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放下知識,拿起智慧
許多人一定都聽過或者讀到過一個詞——放下自在。這本筆記的初衷就是引導大家能夠發心進入佛法的殿堂,最終活得自在,原來放下也可以自在!許多朋友戲謔的給我一個稱號叫做「知心哥哥」或者「婦女之友」,雖是一種調侃,我卻十分喜歡,因為有一些朋友(特別是女性)遇到感情問題時十分難過,十分糾結,十分痛苦,哈,此處共有三十分的不快。
然後我千篇一律地說:「你需要做的是放下,而不是折磨自己。」
她答:「可是我一閉上眼睛就會想起他啊!」
我又說:「放下不是忘記,人生如畫紙,每一段經歷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你無法抹去,自然也無法忘記。」
她問:「怎麼樣才叫放下?」
我說:「放下就是你提起他不再怨懟,心中近乎平靜的湖面,不起波瀾。」
她問:「怎麼放下?」
我難以一句兩句去解釋這一個問題,因為我的程度不夠,學問也不夠。網上有些心靈雞湯說,夠痛就能放下,他們用了一個比喻:說是有一個水晶的杯子,愛他人拿起就愛不釋手,不願放下,而後杯子彷彿有魔力,緊緊地貼在他手上,這回想放卻不由自主。他去求禪師,禪師笑笑沒說話,拿起剛剛燒好的熱水倒進杯子里,那一剎那他終於放下了杯子。
這是不是一种放下?是的,也是一种放下,因痛而放下,算是一種被動的放下。這一种放下要痛的,我是一個怕痛的人,走路踢到腳趾頭也會很難受啊,何況被熱水燙一下!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不經過痛就能放下,主動的放下。有的人說人總要學會自己長大,自己經歷才能真正成長,of cause 這是一種選擇,我們不能因此剝奪他人不想受痛的權利。佛經中真有如是方法,乃至還有你受了痛之後的放下方法,學習的魅力就在於此,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回憶起從學齡開始我們就進入學校,開始學習前人為我們留下的知識,從這個時候起我們就接觸到一名言:「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這句話常常和培根的畫像一道掛在學校走廊的牆上,學校的用意自然是勉勵我們勤奮學習。知識的力量真的可以很大,能讓人上天入地,甚至還能殺人於無形(《武林外傳》里呂秀才不久這麼說死了姬無命,嘿嘿,這裡自然是一句玩笑)。
但是knowledge is power並不是絕對的,就比如16世紀時,四十多歲的哥白尼提出日心說,被當時的教會斥為「異端邪說」,據稱最後被燒死。教會神職人員和哥白尼都是有知識的人,但是這個時候知識卻起了矛盾。再比如,牛頓、愛因斯坦、霍金,三位不同時期的物理學家都在自己所在的時期一定程度的推翻了前人的一些物理定律。又比如,在17世紀,你要是和一個人說你想要飛到天上去,那麼你又是一個想要挑戰神權的人,有可能也逃脫不了被燒死的命運。舉這些例子無非是為了證明,無論在哪一個時期,知識都有一個界限,現有的知識解釋不了的問題,其實並不能絕對否定他的存在或者合理性,所以當我們完全用現有的知識去解釋一切的時候,有可能我們就落入了一定程度的迷信,這就成了一種障礙。人的煩惱和不自在其中一部分就來源於此,就像之前提過的所謂自己解決不了問題,換一種說法就是自己所知的知識解決不了的問題就為我們帶來了煩惱。
原來,知識除了是進步力量也為煩惱提供力量。看官要:「吁!」了,會說我這是所謂愚民之術,全世界都傻了就你聰明,你怎麼不上天呢?前文我已說明,放下不是忘記,該學的你一點別落,但是你要知道一點就是「知識≠智慧」(類似於:學歷≠文化)。在煩惱面前,你才會知道你的知識根本是一種無力的所在。
看官會問為什麼要穿插這一篇來講這個看似無聊的《放下知識,拿起智慧》?且待我慢慢道來。
讀經的人打開經文的扉頁就會看到一段開經偈,即: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相傳是武則天所作,這個我們就不考證了,但是至少不能否認的是這一段開經偈倍受佛教界推崇。開經偈字義很淺顯,如果把它作為一首詩,詩眼應該在哪?就是最末一句「願解如來真實義」,仔細想想,有些奇怪。既然說佛經就是佛陀的教言,而且譯經的大德要麼來自印度,要麼就像玄奘大師一樣在印度的那爛陀寺學習三藏教言,故按理說經文就是佛陀的真實義,應該很容易就被人了解,那為什麼要說「願解」呢,直接說「當解」不就好咯?前文提到了一點,就是有三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經文就是文字般若,重複提一下,佛經是佛陀講法的記錄,做過演講的人都知道一次的演講要有重點,也就是說每一篇經文也有各自的側重點,特別是讀經讀得多的人更有這種理解。這一點甚至在《楞伽經》中佛祖和大慧菩薩的對話中也有提及,《楞伽經》說:「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做一下簡單翻譯,這裡講:佛祖對大慧說:「大慧菩薩啊,我講的如來藏和那些附佛外道說的如來是不同的,大慧啊,我有時說空,有時說無相,有時說無願,有時說如,有時說實際、有時說法性,有時說法身,有時說涅槃,有時說離自性,有時說不生不滅,有時說本來寂靜,有時說自性涅槃,等等等等。」哇,單是一句話里就出來了這麼多名詞,真是讓人理不清頭緒。大乘佛教就是這樣,名相很多,其實這麼多名詞都是指向一個目的地,我在這裡把這個目的地暫且用「實相般若」來代替。n「不生不滅」,這一個詞在《心經》中就有提到,原句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其他的詞語因為篇幅的關係暫不去引證。我這裡想說明一點,就是每一篇經典都是從一個側面來引導大家接近佛的真實義,言下之意就是說經文是橋樑,彼岸就是佛陀的真實義,就是實相般若,就是真如。
那麼佛為什麼不直截了當的告訴我們所謂的實相般若或者彼岸是什麼呢?是七寶琉璃八功德水的極樂世界?又或者是莊嚴秘密的鄔金剎土?這,就是因為我們的知識所限,不一定全都能理解同樣一種東西。我們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各自抓著大象的一部分,就自稱這就是大象。佛陀既然是導師,他便因材施教,這裡暫且將彼岸形象化,就把他當做瞎子摸的象。假如你抓著象尾,自然佛陀便牽著你的手把你慢慢的引導,從象尾一直向前,直至摸完全貌。又比如,你抓著象耳,那麼佛陀就會用另外的方向引導你摸完全貌。這就是中國所說的因材施教。
我們每個人的知識層面都有不同,接受程度也有不同,所以佛宣說種種教法,大乘佛法也因此有了種種的善巧方便。之所以穿插這一篇,是想讓大家不要起了分別妄念,法門無有高下,都是解脫之道。不要因為你能參禪,就去鄙夷只會念口稱彌陀的老太太,不要因為你得到了多少次上師灌頂,而去蔑視只會念六字大明咒的老爺爺。放下了你的知識,也就一定程度上放棄了我執,放棄我執就更容易去獲得智慧。畢竟最終踏上彼岸的是你自己,經文教法是佛陀所立善巧方便,真正的彼岸就似「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無法在知識的層面上去描述你喝下這杯水以後的真實感覺,文筆再高的文學家和演技再高的演員也不行,因為在這裡有兩個變數,一個是講述者的水平,一個是接受者的水平。正因為你無法在知識層面去描述這種感覺,你自然也不能僅從知識層面去完全體悟彼岸。這就要說到禪宗六祖惠能的故事,六祖惠能受教育程度和出身都不及五祖弘忍大師,以至於傳衣缽時大家都沒想到他能繼承禪宗法脈。但是他作了一首偈子,就是著名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這一首偈子讓五祖把自己的衣缽傳給了惠能大師。因為惠能大師悟了,弘忍大師也知道他悟了,他們通過一首詩的文字知道了他們互相之間悟到的東西竟是一樣的。這就上升到了智慧的層面,因為有智慧才能夠從同樣的文字,經由不同的思辨模式,了知同一個境界。回到三種般若來說,相同的經文即是文字般若就類似知識,而不同的人因有不同的背景所以思辨模式也不盡相同,但是實相般若是統一的,所謂法無兩端。再做一個比喻吧,你獲得了一張藏寶圖,目的地遠在天邊,相隔萬里,你要達到目的地你可以坐車,可以坐飛機,可以騎馬,可以走路,但是你要放下藏寶圖,然後出發,才能到啊,途中你忘記路徑或者有懷疑時你再次拿起藏寶圖重溫一下。這裡的藏寶圖就是文字般若,不同的交通工具就是各人不同的思辨過程,就是所謂觀照般若,那自然寶藏就是實相般若。
放下知識是一種開始,拿起智慧也是一種開始,前者是開始修行,後者是開始證悟。我們又進一步了,可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