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天下】中國未來10年發展的10個宏觀預測(上)

【風雲天下】中國未來10年發展的10個宏觀預測(上):

未來十年,中國的「硬功夫」會練成什麼樣?

陳經

【2003-2006年期間,陳經撰寫了幾篇流傳較廣的文章,闡述中國經濟的發展歷史,並嘗試對未來進行預測。這些預測涉及多個領域,有大有小。十年以來的發展事實證明,總體較為成功。

如2003年的《經濟版圖中的發展中國家》一文提出,中國經濟一級級向上吃佔住高中低各級產業,佔住了就不放棄;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個區域會發展成為實力雄厚的城市帶。

再如2006年的《中國的官辦經濟》,對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多個領域進行了展望。第29節中,預測了日本、美國與中國的政治經濟關係走向,也基本符合後來的實際發展:中日「兩國冷戰不可避免」,「美國人本來說是靠和平演變把中國整完了算,所以說要『接觸』,為此還對中國開放市場,幻想中國開放多些就民主革命大功告成。現在發現這一套不靈了,到底要怎麼樣實在沒個准主意,確實就是沒定,不是已經定了在蒙人。」

當然,也有些預測沒能完全實現,或者有效期過了。比如台灣局勢,國民黨確實如預測的那樣在2008年重新上台,但是2016年又選舉變天。

作者陳經認為,此類宏觀預測如果設定的時間在20或30年,變數太多,10年是個不錯的時間範圍。這樣長的時間足以讓決定性因素髮揮作用,產生明顯的效果,如外貿高速成長這樣的正反饋機制。如果時間再長,作用機制的背景就可能被巨大的變化本身所改變。如中國外貿高速成長十餘年後,市場佔有率已經全球最高,雖然外貿產業競爭力仍然很強,但顯然會遇到很多困難。

2016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距陳經發表《中國的官辦經濟》,也正好相距10年。作者希望對中國十個領域的宏觀發展大勢進行預測,時間範圍大致是2016-2026年。】

1. 科技與軍事實力大爆發

在科技與軍事領域,中國已經迎來了歷史最好的時期,會有爆髮式的成長。這將是未來10年中國最好的消息。現代社會,科技對國家發展具有最基礎的重要性,所以這是最重要、最關鍵的事。

軍事實力爆發的勢頭在幾年前已經初現端倪。2011年初,四代機J-20橫空出世,對中國軍迷是一個特別振奮的標誌性事件。之後航母、艦載機、大運輸機、高超音速飛行器等先進武器不斷亮相。和之前的困難局面相比,軍工領域可以說是氣勢如虹,好消息不斷。未來10年延續並擴大這個好勢頭,軍事實力爆髮式成長,是可以預期的。

2017號殲20試飛

軍事實力大爆發,關鍵是在先進武器研發上與美國堂堂正正地正面較量。以前差距太大,軍迷們幻想中國從山洞裡拿出秘密武器對抗美國的逼人攻勢,在2000年時與台灣網民使勁討論台海戰爭怎麼攻防,這實際是底氣嚴重不足。

中國財力物力遠比過去強得多,完成了關鍵研發,許多武器裝備的數量可以在短期內迅速增長。種島這樣的動作,也比其它國家要快得多。但有些國之重器,如航母、核潛艇的建造受到更複雜的條件限制,不可能實現「下餃子」的盛況,在10年內仍將與美國有較大差距。

即使如此,以強大的物質生產能力為基礎,如果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中國也不會居於劣勢,這和過去蘇聯的軍事發展模式根本不同。美國維持性的軍費開支過於龐大,一年五六千億美元,接近世界其它國家的總和。相比之下中國軍費的超常規發展是以整體實力的增長為基礎的,佔GDP的比例基本穩定在1.5%附近,規模可控,更為有利。中國跟美國進行軍備競賽,被拖死的將是美國。美國軍費開支佔GDP的比例高達4%,遠高於中國,已經對經濟構成了沉重的負擔,這是軍工利益集團綁架國家的典型表現。

更為基礎,也更值得論述的,是中國科技實力的大爆發。

在學術科研領域,中國已經超過除了美國之外的所有發達國家,是世界排名第二的科研強國,超過傳統的科研強國德國、日本、英國、法國。這個結論對於學術界以外的人士,可能會一時難以相信。但對科研人員而言,這就是每天發生在身邊的事。

早在2007年,中國每年發表的學術期刊論文總數就是世界第一了。不過那時有人可能會認為主要是垃圾論文。但是到2015年,連續6年SCI論文總數世界第二,進入統計的論文質量要高一些了,雖然也免不了全球科研共同體共有的論文泡沫問題。最近幾年的發展是,高水平論文的數量迅速上來了。

2014年12月,自然出版集團公布了2014年的「自然指數」統計結果,這個指數統計的是在一流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是各國科研產出的一個很好的度量。美國第一,18643。中國第二,5206。德國第三,4077。四到十位是日本、英國、法國、加拿大、西班牙、瑞士、韓國。俄羅斯不在前十之中。再從這個指數的增速看(相比2013年),只有中國是14.9%的高速增長。美國下降0.8%,其它國家要麼下降,要麼增個1-2%。而且中國的增長還在加速,2015年1月至12月的年度數據變為6480,增長24.5%。如果這樣的速度持續下去,中國的自然指數將在3.5年後追上美國,即2020年左右。

自然指數中研究機構的加權分數計數(WFC)排名

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和湯森路透搞了科研大數據挖掘,統計了2015年10個科學領域中100個熱點前沿和49個新興前沿的數據。美國在143個前沿中有核心論文,其中108個前沿的核心論文數排名第一。中國在82個前沿中有核心論文,核心論文數排第一的前沿有16個,超過英國(10個)、德國(8個)以及法國和日本(2個)。在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的19個前沿中,中國核心論文數排名第一的有9個前沿,而美國排名第一的有7個。以這個指標衡量,中國在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排世界第一。

中國有很多大學與科研院所,其中不少水平較低,為了生存就大量炮製垃圾論文。其實任何國家都是這樣,包括美國。許多人一提中國的科研就一通炮轟,是因為他們接觸的範圍只到這些灌水的單位。但中國的一流院校近年來科研水平突飛猛進,已經可以和美國二流大學相比了。從海歸人員到國內大學找工作明顯可以看出來,晚回來幾年,情勢就完全不同了,人才檔次水漲船高,找個好職位越來越難。從大學科研人才看,中國已經過了青黃不接的年代,新一代年青人頂上來了。海歸人員的水平越來越高,自己培養的人才水平也迎頭趕上。也有國外的年輕學者來工作,在中國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在學校見到老外教師絲毫不令人奇怪。

論文表現的是基礎研究的產出,專利可以表現應用研究的產出。2012年中國申請發明專利數量超過美國躍居第一,還連著幾年增速超10%。再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的PCT(觀察者網註:專利合作協定)專利,難度高得多。2014年PCT專利數申請中國世界第三,增速18.7%,唯一的兩位數增長。

再看研發支出。2015年11月1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2015年科學報告:面向2030》,其中說中國研發投資佔全球20%,次於美國的28%,高於歐盟的19%和日本的10%。中國研發投資佔GDP比例大約是2%,比例接近歐盟。GDP規模已經很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顯然需要增大研發投資佔比。中國研發投資在五年左右的時間裡超過美國不奇怪。

1999年左右,楊振寧有一個演講《近代科學進入中國的回顧與前瞻》,結論是:「以下的幾個長遠的因素是使得一個社會、一個國家能夠有輝煌的科技發展的必要條件。第一個是需要有聰明的年輕人,有頭腦做科學研究;第二是需要有重視紀律、重視忍耐心、重視勤奮的社會傳統;第三要有決心;第四要有經濟條件。……中國在20世紀里有前三者,到了21世紀我認為將四者具備,所以我對21世紀中國科技的發展是絕對樂觀的。」

在當時困難的情勢下,楊振寧這段話對大多數人來說不太容易理解。現在應該可以很有信心地說,道理就是這麼簡單,沒有什麼秘密。條件不具備的時候覺得困難重重,怎麼都不對。現在就是什麼條件都具備了,肯定能搞好。經濟條件不是瓶頸了,之前的經濟大發展把總量做上來了。對於各類研發項目,只要能搞出來,錢不是問題,只是需要時間積累。從種種跡象來看,已經開始不斷出成果,有了相當的積累,又在持續投入。我認為有了一個正反饋加速度增長的機制,正如21世紀頭10年對外貿易的超常增長。

2000年中國貿易總額4000多億美元,比G7每個國家都少,但也達到第二名德國的一半左右,有一定規模了,只是和美國差距較大(只有四分之一)。經過20-30%的連年高速增長,貿易總額在2013年變為世界第一。這個機制的規律是:在一個已經不低的基礎上,再來超常增長,就會是實力大爆發。正反饋是說,外貿發展順利,產業聚集到中國,中國就更有實力去投資吃下更多的外貿產業,出口越大增長趨勢越明顯。

接下來10年中國科技實力的增長,可能沒有這麼高的增速,也沒有GDP、貿易總額這樣特別直接的統計數據。但就各種指標看,10%以上的雙位數增長應該是有的。而且現在科技實力的基礎已經相當不錯了,多個領域在國際上都是響噹噹的。在科技領域,重現一次外貿領域的正反饋加速度增長,是非常可能的,也是令人振奮的。

之前是政府主導,用其它產業賺到的錢,先不管短期回報投到各領域研發里,這也是中國的制度優勢。正反饋機制的關鍵或者說轉折點在於,科技投入產生了足夠大的經濟效益,從而有更多的錢去投入研發。十年前在外貿領域也有這樣的轉折點,以下是我2006年寫的《都等著中國買單》中的節選:

如果對經濟數據進行深一些的分析的話,會發現2005年是一個轉折點,這一年外貿順差忽然沒有預兆地從過去最高400億美元一下突破到1000億美元,詳見下表。

年份 n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總順差(億美元) n304 255 321 1020 1650(估)

加工貿易順差 n577 788 1065 1426 1900(估)

外資佔大頭的加工貿易順差非常穩定地年增長35%左右,這部分的經濟模式變化不大。但是內資主導的一般貿易正在快速變化,一般貿易2005年出口增速大進口增速小,而在2004年是大額逆差,兩下一合力,使得全年貿易順差猛增三倍。粗略地看,這說明以中國自身工業力量為基礎的貿易模式已經可以獨力應對「出口換匯購買巨額原材料及關鍵技朮設備」的重擔。在這之前的年頭,中國主要靠拉外資發展加工貿易換取稀缺外匯,用這些外匯去購買技朮設備搞研發,增強內資實力。這個戰略在2005年宣告完成歷史使命,內資已經可以靠自身的力量實現外匯資金正循環。

這幾年深圳以華為、騰訊等公司為代表,可以說已經走上了科技產業正反饋加速發展的道路,是很好的正面典型。從深圳看,中國科技產業正反饋加速發展機制的轉折點可能已經到了。深圳的發展優勢就是搞研發,這是非常突出的一點。深圳市2015年地稅收入2276億元,增長32.9%,國稅收入4147億,增長39%,而整個台灣財政收入才3700億。深圳錢多得花不完,各種科技投入非常大方。深圳各種「科技公司」想辦法寫報告往科技上靠申請經費,但規模大了,貨真價實的成績也很多。

院校的科研大發展是基礎,對實體經濟真正起作用還得靠科技公司。中國社會炒作氛圍太浮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的王牌項目量子通訊,成了A股上市公司的炒作題材。但和中國很多事一樣,在看上去很亂的同時,成績也是巨大的。

中國科技公司大發展的典型代表是互聯網和通信領域,華為與BAT(百度、阿里、騰訊)。這個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厲害的。十多年前,說起中國科技公司,我只能提華為一個。現在華為已經做到了行業第一,在多個領域發展勢頭強勁。全球十大互聯網企業,中國3-4個,美國6-7個,其它國家一個都沒有。歐洲引領了工業革命,在互聯網時代卻幾乎純粹是用戶的角色,這令歐洲人很慚愧。IT革命,美國是領導者,中國是收益最大的。

看世界500強名單,發展中國家一般是礦業、通信、金融集團上榜,中國以前也是這樣。現在中國的500強數量世界第二了,主要是有了一些和發展中國家企業不一樣的、有強大「進攻性生產力」的公司。

以前我說中國和發展中國家不一樣的是,雖然落後,但是所有的領域都在追趕發達國家。現在的新情況是,有很多科技領域中國已經不落後了,在和發達國家正面競爭。

未來10年,中國經濟的代表將不會是農民工和中低級產業,而是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數量世界最多的年輕研發人才在科技公司努力工作,國家和時代提供了這樣的整體發展環境。中國的輿論環境對此也是非常支持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耳熟能詳,理工科人才能夠良性成長,不會象一些國家那樣被貶稱為「nerd」。中國理工科基礎教育水平不錯,在高考競爭的壓力促進下,海量的科研人口基數對於國家發展非常關鍵。

中國人口數量眾多、經濟實力強大,有了科技與軍事實力爆發成長的趨勢,就不會停下來。一時的經濟增長困難,或者一些社會問題,都不會影響這個趨勢。在可以預見的各種情況下,科技研發與軍事投入的增長都是有保證的。實際也花不了多少錢,總量夠大就不是錢的事。固定資產投資都四五十萬億,比研發支出大二十多倍,哪會缺這個錢。增長趨勢主要是各種條件都具備了,人才跟上來了,也不會有政策爭議,再怎麼都會狠狠加大投入。所以我對科技與軍事實力爆發成長的預測充滿信心,看清楚這個趨勢並不難。

各種國際國內的問題,特別混亂,很多事非常麻煩,任何時候都並非一片光明。之前十多年,解決問題的入手點是進出口貿易,以下是《中國的官辦經濟》節選:

在基礎設施、消費、進出口貿易、引進技朮、產業升級等幾大主題中,進出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如果要論「重要性」(其實都重要,比哪個更重要,是個要定標準的哲學問題),進出口也許並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看,抓進出口貿易較容易入手,對其它幾個主題都有促進作用,可謂「著一子而全活」。一些國家多年來的經驗表明,進出口貿易搞得好,其它方面就不會差。如果下大本錢搞其它方面,進出口卻表現不好,那麼很可能是有問題難以持續的。

我們希望並相信,科技與軍事實力的大爆發也將起到這樣的作用。對中國來說,這是未來10年最值得高興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事。

註:本節與科研相關的內容,相當多部分選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長袁嵐峰博士(微博@中科大胡不歸 )《中國科技實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國》(袁嵐峰:中國科技實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國)一文。更多細節可看原文。

2. 經濟增長率降低,但總量仍將超越美國

然而,單憑科技大發展,恐怕很難繼續維持經濟的超常增長。未來10年的經濟增長率,我預測會有所降低,但是以匯率計的GDP總額還是會超過美國,應該在2025年左右實現。同時中國政府與民眾對於發展的心態會有較大的轉變,對於經濟總量和增長率會更為淡定,不再追求高增長,更重視其它目標。

GDP超美這個事,以前是不提的,熱點是GDP超日。直到2005年,超過日本看起來都是遙遠的事,有人預測2030年超日還遭到圍攻。但在2010年出人意料地迅速實現了,2016年可能會是日本的三倍,發展速度確實令人震驚。主要原因是公眾對匯率GDP超常增長的特性不了解。匯率GDP的增長率是四個作用的複合結果:實際GDP增長率、GDP平減指數(相當於考慮通脹)、本幣升值、統計上調。發展好的時候,後三個因素都是正的,因此四者相加比實際GDP增長率高得多,四五年就翻一番。而日本由於貨幣貶值,匯率GDP不時地下降,安倍晉三還把日元貶值作為自己的主要政績。

2006年,我的預測是2025年匯率GDP超過美國。後來GDP迅速超日,也有人提出了更為樂觀的觀點,如2020年匯率GDP超美。但是從最近兩三年的情況看,不可能了,因為GDP實際增長率下降、通脹率下降、人民幣停止升值,有統計上調也會有下調的,如東北的數據會下調。綜合來看,還是2025年匯率GDP超美比較現實。當然IMF說,2014年購買力平價的GDP中國已經超過美國,印度則超過日本。不過從影響力和人的心態看,還是匯率GDP的意義更大。

2010年,《經濟學人》就曾通過互動式圖表,幫助讀者預測中國GDP何時超美

關於長期經濟增長率,一種有代表性的觀點是林毅夫教授的「中國還有20年8%的高速增長期」。林毅夫關注長期經濟增長,而非各種短期危機,是他的一大長處。他的論據是「和美國的人均收入差距」,中國是美國的五分之一,相當於日本1951年、新加坡1967年、台灣1975年、韓國1977年與美國的差距,它們後來都以8-9%的速度增長了20年。人均收入差距就是技術與產業水平的差距,下定決心去追,就有「後發優勢」。

如果僅從這一論據出發,就做出這樣的判斷,我認為有問題。當然,我相信林教授應該有更完備的研究,只是在公眾平台上採用了簡化的說法,但既然這種簡化版本流傳很廣,還是有必要提出我的質疑,拋磚引玉,希望更深入地探討這一問題。

我質疑的理由是,中國的人口規模和日新台韓有本質的不同。一方面,中國和美國的產業水平差距,沒有人均收入表現得那麼大,不少產業已經是和美國互有優勢,後發優勢比想像的小。另一方面,就算中國的一些產業水平發展不錯,也不足以覆蓋眾多人口。不能這樣和日新台韓簡單類比。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

中國已經實現了連續30年9-10%的高速增長,這是史無前例的。這個高速增長的最大動力我總結為「先發優勢」:海量人口和全面追趕的國策,形成產業聚集效應,在巨量基礎上實現了高性價比。中國是第一個形成這種優勢的,所以是「先發」,正反饋優勢越來越大,世界各國無法競爭。有相當長時間是超高速增長,因為沒有競爭對手,國際國內市場都是無窮無盡的一片藍海。

現在這個「先發優勢」還是存在的,仍然沒有其它國家能和中國競爭。但是它的作用在衰減,因為產業持續多年不受限制地增長,產能過剩到了地球意義上的市場極限。例如鋼鐵,中國生產效率並不低,但8億噸鋼這種年產量顯然已經到頂了,它就變成了一個麻煩事。鋼鐵產業之前的高速增長,就是中國過去多年高速增長的力量之一。現在它碰到麻煩,要去產能,顯然就會拖低潛在經濟增長率。這種產能過剩的產業不少,不僅過去的高速增長不可能了,有些還是很大的麻煩。過去基於產業聚集高性價比「先發優勢」的高速增長機制,其實在2012-2015年已經碰到了問題,未來10年能夠發揮的作用不可高估。

但是長期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是存在的。林毅夫的基本觀察是對的,中國可以追趕美國和其它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產業。這個差距雖然不是5倍這麼大,但顯然是存在的。以中國科技實力大爆發為基礎,形成相當的「進攻性生產力」,在中國本土實踐,在全球發起大規模攻勢,這會是一個靠譜的長期發展動力。只是這個動力不會象之前的高性價比產業聚集這麼猛。中國之前什麼產業都要,規模容易上去。先進位造業、高科技產業一方面需要的高素質人口多,另一方面能夠參與到這些產業的人口卻相對少。這些產業成長起來對綜合國力非常關鍵,但是體現在經濟增長率上對中國這麼大的規模不會太高。

總體來說,未來10年中國年增長率可能會在6%左右,而不是8%。如果能實現6%就應該滿意了。規模比以前大多了,長期增長動力在演變,潛在經濟增長率下行是必然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6%這樣相比過去較低的增長率,在國際上仍然是不錯的,特別是和發達國家相比。但不會象過去那樣總是世界第一,也許印度會經常報出高於中國的增長率,小國的增長率超過中國就更多了。

即使增長率下行,中國的經濟總量也可以在10年中超過美國,讓世界逐漸接受中國是第一經濟大國,這是必然的。而印度雖然經濟增長率經常超過中國,但可能10年過後一算,和中國的差距反而更大了。如果它的經濟增長動力不可靠,碰到危機盧比幣值就會撐不住,以匯率計GDP會把經濟增長成果吞掉。

再過幾年,中國匯率計經濟總量超過美國將是一個沒有懸念的事。而經濟總量又是綜合國力最重要的指標之一,這會產生相當大的心理影響。奧巴馬說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其實是走夜路吹口哨給自己壯膽。以後的美國總統再要這麼說,就可能象是自我吹噓了。

3. 中國成為國際經濟發展動力中心

中國的經濟規模超過美國,自然會撬動國際經濟版圖。

中國發展起點較低,雖然高速增長多年,主要還是求生存謀發展,是內部行為。心態是內向的,自己悶頭髮展,搞好自己的事都不容易,世界上的事不關我事。實踐上由於路徑限制,又必須靠外向型的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生意做到了全世界,是世界第一貿易大國。這形成了相當大的反差。

不是說中國不關心世界大事,信息是知道的,說開放不是假的。但是對於自身的力量沒有自信,所以就「悶聲發大財」,這也是階段性的正確選擇,鄧小平定的計。但是20多年過去,情況肯定變了。世界各國有識之士其實早就知道中國崛起了,希望中國出來搞大事。這個趨勢是板上釘釘確定無疑的,大勢已經在這了,問題就是具體怎麼干。中國內部也已經不再悶頭髮展,雖然沒有明確這麼說。當初也沒有明確說政策就是不出頭,只是做起事來大家都能感覺出來。這次的轉變,也不會大張旗鼓地說就是要出去搞搞大,也是這麼一件件事情做出來。

習近平雄心勃勃放出了一帶一路、亞投行等大招,這並非領導人個人的趣向,總是要面對這些問題的。一帶一路或者亞投行,從設想到架構上看還不錯,成效要看具體操作。但這不是關鍵,沒這幾個設想也會有另外幾個設想。就算某些設想幹得不好,也會再搞一個。

從經濟意義上來說,中國之前的發展路徑,是和發展中國家競爭。全球產業分工基本格局是,存在一個由G7控制的全球商業網路,低價值的部分由發展中國家競爭。中國在競爭中迅速勝出,結束了這種低級遊戲。由於中國是獨立自主的,雖然在全球經濟分工中的地位還不很高,但G7對全球經濟的控制迅速減弱。

中國的影響增強,最顯著的效應是新世紀開始延續十多年的商品期貨牛市。世界各地的發展中國家普遍經濟增長率上升,遠高於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爆髮式成長,以及發展中國家資源經濟的成長,從G7手中搶了約20%的世界經濟份額,G7的份額降到了50%以下。

但這個事中國肯定是被動的,不可能主動去把商品期貨炒高。近一兩年商品期貨價格崩潰,也不是中國弄的。中國需求最大,但沒有主動的操作,心態上、經驗上都不夠,連搞國家儲備都是被動防禦。

實踐證明,廣大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打交道,是沒有好果子吃的。主要原因是發展中國家自己不爭氣,發達國家也沒安好心。有事制裁甚至動武,沒事不等價交換剝削,遭了災還落井下石。還有商品期貨周期、美元周期這種搞不太懂的東西,弄得水深火熱、沸反盈天。

中國比發展中國家要好不少。動武就不說了,經濟制裁早不怕了,互相捆綁。國家大人口多,多年發展後本錢厚、家底足,碰上事有底氣。國民心態還是積極向上,沒有自甘墮落或者傲驕的臭毛病。自保肯定有餘,還有力量外出搞事。而且發展到一定階段了,必須主動出去操作了。

中國和發展中國家甚至某些發達國家的經濟合作,以前模式比較單一,就做個生意拉倒。商品競爭力強,大額順差不是問題,效果是堆積外匯儲備,能買點啥就買點,多半是原材料。

其實早幾年就能看出來,貿易規則、貨幣都是人家弄出來的,這麼干發展空間不夠。商品期貨價格高時似乎還順利,一過剩崩盤,不少國家就危機了。一危機很多事就沒法搞了,風險太大。但另一方面,世界經濟危機,其實是中國的機會,需要的動作就是真出去搞大事。

從原理上來說,是可以搞一些互惠互利的經濟循環。基於比較優勢,奉行貿易原教旨主義,再差的貿易也好過不發展。麻煩在於會卡住,你怕虧我也怕虧,沒錢沒信用沒條件,就搞不起來了。如果不主動操作,就等於聽天由命,情況好就搞搞,不好就拉倒。

世界各國多半搞了劣質民主,基本完蛋不可能主動了。不管對方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對於中國來說,肯定要把主動的責任擔起來,不然就搞不下去。中國有主動操作的能力,運作機制、財力、技術等等都足夠了。放眼全世界,再沒有別人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即使經濟總量還沒有超過美國,也會成為國際經濟發展動力中心。

這不是說中國經濟增長拉動別國增長,那是以前的事。以後增長率下降,這個拉動力還會下降,如不能指望中國因素讓商品期貨牛市再起。主要是心態上的轉變,中國自己在轉變,要主動出去操作,別的國家也會轉,這個趨勢很明顯。別的國家和中國合作,增長率超過中國,都是正常的。

一帶一路之類的事,很可能會有很多麻煩。出亂子虧錢,肯定會有。但是從大勢上看,互惠互利的事,搞下去是自然的,搞破壞才是逆潮流而動。這也不是多難想通的事,和中國一起搞事,搞好了大家都受惠,不需要什麼大道理。亞投行那麼多國家來,不是拿錢買的,是人家自己看到了前景。

在全球搞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殺手級的競爭力。靠這一招,就可以主動出擊了。以前是需要拿原材料換,但可以想得更長遠一些,巨額貸款也是可以的。基礎設施好了,所有人都受益,想從合作中賺更多的錢也有了基礎。這可以說是下一個十年乃至更長時期,到國際上發展的最大抓手。別的也不用扯太多,光看中國會在全球接到多少基礎設施項目就行了。

有一種思潮,說中國搞中低級製造業,優勢是基礎設施。如果幫人家建好了,自己就沒優勢了,所以不能幫對方搞基建。其實這說的主要是印度和越南,其它國家看上去都沒戲。越南發展勢頭不錯,成了三星的生產基地,中國也有一些老闆跑到越南去幫它完善產業鏈。世界各國的危機消息中,印度還算過得去,莫迪拉開了架勢。不過我認為,哪怕是印度越南,也可以幫它們搞基建。這兩個國家和中國的發展雄心是不同的,不是競爭關係。難道中國以後還打算和這些不爭氣的發展中國家競爭?

中國可以放棄一些產業了。國內人不願意乾的,交給別國去干正好。下一代不願意乾的,遲早要轉出去。有些地區會覺得窮還想要,能解決就業,都是一時之計。要麼上機器,要麼轉移出去。工資太低的產業留著沒有意義,主動去掉都是可以的。

我們目睹了歐美的空心化、金融化,有了前車之鑒,就更應該認清楚,哪些產業一定要抓在手裡,哪些可以放開。一國想永遠霸住所有產業,顯然是不可能的。

年輕人只要能養活自己,天天打遊戲也是一種活法,一定就比在工廠里干簡單組裝的活法要糟?其實人的心態變了,就不想干低層次的活,社會也能調整過來,總有新的產業出來。如果說中國經濟連這也做不到,那發展也沒什麼意義了。以前要靠底層勞動人民辛苦賺錢,今後再怎麼也得靠技術員,不然這麼多人白讀這麼多年數理化了。

未來10年,國際上還是會感覺美國勢力大,文化影響大,不過想發展就要找中國合作,這會成為潮流。以前中國的意義可能只是一個讓人羨慕的發展樣板,但太難學,學不了。一旦國際合作路線跑通了,出了大的成效,那影響就真正大了。

美國搞TPP對抗,或者人民幣國際化之類的事,都是具體的操作。美國高科技產業又搞出厲害的東西,都有可能。只是對世界大多數國家而言,在高科技上找出路更加不可想像,還是和中國合作更為可行。中國的發展路線學不了,但是發展成就可以讓全球共享。

(未完待續)

2016年4月發表於觀察者網(【風雲天下】陳經:未來十年,中國的「硬功夫」會練成什麼樣?)。

作者簡介:筆名陳經,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研究員。21世紀初開始有獨特原創性的經濟研究,啟發了大批讀者。2003年的《經濟版圖中的發展中國家》預言中國將不斷產業升級,挑戰發達國家。2006年的《中國的官辦經濟》系列文章對中國的經濟奇蹟做出了深入、系統的解讀。

致謝:感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長袁嵐峰博士(微博@中科大胡不歸 )與其他會員的寶貴意見。

歡迎關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的頭條號「風雲之聲」(風雲之聲 – 頭條號(TouTiao.com))。


推薦閱讀:

經濟學什麼內容都可以研究嗎?
為什麼韓國能從極其貧窮的國家發展為發達國家?
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經濟特點是什麼?誰的區位和經濟優勢更為明顯?
「雙十一」銷售額的極限會是多少?

TAG:科技 | 军事 | 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