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襲擊:運動很美,而陰雲常在——曆數七大體育之殤
2015年11月14巴黎爆炸案發生時,法蘭西大球場正在進行德法兩國的友誼賽。進入中場休息時,兩國的主帥德尚和勒夫已經知道當時場外發生了什麼,兩人面臨一個艱難抉擇:是否應該該告訴球員真相,就在比賽期間巴黎遭遇著一場嚴重的暴力屠殺,而距離最近的一次爆炸甚至就在球場大門旁?球員在休息,大部分球迷們對場外仍不知情,喧囂的法蘭西大球場此時反而成了這個城市的安寧孤島。法國隊主帥德尚的第一念頭是把實際情況告訴球員,不過很快改變了主意,勒夫也選擇暫時不對球員透露。繼續比賽或許是當下更好的一種方式。
法蘭西大球場本來也是恐怖襲擊的目標,一名自殺式炸彈襲擊者試圖衝進比賽球場未能成功。感謝安保,避免慘劇的進一步發生。
近年日益嚴重的恐怖襲擊都透露著一股令人不寒而慄的氣息,恐怖組織已經不止想製造恐慌,而是無人道的徹底毀滅。向來主張無政治、不暴力的體育賽事,在歷史上則數次成為打擊的目標,愈演愈烈,無法倖免。
曆數7大針對體育賽事的襲擊事件,其中有兩起與馬拉松有關——
一、慕尼黑慘案:奧運史上的最陰暗瞬間
1972年第20屆奧運會在聯邦德國的慕尼黑舉辦。9月5日清晨,8名巴勒斯坦極端恐怖組織「黑色九月」(Black September Organization)成員闖進奧運村的以色列代表隊駐地,當場射殺了2名摔跤教練和運動員,並綁架了9名代表團成員作為人質,以此要挾以色列釋放被關押的該組織成員。
(進入奧運村以色列選手下榻房間的「黑色九月」成員在監視周圍)
事件發生時,時任奧運村市長Walther Tr?ger、西德奧委會主席Willi Daume、奧運安全總長Manfred Schreiber等都表示願代替人質但遭到組織成員的拒絕。西德警方草率對待了這次綁架事件,他們拒絕了更有實戰經驗的以色列特別行動小組介入,選擇在恐怖組織準備乘機離境時發起營救,計劃的完全失控最終導致了全部人質遇難,西德也在行動中犧牲了一名警察。
西德人舉辦奧運會的情感很複雜——一方面他們希望藉此抹去36年前柏林奧運會留下的污點,樹立正面的世界形象。因而慕尼黑奧運會成了當時史上規模最大、耗資最多的盛會。另一方面年輕的以色列會派出42名代表團成員,這些人將會代表當年最被德國排擠的那代猶太人,參賽的意義已經遠超過其它。但西德為和平形象而減弱安保力量、刻意抹去政治色彩的做法很幼稚,因而整個慘案中許多重要決定都顯得無助且充滿危險性,比如狙擊手的選位錯誤、無法做到第一時間射擊、第二步計劃的裝甲車甚至被圍觀民眾擠的堵在路上遲到半小時…這都直接釀成了最後的傷亡。
(原本打算偽裝成工作人員的西德警方和機組人員臨時改變主意,混亂的計劃讓當時事態完全超出控制)
(「黑色九月」在與警方的交戰同時引爆了直升機,機上人質全部死亡)
慘案之後,以色列集結了摩薩德特工組成的「死神突擊隊」,對「黑色九月」進行了代號「天譴行動」的暗殺報復。2005年斯皮爾伯格導演的《慕尼黑》還原了當時的慕尼黑慘案及後續事件。
(當年9月8日,以色列奧運代表隊的受害者遺體抵達以色列LOF機場。)
(2010年7月3日, 「黑色九月」頭目阿布-達烏德去世,他也是慕尼黑慘案的主謀。達烏德生前說,巴勒斯坦武裝人員為尋求民族解放而訴諸武力,但殺戮行為事與願違,「慕尼黑慘案」引起的強烈抗議遠遠超過對民族解放事業的同情,他感到懊悔。)
2008年北京、2012年倫敦和2014年索契冬奧會都投入大量安保,嚴苛繁瑣的安檢自然會降低很多人看賽參賽的體驗,但或許這才是繞不開的現實,畢竟世界並不太平。
二、荒誕而無辜: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炸彈襲擊
1996年奧運會在美國亞特蘭大迎來百年誕辰。反墮胎組織成員埃里克·魯道夫策划了一起針對亞特蘭大奧運會的炸彈襲擊。7月28日凌晨1點20分,一顆背包式炸彈在主新聞中心旁的奧林匹克公園露天音樂會上爆炸。爆炸導致了1位婦女死亡,多達111人受傷。
(奧林匹克公園露天音樂會旁正是當年奧運會的主新聞中心)
主犯埃里克·魯道夫一直逍遙到2003年才被正式抓獲,此時距離亞特蘭大奧運會已經過去整整7年。2005年魯道夫方才認罪,被判處終身監禁。魯道夫事後強調,他的恐怖所為只是想讓美國政府在世人面前出醜,並非有意針對平民。然而這種辯解很無力,有什麼可以挽回無辜受害者的傷害甚至死亡呢?
三、蒙上陰影的國家德比:2002年歐冠半決賽場外汽車炸彈
西班牙國家德比在2002年歐冠半決賽上演,皇家馬德里在主場伯納烏迎來死對頭巴薩。當時擁有菲戈、齊達內、卡洛斯和勞爾等巨星的皇馬1比1戰平巴薩,以總比分3比1晉級並最終拿到當年歐冠冠軍。可就在當天賽前3小時,馬德里發生了兩起汽車爆炸,第一起爆炸就發生在伯納烏附近,爆炸毀壞了一些建築,造成17人受傷,好在並未有人死亡。
(爆炸發生在賽前3小時,此時場外並未聚集大量球迷,因而未造成人員傷亡)
(伯納烏能容納超過8萬人觀眾,每逢比賽社會名流眾多,安保壓力也非常大)
當時一段時間馬德里爆炸案頻發,這起汽車爆炸案的始作俑者是名為「埃塔」的巴斯克分離組織。馬德里警方在事件發生前並未收到任何預謀爆炸的風聲。爆炸發生後,歐足聯經過慎重考慮,最終決定當晚比賽如期舉行。
伯納烏球場除了是無數球迷朝聖的聖地,也一直被恐怖組織惦記著,此後2004年「311爆炸案」前,基地組織一度將伯納烏定為爆炸發生現場。試想如當時歐冠半決賽前的爆炸發生的再晚一些,正是球迷聚集人數最多的時候,也許最終結果就是完全不同的一種慘景了。
四、首起針對馬拉松的爆炸案:2008年斯里蘭卡傳統新年馬拉松
每年4月,斯里蘭卡會迎來一年一度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僧伽羅和泰米爾新年。這相當於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斯里蘭卡新年有個活動就是傳統新年馬拉松。2008年新年期間,傳統新年馬拉松在首都科倫坡附近的維利瓦拉亞鎮舉行。就在準備發槍時,起點線附近發生了一起自殺性爆炸襲擊,造成至少12人身亡,另外有90餘人受傷。
亡者包括前奧運會馬拉松運動員K?A?卡魯納拉特納和國家隊教練拉克什曼?阿爾維斯,以及斯里蘭卡公路部長傑亞拉傑?費爾南多普萊。當時費爾南多普萊作為發槍嘉賓,正搖旗示意馬拉松比賽的開始,「一團火球就向他沖了過去」。現場一片混亂,街道瞬間鮮血斑駁。斯里蘭卡軍方後查明,爆炸系反政府武裝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所為。
(斯國公路部長費爾南多普萊的葬禮,有人認為他就是本次」猛虎「襲擊的目標,無辜的跑者則不幸成了犧牲)
傳統節日加上馬拉松現場大量的人群聚集,讓「猛虎」組織尋得了策劃恐怖襲擊的契機。單論傷亡,這場2008年斯里蘭卡傳統新年馬拉松爆炸案要比此後的波馬爆炸案更為嚴重,但在危險頻發的動亂地區,人們對恐怖襲擊的關注顯然不如後者,現場留下的照片也寥寥。
(事發現場非常血腥)
五、未開賽,先離別:2010年非洲杯,多哥國家隊遭遇槍擊
2010年安哥拉非洲杯期間,多哥國家隊的大巴在出行時遭遇「卡賓達解放陣線」武裝分子襲擊。槍擊造成了助理教練阿巴洛和新聞官奧克盧等4人身亡。發生在身邊的槍擊案讓球員們一時驚魂,不過在短暫的退縮後他們決定繼續參加非洲杯。但多哥政府則要求球隊趕緊回國,不要再參賽。
(原本準備迎接一場杯賽盛會,但在開賽前多哥國家隊卻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突然打擊)
多哥總理吉爾伯特?豪伯說:「如果在非洲杯的開幕式上,出現了在多哥旗幟下的多哥隊或者多哥代表團,那麼那一定是假的。球隊必須返回。我們理解球員們希望通過一些方式悼念他們的同胞的想法,但我們沒有義務為了安哥拉當局去要求我們的球員這麼做。」多哥頭號球星,效力於熱刺隊的阿德巴約也對外聲明,他和球員們一直希望繼續參加非洲杯,只是多哥政府要求他們必須回來,並派遣了專機去接回他們。
面對多哥臨時退賽,非洲足聯的表現卻很怪異,他們對多哥國家隊實施制裁禁賽4年,認為是政治干預了足球,並指責他們是不聽指揮私自乘坐大巴在安哥拉境內跋涉才導致事件發生。這個決定也在當時引發了很多爭議和指責。安哥拉的安保也確實非常糟糕,確認的5名襲擊者只有2人捉拿歸案,並且誰也不會料到下一次潛在的危險會發生在什麼時候。
(非足聯的禁賽決定顯得牽強也無理,外界對此的質疑聲頗大)
武裝分子原本的目標是象牙海岸——一旦得手,擁有更多英超球星的象牙海岸隊顯然會造成更大恐慌情緒,這個結果也會更入恐怖勢力的下懷。
六、不太平的伊拉克:多起恐怖襲擊都挾持著體育
世界上很多恐怖襲擊都在有組織有預謀的情況下發生,而對伊拉克來說,恐怖陰雲如同家常便飯,平安反而是最珍貴和奢侈的東西。多起恐怖襲擊也都將體育挾持,以造成更多傷害。2006年5月,一個恐怖組織殺害了Iraqui Taekwondo跆拳道隊的15名成員;同月伊國家網球隊一名教練和兩名隊員被殺害;7月16日,約50名槍手闖入巴格達的一個體育會議,劫持30名運動員和多名官員,包括伊拉克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在內。
(Iraqui Taekwondo跆拳道隊小隊員手中相冊上的人物,正是被殺害的隊友們)
傷亡最大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5月14日,自殺式襲擊者攻擊了伊拉克泰勒阿費爾地區一場足球賽,導致了至少25人喪生,超過100人受傷。爆炸案由基地組織策劃。當比賽進行到下半場時,一輛小型客貨兩用車開進球場並引爆了炸藥。當地屬於什葉派庫爾德人聚居地,基地組織直言要給什葉派帶來「昏暗和黑暗」。死亡和血腥則是實實在在的讓原本充滿希望的伊拉克體育一直在瘡痍中舉步維艱。
七、911後美國本土遭遇的最大恐怖事件:2013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
2013年4月15日,第117屆波士頓馬拉松如期舉行,當比賽進行到4個多小時時,有兩枚炸彈分別於終點線附近觀眾區及一家體育用品店先後引爆。此時波馬還有大量選手尚未完賽,終點處聚集了大量圍觀人群。突如其來的爆炸導致3人死亡,183人受傷。因靠近終點,大量影音器材也紀錄下很多畫面,觸目驚心,現場非常狼藉。
3名遇難者中有一位中國人,瀋陽籍留學生呂令子,事發時正與同學一道在馬拉松比賽終點觀看比賽。爆炸案發生時拍攝的珍貴視頻資料:
2013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現場拍攝視頻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eVYehDjyf4/?resourceId=0_06_02_99
波士頓有世界第一馬拉松的美譽,這起爆炸案也是911之後美國本土遭遇的最嚴重恐怖襲擊。爆炸疑犯哥哥塔米爾南?沙尼耶夫在隨後與警方的槍擊案中受傷不治,弟弟焦哈爾?沙尼耶夫則在4天後抓獲。
波馬爆炸案造成的影響非常大,在各種複雜的情緒下也產生了很多周邊效應——
- 體育賽事安保升級:爆炸案後全美迅速進入全城戒備狀態,所有體育賽事的安保也變得更嚴苛。對馬拉松來說,很多賽事都開始選擇透明的參賽寄存包,以防止危險物品被帶入現場,比如2014年北京馬拉松。而之後的東京、倫敦、紐約等馬拉松也都加強了安保,並在比賽沿途增設了身著便服的警察跑者。
- 無聊示愛的出現:竟然對爆炸案嫌疑人示愛?是的。在事件後,爆炸案疑犯兩兄弟的待遇截然不同,已經身亡的哥哥面臨遺體無處安放的窘境,因為沒有墓地願意接收。而弟弟焦哈爾則在社交媒體上因帥氣臉龐受到追捧——數千少女承認自己對他的喜愛,將他與賈斯汀·比伯等歸為一類。並留言「我很思念他,雖然我知道不該這麼說」。在「焦哈爾是無辜的」討論區里,也有超過8000名追隨者…警方對此大失所望,怎麼會有如此多愚昧的人,這些人會讓國家無法從爆炸案中走出來,並對傷者和遇難者家庭造成再次傷害。
- 該不該死刑?:關於疑犯是否該被判死刑的議論眾多。反對死刑的立場在波士頓一直是根深蒂固。最終審判前,波士頓當地人的民調顯示,62%的受訪者稱如果可以選擇,他們會判薩納耶夫終身監禁不得保釋,另有27%的表示會判他死刑。《波士頓環球報》在爆炸案五個月後做過類似調查,當時認為應判死刑的佔33%。2015年6月24日,在經過長達14個小時的審議後,12人陪審團最終做出了焦哈爾將被正式宣判死刑的審判。
- 從拒不認罪到公開道歉:爆炸案兩年來,焦哈爾幾乎從未在公開場合表態,即使在庭審過程中面對爆炸現場血腥證據和讓陪審員落淚的證人證詞,他也面無表情,一言不發。而在最終審判的法庭上,焦哈爾終於開口,說自己是穆斯林,所以像真主祈禱,保佑在爆炸案中逝去的人們,並願真主寬恕他和他的兄弟及家庭:「如今我很後悔奪走了那些人的生命。我祈禱你們能夠釋懷和康復。」
- 相關紀念的緊鑼密鼓呈現:今年4月,好萊塢確定會把波馬爆炸案搬上銀幕,一拍就是兩部:20世紀福克斯的《堅強波士頓(Boston Strong)》和CBS影業的《愛國者日(Patriot』s Day)》。為了真實還原當時情境,《愛國者日》的編劇馬特?查曼Matt Charman從波士頓警察局長愛德華·戴維斯Edward Davis和《60分鐘》節目那裡搞到了很多一手材料,馬克·沃爾伯格Mark Wahlberg將在《愛國者日》中飾演在爆炸案後全力緝兇的波士頓警察局長愛德華?戴維斯。
- 波馬賽事規模擴大:2013年因爆炸案很多選手未完成波馬,組委會允諾選手可參加第二年的波馬,但仍需繳納報名費用。2014年的波馬也以3.6萬人創下歷史規模第二大。
波馬爆炸案後,《波士頓》雜誌加班加點用了72個小時完成了這張封面,這是所有波馬爆炸案相關封面中最特別的一個。也成為2013年事件後最令人過目不忘的畫面:「他們中有人跑完了全程,有人在終點前中止了比賽。120雙跑鞋的主人,均是2013年波馬的參賽者。」
文章首發:運動很美,而陰雲常在——曆數七大體育之殤 2015-11-19 10:09:59
作者:奶黃包包包包(cc大熊)
推薦閱讀:
※寬鞋頭+零跟差=更少傷痛+自然跑法?你真的不想試試嗎? (聊聊鐵三之十一)
※零基礎跑半馬怎麼訓練?
※你值得擁有的小清新——2016年肇慶半程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