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我們的「賤」骨頭——骨密度和骨強度
一碗冒著熱騰騰香噴噴的骨頭湯大概是最早讓我對骨頭有了「親眼目睹」的認識了,香濃的湯、表面的「脆骨」嚼在嘴裡的喀吱喀吱聲、骨頭中間「空管子」里吸出來又香又嫩的骨髓、還有骨頭切面上像馬蜂窩一樣紋路, 這些都是學醫前骨骼留在我大腦最深處的記憶碎片。
如今,電視上充斥著的骨質疏鬆的介紹、補鈣藥物更是佔領了保健品市場的大半個貨架, 對於骨質疏鬆我們被灌輸了太多科普知識,於是我們都知道只要曬太陽和吃鈣片,骨質疏鬆就會治好了。那些年,賣鈣片的賣骨密度測量儀的,一下子都發了。還記得《當幸福來敲門》里爸爸一直提著的那台「time machine」嗎?那不就是台骨密度測試儀嘛,要知道電影上線的2000年初,可是鈣片治療的黃金時期啊。
然而,學了醫之後再回過頭來看當時的那些科普論調,才發現那些慣用邏輯背後的悖論 。在骨密度檢查方法誕生之前,骨質疏鬆是用骨折風險來定義的。而骨密度檢查作為一個預測指標,可以讓人們在骨折前發現自己的骨質是否可能「疏鬆」。於是診斷標準慢慢轉變成了骨密度的數值。而補鈣因為與骨密度上升存在線性關係,所以自然而然上位成了治療骨質疏鬆的主力藥物。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自補鈣盛行的那些年之後骨質疏鬆的發病率、患病率仍然逐年增長,而且骨折發生率仍然保持在同樣的水平,同時鈣片的潛在副作用,也漸漸被拽入視線。
那問題來了,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是不是單靠增加足夠的水泥等材料供給就能保證建築的牢固呢?
其實未必。
那骨質疏鬆的「豆腐渣」工程是怎麼回事呢?
骨骼其實是一個完整的「建築工地」。
我們日常的生活習慣,運動鍛煉頻度強度、營養攝入、內分泌平衡,這些都可以影響工地蓋房子的建築目標,影響整個「骨骼大廈」的外觀和強度。
其中,力學刺激是影響骨骼形態的最重要的因素。
舉一些生活中的建築案例:
1. 常用右手運動的運動員(Roger Ferderer),除了右手臂比左手臂更粗更強壯,X線下的骨骼也是如此。
如果說「左手骨骼施工隊」對於「尺橈骨」的承重要求是二級的話,那「右手骨骼施工隊」得到的指令就是承重一級,以防範日常生活中更頻繁的運動受傷風險。
2. 上周參與一年空間任務的宇航員Scout Kelly終於回到地球後,儘管做了很多有側重的鍛煉,但他的骨量流失仍然存在。而常常騎公路車鍛煉的我,下肢運動的股骨強度卻比正常人更大一些。(注1:宇航員6個月的失重環境生活會讓他們的肌肉和骨骼強度損失很多[1],其中的近端股骨丟失15%左右的骨量[1])
一項研究讓宇航員在空間站不做任何鍛煉,觀察他們的肌肉和骨骼,結果發現除了手臂肌肉強度增大以外,其他部分均發生了非常大的流失。骨盆的骨骼(-1.26%/月)及腿部的肌肉(-3.03%/月)分別排名第一。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宇航員在空間站中的移動方式。圖片來自於《火星救援》,在失重環境中,新的行動方式讓宇航員的身體「進化」出了更優化的結構,讓他們能更適應當下的環境。而自行車運動員,除了需要一顆強壯的心臟來保持長期高速踏頻以外,他們腿部肌肉和骨骼同樣驚人,不是無氧舉重運動員的那種厚實粗壯,而是橡皮筋的那種強韌,因為長期獲得肌肉泵來的營養,下肢的骨骼也變得異常強韌。
以上兩個例子都說明「用進廢退」這個原則同樣適用於骨骼的強度理論,也就是有名的沃爾夫定律(Wolffs Law):
健康的人或動物的骨骼會適應所在部位所需承受的負載。
若特定骨骼的負載增加了,骨骼會慢慢變得強壯,來承受負載;反之亦然,若骨骼負載減少,骨骼也會變細,因為該骨骼的新陳代謝不需要那麼大的體積和材料。
(Walffs Law重要的文獻來源[3],"The law of adaptative bone remodeling: a case for crying newton?",這大概也是「牛頓哭暈在廁所」的出處吧?LOL)
此外,我們任何部位的骨骼和肌肉都在靈活性和穩定性之間做著權衡。
就以脊柱為例,一節節的脊柱依靠肌肉、椎間盤和韌帶組合在了一起,一同給我們軀體帶來穩定的同時也不失靈活。這樣的協同配合就好像一艘帆船一樣,纜繩和桅杆,只有兩者都完全發揮各自的職責,帆才會鼓起來,才能「一帆風順」。
但是,
這樣的機理有事也會「好心辦壞事」。
家裡的老人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漸漸的萎縮,運動量下降使肌肉力量不斷減弱,加之卧床休息時間增多,使得「纜繩」(腰背部肌肉)越來越難以維持「桅杆」(脊柱)在活動中的平衡,為了保證正常的生活和行動,「桅杆」(脊柱)就不得不不斷的改變形態,來加固肌肉無法承受的軀體重量,長出的骨贅(「骨刺」)也是為了給「桅杆」帶來強化加固。
反之,堅持做攀岩和游泳等針對腰背肌運動的人,他們的「纜繩」彈性非常好,除了背部線條非常好之外,「桅杆」的形態均保持得很完美。
以上這些例子都說明骨骼的「建築工地」非常「聰明」,建築隊可以根據承受外力的情況來加固「建築強度」,也可以根據能耗來「節能減排」
那骨骼的結構是怎樣的呢?
啃過骨頭的都知道,骨頭外部是一層緻密光滑的結構;而切開後的骨頭可以看到切面呈蜂窩狀的結構,這就是骨骼最主要的兩部分: 骨皮質(密質骨)、骨松質(骨小梁)。
骨骼內部的骨松質就像海綿一樣,由柱狀或盤狀結構的「骨小梁」支撐著這一結構。「骨小梁」,顧名思義就是起承重作用的「房梁」,骨松質的網路結構可以把骨骼表面的力平均分散在骨小梁中,不斷傳遞不斷緩衝。所以骨小梁的數量、粗細、連接度、方向都是評價骨骼「質量」的重要指標。
皮質骨與松質骨,microCT的三維重建,可以讓我們更好的評價骨骼的力學屬性,但是由於設備限制以及解析度要求較高,目前多用於實驗研究(圖片來源[4])。
在可以看到骨骼內部微結構的CT影像中,我們可以看到骨質疏鬆病人與正常人相比,他們的骨小梁更細、互相連接都不好、斷裂骨小梁非常多。通俗講,就像碎餅乾屑和排列整齊的餅乾的差別,如下圖。
左圖為正常的骨小梁,右圖為骨質疏鬆的骨小梁。兩者骨密度可能差不多,但力學屬性相差很大。對骨質疏鬆進行評價,如果只關注骨密度和骨礦物質含量(材料屬性)這些指標,「缺什麼補什麼」的線性思維會讓補鈣變得理所當然。而事實上蓋的房子不牢固除了「豆腐渣」工程的偷工減料,還要考慮一下房屋的土木結構在承重上是否合理。
骨小梁的應力分布(顏色越深,受力越大)所以評價骨骼的「質量」(力學屬性)對於骨質疏鬆的診斷同樣重要。
關於「骨質疏鬆」,我會在2017年1月21日(周六)晚21:00(北京時間),在知乎Live上做一個大約時長為60-90分鐘的講座,解決大家所有的疑問。
本次 Live 主要包括以下問題:
* 骨的密度與骨的強度
* 骨的微觀結構
* 骨細胞 - 成骨細胞 - 破骨細胞在維持骨骼強度中的配合分工
* 補鈣和骨骼的關係
* 青少年發育的長高問題
* 臨床常用骨質疏鬆藥物的機理和各自特點
* 骨質疏鬆症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最新治療方法
本次Live報名鏈接為:重新認識骨質疏鬆
距離講座開始還有9天,
在講座開始前的時間裡,
講座平台將以群聊諮詢互動的形式進行預熱,
我會常駐平台提供有關骨質疏鬆的相關問題的諮詢解答。
================================================================
參考文獻:
1.A. LeBlanc, V. Schneider, L. Shackelford, S. West, etc. "Bone mineral and lean tissue loss after long duration space flight" J Musculoskelet Neuronal interact 1(2), 157-160 (2000).
2.T.F. Lang, "What do we know about fracture risk in long-duration spaceflight?", J Musculoskelet Neuronal interact 6(4), 319-321 (2006).
3.R. Huiskes, "The law of adaptative bone remodeling: a case for crying newton?" in Recent advances in human biology-Bone structure and remodeling, A. Odgaard and H. Weinans, eds. (World Scienctific, Singapore-New Jersey-London-Hong Kong 1995),pp. 137-145
4.Andrew J. Burghardt BS.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Clinical Imagingnof Bone Microarchitecture.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11) 469:2179–2193
5.P. Augat and S. Schorlemmer, "The role of cortical bone and its microstructure in bone strength," Age Aging 35, ii27-ii31 (2006).
推薦閱讀:
※腰間盤突出的保養和鍛煉?
※足治多謀——下肢骨折會瘸嗎?
※「頸椎曲度變直」 ,不明覺厲卻又擾人心神
※大夫……我的腰椎間盤是不是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