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讀書 #117 所謂巴洛克——《劍橋藝術史:十七世紀藝術》
作為一名習慣了中國歷史的小白,一直覺得理解歐洲古代的歷史很困難,因為中國的疆域雖說每個朝代都在變化,但是核心地區(中原)自有史以來就就一直是那樣,可以說中國的歷史就是不停改朝換代的歷史,一撥人上台把另一撥人趕下去,國土還是那些國土,只不過強盛的時候國土就大一點,弱小的時候國土就小一點而已。但是歐洲完全不是這樣子。中國從宋朝開始中央集權,地方權力再大大不過皇帝,但是歐洲很長時間裡一直是封建制,最主要的組成單位是貴族,貴族一結婚能把兩國家合併成一個了,嫁個女兒能把一整塊地都給送出去了。所以今天我們知道的歐洲各國的版圖,在當年完全就不是那麼回事。一直到 17 世紀,從神聖羅馬帝國內戰波及到整個歐洲的「三十年戰爭」結束,各國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劃分好地盤,才有了今天歐洲各國的樣子。
所以 17 世紀是近代歐洲民族國家形成的時候,同時也是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掌權,讓法國國力登上歷史巔峰,傲視整個歐洲的時候。這段時期,文藝復興剛剛結束,18 世紀的工業革命尚未到來,大航海時代在此進入尾聲,我們把這段時期的藝術稱為——「巴洛克藝術」。
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過一系列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xxx 的書,內容涵蓋了藝術、文學、哲學等多個方面,近幾個禮拜我們介紹的是劍橋藝術史這個系列。這套書主要面向學生與大眾,內容簡明扼要,所以閱讀的過程中大家需要多翻翻維基百科,補全一下相關的背景知識。比如文藝復興晚期,宗教改革開始,分裂出新教,天主教地位受衝擊,於是開始反宗教改革,米開朗基羅的「最後的審判」就衝破了文藝復興的規範,直接邁進了「巴洛克時期」的藝術。新教、天主教、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這幾個概念,作者在寫作的時候都默認讀者(主要是西方讀者)是早有了解的,所以對這些概念我們有必要在閱讀過程中補充了解一下。
文藝復興源出佛羅倫薩,巴洛克藝術則始於羅馬。整個巴洛克時期,至少在文藝最為繁榮的幾個中心裡,巴洛克藝術都是為了宗教與貴族服務的。16 世紀末神聖羅馬帝國軍隊洗劫羅馬的時候,沒幾個人能預料到羅馬這座廢墟還會再度繁榮起來,甚至重回西方文藝中心的地位。導致宗教改革的根源在於教義的分歧,而促使宗教改革熱烈起來的則是天主教會本身的腐敗,比如臭名昭著的「贖罪券」,1517 年馬丁路德在威登堡釘出的「九十五條論綱」就是沖著「贖罪券」來的。天主教會改革自身,對宗教改革進行反擊,是為「反宗教改革」。領導反宗教改革的人物許多都是德高望重,才能卓著之輩,比如創辦耶穌會的聖依納爵,創辦奧拉脫利會的聖菲利普·內里。
基督教根據教義不同分為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東正教是君士坦丁大帝時期分出去的,新教則是在宗教改革中脫離天主教而生。我們在介紹中世紀藝術的一期提到過聖本篤修道會,是聖本篤創立了修道會制度,此後就有了各種各樣的會,比如聖本篤的本篤會,講求隱修,清心寡欲。所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會讀者可能會有點疑惑,這時候查一下這個修道會是屬於哪個教會的就行了。
有強力領軍人物主導「反宗教改革」,一時間天主教世界裡充滿了樂觀自信的態度,這種自信體現在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中,就是耶穌基督那威風凜凜,高大雄壯的形象了。到了 17 世紀,天主教已重回統治地位,對抗已經沒有必要了,前面我們說「三十年戰爭」結束後歐洲形成了近代民族國家,與此同時,「宗教改革」也到此結束。這期間天主教會為了宣告勝利,修建了幾乎所有的新教堂,於是有大量的新祭壇需要作畫,羅馬無疑對當時有名的藝術家們充滿巨大的吸引力,從而再次回到藝術中心的位置上。
巴洛克藝術以其誇張的運動性,清晰可辨的細節,營造出一種戲劇性的緊張氣氛,其繁瑣的裝飾,恢宏的效果很得當時教會與貴族的青睞。我們拿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和巴洛克時期濟安·勞倫佐·貝尼尼同樣主題的雕塑作比較。
可以看到米開朗基羅的雕像以對立平衡的姿態站里,重心落在右腳,全身上下沒有一處顯得僵直,每一塊肌肉都在皮膚下活動,使人感到他的運動只是暫時性地停止。如果看面部細節還能看到大衛緊張的臉部表情,這與他放鬆的姿態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但是總的來說,這尊雕像是靜止的,是只包含大衛一個人的,是一個完全獨立的作品。在「最後的審判」中,基督那決絕的手勢也是一個靜止的動作。但是我們再看貝尼尼的「大衛」,這尊雕像表現為即將投彈的一瞬間,我們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一種緊張感,石彈彷彿下一秒就將擦過我們身邊。貝尼尼的大衛是充滿運動感的,是把觀眾包含進整個作品裡的,這種強烈的觀感正是巴洛克藝術的典型。
貝尼尼的主要成就在雕塑,除了雕塑他還有一件非常著名的建築作品:聖彼得大教堂前的柱廊。這座教堂現在在梵蒂岡(以前其實就屬於羅馬城了),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教堂,多位著名的設計師包括米開朗基羅都參與過教堂的設計。貝尼尼接手這座教堂的時候,前一任設計師馬德納把米開朗基羅的設計推翻,從十字對稱,上覆圓頂改為長形中殿,加一個寬闊高大的正門,這座正門既沒特色又高得足以蓋住大半個圓頂。貝尼尼以他素有的才華把門前的空地改造成世人能夠想像的最壯觀的通道,以此彌補了馬德納設計的不足。通過 Google Maps 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圓頂還是只能看到一半,但是巨大的廣場以四列縱深的柱子左右環抱,柱子本身已經很高,但比正門矮很多,通過簡單的對比又誇大了正門的雄偉。Google 街景沒有拍到柱廊裡面,有機會一定得親自在裡面走一走才能體會到整個建築群的宏大尺度。
17 世紀歐洲有兩個國家特別輝煌,一個是處於黃金時期的荷蘭,另一個是路易十四統治下的法國。我們一直在說,藝術是基於經濟的東西,哪裡有經濟繁榮,哪裡才有藝術的繁榮,這兩個國家,就是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的藝術中心。先說荷蘭,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個國家被稱為「低地國家」,比利時是後來從荷蘭分裂出去的,荷蘭地區早期是屬於西班牙統治下的十七個省。16 世紀的時候這塊地區就已經很不滿西班牙皇室的苛捐重稅了,正好遇上宗教改革,許多人追隨新誕生的新教教派,與天主教會之間發生強烈的衝突,最終爆發反抗西班牙統治的戰爭,從 1568 年開始到 1648 年荷蘭獨立,剛好八十年,史稱「八十年戰爭」。1648 年就是前面我們提到「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的時間,荷蘭就是從這份和約開始真正獨立的。戰爭結束後,信奉新教的荷蘭人當然跟天主教統治下的其他國家截然不同,這裡從來沒有全權在握的國王,因此也就沒有過大規模的宮廷贊助,權力和財富的大多數都掌握在市民手中。那會荷蘭的海上貿易達到歷史巔峰,曾一度取代葡萄牙和西班牙支配世界貿易,史上第一間跨國公司——東印度公司就是荷蘭人開的。於是荷蘭的藝術贊助人就成了這些有錢的市民們,巴洛克有名的畫家倫勃朗的「夜巡」,就是應荷蘭人邀請而作。
剛我們說荷蘭在反抗西班牙統治的時候跟天主教會有過激烈的衝突,許多新教徒就在那個時候受到殘酷的宗教迫害,於是當時有一個信奉新教的律師為了躲避這場災難,就從那時候歐洲最大的港口「安特衛普」(後來被西班牙佔領,逃出來的人湧入當時還是小港口的阿姆斯特丹)逃到德國,這個人的兒子就是巴洛克早期最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家——魯本斯。在父親去世後,魯本斯隨母親回到家鄉接受天主教的洗禮,所以其實魯本斯是信奉天主教的(其父不知做何感想),他後來的宗教畫《上十字架》和《下十字架》也奠定了他在宗教畫的地位。魯本斯這人厲害的地方在於,他除了本身技藝卓越之外,還很擅長社交。他是西班牙王室委任的外交官,周遊歐洲列國,在各國王室之間遊刃有餘,他給宮廷貴族所作的肖像畫對後世影響深遠。在藝術上很長一段時間,一個國家即使是最尊貴的人也只能在錢幣上留下自己的肖像,或者做成雕像放在石棺上,魯本斯給熱那亞的 Portrait of Marchesa Brigida Spinola-Doria 侯爵夫人所作的全身肖像畫就顯得極不尋常了。
魯本斯之後,安東尼·范戴克把他的宮廷肖像畫進一步發展,直到後來不僅是王族成員,所有的貴族都畫全身像了。畫家們給這些王室貴族所作的畫,往往會美化樣貌,畫上十指尖尖的手,忽略臉上的雀斑,相當於今天的美顏相機,所以深受貴族們喜愛。今天一提起太陽王路易十四就想到的那幅畫,是亞森特·里戈所作,我們看路易十四身後的平台、寶座、古典柱子和身上所穿的舞台服裝,可以看到借用背景建築來拔高人物的手法,正是來自魯本斯所創。
路易十四的這幅畫顯出國王本人的莊嚴偉大,於是給後來的兩個世紀樹立了樣板,以後無論國王皇后,皇帝幼君,都是擺出這樣一幅姿態,以顯示他們崇高的身份。
17 世紀是歐洲大航海時代結束,開始興盛繁榮的時代,儘管沒有像文藝復興一樣天才輩出,但是既有貝尼尼、倫勃朗這樣才華橫溢的人,也有像卡拉瓦喬這樣帶來革命性的光的藝術,本身卻放蕩不羈的浪子。17 世紀總的來說是蓬勃向上的時期,宏偉的凡爾賽宮從這時開始修建,壯觀的聖彼得大教堂廣場樹立起成對古典柱的樣板。到了 17 世紀晚期,在法國、義大利這樣一些巴洛克藝術發展成熟的國家裡,人們開始回歸到古典世界裡面,開始發展出所謂「新古典主義」,而原本就已經富麗堂皇的裝飾藝術開始淹沒在抽象的火焰形、貝克形花紋中的時候,「洛可可風格」開始了。
16.04.07 / 中午
於 T.i.T相關閱讀:
- 每周讀書 #117 所謂巴洛克——《劍橋藝術史:十七世紀藝術》
- 每周讀書 #116 天才輩出的時代——《劍橋藝術史:文藝復興》- 每周讀書 #115 教堂!教堂!教堂!——《劍橋藝術史:中世紀藝術》- 每周讀書 #114 古希臘羅馬藝術為何令人著迷——《劍橋藝術史:古希臘羅馬藝術》- 每周讀書 #113 學會欣賞畫作——《劍橋藝術史:繪畫觀賞》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