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背後折射的中國式童年決定論何時休,為什麼相似的童年卻有不同的未來
「原生家庭就是你的宿命。」
你真的相信這句話嗎?你身邊有沒有兩個人明明經歷差不多,但是完全成長為或陰鬱或陽光的不同類型的人?你或者你的朋友有沒有人克服原生家庭的不幸,成長為健康、幸福且有成就的人?
是什麼原因造成《歡樂頌》的五個女豬腳變成了現在的自己?是中國式童年決定論啊!我們凡夫俗子看影視劇,不求異軍突起,至少峰迴路轉,給我們看看人性成長正能量嘛!一輩子圈在原生家庭假設里爬不出來,所有問題都回溯到父母童年早期教養不當,人生千篇一律,還有甚麼活色生香可言?!更不要提那些在污泥中開出鮮花,鹽鹼地里長出果實的「傳奇」了!
安迪:
據說因為有情緒障礙的母親以及孤兒經歷給她造成的童年依戀的陰影,所以她不擅交際,懼怕親密關係。神奇的是她居然成為了華爾街女高管!我不知道她是什麼學校畢業的,但估計也應該是一個商學院。且不提哈佛商學院這類院校對於外傾性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偏好與強調,只說留學經歷居然對她的性格沒有任何影響,這也真夠神奇的!
對比一下這個例子吧。有一個小男孩,在他3歲的時候,就被帶離親生父母身邊,到了一個陌生的家。據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每天到了傍晚,這個孩子就會坐在門口,喃喃自語道:「回家吧!回家吧!」5歲那年,他的親生父親去世了,養父拉著他在人群中遠遠地看了幾眼,就算是參加了葬禮,孩子9歲,養父也離開了人世。他跪地匍匐著去一家家報喪,親人們用奇異地眼光看他,當面議論著:「看,他都沒流眼淚。」13歲,他的「家」被一場大火燒毀,養母在廢墟上搭了個漏雨的小草棚,帶他住在裡面。常有人朝他們的「新房子」扔石頭、扔垃圾。這個孩子在流利失所、貧困不堪,以及親戚們的侮辱輕視中長大。
他就是劉墉,華人世界著名的暢銷書作家、畫家。他專門寫治癒人心的「雞湯」,他的信念是:「人的一生有多長,人的一生就能有多少愛。」他的家庭幸福美滿,他的兒子既健康又優秀,是個出色的年輕作家。(感謝好友葉敏提供案例)
明尼蘇達大學發展心理學家NormannGarmezy把劉墉這樣的人身上體現出來的東西稱作韌性(resilience),也譯作復原力、抗逆力、心理彈性等等。我真想知道,為什麼安迪不能成長為這樣的孩子?為什麼她不能認為「或許我有艱難的童年,我不能選擇我的家人,但是我生命中也有陽光,我看到了那些家庭幸福的同學,我感染了他們身上的開放和親和。留學時開放的眼界讓我相信,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努力,任何事情都會發生變化的。我可以創建自己的家庭,擁有自己親密的關係。」為什麼她一定會走到童年決定論的淤泥里無法自拔?
邱瑩瑩:
據說因為父母過於溺愛且只會要求她「一定要在大城市立住腳根」,不給她選擇空間,因為造成她遇事只會到處傾訴,博取同情,喪失精神獨立性。我不明白為什麼邱瑩瑩的故事不能是「我有一個很融洽的家庭,從小親密的親人關係讓我學會聆聽和打開心扉,傾訴是我整理自我、探索答案、借鑒他人經驗的問題解決方式。沒有人能過完美的人生,雖然媽媽的期望給我壓力,但我理解他們的出發點是為我好,相信以他們對我的深愛,如果我有更好的選擇,哪怕是離開大城市,他們也會支持的。他們讓我留在大城市只是因為這是他們有限的眼界所能看到的最好選擇。我能力雖然不夠,但是我不給人壓力,讓人溫暖,我有我的力量和特點。失業後我仔細思考,整理自己,我還年輕,我會迷茫,這是自然的,但家人的愛和我對人生的熱愛終會讓我振作。誰年輕時沒有迷茫過?」
樊勝美:
據說重男輕女、無限消耗她的原生家庭帶給她沉重負擔,為了獲得家人認可,她經濟上不斷付出,形成討好型人格,因此也愛慕虛榮,需要用物質來填滿她的不安全感。我不明白樊勝美的故事為什麼不能是「生為女孩不是我的錯,父母重男輕女更不是我的錯,雖然我挺倒霉,沒有無條件愛我的家人,但是我的生活並沒有大錯特錯,我努力學習,努力謀生,只要堅持不懈,我終究會站穩腳跟,一點一滴建設我自己的生活。你們生下了我,但是你們不能決定我的人生,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負責。我才是最能影響我自己命運的那個人。為了給弟弟為他自己負責的機會,我不能再滿足你們的經濟要求。」我覺得韓劇女豬腳常常有這樣的,苦難不會剝奪人性光芒,不是勢力虛榮的借口。
關雎爾:
據說因為父母的過於強勢和保護,造成關雎爾性格的畏縮、工作上的自卑以及對愛情的不確定。一個人總有弱點,每個弱點都能追溯到原生家庭,這我也是跪了。我是關雎爾的話,我真是對這樣的安排不服氣啊!父母給很多愛,你們說是過度保護;父母給我訂規則,你們說是過於強勢。請問我爸媽到底該怎樣養育我?為什麼我的故事不能是「爸媽關心愛護我,從小就教育我要與人為善,懂事上進,吃虧是福。所以我擺正自己職場新人的位置,努力學習,不爭風頭,謹慎踏實,重要工作問題要跟同事仔細確認,確保對工作流程熟練,先立足職場,再找機會發揮自己的能力和創造性,平穩晉級。至於感情,難道你們戀愛伊始就很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戀人嗎?難道你不是在戀愛中成長的嗎?」
曲筱綃:
據說因為家境優越,家庭關係複雜,父母創業給予的商業熏陶,所以她商場上老道,對人對事雙重標準,勇敢仗義但也自私不顧他人感受。感覺很多真正的富二代看了這個角色要唾棄:「編劇你太沒見識了吧?」曲筱綃為什麼不能是「父母創業的艱難成功過程,激發了她努力向上的天性,所以她努力學習,去讀商學院,用更好的商業模式打造家族企業的競爭力,不會被小人小事小格局牽絆,而是不忘心中願景,只為長遠目標而努力。」感覺編劇很偏愛曲筱綃這個角色啊,不然的話,按照慣常狗血的童年決定論,曲筱綃不是應該因為父母創業疏於管教,因而拚命要尋求父母的關注,作為各種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嗎?哪怕讓父母氣憤也好,至少獲得了父母的關注 。
上述每一種為什麼,都只是無限可能中的一種而已。還可以有很多正面的、負面的可能。我們在這裡不是討論可能性,而是在問:原生家庭真的就是你的宿命嗎?如今很多父母如履薄冰,總擔心自己哪裡做錯了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如果只有父母教養適宜,環境完美,才能養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的話,那麼這個孩子是有多高的易感性?TA如何走上社會?社會會給他這麼完美的環境嗎?一旦失去父母給予的棉花襁褓,『措手不及』和『缺乏被挫折鍛鍊出來的彈性』會讓他沒有能量去尋找生活的樂趣。
很多中國人實在是熱愛精神分析派,甚至把心理學等同於精神分析,任何問題心理問題都應該追溯到童年經歷,多麼簡明扼要、去繁就簡的線性因果啊!
弗洛伊德創建了精神分析派,提出了很多劃時代的理論,雖然他的觀點都是猜測性的,大部分最終被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是錯的,但是其顛覆性令人耳目一新,其新異性尤其是從性慾角度解釋人的發展動力與心理問題,帶給人們的震撼衝擊和人性反思是曠古絕今的。但精神分析發展到現在除了保留了古典精神分析中的一些概念,依戀理論和心理動力理論仍然在發展,其他部分已經成為了後精神分析學派,聆聽不評判已經成為其最重要的起點,應該說在操作方式上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存在交叉和重疊了。
可為什麼我們還在抓住童年決定論不放呢?一方面是因為人類都喜歡尋根究底,我們需要知道為什麼我們會成長為今天的樣子,知道這個答案能夠給我們確定性和安全感,讓我們不再自己承擔所有的責任,也讓我們知道什麼情況會引發自己最惡劣的一面,避免再跳坑成為一個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的人。而父母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確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學、老師、社交團體都會更換,而父母卻像索引,往往貫穿我們的成長始終,這種陪伴時間的連續性無疑會讓我們對與父母之間的交流互動更有連續感,無論什麼時候都與之牽連,不會忘記這個影響因素,因而記憶更深刻。另一方面,社會、網路都在告訴你童年教養的重要性,而且冠以科學的名號。事實上為什麼早期教育受到如此廣泛的科研關注?科學也很難純粹,科研經費、政府關注、社會焦慮都會影響哪些研究課題成為熱門參與對象。更不要提大量早教機構為了自身利益的推波助瀾。
但實際上童年真的能決定你的人生嗎?
發展心理學家EmmynWerner在夏威夷進行過30年的追蹤研究,她發現大約有1/3的高危兒童(出生前或圍產期出現併發症、長期貧困、家庭破裂、父母患有精神病或者撫養環境惡劣等)順利地度過了童年期和青春期,他們不但沒有表現出嚴重的學習或行為問題,而且很好地適應了家庭和學校生活,實現了教育和職業上的目標,成長為「有能力、自信和充滿愛心的人」。
心裡諮詢中的案例分析也顯示,大多數人在經歷喪失、暴力或者生活威脅時間後,並沒有表現出慢性心理障礙,也沒有在以後的生活中出現沮喪、悲痛等消極情緒,相反,多數人都能從創傷的陰影中走出來,適應新的生活。這裡面起關鍵作用的就是前面提到的「韌性」。
「韌性」與保護性的環境因素相關,比如同伴群體,人生導師;更與個體心理因素有關。比如積極看待自我的力量,尤其是相信命運由自己掌控,接受無法改變的事情,把危機看成學習與成長的機會,而不是無法承受的問題。心中有廣闊的藍圖,因此能夠忍耐很長一段時間內的不幸問題。
George Bonanno是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的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他認為韌性的核心元素之一就是個人的認知。也就是說,你是把一個事件看成是創傷,還是一次學習成長的機會?他說「曾經遭受創傷事件並不能預測個體未來的社會功能,只有當個體對於創傷事件給予負面回應時,創傷才能跟未來的負面影響聯繫在一起。」
也就是說,周圍環境中的支持因素,你天性中樂觀的解釋風格,甚至僅僅是持續不斷的讀書、看某些勵志的影視劇、觀察學習別人的良好應對不幸的方式,也許都會讓你的人生不一樣。
孩子存在心理問題,也並不一定都能歸因於某一階段的問題未能解決,還可能跟孩子的神經特點、人格特質、應激環境有很大關係。且孩子具有很強的自我修復能力,如果真的有兒童早期的心理問題影響了孩子的生活,孩子也會不斷地尋求與自己和解的方案。
人類進化的本質之一就是我們擅長反向思考,就是設想不同的行為會帶來什麼樣不同的後果。我們並不需要直接體驗,我們會從反思中進步。比如父母很強勢,孩子雖然覺得一切被決定很不爽,但是並沒有逆反,反而相信溫柔是更好的引導方式,孩子也並沒有變得羞怯。人是主動生長的。比如我媽媽是有悲觀思維傾向的人,總是擔心事情做不成,各种放大的挫敗和焦慮,我雖然也不能算作是樂觀的人,但是從我媽媽的經歷中,我會看到她的遺憾和失落,所以我相信辦法比困難多。我敬愛我的媽媽,她促成了我的反向思考。
事實上,你知道嗎?美國做過一個統計,87%的青春期孩子都表示對自己的父母滿意。即使是在眾多文學作品中被描述成疾風驟雨的青春期,並不是必然叛逆。事實上,超過70%的孩子都可以平安度過,留下一切波瀾壯闊在內心的自我解讀和青春原來如此平淡沉悶的不甘與遺憾。
現代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70%以上的孩子是只要環境差不多就能生存的 『蒲公英』,只要不遇到極端惡劣的環境,比如長期的虐待、責罵、忽視、冷漠,就能自然正常健康成長。大數據泯滅個體差異,湮沒個性感受,只留下殊途同歸的統計的真實。儘管冷冰冰令人不喜歡,但我們需要尊重事實。無論個體化的感受多麼鮮明深刻,情緒震蕩多麼激烈變換;無論是幸運還是不幸,內心與表面是一致還是反差巨大;無論是有驚無險還是靜水流深,事實是蒲公英孩子們長大成為帶著各種各樣的缺點,卻可以在世界上帶著自己的獨特性生存,並最終能定義自己的位置和價值的人。而且在這個成長過程中,那些有口難言的時刻,那些自食其果的時刻,那些情緒激蕩的時刻,讓他們知道一切不是理所當然,很多時候要主動溝通解釋甚至撲出去爭取,很多時候要能承擔後果。當他們感受到情緒的變換轉折,他們就會知道自己的承受界限,就會懂得忍耐的力量和主動尋求突破。
童年早期的家庭經歷當然對日後生活有重要影響,但是負面影響的解讀需要的是保守和謹慎,而不是擴大和誇張。禁忌的理論尤為壓抑的中國人所鍾愛,可惜科學的發展終究會撕碎我們的沉迷,逼我們走出幻夢。當一切不良後果不能都歸因於童年早期經驗的時候,無異於釋放了責備父母承擔一切的可能性,逼迫我們對自己的發展承擔更多的責任,我們曾經的借口和解釋需要選擇性保留和重新演繹,這一刻,擔當誕生了。有了擔當,我們的關注焦點才能真正轉移到有建設性意義的「韌性」培養方面,而不是戰戰兢兢,畏手畏腳,把養育看成是難題,而不是有最美的旅程。
最後請大家看看海明威《老人與海》中的一句名言:
「這個世界總會打擊我們每個人,然而有些人卻在被擊潰的傷處變得堅強。
The world breaks everyone and afterward many are strong atnthe broken places. —— Hemingway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爸爸去哪兒4第六期中阿拉蕾選擇自己喜歡的禮物這一行為?
※兩歲兩個月記憶能記一輩子嗎?
※兒童性格內向,怕陌生人,怎麼教育?
※十歲女孩出去玩拍了幾張照片,總感覺哪裡不對,有兒童心理方面的老師給看看么?
※目前國內兒童的消費能力如何?或者說家長為孩子消費的能力如何?又是採用什麼樣的消費模式呢?有沒有相關的數據能夠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