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情感忽視」,你是受害者還是施害者?
作者:Dr. Song(宋博士)
「我應該比現在更開心才對。」
「我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有時候我感覺自己是個圍觀者,觀望著那些真正在生活的人。」
「我為什麼總是照顧不好自己?」
「我到底是怎麼了?」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能意識到,我們童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對我們成年後的生活有著無法迴避的影響。有些影響是正面的,比如父母和老師的獎勵或者一次比賽的勝利。有些影響是負面的,比如被父母打罵、被老師當眾羞辱。
這些真實發生了的事情,我們很多時候都能回憶的起,事件的影響也可以被真切的感受到。可是還有那麼一些「事情」,我們雖然記不得,但它們仍然可能對我們產生持久的消極影響。只不過這種影響的產生,並不是因為事情真的發生了,而是因為它們應該發生卻沒有發生。這就是童年期的情感忽視(Childhood Emotion Neglect, CEN)。
「童年期情感忽視「這一概念,是Jonice Webb博士基於自己二十多年的心理諮詢和治療的經驗,正式提出並進行推廣的。Jonice Webb博士認為:在一個家庭中,當孩子的情感需求長期得不到父母足夠的認可、接納、和回應,孩子便學會了去隱藏或者壓抑他們的真實感受,情感忽視的負面影響就發生了。
· 當孩子感到傷心難過,沒人關心一下:「寶貝,你怎麼了?」· 當孩子需要得到安慰的時候,父母注意不到或者故意視而不見。
· 沒人問詢問一下孩子:「你想要什麼?」
· 父母太忙,基本只管孩子吃飽穿暖,無暇顧及孩子的心理感受
上面羅列的這些父母的行為,沒有一個能被看成是虐待性質的,沒有一個涉及到讓孩子吃不飽穿不暖的,也沒有一個能被看成是臨床心理學所定義的「創傷性事件」。但是,如果一個年幼的孩子,在他們最需要被認可被關愛的年紀,經歷了足夠多這樣的有意無意的情感忽視,那麼他們在日後將會體驗到一系列與之相關的心理問題。
為什麼在情緒上被接納和認可,對一個孩子如此重要?作為人類,嬰兒降生後的首要任務就是與其他人建立「關係」。這種關係,不但使嬰兒在生理上得到滿足而存活下去,而且還使嬰兒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從而使嬰兒的社會化能夠正常健康的開展,幫助他們由自然人順利過渡到社會人。
在這一過程中,「情緒」就如同膠水一般,把嬰兒和母親或者其他主要撫養者粘連在在一起。依戀理論認為,在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年裡,母親要即時的連貫的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這樣孩子才能和母親建立和發展一種安全健康的依戀關係。母親的這種回應,包括幫助孩子知覺自己的情緒狀態,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反應,繼而幫助孩子來管理自己的情緒。
可是,如果孩子的情緒感受經常的被父母忽視或者誤讀,那麼父母就無意中給孩子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號:「你的情緒不重要」,「你的感受是錯的」,「你的情緒是不被接受的」。當孩子的情緒自我被否定了,這個信號就等同於:「你,不重要;你,不被接受!」。
「你的情緒不重要」· 父母喜歡替孩子做主,小到穿衣吃飯,大到選學校交朋友,經常不顧孩子的喜好和心情。
· 孩子看似無緣無故的哭鬧,在父母眼裡就是無理取鬧,認為孩子哭累了就不哭了,哭完就好了,所以置之不理。
· 孩子懇求爸爸陪著一起看電影,爸爸總是推脫: 我很忙,以後再說吧。
「你的感受是錯的」· 孩子告訴媽媽自己害怕去幼兒園,媽媽卻說:幼兒園一點兒也不可怕,好玩著呢。
· 孩子考試有了提高很高興,爸爸卻說:有啥高興的,考滿分才值得高興!
· 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很傷心,媽媽卻說:小朋友那是和你玩呢,別傷心!
「你的情緒是不被接受的」
· 孩子害怕去看醫生大哭,媽媽說:哭什麼哭,膽子這麼小?
· 爸爸接受不了孩子興奮時的尖叫,報以白眼,讓孩子停止尖叫。
· 家裡的寵物死了,孩子非常悲傷,爸爸卻說:有什麼好傷心的,不就是只狗嗎,別哭啦!
年幼的孩子,對父母的行為沒有反抗和抵禦的能力,但是他們有本能的生存策略。也就是說,孩子為了生存,會完全的接受父母對自己情緒的回應,從而作出相應的改變去迎合父母。一個孩子,如果經常體驗到父母的上述行為反饋,便會逐漸的把自己的感受放下了並擱置一邊,或者徹底隱藏了。只有這樣,這些感受便不會再被父母發現,自己就能變相的取悅他們了。可是這樣一來,時間長了,連他們自己最終都不能很好的意識到自己的情緒狀態了。結果,外在的我和內在的我就割裂了。
在這樣家庭環境長大的人,時常無法感知到自己真實的情緒,對自己的內心感受也時常表示懷疑。他們的情緒自我一直被否定被壓抑,沒能通過父母的肯定和接納而真實的被體驗過。他們的情緒沒有根基,無法著陸,似乎總在一種飄渺的狀態。他們的外表可能看似一個健全的人,但是內心深處卻是彷徨、寂寞、空虛。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哪裡有什麼不對,但是又不知道具體少了什麼哪裡不對。
他們無法很好的知覺自己的感受,也不能很好的覺察和體會別人的情緒,因此他們很難和別人建立深刻的情感關係。總覺得有那麼一堵牆橫在自己和別人中間,因此內心時常沒有歸屬感。他們總有種感覺,彷彿自己永遠在別處,不知道這個世界哪裡是屬於自己的。
童年時期遭受過情感忽視的人,他們不能相信自己的內心感受,也就無法完全相信自己的決定。他們也因此經常對自己的決定十分糾結,常常發現自己做了不想做的事。對自己犯的過錯,似乎又能很輕易的原諒自己。
臨床心理學發現,遭受了童年情感忽視的人,他們似乎總是為別人著想,卻很少為自己著想。他們或者因為意識不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而無法表達,又或者體驗到某種感受和需求卻害怕表達出來。潛意識的聲音一直在提醒他們:我的感受不重要,我的需求不重要。他們或許習慣了對別人報以微笑,但是對自己似乎額外的苛刻。當面對自己的時候,他們經常對自己感到失望,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
經歷了童年情感忽視的成年人,他們的情感體驗有盲點。他們不但無法很好的體會自己的內心狀態,也很難準確的體會別人的感受。當他們自己做了父母之後,也自然比較難以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所以,他們的孩子也非常有可能與他們當年一樣,在一個情感盲點裡長大,遭受同樣的情感忽視。
"童年情感忽視"自查問卷
1. 有時候和朋友或者家人在一起,我心裡卻沒有什麼歸屬感
2. 我非常驕傲自己不依賴其他人
3. 尋求他人的幫助,這對我來說比較困難
4. 我的朋友或者家人會抱怨我在感情上和他們比較疏遠
5. 我感覺自己在生活中並沒有實現自己的潛力
6. 經常想一個人呆著
7. 內心深處覺得自己不誠實不真實
8. 在社交場合通常感覺不自在
9.經常對自己感到失望或者生氣
10.對自己的評判比對別人的評判要苛刻的多
11. 和別人相比,經常覺得自己缺少點什麼
12. 和人相比,我更容易喜歡動物
13. 經常莫名其妙的感到不開心,容易被激怒
14. 我不太能知覺自己在很多情境下的即時心理感受
15. 不確信自己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16. 偶爾感覺自己彷彿在圍觀別人的生活
17. 相信自己是那種可以如隱士般生活的人
18. 我不太容易使自己平靜下來
19. 感覺有某些東西把自己拽住了,總不能活在當時當刻
20. 我有時候感到很空虛
21. 隱秘的覺得自己哪裡有問題
22. 生活中不自律,比如照顧不好自己的起居飲食
以上問卷由Jonice Webb博士編寫,Dr. Song 翻譯。對上述至少6個題目回答「是」,表明你童年遭受過某種程度的情感忽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