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究竟怎麼加技能點
對建築師技能樹的描述,最出名的肯定是祖師維特魯威了:「建築師應當擅長文筆,熟習製圖,精通幾何學,深悉各種歷史,勤聽哲學,理解音樂,對於醫學並非茫然無知,通曉法律學家的論述,具有天文學或天體理論的知識。」
理想有多豐滿 現實就有多骨感。現實是:
現實是 建築師不得不面對一個陷阱 就是在相關的領域成為業餘半吊子:好像能夠畫點畫 能夠拽兩句哲學 知道一點力學 會一點ps 可以聊一點攝影,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不少。久而久之,一些重要的問題 反而變得模糊了,比如:
建築師相關的繁雜的技能點之間是什麼關係?該怎麼選出生點位?什麼是建築師最值得加成的核心技能?如果有要躍遷到其他領域的心思,在本領域裡面哪些個積累是有效的?
於是筆者嘗試圖像化了這個技能樹,並給予這些技能 科學、藝術、技術、工程、政治 五個方向屬性:
為了防止看不清 其中 方案建築師的出生點位 大致在這裡:
施工圖建築師的出生點位:
甲方建築師以及項目建築師的點位:
那麼如何點技能點呢?
在單一的方向上深挖,從專業走向頂尖,這當然是值得建築師選擇的一個發展方向。
無疑,總會有人能夠從業餘走到專業 再走到頂尖,處在頂尖位置的人和團隊 能夠吃掉較多利潤, 這是永遠不會變的規律。一個能夠一年中5/6個大項目的方案建築師,帶來的產值是幾千萬的量級;一個能優秀的設計管理者,能給甲方省不少成本,控制力好壞之差,一個項目也可能達到千萬的差別,這樣的建築師肯定是市場的香餑餑無疑。
除了縱向加技能 建築師的成長 還存在另外一種橫向加技能 以打出組合combo的思路。
比如 一條經典橫向路徑就是從乙方到甲方。筆者所接觸過的某大型地產設計管理部 有超過50%的人 有過施工圖建築師的經歷,在設計線高級管理者中,這一比例更高,實際上,第一代甲方建築師 基本都是乙方轉過去的。
又比如 有不少建築師在過去的地產黃金十年 選擇當個小老闆,這條路徑,可能是從方案或者施工圖起步,而一定是加了「組織、協調、溝通」這樣的技能,技能混合之後 才能夠有連擊的效果。
在這種橫向加點的過程中,有時候加著加著就發生了躍遷。
專修「溝通協調整合判斷」的甲方建築師 接觸的領域最繁雜 視野也最大。 有的甲方建築師 在設計玩轉之後,開始接觸成本、投資、營銷等,基本上能玩轉兩個重要的業務口,就能極大提高身價,若是能搞定三個以上部門的事情,最少也能沖著城市總經理的方向去了,其社會地位及回報也相當可觀。
以上的傳統路徑中 建築師仍然是圍繞著「蓋房子」為核心的 也就是說 如果不蓋房子 或者 房子蓋得少了 建築師的技能價值就大打折扣——這件事情 正在發生 而且還將繼續,因為我們都知道 地產下行 是大勢所趨。
所以除了以上所述的比較傳統的技能加成路徑,筆者認為,在當代潮流中,建築師最有價值的躍進方向 是朝更輕的藝術科學向躍進。
偏藝術向的方案建築師 其最核心的技能「場景構建-形式轉譯」 與當今逐步開始上行的大IP產業中的遊戲、電影、甚至寫作構建 是共享思維內核的。方案建築師的某些技能點 比如建模、渲染、參數化coding,和大IP產業中的工具思路距離都相對接近。
在現實中,做出《雨血》的大神梁總,起步的技能點大概是手繪 場景-世界觀構建,後加的一些建築學技能 跟這個也都相輔相成 然後再以此為核心 躍遷到遊戲行業 終於擺脫了重力的束縛。
《黑客與畫家》這本書中講了一個有趣的觀點:個體想賺到錢 取決於倆因素:可擴大性 和 可測量性。建築由於重,本性上就不具備「可擴大性」,過去二十多年 是由大規模標準化 以及量產 對「可擴大性」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彌補 建築師的日子還不錯,那是 屬於鋼筋混凝土的粗糙重力時代,而現在是 移動互聯、大IP、工業4.0的時代,可能 建築師只有有了這樣的覺悟和方向感 才能夠找對技能點 發揮這些技能的最大價值。
推薦閱讀:
※扎哈去世,如何評價扎哈的一生?
※超高層建築未來的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三層框架結構別墅,怎樣設計更合理?
※如何從自學建築到申請頂尖建築學院?
※投標報價中安全文明施工費是否可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