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憑什麼要敬業?
最近很多人在吐槽支付寶紅包收集五福的活動,但我對於這個產品隱含的時代切入感卻十分欣賞(即便這種傳銷類活動本身也讓我厭煩)。
你看,這五福分別是富強、和諧、友善、愛國、敬業。這些辭彙都來自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卻又恰好遺漏了「自由、公正、民主」這幾個價值觀。有人說,支付寶這是暗諷中國沒有自由民主,我認為這種言論還是太幼稚。
試想,如果加上這些價值觀,那大家集福時會怎麼說?「我沒有自由,想要公正!」「就差一個法治了!」「我想要民主,能給我嗎?」……作為一家實際上隨時可以姓趙的公司,怎麼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呢?
同樣,把「敬業」作為一次卡牌遊戲中掉落幾率最低的卡片,也是頗具時代感的設計。
2013年時,蓋洛普調查公司曾經公布了一份「全球員工敬業度調查」——中國人的敬業程度排在全球倒數第7,26%的中國員工處於最糟糕的怠工狀態,這部分人不僅討厭自己的工作,而且還會暗中破壞同事們的工作成果,以發泄心中不快,有68%的中國員工沒什麼工作積極性,基本上每天夢遊度日,對工作漠不關心。而僅有6%的中國員工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並把工作時間用於推動創新和促進受雇組織的進步。
進一步的數據顯示,無論工作者是什麼教育背景或者從業領域,中國員工的敬業程度都沒有太大差別,都屬於全世界最不敬業的員工。
所以說,中國人根本不配拿到這張「敬業福」,這個邏輯是完全說得通的。
但這就引發了更深的一層思考:中國人為什麼不敬業?
在傳統種群印象中,華人一向是辛勤勞碌的形象,數據也佐證了這種印象——按經合組織(OECD)2011年的數據,在三十個經合組織成員國和重要觀察國中,中國人的日均工作時長高居第四,僅次於日本、韓國和墨西哥,比經合組織平均水準長了22.7%,比德國、丹麥等歐洲國家長了50%以上。除此之外,中國的法定假期和帶薪假期在世界上也是公認地短。
如果個體在經濟活動中不積極,最容易找出來的就是經濟原因。「勞動報酬佔GDP比重」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GDP增速比」是兩個互為因果的難兄難弟:從1979-2011年,勞動報酬佔GDP比值幾乎連續30年下降,直到2014年時才罕見的扳回一城。
這和中國過去幾年間的時局何其相似!2011年,正是創業風潮開始抬頭的時節,隨著收入增速跑贏GDP,2014年又成為輿論紛紛反思創業的一年。人們在趨利避害的選擇間,不經意透露出「天下苦工資低久矣」的事實。
工資低就算了,還愛加班。一項針對8個國家8000名員工的調查顯示,中國員工公認最勤勞,每周平均工作44.6小時。
很多年輕人都會被各互聯網公司廣告公司在招聘啟事中黑體加粗標明的「水果零食食堂三餐健身房母嬰室節日禮品餐補車補通訊補各類團建高大上逼格閃閃亮」欺騙,要知道那不過都是拿天天加班換來的些微撫恤而已。
正如蓋洛普調查透露出來的信息一樣——從工作領域來看,最不敬業的不是專業化程度最低的體力勞動者,而是辦公室里的上班族——不僅敬業者比例最少,而且怠工者比例也最高。
這個國家的互聯網公司市值全球第二(正如支付寶中的「富強」是最容易收集到的),卻依然沒有改變較差的福利和健康環境。這並不是中國員工不敬業的全部理由,但足以成為重要因素。
怎麼解決呢?什麼時候其餘那幾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集齊了,可能就可以兌換「敬業」了。
推薦閱讀:
※寫作還有什麼用?
※Money Talks:美利堅是如何一步步被同志攻陷的
TAG: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