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詞殺死了最多的天才
為什麼「Good Job」 是最有害的兩個詞?
前幾天,在公眾號里群發了第一張「小能熊海報」,這張海報由我構思,然後插畫師手繪完成,主題是「Whiplash X 小能熊」。海報上只有這麼一句話:
There are no two word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more harmful than 「good job」.
簡單翻譯:「Good Job」(幹得不錯)是語言中最有害的兩個詞!
發出後,有幾個讀者留言問:
Why?
看來這部電影並沒有我想像的受歡迎。這句話來自Whiplash,2014年的一部電影,個人認為絕對是2014年全地球電影十佳。電影的原版海報是這樣的:
電影的精神內核與小能熊極其吻合,所以,我就想讓它與小能熊合體:
想起曾經看到過一個說法,深以為然:
一本書,只要有一句話能進入你的心中,那這本書就值回票價。如果一本書有很多這樣的話,那這本書就值得一讀再讀。這樣的書,會真正改變你。
電影也是如此。可能有這麼一個人物、一幀畫面、一句台詞擊中你,從此念念不忘,人生與之迴響。
所以,我對電影的分類,是很簡單的二分法:擊中我的,無法擊中我的。
我身邊有不少朋友看過Whiplash,看到有的朋友分享看這部電影的感受,立刻讓我覺得兩個人心靈如此靠近。我也知道有人看完後在黑夜裡哭。哭的很厲害。
Whiplash,就是一部很可能會「擊中你」的電影。被擊中的人,很可能會在黑夜裡哭。如里爾克在詩里說的:
此刻有誰在世上的某處哭,
無緣無故地在世上哭,哭我。
那麼,這部「擊中」很多人的電影,到底講得是什麼?
簡單說,19歲的小天才男主角一心想成為頂級爵士樂鼓手。然後,音樂學院開學第一天,天沒亮他就早起練習敲鼓,被同樣早起的大魔王教授遇到,並納入麾下,成為學院正式樂隊一員。男主角的天才不是說他的智商或藝術天賦,而是他極!其!刻!苦!(個人看法:刻苦地刻意練習,這樣的人才是真天才,不然,只會成為方仲永)。大魔王的教育理念一向是以最殘酷、最無情的手段推動學員超越自己,超越普通、優秀的期望值,達到卓越的境界。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男主和外部世界(家庭、父親、小女友)慢慢疏離,大魔王導師的影響無形中改變了他的人生。這部電影,講的就是這麼一個天才少年和大魔王導師在行動和思想上的戰鬥,更是天才少年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與自我的鬥爭。結局就不透露了,自己看吧。
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再看。
現在,全世界的教育理念都強調激勵而批評挫折教育。更不要談體罰了,除非想上新聞下牢房。美國教育尤其如此,基本上一場比賽下來每個人都能得獎,最不濟也要拿一個「參與獎」。
這種「人人有獎」的鼓勵教育,也是基於認知科學原理的。學生作為學習者,需要通過正面反饋來提升興趣。在失敗面前,負面反饋(批評、指責)會打擊積極性,而雖然失敗仍然得獎,有利於培養學習者的興趣,形成一個正面反饋的良性循環。
但是,「人人有獎」的鼓勵教育能培養天才嗎?發獎能激發興趣,但是能激發激情嗎?興趣和激情,同樣是學習進步的動力,但是二者的差異是很明顯的:
簡單說,學習者單單靠興趣,可以做的不錯,但是激情,才是那些偉大事業背後的動力。激情,才能讓你為一件事情不眠不休,24X7,為了它能去克服一切困難。激情和堅持,然後一個個自就不斷被超越。
所有大師和天才,其實一直都在和自己鬥爭,其鬥爭極其血腥殘酷。這是靈魂和肉體的兩線戰鬥,卡贊扎基斯的《基督的最後誘惑》這是一個典型(參見薦書——基督的最後誘惑):
靈魂與肉體愈強健,鬥爭就愈能產生豐碩果實,最後獲得的和解也愈完美。上帝不喜歡意志不堅、皮肉鬆弛無力的人。靈魂願意與強健的、不屈服的肉體搏鬥。它是一隻永遠飢餓的、食肉的鷙鳥;它要把肉體吞噬、把它消化、叫它無影無蹤。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給正在痛苦掙扎著的人們提供一個典範,叫人們看到不該懼怕痛苦、誘惑或死亡,因為這三者都是能征服的,都是已經被征服的。耶穌受過痛苦,從那時起痛苦就成為神聖的義務;耶穌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一直在同誘惑鬥爭,誘惑終於被擊敗;耶穌死在十字架上,從這一刻起,死亡就永遠被征服了。
回到電影吧,Whiplash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異常精彩!這裡僅僅列舉一兩個片段。
第一段對話,是大魔王導師解釋自己的教育理念:
大魔王導師:
我認為人們根本不理解我的教育手段。我在學校的人物不是指揮樂隊。任何大SB都能揮舞胳膊,讓樂手們保持節奏。這太簡單了!我存在的意義,是要把天才選手推上去,讓他們超越社會對他們的平庸期望。我認為這是……絕對的必要。否則,我們就會失去世界上的下一個Louis Armstrong,失去下一個Charlie Parker。我對你講過Charlie Parker是如何成長為Charlie Parker的吧?
小天才男主:
Jo Jones把鈸直接砸他頭上。
大魔王:
對。Parker當時還是個孩子,薩克斯吹得不錯。參見一次關鍵的排練,結果他搞砸了。Jones差一點為這事把他打殘廢,然後笑著走下了舞台。Parker那晚上是哭著睡覺的,但是,第二天一早,他怎麼做的?他繼續練習。他一直練習!一直練習!腦子裡只有一個目標:再也不被嘲笑。一年後,他回來了,走上舞台,直接吹出了TMD全世界最牛逼的薩克斯獨奏。現在,你想想,如果Jones當時對他說,「額,不錯啊,Charlie。可以的。乾的不錯。」那麼,Charlie自己就會覺得,「干,我確實幹的不錯」。劇終。沒戲了。對我來說,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劇。但是,現在全世界都想這麼來。結果呢,人們還納悶為什麼爵士樂在走下坡路!
對這種挫折教育,男主還是有憂慮的。
小天才男主:
難道沒有一個界限嗎?會不會你打擊得下手太狠,導致好苗子被你直接打擊崩潰,還怎麼變成天才?
大魔王導師:
不會。對真正的天才,怎麼打擊都不會崩潰。
說了這麼多,我們來做一個總結陳詞:
1、 (最起碼對懷有激情的學習者), 「Good Job」是語言中最有害的兩個字。
2、 鼓勵可以培養興趣,但只有挫折才能從興趣中篩選出激情。3、一直練習!一直練習!一直練習!刻意練習,是成為高手/天才/專家的唯一途徑。智商和天賦,童話里都是騙人的。對於學習者,找到了自己的激情,就不需要別人對你說「Good Job」。哪怕全世界都站在你的對立面,u just don』t give a shit!
最後,給讀完這篇廢話的朋友贈送「Whiplash X 小能熊」海報(包含手機、Pad和電腦桌面壁紙三個版本),這是我從娃兒的奶粉錢里摳出來找人畫的哦:
[http://suo.im/vzxab]
推薦閱讀:
※穩定情緒的兩個方法
※你是否感覺到由於年齡和教育,逐漸失去了早年時候具備的一些能力和態度,特別是靈性?
※怎樣安排時間讀書?
※如何解決過於頻繁的刷手機影響正常學習?
TAG:自我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