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之中開發覺性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開示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I4OTcwOTI0.html?f=25913344&from=y1.2-3.4.3

居士們,大家吉祥如意!

現在可以照相,但是一旦開始講法的時候,就不要再照了。

——請!請!請!——

夠了嗎?夠了。請!

在隆波(隆波帕默尊者自稱)講法的時候,請大家配合一下,不要照相。因為隆波講法的時候,無法提前知道所講的內容,那是取決於聽眾的。如果聽眾的心比較寧靜,法也會比較細膩、比較深入。如果聽眾的心是比較散亂而飄忽不定的,那麼法也是蜻蜓點水式的;它是與聽眾的心靈狀態相匹配的。

理論階段的法,與實踐階段的法是不同的!理論階段的法,可以提前預備今天要講這個,然後再講那個……

但是現在,隆波也不知道將會講些什麼。

不過我們知道今天的主題是《在日常生活之中發展覺性》。這的的確確是修行的核心!一般來說,當我們想到修行的時候,就會出現這樣的畫面:一定要打坐、一定要經行,無論做什麼事,都和普通人在日常生活里是不同的——一定要放慢速度、要輕柔;一定要緩慢地移、緩慢地動。如果走,一定要走得很慢,或是無論做什麼都要慢慢做,我們認為這才被稱作是修行。又或者,打坐時,一定要閉眼才叫做修行,是不能睜眼的。必須是這樣的姿勢以及那樣走,才稱為修行。

其實,修行並不是這樣。

真正的修行是要有覺性!

什麼時候有覺性,什麼時候就是在修行!

什麼時候有覺性,什麼時候就是在精進!

什麼時候沒有覺性,什麼時候就是沒有在修行也沒有在精進!

阿姜曼尊者的教導非常好,他說:如果我們修習禪定過多,修行的進展就會變慢。如果我們不斷地思維與推理,心又會容易散亂。修行的核心要領是——在日常生活之中發展覺性!

在日常生活之中發展覺性,並不意味著不必打坐和經行、不必在固定模式里訓練,並非如此。在起步階段,我們需要依靠固定的模式來顯露覺性。一旦覺性顯露了,我們就要把覺性運用在日常生活里。真正的分水嶺在於:誰可以在日常生活之中開發覺性!

如果有誰無法將覺性運用在日常生活里,那麼他在此生想要體證到道、果、涅槃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要想找到一個在生活里真正具備覺性的人,太難了。但是,一個人若在生活里具有真正的覺性,那麼今生今世體證道、果、涅槃就不是太難的事!

道、果、涅槃真的存在!

如果身為佛教徒,卻不相信道、果、涅槃真的存在,就說明我們尚未明白佛法,還離佛法非常遠!說明我們的信仰還是飄渺無依的。

涅槃並不只是一種理想。涅槃真的存在!涅槃就是欲貪的徹底止息。心的欲貪一旦止息,就會認識到涅槃是什麼。

欲貪是心的渴望,或是懷有強烈慾望的心。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自心,它一直在渴望不止。能夠感覺到嗎?心一會渴望這個、一會渴望那個,一直在不停的掙扎,根本無法找到真正的寧靜與快樂。

涅槃這個詞意味著欲貪的止息,也就是不再有任何渴望;它意味著停止造作,又稱為「非造作」;欲貪的止息,也叫做「離染」,這些全是對於涅槃的不同形容。

涅槃真的存在!涅槃並不是人為描繪的虛無縹緲的理想。佛陀告訴我們:涅槃真的存在,涅槃是最極致的快樂!如果誰體會到涅槃,誰就會知道那是極致的快樂。涅槃遠離了自我,遠離了對於自我的執著;涅槃遠離了煩惱、遠離了苦,但它並不是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

佛陀不僅教導涅槃,他還指示給我們如何實踐從而達到涅槃的方法。我們無須將涅槃描述得太過遙遠,有些人把涅槃描繪的太遙不可及了,彷彿多生多世也無法抵達,彷彿那只是佛陀誘導大家去行善的美麗謊言而已!佛陀為何要誘導大家行善呢?佛陀所教之法比行善更上一層,並不只是為了誘導大家行善而已。行善當然會得到善的果報,但依然也會遭受好人式的苦!

佛陀教導了可以抵達涅槃的方法。他教導我們若想抵達涅槃,就需要學習什麼?也就是學習與了解自己。這個被稱為是自己的(東西)——就是身和心!我們要學習與了解身和心的實際真相是什麼。若想要抵達涅槃,就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與心。

透過學習,我們了解身和心只是屬於世間的一個部分,而非真正的我們。當我們能夠看到這些,就會放下對於身和心的執著。當我們不再執著於身和心(或遠離了身和心),就可以照見涅槃。真的不難,一點都不難!

佛教並不是哲學!有人認為佛教是哲學,也有人認為佛教是科學。然而隆波認為,佛教根本不需要是什麼?事實上,佛教只是一種引領大家離苦的教導而已!

如果誰了解這個教導,誰就可以無苦,可以幸福快樂地活在世間,而無需躲進深山老林。因為在哪裡都可以有幸福與快樂!工作賺錢並且養家糊口的在家居士,一樣可以幸福快樂,而且幸福與快樂是一個層次又一個層次遞增的!如果誰的因緣更為圓滿,得以出家修行,那麼他將有機會接觸到更細膩的快樂。

法是存在於每個人的,並不專屬於出家僧。法是中性的,它屬於每個人。如果我們了解身與心、有覺性地知道身和心,有一天就會放下對於身和心的執著,進而體會到最美妙的幸福和快樂!這種幸福和快樂無法用語言表達,也無論如何都想像不到。當人真正體會到它的時候,眼淚會脫眶而出,會驚嘆道——啊!如此的幸福與快樂居然真的存在!

我們在現實生活里也能體會到幸福與快樂,只是世間的幸福和快樂極其短暫、轉瞬即逝。比如我們追求一個漂亮的女孩,一旦追求到了,會感到幸福快樂。但是請問,這種快樂能夠持續很久嗎?不久的。很快你就會厭倦,然後又想得到其它東西。世間的快樂和幸福永遠沒有滿足之時,這跟修行的快樂不可同日而語。如果透過修行逐漸了解身與心,就能體會到不同層次的快樂,它們會越來越精妙!同時,心也會有階段與有次第的遠離苦。

現在跟隨隆波學習的人里,心能夠醒來並且具備真正覺性的人,是非常多的。已經說不清有多少了?幾千還是上萬吧。他們的生命已經被徹底改變。在報告禪修進度時,他們都表示說,自己的人生已被徹底轉化!以前覺得特別特別苦,現在只剩下一點點了;以前要苦很久很久,現在時長越來越短。

如今他們覺得很快樂,並且發現以前的快樂總是依賴於別人或是身外之物。開發覺性之後,自身就有快樂湧現,當下就有,並且這種快樂不依賴於任何人。

如果快樂是仰賴於某人或某樣東西,它就會讓我們變成奴隸而沒有自由。例如我們與某人在一起會覺得快樂,那麼就需要討好他,否則他可能會離開我們。又或者,如果我們的快樂是因為有一輛漂亮而豪華的轎車,那麼假如車子壞了或是被撞了,快樂就沒了。我們變成車的部下,要帶它去洗澡、給它飯吃、給它加汽油等等,總之要給它提供各式各樣的服務。

世間的快樂是沒有自由可言的,它們總是需要依賴於他人、依賴於它物;然而佛法的快樂卻是非常神奇的。有了覺性,就有快樂;有了禪定,就有快樂;有了智慧,也會有快樂。進而當我們放下對於身和心的執著而解脫自在了,那種快樂更為美妙。所以,快樂具有不同的層次,層層遞進、一個階段又一個階段。

每一位佛教徒真的很有福報,因為佛陀教導了我們滅苦之法。如果按照佛陀教導的方法去實踐,就能體會到不同層次的快樂。這並不是說,我們現在要先受苦受累,等到幾年以後證得「道、果、涅槃「,才會快樂。並非如此!也不是說,這輩子修行了,要等到下輩子或是下下輩子才會快樂!不是這樣的!

佛教是甚為神奇的!如果我們開發覺性,苦就會在眼皮底下開始消失,苦在當下便從內心深處消失得無影無蹤。佛陀教給我們方法,我們只要追隨其步伐,有一天就真的可以徹底離苦。之後,我們在生活中只有輕鬆、愉快、幸福與快樂!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們依然會有快樂,因為那種快樂不依賴於任何的人事物。只要覺性升起,快樂就在那裡。

什麼方法能讓我們走上這條路呢?那個方法被稱為四念處的修行,或者用更直接的說法是——修行毗婆舍那(內觀/觀禪)。

宗教的實踐有兩種,一種稱為奢摩他,一種稱為毗婆舍那

奢摩他是為了讓心寧靜、快樂,能夠善良與積極樂觀。

至於毗婆舍那,它不是為了追求快樂、平靜、善良與積極樂觀。毗婆舍那是為了讓我們學習並且得以照見身與心的實際真相——身與心的無常、苦和無我。這樣照見之後,我們會放下對於身和心的執著。此時就會體驗到極其美妙的幸福和快樂。一旦放下對於身與心的執著,就會接觸到涅槃!

想要認識涅槃,就要徹底了解身與心,然後就可以自己親見涅槃!因此,我們現在需要持續地開發覺性。

隆波遇見的大部分修行人,幾乎全都黏著在奢摩他上面。因此,世間人變為兩類:第一類是根本不修行的,完全迷失在世間;另一部分喜歡修行的人,則幾乎全部粘著在奢摩他裡面。

我們這些喜歡修行的人可以自己體會一下:如果修行好幾年了,情況一直是有時寧靜有時散亂,用功便寧靜,然後又再散亂。或說這麼多年來,心一直是寧靜了再散亂、散亂了又寧靜;就說明我們肯定沒有修行毗婆舍那。因為心只是在一味的追求快樂和寧靜。

透過實踐奢摩他所得的快樂與寧靜是無常變化的!在此世間,不存在永恆的快樂。世間的快樂不會永存,無論如何都一定會變化。快樂都是臨時的,短暫升起不久便會滅去。

奢摩他的目的是為了寧靜、快樂、善良與積極樂觀。毗婆舍那則是為了產生智慧,照見身與心的實際真相。因為目的不同,所以它們的踐行方法也不一樣。

我們要學習清楚的區分:心走什麼途徑是奢摩他,心走什麼途徑是毗婆舍那。如果區分不了,就說明絕大部分人只是在修習奢摩他,儘管他們自以為在修習毗婆舍那。

奢摩他的修行原則比較簡單,其原則是先要觀察自心。通常,我們的心是居無定所的,總是漂浮不定,一直搖擺。一會迷失到那裡,一會迷失到這裡,一會兒抓取這個,一會兒抓取那個。一個不會修行的人,便會強迫自己的心去寧靜,強迫心是善良與積極樂觀的。可是無論如何強迫與打壓,心都無法靜下來,只有緊繃與鬱悶。所以修行之後,心若是緊繃的,就表示在以錯誤的方法修習奢摩他。如果實踐正確了,心是不會緊繃的。

當我們了解心的特性便會發現,心就像是一個淘氣的小孩:一會兒跑到這兒,一會兒跑到那兒;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一會兒苦,一會兒樂;心就是這樣的。修習錯誤的奢摩他,就像是拿著打小孩的竹鞭,一直盯著小孩,不許他動,小孩會非常緊繃和鬱悶。心也是同樣的情形,如果強迫它寧靜,心就會緊繃與鬱悶。所以需要懂得技巧,找一個讓心喜歡的禪法作為誘餌。舉例來說,我們都知道這個小孩喜歡吃冰淇淋,那麼我們可以告訴小孩別在外面玩了,回家來吃冰淇淋,這樣小孩自然願意回家。他會很快樂,對嗎?然後,他就不願去外面了。

修習奢摩他的原則也是同樣的。我們只須選擇一種心所喜歡的禪法,而無須掛慮如何讓心靜下來。假如覺知呼吸是輕鬆、快樂的,那就覺知呼吸(觀出入息);有些人觀照腹部的升降會覺得輕鬆、快樂,那就觀照腹部的升降;有人稱念佛陀;有人喜歡經行,有人修習隆波田的動中禪等等的。如果練習之後,心覺得輕鬆、自在、快樂,那就練習這個方法。這種喜歡與快樂是產生禪定的最直接因素。一旦心有了快樂,它就不再願意去其它地方,它便會與那個帶來喜悅感的禪修觀察對象打成一片,秘訣就在於此。

有些人無論怎樣修行,心就是靜不下來。因為他們拚命在強迫心去寧靜,所以不可能寧靜。相反的,一定要找一個心所喜歡的禪法來作誘餌。比如,隆波小時候喜歡觀呼吸,1959年接受隆波李尊者的指導時,學習的就是觀呼吸。觀呼吸,就會快樂;有快樂,心就會寧靜。就像是小孩吃了冰淇淋,不願再去外面玩兒。這就是禪定的秘訣!

奢摩他的訣竅在於選擇一個心所喜歡的禪法,讓心自然寧靜下來。寧靜若不是被強迫的,心是不會緊繃的。如果有誰修行以後感到緊繃與鬱悶,就表明他的修行既沒有奢摩他,也沒有毗婆舍那。如果修行以後,心是快樂與寧靜的,這樣的奢摩他是沒有任何強迫與壓力的。一旦有了快樂與寧靜,就不要得少為足!

如果修行只是一味的追求快樂與寧靜,實在太膚淺了。佛法比這個更加精深!如果修行只是一味的追求快樂與寧靜,那麼無須佛陀出世,其他老師也可以教導。然而佛法比此更為精深。

佛陀的教導是其他人所沒有的,那即是毗婆舍那。

剛才隆波講過,毗婆舍那的目的就是學習並且照見身與心的實際真相。如果能夠了解身與心的實際真相——無常、苦和無我,就會了解它們不是「我」。如果這樣照見,心便會厭倦與厭離。正如佛陀教導說:因為照見實相,所以厭離;因為厭離,所以慾望淡化;慾望的淡化就是執著與抓取的淡化;因為慾望的淡化,所以解脫;因為解脫了,才會知道說解脫了。

生死已盡一語,是指此生是最後一生。梵行已立一語,是指修行徹底結束了。最應該做的事情已經完成,為了離苦所要做的其他事情不再存在;一旦結束,就徹底結束了。這和世間的工作不同。世間的工作需要一直做下去,賺的錢會花掉,接著又要工作;賺的錢又花掉了,又去工作……然而修行是有終點的,被稱為結束工作。結束我們的工作就是修習毗婆舍那工作的結束,這與世間的工作不同;後者苦了又苦,一直循環反覆。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其原則就是:「因為照見實相,所以厭離;因為厭離,所以慾望淡化,慾望的淡化就是執著與抓取的淡化;因為慾望的淡化,所以解脫;因為解脫了,才會知道說解脫了。」起步點在於「因為看見身與心的實際真相」!何謂身與心的實際真相呢?身與心的實際真相就是三法印。

因此,毗婆舍那的修行並不像很多人理解得那樣膚淺,以為只要覺知身、覺知心,就是修習毗婆舍那。僅僅只是覺知身、覺知心,還是在修習奢摩他。一定要照見身和心的實際真相,才是毗婆舍那。

有人實踐觀呼吸,心始終盯住呼吸,從不離開,然後認為——覺知身、覺知心,就是毗婆舍那。並非如此!毗婆舍那必須見到三法印。

僅僅只是觀呼吸,心從不離開;或是一直在觀腹部起伏,從不離開;或是者經行時,腳的任何移動都有覺知、心從不跑掉等等的,都還不是毗婆舍那。毗婆舍那不是僅僅覺知身、覺知心,而是一定要知道身和心的實際真相。

身與心的實際真相就是三法印,理解這個非常難。如果有誰了解身和心的實際真相,誰就已經開始見法(開悟)了。

了解身與心的實際真相有三個等級——稱為智慧的三個層次。

最基本的智慧是照見身與心的實際真相,照見身與心不是。初果須陀洹,就是照見身與心的實際真相不是

佛法教導說,證悟初果者的戒行是圓滿的,定則只有一丁點,慧也只有一丁點。即便是須陀洹,定也只是一丁點,慧也只是一丁點。只不過他的戒行圓滿後,有了覺性,任何煩惱升起,心都會及時識破,所以煩惱習氣無法再控制心,也就自然不再犯戒!至於只有一丁點的定,是因為須陀洹的心和普通人沒有兩樣,也是飄來跑去的。

我們有感到我們的心一直飄忽不定嗎?看得出來嗎?比如坐下來聽隆波講法,有時心會跑到隆波這裡;有時則會專心聽,就不再看隆波的臉了,只是用心聽;聽了兩三個詞,就關掉自己的開關,去想了。想了、聽;聽了、想。心一直搖擺不定,總在不停變化。

如果我們及時的照見,就會看見心的瞬間生滅:一會兒心生在眼、一會兒心生在耳、一會兒生在心去想;不停地變、不停地變。所以要不斷的覺知,不間斷的覺知身與心。持續的訓練,不難的!它很簡單,比我們想像得還要簡單!

第一步,要讓真正的覺性顯露。首先,找一個方法來訓練覺知。在看到身和心的實際真相之前,一定要先看見身和心。如果忘記身也忘記心了,是不可能看到身與心的實際真相的。因此要先訓練覺知身與心,發展覺性就是覺知身與心,這是修行的起點,也是修習毗婆舍那的第一步。

我們的心一直處在迷失狀態:迷失在看、聽、想,迷失在品嘗味道,迷失在身體接觸的感受里。比如坐著坐著,身上會癢,我們就會抓癢,對嗎?抓的時候,心會比較舒服。我們並未覺知到身在抓癢、心覺得舒服。我們只是習慣性的無意識抓癢而已。那時,我們已經忘了身與心。無論做什麼,如果忘了身與心,就是沒有覺性。

隆波說的覺性是指修習四念處的覺性,是指知道身與心的覺性。忘記身和心的時候,就稱為沒有覺性。我們可以試著衡量,看看自己忘記身和心的頻率高到什麼程度?注意到了嗎,當我們「想」的時候,心就像是衝進了「想」里,對於身與心的意識就失去了。雖然有身,但就像沒有身一樣;雖然有心,但就像沒有心一樣。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與心,而只是陷入所想的內容。

剛開始的階段,很簡單,找一個禪法作為觀察自心的參照點。比如習慣於觀呼吸,那就觀呼吸,以玩遊戲的方式去覺知,目的不是為了寧靜。如果喜歡念經禮佛,那就念經禮佛,輕鬆遊戲地念,念不是為了寧靜。如果喜歡觀腹部的升降,就去觀;喜歡觀行、住、坐、卧,就去觀行、住、坐、卧;如果喜歡隆波田動中禪的手部動作,就去做。那樣做是為了及時知道自己的心。

舉例來說,觀呼吸時,輕鬆自在的呼吸。心跑到呼吸了,要及時知道;心跑去想了,要及時知道。心升起苦、樂、好、壞,要持續知道。透過觀呼吸,持續知道自心。或者念經與念誦「三藐阿羅漢」之類的,念的時候,心一跑去想別的事,及時知道心跑了。念經時,心寧靜了,知道心寧靜;心散亂,知道心散亂。念經的時候要持續知道心的變化。這就是訓練覺性。觀腹部起伏也可以。觀腹部時,心跑到腹部了,要及時知道;心跑去想了,要及時知道,無論心做什麼,都要知道。

當我們著手於實踐,起步階段都要找到一個禪法,一個自己比較擅長與順手的方法。修習之後,心感到輕鬆自在了,就可以繼續選用那個方法。念佛也行,念三藐阿羅漢也可以;呼吸也行,腹部升降也可以;經行也行,隆波田動中禪的手部動作也可以。但請注意,修習目的不是為了讓心靜止,而是為了持續看見心的變化無常與運行軌跡。比如稱念「佛陀」,心跑去想了,要及時知道;或者稱念「阿羅漢三藐……」(巴利文的佛經),心跑去想了,要知道,「……三佛陀帕卡瓦」,心又跑了,也要知道。如果經常如此訓練,以後心只要稍有一點動靜,剛一想,覺性就會自己升起。

覺性無法依靠人為的指揮而升起,覺性升起的原因在於心牢牢記得那種狀況。所以《阿毘達摩》才會說:提拉杉亞(《阿毘達摩》巴利文的發音」——就是心牢記那種狀況,它是覺性產生的直接原因。

不斷的訓練心去看到各種狀態,直到有一天,覺性自然升起。一旦真正的覺性顯露,就可以慢慢體會到,覺知會自己升起的。

一旦覺性自然升起,從此我們的修行便再沒有門戶之見。觀身還是觀心等問題再不會存在。剛開始的階段,有人可能選擇觀身,有人可能選擇觀受,也有人選擇觀心,那都只是起步階段,選擇一個禪法來作為參照物而已。一旦越來越多的及時知道心,覺性可以自己升起。之後,就再也不存在哪門哪派。僅僅只剩下——當下是有覺性還是沒有覺性?

當下若有覺性,有時候覺性會覺知身,有時候覺性會覺知感受,有時候覺性會覺知心,我們無法選擇覺知身還是覺知心。如果有誰還在選擇只觀身或是只觀心,那麼就掉進了奢摩他。因此,真正的覺性在何時升起,我們無法選擇,有時候是覺知身,有時候是覺知感受,有時候則是覺知心。

就像剛來的時候,法工安排大家先坐等一下,時間還沒到,有位穿綠色衣服的居士來報告禪修進度。報告進度時,他說有一天他在洗澡、刷牙還是梳頭時,感到身體不是「自己」。在完全沒有刻意的情況下,覺性自己升起了(不是人為造作出來的),然後就看見不存在。

何時覺性升起去覺知身體,就會知道身體不是「我」。何時覺性升起去覺知感受,就會知道感受不是「我」。何時覺性升起去覺知善心與不善心,就會知道心不是「我」。一旦真正的覺性升起,就開始照見——是身體在呼氣,不是「我」在呼氣;是身體在吸氣,不是「我」在吸氣;是身體在行、住、坐、卧,不是「我」在行、住、坐、卧,身體不是「我」。如果真正的覺性升起,當苦樂產生時,就會看見苦樂只是另一個混入身體的部分而已,不再是「我」苦、「我」樂。一切的善心與不善心(比如貪、嗔、痴)升起,就會照見是心(它)貪、心(它)嗔、心(它)痴,而不是「我」貪、「我」嗔、「我」痴,就會看見一切都不是「我」。

在剛開始,可以協助一下。每個人都要有一個適合自己的禪法,喜歡經行也行,適合念佛也可以,都可以,要選擇一樣作為參照物來觀察心的運行軌跡。然後,覺性將會自然升起。一旦覺性升起,它會覺知身與覺知心。有時候覺知身、有時候覺知感受、有時候覺知心,然後就會照見它們不是;看見正在移動的身體不是;看見正在呈現的感受——苦、樂、不苦不樂——不是;看見心的善與不善不是不存在。

一個看見不存在的人,就被稱為已經體證初果(須陀洹果)的初級智慧。不存在,沒有一個,這是初級智慧。

至於中級智慧,就是照見身體根本是純粹的苦!看見身體是純粹的苦的方法,仍是開發覺性——覺知身與心,跟初級階段是同樣的覺知。有時候覺知身、有時候覺知心,它會自然的持續、自發地覺知下去。

等到有一天,量足夠了,心會聚集起來,對於收穫做出徹底的宣判。它會知道「身是純粹的苦!眼、耳、鼻、舌、身組合的身——是苦的聚集。」

在座有誰認為身體是苦,有嗎?有的話,請舉手,誰認為身體是苦的?那些舉手的人先不要放下,隆波問一下,你們是認為身體一直是苦,還是時苦時樂?看到沒有,我們並不認為身體一直是苦,而認為是時苦時樂。試試不把手放下,一會兒就苦給我們看了!好了,大家可以把手放下了。

別以為我們已經懂得法了。

佛陀教導說:五蘊是苦!此身此心是苦!可是我們根本沒有看見此身此心是苦。一個真正看見身是苦的人,一定是三果阿那含。一個真正看見心是苦的人,則是四果阿羅漢。

至於那些認為身是時苦時樂;心是時苦時樂的人,隨著覺性的增長,就會看見苦充滿身體,只是多和少而已。心會自己看見!一旦看見身體是苦,看見那些組合成身體的——眼、耳、鼻、舌、身——是苦,我們會放下對於眼、耳、鼻、舌、身的執著。如果連眼睛都不執著,就不會執著於色;如果連耳朵都不執著,就不會執著於聲;如果連鼻子都不再執著,就不會執著於氣味;如果連舌頭都不再執著,就不會執著於味道。之所以還會粘著眼、耳、鼻、舌、身,是因為心還在粘著色、聲、香、味、觸,就會在色、聲、香、味、觸這些方面有喜歡與不喜歡升起。但是如果智慧清楚的呈現——中級智慧升起,便會看見到身是純粹的苦,便會放下對眼、耳、鼻、舌、身的執著,也就自然不再執著色、聲、香、味、觸。欲界的貪與嗔(對色、聲、香、味、觸的喜歡與不喜歡)將不再升起。因此佛經說:三果阿那含才能夠斷欲界的貪與嗔,因為智慧照見身體的實際真相了!此身是苦,只是中級智慧。

我們來大學講法就要講到智慧,如果教導其它的,不符合大家的身份。還有比這個階段更高的。

最高的智慧是——照見心是純粹的苦!有誰照見心是苦的?居然還有……連身體是苦都還沒看到呢?感覺到嗎?心時苦時樂,看到沒有?我們並未看見心是苦的!我們認為心是時苦時樂的,這與實際真相不符。

一個看見身是苦、心是苦的人,被稱為照見五蘊是苦;也被稱為清楚照見苦(苦諦),就會徹底放下慾望。於是,苦因(集諦)不再升起。苦因(集諦)就是想讓身離苦得樂、想讓心離苦得樂。如果清楚的了解身與心只是一堆苦的聚合,想讓身心快樂的意欲就不再存在,因為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想要讓身心離苦的意欲不再存在,因為知道那也是不可能的。喜歡與不喜歡將會徹底消失,再不會升起想要身與心這樣或那樣的渴望。這被稱為徹底照見苦(苦諦)之時,會斷掉苦因(集諦);斷掉苦因(集諦)的同時,照見苦滅(滅諦),也就是清楚照見涅槃。知道苦、斷苦因、照見苦滅的瞬間,被稱為聖道(道諦)!苦、集、滅、道發生在同一瞬間!

修行首先要持續訓練去感知身和心:看見身體(它)工作,身體(它)站立,身體(它)走,身體(它)坐,身體(它)卧,而不是「我」在行、住、坐、卧,看見身體不是「我」。看見心(它)工作,心(它)苦,心(它)樂,心(它)好,心(它)壞,而不是「我」。生氣,心生氣,不是「我」生氣!繼續練習下去,就會看見身與心都不是「我」!

沒有一個在身或心裡,也沒有一個在身或心外!這是初級智慧的須陀洹果的階段。

接下去,知道身、知道心,有覺性的繼續知道身與心,持續訓練,等到有一天智慧清楚的呈現,看見身體是純純粹粹的苦!然後,對於身的執著將會徹底消失,不再執於眼、耳、鼻、舌、身;也不再執於色、聲、香、味、觸。對於身,不再有滿意與不滿意(喜歡與不喜歡)。如此,欲界的貪和嗔徹底斷去,這是中級智慧!

繼續修行下去便會直擊要害——心,我們會看見心是非常非常快樂的。成為了知者、覺醒者,喜悅者的心,是極其快樂的;而成為思考者、回憶者、裝飾者、演繹者,是極其痛苦的。我們會看見心有兩部分,此時工作尚未結束,需要繼續。某天,當我們清楚照見心竟是純純粹粹的苦的時候,心會徹底把心還給世界!這真是極為不可思議的事,心把心還給世界!

目前你們還只是聽說。但如果親自修行,有一天就會自己看見:心可以把心還給世界!當它把心還給世界,就再也不執著與不抓取任何東西。執著得最為徹底與頑固的東西,執著認為是我的,其實就是這顆心!有次第的修行下去,直到看見心是純粹的苦——這是高級智慧。

基礎階段的練習是為了看見不存在,中級階段的訓練將會照見身體是純粹的苦;最後階段,我們練習直到看見心是純純粹粹的苦!

慢慢來,沒有想得那麼難!訓練方法並不難,隆波就是從居士身份開始的。

七歲的時候,隆波去昂首噶然寺跟隨隆波李尊者修行。尊者是特別殊勝的、非常難得的禪師!跟他學習時,我只有七歲。尊者只是教我最初級的奢摩它——吸氣-念「佛」,呼氣-念「陀」。我日復一日毫無間斷的練了兩三年,等到尊者過世,就再也沒有任何老師接著教了;那時不懂毗婆舍那,訓練的只是寧靜。

隆波還是小孩時就開始練習禪定,只會訓練寧靜而看不見帶我們離苦的智慧在哪裡。哪一天訓練後,心是寧靜的,就覺得今天是離苦的;心寧靜了沒有幾天,又再恢復散亂,然後又苦了。接著重新訓練,一旦寧靜了,就覺得:哦!今天又再次離苦了。一會苦,一會不苦,就這樣反覆循環,不知道如何步入毗婆舍那。

直到1982年去向龍普敦請法,龍普敦指示隆波觀照自心。以前我也觀過身,很擅長嗎?根本不擅長。之所以觀,是因為不知道該觀什麼,只好觀身。但是心覺得這太淺顯、太簡單了,不喜歡。自從聽到龍普敦要我觀照自心,我就開始訓練。那時我在國務院工作,與在座這位阿姜瑪麗特別近,大樓是緊挨著的。每天一睜眼就開始修行,想到今天是星期一……要知道公務員想到「今天是星期一」,會覺得真枯燥。心覺得枯燥時,知道心枯燥!星期二呢?嘿,最沒勁了,知道沒勁!星期二是相當鬱悶的。星期三,感到厭倦了嗎?星期三真是令人厭惡!星期四心情愉快,感覺到了嗎?星期五是興奮的!

早晨起床僅僅想到「今天是星期幾」,我們的心就變了。其實修行沒有什麼,在真實的生活中練習是無須進入深山老林閉上眼睛、堵住耳朵的。修行就是學習與了解身和心。無論我們在哪裡,都有身和心,並非此處沒有身和心,惟有寺廟才有。哪裡都有身與心,因此哪裡都可以修行!修行就是學習與了解身和心的實際真相。

一早起床,那時身為公務員的隆波如果想到今天是星期一,心就覺得沒意思;想到今天是星期五,心情就會舒暢,我們要及時知道這些的發生。心覺得沒意思,要知道;心情舒暢,也要知道!想到星期五就會愉快,如果進一步想到是雙休日,那種愉悅感會更多。有誰是這樣嗎?沒有例外,只是不願舉手而已,這樣顯得工作比較賣力。當想到是星期五就心情舒暢,看來看去,嘿,記錯了,今天是星期三,快樂立刻轉變,心挪了個位,又苦了起來;這時就要看見苦的升起。

吃飯的時候也可以修行,當我們吃飯或者走進餐廳,如果看到今天全是自己喜歡的食物,心就會很快樂,感知到了嗎?如果今天全是不喜歡的食物,我們就會覺得廚師沒有一點新意,什麼都不懂,每天都是同樣的菜,全是我不喜歡的。一旦看見這些,心就會不高興,要及時知道心的這些變化。而不是糾結於今天有什麼飯菜,也不是去知道今天有鴨湯、雞湯、魚湯、麻辣湯之類的;而是要知道自己的感覺。比如看見這樣的食物,心是這樣的感覺;聞到這樣的味道,心的感覺是這樣;知道心,知道心的感覺,這是真槍實彈的在日常生活中開發覺性,根本不是閉上眼睛、堵住耳朵的躲在哪裡。

生活在哪裡,修行就在那裡。我們看到這樣的食物,心的感覺如何,要及時知道。吃進去之前,覺得全是喜歡的食物;放進嘴巴里以後,噢!原以為好吃,結果卻不好吃。誰有過這種遭遇?看起來好吃,放進嘴裡的味道卻不好,那時你會感覺如何?很高興嗎?當我們吃到味道不好的食物時,才不會高興呢,對嗎?我們會覺得糟透了!會覺得廚師真差勁。心不喜歡的時候,去知道心在不喜歡。要及時地知道我們的心。

(隆波繼續舉例)比如當我們離開辦公室或是早晨上班遇見堵車的時候,又或者是從家裡開車出來,一路全是紅燈,你的感覺會是如何?碰到紅燈會感覺鬱悶吧?一會兒是紅燈,一會兒又是紅燈,整天全是紅燈,真討厭!如果哪天碰到的全是綠燈,就覺得心情舒暢,看見綠燈就高興,一路飛奔。哎呦,本來還是綠燈,突然變成紅燈,黃燈則要抓緊時間往前闖,對嗎?紅燈亮了,警察站在那裡,我們剎車,回頭再看,警察是假的。現在曼谷人經常被騙,假警察實在太多了。真假警察的不同在哪裡看得出來嗎?……看肚子呀!真警察比假警察胖。如果被紅燈卡住的時候,你是第一輛,會感覺如何?哎呀——急死人了!有時候是這樣對嗎?如果你是第二十輛呢,感覺如何?會覺得舒服些,意識到了嗎?如果是第八十輛或第一百二十輛呢,就沒什麼感覺了。即使綠燈也無動於衷,因為無論如何也過不去。

我們要去知道我們的感覺,這就是在生活中真刀真槍的修行。別以為普通生活中的修行不會有結果!事實上,能否達到道、果、涅槃的真正分水嶺恰恰在於此,在於我們能否真正在現實生活之中修行。

普通人一天能有幾個小時禪坐與經行呢?絕大部分時間反而是活在普通的世界裡。如果只在寺廟、專修、禪坐、經行的時候才能修行,修行的機會就非常少。一年能有幾次?一天可以有幾小時?幾分鐘?日常生活中,我們絕大部分時間就白白浪費掉了!

隆波根本沒有扔掉這些。以前剛開始只是資歷淺的公務員,沒有私家車,只能擠公車。早晨出門來到車站,看見等車的人跟這個房間的人數差不多,心情會舒服嗎?人多,不快樂,對吧!鬱悶!怎麼走啊?鬱悶時,知道鬱悶!看見公車顛簸著開過來,很高興它是空車,可是它沒停,心從高興變成生氣。車空的原因其實正是因為它不喜歡停,如果它喜歡停,車早就滿了。就是如此簡單的道理!看見空車來了高興,高興時知道高興;當它不願靠站停車,心變成生氣,生氣時知道生氣,要持續知道自己的感覺。

簡簡單單在日常現實生活發展覺性,是非常適合現代人的,也就是指我們這些人!現代人沒有特別多的時間禪坐與經行,所以要去知道自己的感覺。我們的感覺總在不停變化——時苦時樂,時好時壞,感覺總是變化的。要有覺性的持續覺知,彆強迫讓它快樂、讓它寧靜、讓它好,而只是觀察其變。

請默記下來:從此以後,我要觀察感覺的變化——持續觀察感覺的變化,以輕鬆遊戲的心態觀察。我們會看到——心時苦時樂,時好時壞,循環反覆,不停變化。快樂停留一段時間後消失;痛苦停留一段時間後滅去;貪、嗔、痴停留一段時間後消失。就是這樣持續訓練,然後智慧將會升起,看到「任何生起的事物都將滅去」是自然的事!

經典記載:「凡升起的,必會滅去!」等到智慧來臨,就會照見——凡所生起的一切,都會滅去!

照見凡升起的,必會滅去就是初果須陀洹的境界。所有的事物都是升起,然後滅去。沒有任何一個永恆的人,沒有一個永恆的或實體。

我們要持續在日常生活訓練!貪心升起了,知道;嗔恨起來了,知道。別阻止它們!心生起氣來,知道;心散亂、煩躁不安、高興、傷心、苦、樂、好、壞,也要知道,要持續覺知下去。

有人說觀心太難,其實觀心簡單得要命!

誰知道何謂生氣?此處有人不懂何謂生氣嗎?在座有誰從未生過氣嗎?有沒有誰從未起過貪心?我們都知道貪慾是怎麼回事,生氣是怎樣的。知道心不在焉(心跑掉)嗎?心不在焉也認識對嗎?心會散亂嗎?會鬱悶嗎?會萎靡不振嗎?會妒忌嗎?會害怕嗎?會擔心與憂慮嗎?我們總是處在那些狀態,也完全認識它們。我們的職責就是去知道當下有什麼感覺在呈現。

如果當下感到鬱悶,覺得根本聽不懂隆波在講什麼,鬱悶!鬱悶時,知道鬱悶。當然了,很難找到聽隆波法談感覺到鬱悶的人,不太容易找到。你們笑了,感到了嗎?微笑之後,心會輕鬆起來,感覺到了嗎?然後就會忘了自己。

我們要覺知自己,知道自己一直在變化的感覺。隆波就是這樣走過來的,龍普敦教我觀心,我就觀心的時苦時樂、時好時壞,這樣觀了七天、七月、七年,持續觀下去。等到某天,智慧夠了,心會集中起來。在心見法開悟的時候,並不會處在現在這樣的世界。

我們的心一直遊走於六根——眼、耳、鼻、舌、身、心(意),總是尋找來自於六根的食物(所緣),一直搖擺不定。這樣的心被稱為是欲界之心,它搖擺在五欲——所有的色、聲、香、味、觸之中。

真正證悟道與果的時候,不會在欲界這個狀態發生,心會自然進入禪定(巴利文發音:阿巴拉三摩地)。它會自動進入,即使我們沒有修習過禪定,但那時它會自己進入。集中起來以後,在這個禪定里自己得出結論。結束之後,經過一定的程序退出,就會完全感到:我不存在!從此以後,就再不會感覺到了。

要持之以恆的練習,開始的階段僅僅這樣就夠了!每位佛教徒都要有個目標,就是在此生體證到初果須陀洹。別去猜測和想像——那太遙遠了!我們的職責是在上多下功夫,累積到一定程度,結果自然水到聚成。

讓我們證得初果須陀洹的原因是了解真相——「並不存在!也就是覺性持續且及時的知道身、持續且及時的知道心。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人,更要持續知道感覺的變化。有一天我們自會看見我並不存在

試試吧,沒有想像得那麼難!

隆波已經講法五十二分鐘了,接下來可以提問。先總結一下,不然大家會有些發矇。

首先,不要魂不守舍,不要心不在焉!心跑掉時,就會忘記自己的身與心。

第二,不要太緊張或太認真,不要強迫自己、強迫身、強迫心。只需要去感知身的存在,感知心的存在,不要心不在焉;心不在焉會忘記身與心。同時,也別緊盯與專註。專註會讓心緊繃,緊繃了就不好用了。

我們只需要——心不跑掉也不緊盯,就只是感知到身的存在、心的存在,持續感知變化的感覺,輕鬆自在的感知下去。只是感知:不專註、不思考、不緊盯,只是感知。直到某天智慧升起!緊盯的心根本升不起智慧,因為一切都靜如死水。

請持之以恆的訓練下去。比如聽到隆波的講法以後,心裡感覺發矇,那就知道發矇在升起,看到了嗎?就是如此簡單!發矇時,知道發矇;及時知道,修行就已經完成。很棒!得分了!心跑掉了,知道心跑掉了,就可以了。無須阻止心跑,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心跑!心有快樂,觀察到了嗎?大多數人聽隆波講法,心會慢慢的醒來感到快樂和愉悅,這時要知道有快樂和愉悅升起了。

持續感知與留意自己的感覺,只是知道,不進去干擾!就是這樣用功,根本不難,有何可難的呢!

龍普敦教導隆波的第一句話,是在1982年2月6號隆波去拜見長老的時候。那時長老剛吃完飯,出來坐在搖背椅上,我過去頂禮、請法,說道:「長老,我想修行!」長老閉上眼睛坐了將近一小時,我想他年紀太大了,飯後睡著了。那時不懂修行,只會奢摩它,所以理解不了,以為他是睡著了,心想他何時才能醒來教我啊?長老閉眼幾乎一小時一動不動。等到他睜開眼睛,他所教導的第一句話就是:修行並不難!難的是那些不修行的人;讀了太多書,從現在開始,讀自己的心!

讀自己的心,把自己變成讀者,而不是變成作家。不要把心裝扮成這樣、演繹成那樣,需要的只是讀!

心樂,知道;心苦,知道;心好,知道;心壞,知道;這樣一直讀下去。讓自己是一個單純的讀者,而不是作者。不改編、不評論、不當導演。心是怎樣的,就知道怎樣。如此持之以恆的訓練下去,不難的!

最後我們會知道,佛陀所示之法是簡單的,適合於每一個普通人。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自己而體證到!

(問答)

居士1:隆波您好!自從聽了您的開示,我的嗔心減輕了,覺知自己也增多起來,只是依然分不清覺知與思維的區別,有時不確定自己是在覺知還是在思維。

隆波:要覺知到,當下你的心正在對「覺知還是思維」感到困惑,要知道心正在困惑。困惑也是法的一種呈現。如果知道心在困惑,就說明有在覺知。假如一味沉浸在思慮自己到底有無覺知,就已經迷失在念頭裡了。

何時能覺知到身或心,何時就跳出了念頭的世界。何時若忘記了身和心,而關注正在想的內容,就說明依然還迷失在念頭裡。比如,此刻的你正迷失在念頭裡,看得出來嗎?就是要知道這個!

居士1:還有,我的心時常憂鬱且無法從中解脫,請您給予指引。

隆波:覺知的心要保持中立,不要厭惡憂鬱。因為你在討厭憂鬱。

佛陀並未教導說「修行者應該嚴禁憂鬱」。憂鬱屬於嗔心。

佛陀的教導是:各位修行者,心有嗔時,要知道心有嗔。

因此,心憂鬱了,要知道它憂鬱。心不喜歡憂鬱,要知道它不喜歡憂鬱。如此持續的覺知下去。如果保持中立的「知道」,心就會跳脫出來。

你的癥狀還不算嚴重,有些人必須去看心理醫生。但後來聽了隆波的CD,心醒過來,就此康復的人也不少。所以,有些心理醫生見病人吃了幾個療程的葯也未好轉,便乾脆拿出隆波帕默的CD說:給!拿去聽(笑)!聽著聽著,心就醒了過來。

如果心理疾病是源自於緊繃、鬱悶,就會康復。而如果是因為大腦神經系統的問題,就不會康復,則要另當別論。

若是心理問題,就能康復,因為覺知自己的心是不緊繃也無鬱悶的。然而為何你看見了鬱悶,鬱悶卻未消失呢?因為你的心沒有保持中立。

保持中立的知道,它會立即消失,因為保持中立去知道的心,本身就有快樂。要體會與洞悉這個沒有保持中立的心,當它不喜歡那個鬱悶時,要及時的知道它(不喜歡)。

下一位。

居士2:隆波您好!我想從您這裡拿到修行的鑰匙。

隆波:持續覺知自己吧。修行的鑰匙就是持續覺知自己,別忘記身、別忘記心,同時也別緊盯著身與心,要常常覺知。

居士2:感恩!

隆波:迷掉了,感覺到嗎?已經迷失了,迷失在「想」裡面了,然而也不要緊盯著它。

嗯,下一位。

居士3:隆波您好!

隆波:在哪裡?

居士3:在這裡。見過隆波三次,也請教過三次。

隆波:真的?哦,奇蹟(笑)。

居士3:這次不講那些沒意義的話題了。

隆波:很好,隆波不聽那些。還想問那些沒有意義的問題嗎?

居士3:這次我只問與修行有關的事。

隆波:好,那就只問有關修行的事,沒意義的不要提。

居士3:隆波,我喜歡經行,一旦經行,就會感覺自己從未安住過,看見的只有生與滅。

隆波:那很好啊。修行有兩種:一種是為了令心寧靜與安住,這是「奢摩他」的修行;另一種是為了看見心的運作變化,稱之為「毗婆舍那」的修行。

經行時,看見自己的心跑來跑去之後,能夠及時知道,這樣很好。

居士3:請隆波看看我的修行是太緊還是太松?

隆波:太緊。

居士3:謝謝!

隆波:要比那個再輕鬆些就好。

下一位。

居士4:隆波您好!

隆波:至於這個人,就太鬆了。(笑)

居士4:太鬆了,對嗎?我今天很緊張。

隆波:嗯,有點松。

居士4:的確是有些松,我在九月份向隆波做過禪修報告,隆波說我太過緊盯,要先放一放,(嗯。)現在過去了8個月,我來報告一下。開始兩到三個月非常困惑:我在緊盯什麼了呢?放,又要放什麼呢?繼續練習大概5個月之後才學會分清:哦,這是緊盯,這是放一放。

一旦放了,我就感到…(你現在太緊張了。)

…就感到自己非常懶散,(嗯?)但還過得去,有時困惑,也能知道困惑在生起。

隆波:是這樣的。一旦沒有了緊盯,就要用功修行。比如打坐、經行,總之一定要練習。練習不是為了盯著身或心,而是為了及時知道身或心。松就是指松在這裡!

居士4:正如隆波所說的,4月份我有機會去閉關,感覺較能輕鬆地覺知身心了。潑水節以後,心裡的快樂越來越多,以前是特別特別苦的。如今雖然還有造作,但明顯減輕了。以前會生氣很久,現在也縮短了。

隆波:曾經看見苦在遠遠的地方嗎?苦離得遠遠的,煩惱染污也離得遠遠的,世界也離得遠遠的。訓練我們的心,一旦它醒來,就會照見(身心的實相)——苦會逐漸遠去,彷彿是別人在苦,而不再是「我」苦。

居士4:是的,一切都好起來了,但我仍和以前一樣容易生氣,不太懂為什麼會這樣。

隆波:因為我們有覺性了。佛陀未曾教導說:修行者們當禁止生氣、禁止迷失、禁止貪。佛陀從未如此教導。

佛陀的教導是:諸位修行者,心有嗔時,知道心有嗔;心無嗔時,知道心無嗔。對嗎?(嗯!)只需要知道而已!最終它會自己照見是心生氣,而非「我」生氣,苦便會越來越遠。實踐到最後會照見:是蘊在苦,而非「我」苦,從此,不再隨蘊一起受苦!

居士4:現階段有什麼要對我開示的嗎?

隆波:現在應該開始固定形式的練習了,因為你已經知道何謂緊盯了。

在固定形式的練習里,持之以恆的修行會讓心有力量。(嗯。)不要扔掉練習啊!有些人以為隆波教導人不要修行奢摩他,並非如此。只不過我們一定要認清:何謂走神?何謂緊盯?何謂覺知?

一旦嫻熟了,才會提升奢摩他的修行。否則全都是緊盯而已。(嗯。)感覺到了嗎?你就是被卡在這裡,原地踏步了好幾年。(是的。)好在你還不太頑固,隆波指導幾個月以後,你就跳脫出來了。

看見了嗎?是五蘊自己在工作的,心只是觀者。苦在減少而且縮短,感覺到嗎?(感覺到的。)快樂也同樣縮短。(這個還沒有。)

繼續練習,等到智慧清楚的呈現,就會發覺:天吶!哪裡都沒有快樂,根本只是純純粹粹的苦!然而,知道這個世界只是純粹的苦的心,居然擁有最極致的快樂!

居士4:隆波,您讓我在固定形式里修行,我有個問題,剛好某位同修教我練習,因為在工作中,我特別容易激動——

隆波:等等,簡短一點。(好的。)

居士4:他教導我觀感受,為了擁有更多的定力。

隆波:觀感受需要先訓練禪定,而不是通過觀感受來產生禪定,那完全是兩回事。

身念處與受念處,適合於奢摩他類型的行者:先修習禪定,再去觀身與受。

居士4:我應該跟以前一樣,只需增加固定形式的練習,按照您的指導去做就夠了,對嗎?

隆波:是的,繼續去經行。

下一位。

居士5:隆波您好!我12歲時就看見過飢餓,生命已經很苦了。從那時就一直渴望出家,只因要養母親(所以沒有出家)。念書到畢業,也沒真正快樂過;成家立業有了子女,也沒有什麼真正的快樂。我每個月都去一個上座部的森林寺院修行,這樣堅持了兩年。

2008年底,我最後一次去那座寺院,在森林裡打坐。念誦佛陀之後,又修習不凈觀,最後貪心減少,就在那天看見身體自行運作,心臟伸縮,向全身輸送血液。出定之後,它們(名色)完全斷開…睜開眼睛看見手,不知道這是手,感覺非常驚訝:這是什麼東西?為何放在這裡?

隆波:就是這樣,這稱為看見色法。

居士5:這時看見心在上面,覺得身體是一個,心是另一個,但是沒有從心裡掉出來。我需要從心裡脫離出來,但只有心是脫離不出來的,需要有覺性。那之後就無法前進了。(嗯。)

於是我就祈禱,七天後便得到第一張隆波有關修行方法的CD。(嗯。)第一次聽就感覺「是這個了!」等太久了!從08年修行到現在有一年半,今天才敢問問題。

因為在潑水節期間,我有機會短期出家七天。那段時間用功觀心,因為上班期間顧客特別多,在服務客戶期間,心隨著各種情緒起伏,我是藥劑師,(哦。)一整天心都是跑來跑去。每次有覺知的時候,都是下班開車回家,會感覺說,為何一整天都在迷失?

短期出家的期間,我清楚的看見心在不斷的拚命往外跑,但沒有打壓它,(嗯。)它往外跑,迷失了一會兒又再回來,回來之後會安住,覺性再次生起。

隆波:回來時別緊盯著它,否則就會感到憋悶。如果回來以後感到憋悶,就錯了。

居士5:沒有憋悶的感覺,好像很輕鬆自在,而且它會再次跑掉。

隆波:等等,先停一停,太入神了。(嗯。)給別人一點機會,總共有15個人呢。

居士5:好的,請隆波再多開示一些。那天我看見心粘著在苦上。

隆波:需要的只是知道,僅僅知道,如其本來面目的知道身與心,不干擾它們,不用控制與呵護使身心靜止,也無需維護覺知。有就有,沒有就沒有。覺知同其他現象一樣,都是一會兒生起,然後滅去,去用功吧!看見心想說話了嗎?(嗯。)

噢,下一位。不然來不及了。(感恩!)

居士6:頂禮師父!我修習奢摩他7年了,但覺得根本沒有進步,(嗯。)碰巧同修送一張師父的CD給我聽,(嗯。)噢!路就在這裡,不在別處,但著手實踐才發現仍然粘著在舊模式里,(嗯。)所以想問您:緊隨著知道身心是怎麼回事?跟名色是一回事嗎?

隆波:是一回事,用泰文來講就是身與心。如果更精確的表述,就是色與名。通俗來說,就是身與心。

居士6:再有,我經行時感覺不太能覺知身體,心一直跑來跑去,就去觀念頭。

隆波:你要去觀心,你並不適合觀身,因為你屬於思維型,特別喜歡思考。要及時的知道跑來跑去的心,去努力用功!(感恩!)

下一位,簡短些,不用講太多。(笑)

居士7:師父好!我問個非常簡單的問題,您剛才講到貪、嗔、痴,我本人一直是非常謹慎小心的。比如,我是個生意人,如果太富有了,這是貪嗎,我很擔心。(笑)

隆波:作為居士,是有職責發財致富的。(笑)而出家僧就沒有這項職責。

居士可以從富裕中感覺快樂,佛陀並未說居士必須一貧如洗。

因有錢而快樂,因花錢而快樂,對嗎?因為沒有債務而快樂,等等的……我們有職責去賺錢,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並非貪心,要清楚自己的責任。然而賺錢時,想要發財成這樣或那樣,便是貪了。

我們有職責全力以赴去工作,至於結果,則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不是貪,而是知足。如果收穫豐厚是因為工作很棒,沒什麼關係。在佛陀的時代,極為富有的佛教徒非常多,並不是必須一貧如洗。

居士7:您曾開示:佛教徒應該樹立一個成為初果須陀洹的目標,想請教師父,初果須陀洹是什麼意思?

隆波:修行直到第一次生起聖道,成為須陀洹聖者,在未來就一定會體證阿羅漢。這並非難事!我們一定要知道須陀洹具備什麼特質。

須陀洹具備五戒,首先要具備五戒。

須陀洹恭敬信仰三寶,不會改變信仰,絕無動搖。不會有時禮拜這個、有時皈依那個。

用功練習以提升覺性,持續覺知身心,有一天就會成為須陀洹。

居士8:師父您好!我從12、13歲就開始學法,之後組建了家庭,有努力學習但不怎麼實踐,後來子孫長大,才認真修行了大概十多年。最近家庭與工作都問題多多,就更加努力學習與修行,直到某天遇到一本教導如何斷身見結的書。現在覺得心已非常清凈,一旦苦生起,馬上能看見且明白苦因,能夠越來越快地離苦。

隆波:那不是斷身見結,還看見人的存在——有我們、有他們,(嗯。)這不是斷身見結,身見結依然存在。(依然存在嗎?)依然存在。(嗯。)

居士8:但自己還是知道,這是聽聞來的。

隆波:別刻意!你依然有刻意的成分在。

居士8:嗯,依然有刻意在,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苦一旦生起,我就可以棄捨,我已經看見真理。

隆波:苦是要去知道的,而不是要去捨棄的。有苦生起,要知道。想要離苦,這已經是導致苦的因了。要及時知道自己的欲想,以中立之心知道苦,就會照見是蘊在苦,不是我在苦。

居士8:想問隆波,這是毗婆舍那還是奢摩他?

隆波:還沒、還沒,還不是的。

奢摩他是為了追求快樂、寧靜、積極、善良。你希望得到快樂,對吧?你想要離苦。你的目標不是為了如實照見身心的實相——沒有我。因此你要覺知身心,繼續多聽隆波的CD。(在聽的。)聽了要去觀察身、觀察心。

居士8:嗯,還有個問題,神通是什麼?

隆波:是屬於心方面的神奇力量。這個話題已經離開毗婆舍那了,把機會給別人吧。

居士8:也就是說,毗婆舍那與神通完全是兩回事?

隆波:完全是兩回事。真正的神通就是六通。

至於訓練神通,觀火後看見光,送心去看這個、看那個,還不是真正的神通,不是佛教的神通,而只是以光作為所緣修習禪定。

一旦生起光明,想要去知道什麼和看見什麼,就是在將心往外送。去看天神、鬼、地獄,惟獨有一物不知——不知道自己。

毗婆舍那一定要知道自己!(哦,只是好奇而已,沒想去做。)

下一位,不然來不及了,要關閉會議室了。(感恩!)

居士9:隆波您好!如果心跑去別人那裡了…

隆波:別拉回來,知道跑了就夠了,別拉回來!如果刻意拉回,就會感到憋悶。緊繃、沉重、僵硬、昏沉、遲鈍的心,都屬於不善心,是不善心中的嗔心類。

而知道的心是醒的、喜悅的,不會憋悶。

居士9:現在看見心有在呵護,對嗎?而且有緊盯。

隆波:對,已經正確地看見了。

居士9:有時聽到隆波的法談,眼淚會自己流。

隆波:心有法喜,要知道心有法喜。

居士9:沒有粘著於奢摩他,對嗎?

隆波:沒有沒有,如果聽了隆波的法談之後,還會粘著於奢摩他,那就太神奇了!(笑)

居士10:隆波您好!我想知道自己的根器適合...

隆波:你已經在訓練的,就夠用了。(觀身、觀心,對嗎?)對,訓練得不錯了。心已經開始醒來。

居士10:哦,那適合我的禪修方法呢?

隆波:就是那個方法,覺知身體移動,它會自然的看見心。

居士10:還不太認識迷是什麼狀況?

隆波:現在這樣就稱之為「迷」,能夠體會嗎?何時忘記了身與心,就稱之為「迷」;(哦。)何時覺知身或心,就稱為「知道」;何時緊盯著身或心,就稱為修習奢摩他。

居士10:嗯,我現在是處於呵護狀態,對嗎?

隆波:對,剛開始沒有呵護,現在開始呵護了。(對。)

就這樣及時知道,這就是學習我們自己。心偷偷去做什麼,要持續的知道,之後會生起智慧,看見心自行運作,沒有一個「我」存在。(嗯。)不錯的。

居士10:還有個問題,我還無法分清「世俗諦」與「勝義諦」。

隆波:如果心迷失在念頭的世界去思考、回憶、造作而知道具體事件,叫做知道「世俗諦」;如果知道名、色或者身、心的狀態,稱之為知曉「勝義諦」。

比如,當下的心迷失了,你知道嗎?心走神,忘記身、忘記心,就從勝義諦掉出來而活在世俗諦了,那樣就脫離了毗婆舍那。

居士10:請允許我舉個例子。

隆波:簡單點。(好的。)今天這個團隊問題真多。(笑)好吧,請講。(笑)

居士10:比如我弟弟不信佛法僧三寶的恩德。(嗯。)他認為這是無稽之談,我該如何與他相處?

隆波:自己好好修行,讓他看見我們的變化,讓他看見我們的快樂。我們改變了,身邊的人就會相信。(嗯。)如果我們修行後,變得非常緊繃和鬱悶,他們是不會信的。(嗯。笑)

居士10:請隆波幫忙為我的弟弟做慈心觀!(笑)

隆波:隆波每天都向全世界散發慈心的。(哦。)(笑)

居士11:隆波您好!剛才聽隆波講法時,聽到聲音之後,就笑了,有個「知道」看見自己笑。一旦隆波講完,笑就滅了,(嗯。)那個對笑的「知道」,也同時滅了。

隆波:嗯,對了。

居士11:只是這種情形並不持續,是斷斷續續的。

隆波:就是斷斷續續的,這就對了,不要追求連續。我們看到的直線其實是錯覺,直線實際上是無數個點的連續。

每個瞬間、每個瞬間的覺知當下,彷彿是在連續覺知自己一樣,但其實並沒有連續,心一直是在生滅之中的。

居士11:覺者好像藏在覺知後面一樣。

隆波:它會不停地層層疊疊下去,不要這樣去緊盯著覺者!這就是你的偏差點——刻意去回觀那個覺者,不可以這麼修。(我就想看個究竟:到底有幾個覺者?)

隆布敦長老教導說,用心去尋心,或者用覺者去找覺者,宇宙再生滅一次也找不到,永無止境!心識是無窮無盡,沒有止境的,它會不停重複下去。(那就只是觀?)就只是觀!別跳進去觀!你觀的時候跳進去了,要保持距離地觀。

居士11:一旦徹底放下隆波的聲音....

隆波:要及時知道心、知道心的變化。(嗯。)而不是聽了之後放下,然後任心走神,那是不行的。

噢,結束,給其他人機會。

居士12:隆波,我有兩個問題,現在我的狀況怎麼樣?

隆波:嗯?你想變成怎樣?你想問什麼?

居士12:想請您指導我。

隆波:要去覺知當下!什麼感覺在心裡生起,就持續覺知下去,看著它們自己工作,不要卷進去干擾它們。

你當下已經在干擾了,感覺到了嗎?(有感覺到。)不用干擾,就只是知道。讓自己只是觀者,而不是舞台總監去調控一切。

居士12:還有,想請您講解一下隆布敦長老扔掉色身的狀況。

隆波:嗯?等自己修到了再來聽。

修行,別去關注那些太遙遠的事。每個當下精進的覺知身心,持續的覺知當下,這才是最重要的!預先聽到,沒有多大意義。

居士13:隆波您好!這是我第一次做禪修報告,我想知道自己的心是否已經醒來?

隆波:有時是醒的,但當下有在極力呵護,看得出來嗎?當下有痴摻雜進來,有點模模糊糊的,看得出來嗎?(嗯。)就是持續而如其本來地及時知道。(嗯。)有看到想說話的慾望生起嗎?沒看見?(一丁點。)看見了嗎?無論什麼呈現出來,就這樣去知道。

居士13:好的,我想請隆波檢查一下我打坐禪修的狀況。

隆波:請吧!(嗯。)要比現在坐得更舒服些,此刻打壓的力度太大,無法產生喜樂。若無喜樂,就不會寧靜!別將心引入昏沉狀態!

居士13:也就是說,我剛才是昏昏沉沉的?

隆波:太昏沉了,感覺到了嗎?帶著心去昏昏沉沉的。我們以為昏沉與寧靜是一回事,但其實昏沉是茅坑的代名詞。(笑)這樣是不行的。

居士13:啊!那說明我在家修行都是這樣的狀況,對嗎?

隆波:對,都是那樣帶領心進入(昏沉)。我們打坐要覺知自己,有覺性的坐著,看見身體在呼吸,我們只是觀者,這樣持續練習。(去觀身?)要讓身與心分離,(哦。)但不可以刻意。

居士13:再請問,隆波曾說如果修行了,我就會好起來,但為何家人說我依然容易生氣和煩躁?

隆波:直接反問,以前是不是更容易生氣和煩躁?(比現在更厲害。)如果有變好,就應該非常知足了。(笑)怎可能一夜之間變成聖人呢?(是的,感恩隆波!)

一定要活出快樂讓他們看見,之後他們自會追隨我們。一家子都跟隨隆波學習的有很多,開始是一人先來,有些是女方先來,練習如何返觀自己,一段時間後發生了很大變化,曾經喜歡抱怨、煩躁不安,都有所轉變。丈夫感到詫異,心想跟隨隆波帕默尊者學習難道是被催眠了?於是也跟過來看看。聽了幾次,很快就帶全家來修行了。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後來整個家庭越來越幸福。

居士13:我想問,有些智慧的生起,想不起要說什麼了——智慧是自行生起的,還是思維、推理或創造出來的?

隆波:它是自行生起的,不是思維、推理或創造出來的,是自行生起的。(感恩隆波!)

噢,下一位。

居士14:隆波您好!想請您指導一下,在修行的起步階段,我該如何練習?

隆波:就是找一個禪修所緣,念誦佛陀也行,什麼都行,然後持續觀自己的心。念誦佛陀之後及時知道心,或者觀呼吸之後及時知道心。

你觀呼吸時,會去緊盯,要留心!(好的。)一觀呼吸,就去緊盯著呼吸了。(嗯。)

居士14:我不曾認真修行過,不太清楚緊盯與覺知有何不同?

隆波:比如當下有懷疑,能感覺到嗎?(是的。)就只是這樣訓練自己去感覺正在生起的感覺而已!這樣就足夠了!至於其它的,很快就會明白。

緊盯就是聚焦。比如觀呼吸,心去盯著呼吸,不讓它跑去別處,這就是!(哦。)試著舉起大拇指,看著它,讓心跑去大拇指這裡就是緊盯,明白嗎?這就是緊盯。不要這樣,這是浪費時間。(哦。)智慧是不會生起的,有的只是寧靜。努力覺知自己,看身體工作,看心工作,持續覺知下去。

居士14:關於覺知還是不太清楚。

隆波:你會生氣嗎?(非常容易生氣。)嗯,生氣的時候要知道心正在生氣,(好的。)

只需要這麼訓練。持續觀下去,一會生氣強烈,一會減輕,一會又消失,就是這樣。這稱之為「觀心」,觀心並不深奧難懂,經常及時的知道自己的感覺,就是觀心。

居士14:我是個心特別散亂的人。

隆波:不排斥也別打壓!(嗯。)心散亂要知道心散亂,心不喜歡散亂,要知道心不喜歡。(嗯。)

持續的覺知當下,你的修行並不難!容易生氣的人是很有福報的,因為生氣的心最容易被觀察到,它非常粗糙,很容易被感覺到。

下一位,還剩兩位。

居士15:隆波您好!今天我是第一次見隆波,以前聽過法談也有著手修行,想知道自己的修行還可以嗎?

隆波:不錯!有看見煩惱雜染嗎?煩惱雜染生起的時候,知道嗎?

只要著手修行,就是好的!但好有層次之分,好過沒有修行。

修行是訓練覺知自己:心走神了,知道;生氣生起了,知道;貪心來了,也知道。時苦時樂,持續的覺知下去,就會看見一整天都處於變化之中,修行就是要看見身心的變化,而不是控制身和打壓心,迫使其寧靜。比如當下,你的強迫力度就太大了。

居士15:嗯,我適合什麼方法呢?

隆波:你是特別喜歡思維的人,要及時知道自己的心,(不用觀身,對嗎?)它會自然看見的!如果完全沒有覺知到身,就說明修錯了。(笑)

居士15:感恩!

居士16:隆波您好!我按隆波的指導修行了大概有兩年多,一開始就是覺知,直到今天看到自己有的只是生生滅滅而已。再有就是,心裡有快樂生起,除了知道有快樂之外,則只有生生滅滅,痛苦好像消失了,或說慢慢遠去了,有些日子明明很憋悶,但是越憋悶,心卻越快樂,真是太奇怪了。

隆波:真是極為神奇!越看見苦,越喜悅!

居士16:嗯,就是這麼修,對嗎?

隆波:對,只是要更加輕鬆,比如當下就太緊繃了。(是的,有點緊張。)嗯,緊張。(感恩!)

主持人:隆波,有人遞紙條問:如果生病後知道自己要死了,一直念誦佛陀,好嗎?還是要有覺性?

隆波:如果可以有覺性,就有覺性;如果沒有覺性,則去念誦佛陀。持續念誦佛陀至少能回來投身為人或天神之類的;如果持續有覺性,也許會生起道果。

但在臨終時,不會無緣無故要有覺性就有覺性的,一定要在死前反覆訓練,訓練到有覺性,好比落水了再去學游泳,來不及啦。一定要先學會,落水後才能游起來。

要訓練在臨終時有覺性,一定要訓練自己在活著的時候就有覺性。因此要有覺性地覺知下去。如果能夠非常嫻熟觀心與觀身,一旦絕境現前,哪怕重病的時候,也能躺著看身體死。

有一位跟隨隆波在是拉查學習的出家法師,在他學習的時候,跟大家水平差不多,後來他患上重病,西洋名字的病,趕不上時髦,記不得了,估計第二天就要死了,隆波決定當天去看望他,安慰他,鼓勵他。

隆波到了以後跟他講,這次您無論如何都得死了,逃不掉了,我來安慰安慰您。知道自己既然逃不掉死,這位法師就躺著看身體死,心是觀者,看著身體死去。

他真的做到了!躺著看身體死,心是知者、覺醒者、喜悅者,他獲益而去。

如果我們不會修行,臨終前的心就會極度痛苦。如果死前極度痛苦,死後也會很苦。因此,未來握在自己手裡。千萬別疏忽大意,一定要在死亡來臨之前好好訓練!

隆波有好幾個徒弟得了癌症,現在得癌症的太多,流行癌症。有些人得了癌症,醫生說活不了幾天了,就來找隆波,說曾經修行的功力都消失了,現在根本無法修行。

隆波告訴她讓心輕鬆,要死就死唄!要常常觀想:請將此色身如同花一樣供養給佛陀,持續有覺性地覺知下去,死就死唄,已經把花供養佛陀了,已經插好了,花枯萎是花的事,不再是我的事。

到今天她都還沒死呢!因為心堅強了起來。她感覺這個色身已經被供養出去,於是心堅強起來、醒過來而且愉悅。

有法喜的滋養,是很難死的。有好幾個這樣的例子。

如果患病了,坐立不安,就是準備要去地獄;生病了,擔心這個又牽掛那個,就是準備要去做鬼;生病後胡言亂語,持續迷失,就是準備要去做畜生。

我們生病了,要有覺性,至少憶念佛陀,就有可能投生為人或天神;能夠進入禪定的人,就能夠投生至梵天。有覺性地覺知身心,如果力量夠了,甚至能夠體證道果,這是最超值的!

所以生病之前就要訓練,趁現在還有精力。一定要先訓練!等到病重再來請教,來不及啊。要從現在就開始,好比在落水前要先學會游泳。一定要先訓練,才能稱為「沒有疏忽大意」。如果疏忽大意,死時就無計可施了,只能兩腿一蹬隨業流轉。

看到了嗎?時間非常精準。聽說他們要關會議室了,對吧?剛好下午一點半,今天就到這裡。

(主持人帶領大家一起做供養。)

(隆波祝福加持。)

隆波:要用功修行啊!從現在開始,而不是從今天開始。要現在就開始!

別讓心走神,持續覺知自己,同時彆強迫自己。慢慢覺知,而不要強迫身、打壓心——這是受苦。

努力從現在開始持續的覺知。行、住、坐、卧,要覺知;心苦、心樂,要覺知;不苦不樂,也要覺知。心貪、心嗔、心迷、心散亂、心煩躁不安、心懷疑,都要覺知。要覺知到心的所有狀況。

覺知身、覺知心。有一天智慧便會生起,從而洞悉到:此身此心均非我——見法(開悟)成為初果須陀洹。

成為須陀洹之後,才是真正堅定的佛教徒。須陀洹在佛教里稱為「有學」,「有學」代表大學生。尚未證到初果的人,說明還未跨入校門或者還只是預科生,不是大學生。

好了,隆波先走了。

願大家快樂!好好修行!

(完)


推薦閱讀:

TAG:上座部佛教 | 修行 | 禅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