆,甚至導致業績大幅下滑。這不是模式本身的問題,而是操作選擇的問題。比如,可不可以在維持IBM薪酬框架基礎上,在搞超利分享呢?保住員工既得利益基礎上,再分享超值,實現帕托拉最優,內部的謾罵、爭議、阻力就會小很多。這誰都明白,外人沒什麼好炮轟的,只能說各有各的考慮,與模式本身無關。


推薦閱讀:

海爾周雲傑:智能製造要「以用戶為中心」進行標準制定
海爾這幾年沒落了嗎?
海爾是海:能容納萬物的大海
海爾適合應屆生髮展嗎?薪水怎麼樣?

TAG:海尔 | 互联网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