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教學實驗的「清明上河圖」丨AC「清華大學開放式建築設計教學專輯」編輯手記
謹以此文再次感謝在《AC建築創作》清華大學建築設計開放式教學專輯中,提供支持和幫助的各位老師、建築師和同學,感謝一起工作的主編、實習小夥伴和編輯們。
2014年春節前的某一天,我從清華建院《四月》的主編董磊那裡聽到這樣一個消息:
「學院要請八位建築師來帶設計課,AC要不要來報道一下?」
「唔,都有誰啊?任務書你有么?」
「你能知道的那些有名的建築師幾乎都在名單里,任務書可以跟學生們要。」
導師名單上那些閃閃發光的名字和角度不同的有趣課題,讓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羨慕,當年上學的時候哪裡有這樣的機會?於是,推動這個報道開展的動力原本簡單,我們希望藉助這些頗有成就的建築師聚集而產生的能量爆發,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到,建築在這些真正的職業建築師眼中意味著什麼,哪怕只有短短的八周。
所以,這是一個從一開始就自下而上的報道計劃。我們針對新媒體的特點制定了計劃,為了突出追蹤感,整個報道被分為三個板塊:課程開始時和結束後採訪每個建築師,並進行前後對比;每周記錄課堂進展和互動;課程結束後的學生收集設計成果及反饋。藉助新媒體多媒介和渠道靈活的優勢,課堂進展在豆瓣小站上定期更新,建築師的採訪錄音則製作成音頻節目,發布在荔枝FM的網路平台。春節前我們便開始聯絡建築師,並在每個設計組內尋找記錄課程進度的志願者,準備開學後大幹一場。
▲教學現場(2014)
這時我離開學校還不滿半年,進入AC工作後再遇師友,被問及最多的問題就是:你怎麼沒做設計?
除了少數迫不得已的原因,我想像中的媒體更能滿足我的好奇心(雖然後來事實證明好奇心要付出代價),而且從大一暑假把自己的設計做成ppt講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聽開始,我就期待著建築能夠為大眾所理解和欣賞,無論是作為藝術,還是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本來,建造自己的居所就和織布做衣一樣是每個人生存的基本技能,為何現在我們關心時尚卻很少關心空間質量?本來,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這樣或者那樣、開放或者封閉的空間里,為何我們從小學習欣賞音樂和繪畫,對建築的評價卻一直停留在「大褲衩」和「蓋房子」?本來,建築師應以其職業素養和經驗對建築負責,為何我們常常不僅左右不了政府和大業主的決定,連小業主也沒有給予我們尊重和信任?除了做好設計,我們難道不應該做些別的什麼嗎?
好吧,從理想回到現實,面對這個規模頗大的項目,我還是有些心虛,採訪對象都是大咖,絕大部分我從來沒有打過交道;8個設計小組裡的志願者同學是否能盡職盡責的完成記錄和整理,也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所以,採訪的第一個對象我選擇了直向建築的董功。大三的時候我在剛剛成立不久的直向實習過一段日子,董總也是「怎麼沒做設計」的提問者之一。5年時間,直向從三元橋的一間小公寓擴展到二三十人的規模,當年的同事,竟然還有一個人一直在。
開了個好頭之後,接下來的採訪就嘩嘩啦啦的進行下去。在這場馬拉松一般的採訪中,我的感覺或許與參與開放課的同學或許相似,除了對建築的不同理解,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些建築師原本抽象的形象,在他們的姿態、表情甚至每一個問題的停頓中間變得鮮活起來。
2014年的採訪從開課之後的第一周持續到第七周,老師們尚未得知學生的最後設計成果,更多的表達了理念和期待。梁井宇老師的採訪是在清華校園裡的拾年咖啡進行的,傍晚的咖啡館十分嘈雜,梁老師和助教青山君輕而和緩的音調卻在我們之間拓展出了一塊安靜的領地,梁老師喜歡舉栗子和打比方,採訪不知不覺就跨越了下午茶和晚飯的時間。李興鋼李總的採訪就十分簡短清晰,從中國院的大門進入,找到他的工作室似乎需要穿越密密匝匝的叢林,而他呈現在你面前的,卻是乾淨謙遜和輕描淡寫。拜訪馬岩松馬工的過程很「正式」,前期一直都是媒體負責人與我聯絡,到了MAD又先被帶著參觀了一圈,但接下來就出現了頗具戲劇性的轉折——午飯時間到,員工和在MAD上設計課的學生排著隊來到工作室一角的「食堂」打飯,我們也加入其中。「人民公社」即視感讓未來感十足的模型們一下子接了地氣。張軻老師帶著王碩和鮑威兩位師兄組成了一個教學團隊,對他們的採訪簡直就像是一個論壇,三人關注的方向一致卻各有看法,我們也聽到了所有採訪中最為直言不諱的對建築教育的批評。在同一天接受採訪的華黎老師則是另外一種節奏,也許是因為剛上完課比較疲憊,回答問題之前常常沉默片刻。胡越胡總和邵韋平邵總的採訪都在北京院偌大的辦公室中,顯得有些正襟危坐,但是當他們談起自己上學和工作的經歷,眉宇之間便會舒緩起來。而庄惟敏院長的邏輯性極強,總結整個開放課的用意幾乎出口成章。
▲採訪現場(2014)
只是所謂計劃就是被用來拖延的,採訪的進度比我們預計的緩慢許多,8位建築師的採訪從開課第二周的開始持續到第七周才結束,計劃中的課程結束回訪被簡化成了幾分鐘的視頻採訪最終剪輯進了短片。課堂記錄對於志願者同學來講,壓力很大,一方面因為他們在課上也需要向老師彙報成果,另一方面從零散的討論與對話中抽取閃光點,並形成可讀性較高的表達,確實需要經驗和訓練。最終,只有一多半的組勉強完成了課程記錄——這樣零散的記錄,在質量和傳達效果上並沒有達到「明成教室」(明成教室是同濟大學建築實驗班開通的豆瓣小站,用於課程記錄和展示,是我們進行報道的榜樣之一)的水平;也有好幾位老師的採訪,因為時間和版權問題,沒能製作成廣播節目。好在,我們緊鑼密鼓的努力終於趕上了終期評圖後的第一時間,微信公眾號陸續推送出了8位導師的採訪、課題任務書和學生的設計成果,並用跟蹤記錄和採訪的素材剪輯了12分鐘的紀錄短片作為整個報道的總結。這個系列報道在AC微信粉絲剛剛過萬的情況下,取得了十多萬的閱讀量。新媒體的原發大規模報道,用更快的速度、更靈活的媒介,達成了紙刊所不能達到的「媒體性」。
觀看記錄短片請點擊:紀錄短片丨設計課大冒險:清華建築設計開放教學微報道回顧
▲評圖現場(2014)
2014年的這次開放課,本身已經極其吸引眼球,清華建院的這一動作觸動了中國傳統大學教育的象牙塔,不是撓撓癢,而是一下子扔了八枚手榴彈。不管是學生、建築師還是我們,其實並未及細想,便被裹挾到洶湧的潮浪之中,沒有什麼既定的道路,而只能自己把握方向,從中破浪而行。然而,作為一個大同小異的事件,開放課到了2015年所能帶來的衝擊大大降低了,從「事件」變為「常態」對教學本身來說是莫大的好事,但是作為媒體此時該如何介入?雖然在2015年的報道開始時,我們還不自知,但是事件和時間的變化,已經將事情推向了另一個方向。
這一年時間,建築行業繼續走低,讓資本腎上腺分泌的不再是一個個畫城圈地的樓盤,而是全面佔領碎片時間、在下線產業攻城略地的互聯網創業。以微信為首的新媒體也迎來了產品生命周期中的大爆發,傳統媒體紛紛開通自己的公眾號,各種主編和副主編紛紛離職創業,自媒體異軍突起,再小的個體和團隊都有了發聲的渠道,成為生產原創內容的生力軍,公眾號對新聞的反應速度和內容質量隨之水漲船高。大眾媒體也開始將目光投向建築師,從「一條視頻」塑造的「新浪潮」建築師們到「夢想改造家」將設計師與普通百姓生活緊密相連——這些似乎描繪出一個扁平的、可全面感知的世界。
但是,如此的爆發迅速消耗了「業餘」內容生產者們以「新鮮感」和「興趣」帶動的創造力,在「生產」與「收益」尚無有效模式兌現的條件下,呈現出不可持續的疲態;而真正的建築專業媒體,在這場爆發中大多換湯不換藥,或是依然停留在組稿、審稿、校對的「期刊」層面,或是成為搜集、聚合信息的「平台」,新媒體只不過是搬運工,並沒有成為真正會發現故事、講述故事的「媒體」。
2015年的報道就在一輪一輪的刷屏中靠著慣性開始了,略微帶著不知所措,我們心中並不清楚它最終會呈現出什麼樣的面貌。今年的終期評圖場地移師建築系館新加建的方盒子,8個設計組在上下兩層聯通的公共空間中同時評圖,彷彿極具儀式感的大Party。我們的採訪從評圖結束開始,持續了兩個月。
▲評圖現場(2015)
齊欣齊爺是我孤陋寡聞的媒體生涯中見過的最認真的建築師,每次溝通細節回復及時而簡明扼要,採訪稿修改得也滴水不漏。王昀王老師有些頑童氣質,說話隨意和寫字艱澀幾乎在兩個頻道上,臨末還給自己換了一個「蒙娜麗莎」版的肖像照。採訪崔彤崔總的時候,我們在國科院大學那棟層高不一、來回錯層、數不清是幾樓的教學樓里迷了路,打電話求助,抬頭看見濃眉大眼的崔總站在挑台上向我們招手,就像接下來的採訪一樣平易而豪爽。徐全勝徐總的採訪時間很早,似乎只有在這樣的時候,一個4000人大設計院的總經理辦公室才能有片刻清凈。時隔一年再見馬工,他依然喜歡拿老北京舉例子,卻似乎更疲憊了。在朱錇朱老師事務所的高大窗戶外,看到了西山艷紅的晚霞,想起採訪時候不斷追問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有些抱歉。王輝老師真的像老師一樣給我上了一節媒體素養課,從提問的角度到關注的方向,再到媒體生存的擔憂,唐康碩和張淼兩位年輕建築師十分盡心的準備了學生設計的圖紙和ppt,給我一一講過。採訪李虎老師是我第一次去OPEN事務所的新辦公室,牆上掛滿了各種城市研究的分析圖,一杯咖啡之後,採訪進行得率性直接。
▲採訪現場(2015)
如果說去年我尚且縮手縮腳,害怕暴露自己的「新手」失誤而按部就班,今年我卻試著放開自己進入交流的情景中,不再僅僅就課題談教育,而是抱著一個個體對另一個個體的好奇,透過他們的選擇,想要看清選擇背後內在和外在的驅動力。建築師們對課題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帶著對自身成長印記的挖掘、揚棄或者反抗,國內和海外的教育、從業經驗,甚至接受專業教育前的記憶形成了時間的厚度。這種厚度與現實一起被放進「理想條件」實驗室,進行實驗的,不只有兩年來近200名學生,當然也有建築師自己。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命題作文——學校首先發問:建築師,你想教給學生什麼?建築師將建立在個人歷史上的價值觀和基於現實的未來拋給學生,而學生們的回答也將成為對他們職業之路的新命題。這其中令人著迷之處,正是這纖纖一脈對於每個命題者和答題者來講是如此個人化,而匯聚起來卻是中國當代建築現實和未來的一條河流,以及它的河床。
這種個人敘事與宏大敘事之間的若即若離,也恰似碎片化的新媒體和系統化的紙質媒體之間的相互解釋。雖然互聯網信息通過超鏈接和搜索引擎,理論上以無所不包的「網」的形態存在,但這種無差別、虛擬存在的「網」,如果沒有線索串聯起來,所能被人理解的僅僅只能停留在表面。通常意義的新媒體,快速刷新、追求事件性、時效性,只是增加了點狀信息的量,就如同不懂星象的人只能看到星星,卻看不到星座。而傳統意義上的紙質媒體更類似於一條線,經過編輯和撰寫者的理解,將點狀信息串聯成歷時性閱讀,想要獲取線索之外的信息卻需要大費周折。基於這樣的思考,當兩年來16個課題、17篇訪談、32組同學的設計擺在我們面前時,縱使這次教學本身失去了吸引眼球的事件性,其他專業媒體也已經對此事進行了專題報道,但我們依然用自己的方式,進行了一次嘗試——將一次有使用後評估的建築教學當做當代中國建築精英價值觀和方法論的集中試驗和傳遞,將一次事件呈現為一條「河」;將承載外延信息的二維碼所當做紙質媒介通向信息世界的入口,把一本紙刊做成一張「網」。
▲專輯內頁-課程任務書
▲專輯內頁-教師訪談
▲專輯內頁-學生作品
▲專輯內頁-推薦書籍、案例、電影及相關注釋
也許其他專業媒體的報道,是經過精英化篩選後的「評價」,而AC的專輯,像我們當前的時代一樣扁平,院長、建築師、學生……每個不同層級都在發聲,沒有誰是明確的主角;有充沛的點狀信息量,不是蜻蜓點水般的記錄,也不是抽象化的記錄,是面面俱到的記錄;而這龐大的信息量,並未失去編輯的內在邏輯,通過文字、圖片、二維碼信息,還是讓人感到了聚焦於「建築學」本身的定義的探索。
因此,在我們心中,這是一次「清明上河圖」般的編輯。沒有主角、信息龐雜、細節繁多、有血有肉,而又不失圖畫的節奏。清明上河圖,雖然不如文人畫有著精英化的提煉和抽象,卻是後人直觀全面地了解宋代城市生活的最佳途徑。我們的專輯也是如此,它是當代建築生態的長卷寫真。
這樣的編輯方式,既表達出AC多年精修編輯內功、形成一套AC的編輯方法論,更是表達出一種互聯網時代的編輯價值觀。充滿細節的全景式編輯,真理自會在多方解讀中呈現,在我們這個國家動輒「非黑即白」「一言以蔽之」的文化習慣中,補了白。
以整個報道過程作為我職業道路的開端,不敢說成功卻足夠美好,至少這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開始。
如果我們真的身處於潮浪之中,那麼比起破浪,或許更應該像衝浪者一樣,願每個人都能帶著自己的歷史,在浪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文丨沈思 本期責任編輯、新媒體主管
本文原載於AC建築創作微信公眾號,微信號:archicreation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AC《建築創作》2015年第4期總第185期
職業性與教育觀——清華大學開放式建築設計教學
官方淘寶鏈接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22001367467&qq-pf-to=pcqq.c2c
推薦閱讀:
※211大學新生,當班長和全力學習轉專業該怎麼選擇?
※論文大燜鍋 :普利策精確報道獎「問題孩子
※從小父母教我"別人欺負你你就不理他,他沒意思就不欺負你了"這種觀點對么?
※如何看待高曉松這句話「那些聲稱被應試教育毀了的人,不應試也會自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