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自由軟體、開源軟體、有源軟體和商業軟體

經常見社區裡面就開源軟體展開爭執:到底什麼樣的軟體算是開源軟體?有的朋友認為必須要符合OSD(The Open Source Definition)標準的才是開源軟體。有的朋友則認為只要源代碼開放就可以。於是就出現了真開源和偽開源的說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爭執。開源社最近也展開了開放源代碼是否就是開源軟體的討論。

其實這問題的核心不在於開源軟體的定義,而在於我們少翻譯了一個詞,我們先來看國外的發展歷史:

  • 早期的軟體在發行的時候都是有附帶源代碼的,比如早期的unix。Unix可以算得上比較早的Source available軟體(雖然那時候還沒有這個概念)。
  • 後來比爾蓋茨重新定義了商業模式,只給客戶發行二進位包,不提供源代碼。這是典型的商業軟體(Business software)。
  • 後來RMS看不下去了,說我們不能被某幾個公司控制,於是發起了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運動。
  • 後來有很多人覺得自由軟體的哲學意義太強了,就提出了中性化的開源軟體(Open source)概念。
  • 與此同時也有很多的商業軟體公司意識到給客戶提供源代碼也是很好的商業模式,就出現了很多的Source available的軟體。比如我們的同行JIRA:),比如HTML5 GUI框架 Sciter。都可以付費得到源代碼。

在西方世界裡面,Free software, Open source software, Business software和Source available software的區分是非常明顯的,各自的運作或者商業模式也都非常的清晰。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這些概念也都傳到了中國,這些軟體在國內也都有各自的代表。比如早期的LVS,到今天有很多的公司以開源軟體來創業。商業軟體自然不需贅述。但問題就出現在了Source available software這類的軟體上面。這類軟體在國內的典型代表是discuz。它的源代碼是開放的,但從授權協議上禁止商用和二次開發。

由於Source available software在中文裡面沒有對應的翻譯,這類軟體的廠商也稱自己的軟體為開源軟體。開源軟體這個詞在國內就有了兩種解釋,出現各種爭執也就不足為奇了。 Open source 的會說你這不是開源,是偽開源。Source available的說,我源代碼也開放了,你老說我偽開源啥意思呢?

怎麼來解決這些分歧呢?我建議將Source available software翻譯為有源軟體。自由軟體、開源軟體、有源軟體、商業軟體,這樣就可以和西方的四個概念分別對應,可以減少很多的口水。

這四種形式,可以分為兩大類:開源軟體和商業軟體。自由軟體肯定屬於開源軟體,有源軟體也屬於商業軟體。開源軟體是為了向商業友好,有源軟體則是商業軟體更加開放。所以開源軟體和有源軟體在形式上會比較接近。

還有一個概念叫做share software,中文可以翻譯為共享軟體。共享軟體應當也屬於商業軟體。國內外有大量的軟體採用這種方式來宣傳和銷售。

後來隨著Github的興起,現在有很多的軟體在淡化授權。很多網友寫了一段代碼,你愛幹啥幹啥。這也一種新的現象吧。


推薦閱讀:

SOO license(SOO開源協議)0.1版
我發布某個項目並採用LGPL協議後,是否可以再修改成GPL協議?
項目使用了MariaDB,是不是必須開源?

TAG:开源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