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禪與悟

很多人一想到禪馬上腦海中就會浮現很多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意境,其實禪很簡單,它是悟的契機, 是通往悟的橋樑。

什麼是悟?就像六祖慧能一樣,讀了金剛經便大徹大悟,當下解脫。六祖的悟的重點在於他無數生的積累,而金剛經只是起到了橋樑的作用,凡夫讀誦萬遍的金剛經也不能當下證果。

這無數生的積累,佛陀稱之為:十種波羅蜜。就如有十個罐子,當波羅蜜裝滿了十個罐子,因緣具足,便可解脫,所以佛陀在世時,一句佛偈便會有很多人證果、解脫。原因在於波羅蜜已經完滿,而佛偈只是助緣、是橋樑。

那什麼是頓悟?舉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有人和公婆吵架了,非常的氣憤,於是到知乎來提問,邀請大家評理,看看是誰的對錯,該如何解決問題。幾日後,這個問題有數百人回復,大家分別從東、西、南、北、東南、西北等角度評論問題,提出建議。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的答案都無法給予題主幫助,而其中一個,說到了題主想要的重點,於是幫助題主解決了問題。題主當下氣消了,問題也解決了,這個情緒消失的過程,你也可以理解為是:悟。

人只要有情緒,就肯定有所癥結,有一個死穴,點中死穴的時候,所有的情緒就會消失,當情緒消失後,就能做出智慧的抉擇。當點中她的死穴,讓其化解掉情緒時,就是讓她有所悟。

當智慧慢慢在升起時,無明也在去除。兩者就等同於陽光與黑暗一般,而所有的情緒與執著也等同於無明。

所以,悟,就是為了斷無明。當迷惑於一件事物時,有上師、書籍或事件給予你刺激,讓你豁然開朗,便是悟。

與悟對應的就是漸修:

禪宗傳入中國之始,就是建立在沒有實際的禪修方法的基礎上的,最後沒有辦法,只能通過這種提點、頓悟的形式來實修。

六祖大師慧能成道後,有一次教導徒弟。將眾弟子都找來後,問他們一個問題,讓他們想一想,某件事情該不該這樣做,第一位弟子答:應該這樣做。六祖拿著棒子就到其頭上敲了一棍。第二位弟子心想,既然說該做得挨打,那肯定是不應該這樣做,於是答道:不該這樣做。六祖聽完也給了他一棒子。第三位弟子心想,回答應該也不對,回答不應該也不對,那這件事應該取其中間之道,於是答道:這樣做也不對,不做也不對。六祖聽後又是一棒子。這是該第四位弟子了,第四位弟子蒙了,心想,該做也不對,不該做也不對,怎麼回答都不行,我這棒子挨定了。這時六祖看弟子不回答問題,就舉起手中的棒子要打,第四位弟子嚇了一跳,啊的一聲大喊。六祖聽到其聲,高興的說:對、對、對,就是這樣。

故事很搞笑,其實想傳達的意義就在於:活在當下。

但是佛的偉大之處在於,發現了一個方法可以幫助眾生達到這個目標。佛也叫阿羅漢,而阿羅漢卻不是佛。

佛的寓意在於:自覺、覺他,沒有依靠外力,自行解脫後,還可以詳細的解說如何達到解脫的方法。而阿羅漢們卻不行,只能依靠佛陀的教導才能達到解脫。而後在聽聞佛陀對解脫方法的講解後,才可以向凡夫教導佛法。

南傳上座部本承了佛陀最初的教法:

佛陀教導的方法是什麼?

四念處。

而六祖並沒有修習過四念處,所以無法解說這個方法,但其已經解脫,深知修行開慧的核心,所以為了達到開智慧的目標,便通過這種形式來提點弟子。

那什麼是四念處呢?

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念處也叫覺知,也可以理解為:觀。

人由身、心兩部分組成,就身體而言,有觀身和觀受兩部分。

觀身相對粗糙,而觀受相比很微細。

觀身是指:當下對自己的身體的行為保持清楚的了知,我知道我在走路,我在邁左腳、我在邁右腳,我在吃飯,我在拿起筷子,我在張嘴,等等,保持清楚的了知。

觀受是指:對身體上的感受保持清楚的了知,相比觀身,微細了很多,需要心非常的敏銳才能做到。需要經由禪坐,不斷的觀察出入息,然後培養心的敏銳度,以此來觀察身體的感受。

就心而言,有觀心和觀法兩部分,法是指心中升起的所有的念頭。

觀心粗糙,觀法微細。

觀心是指:對心中所升起的感受保持覺知。

觀法是指:對心中升起的所有的念頭保持覺知,比觀心更加微細。觀心,很粗糙的覺知能力就可以做到,但觀法就需要非常清晰的覺知與心的定力。

通過對身、受、心、法保持覺知,從而達到開發智慧的目的。

佛陀未出世時,世間就有四禪八定的修法,後來佛陀修到了最高的第七定和第八定,但並不能解脫。後來在菩提樹下發願,不至解脫,誓不起身。

後來達到涅槃,覺悟的關鍵在於,發現了觀智。並且踐行了觀智。

什麼是觀智?就是對身、受、心、法保持覺知。這裡的觀的意思也等同於覺知。

之後四十五年的教化,佛陀根據不同的根器教導了不同的傳承,有的從觀身入手,有的從觀受入手,有的從觀心入手,有的從觀法入手。這就是種種南傳佛教傳承的區別之所在。

那六祖的教導在於哪裡呢?就是在教導法念處。

而法念處的修習本承著兩個方向,當你實修四念住時,觀察感受,同時了知念頭的升起及滅去,但並不轉移注意力到念頭上,這就算修習法念處。同時,當你集中注意力到念頭的內容上,並且持續的觀察,保持著覺知,也是修習法念處。

但要知道,對念頭內容保持覺知,這需要心極強的定力。要想如此練習,最少要具備四禪或三果的定力。

所以漢傳的禪宗講究根性,也就是根器。那什麼是根性。

是宿世因緣修來的對事物本質穿透力的敏銳度,一個人能對事物本質觀察到多深,就意味著這個人的根性有多好。

漢傳佛教的禪宗特彆強調根性,稱之為:非上上之根器,不能修禪宗。意寓是指,若是沒有對事物有非常敏銳的洞察力,是無法學習。那洞察什麼?就是事物的本質,當你能洞穿事物的本質時,自然也能看到自己念頭背後的慣性的習性模式,當看到自己的行為本質時,要想改變也就很容易做到,而修行的目標就是為了改變自己慣有的不良模式。

古往今來,人是不少,修行的人卻不多,修行的人之中,有上上根器的人少了,有上上根器且能講法的人,更少,有上上根器且能講法且願意講法的,更少。

這也就是中國禪宗沒落、失傳的原因。


推薦閱讀:

有哪些與「禪」有關的「靈性電影」?
如何學習禪修?
如何評價纏中說禪的打坐系列?

TAG: | 佛教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