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外企的冬天?

曾幾何時,外企,對於很多職場中的人而言,是一種身份的象徵,甚至代表著一種榮耀。

當年,對於很多人而言,一旦進入外企工作,就意味著有著一份不低的薪水,出門可以打的,出差可以坐飛機,可以出入五星級的酒店,進出各種高檔飯店,參加各種高規格的會議。

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在諸多行業,國內的公司也在不斷崛起。這樣一來,之前外企和國內公司之間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甚至,在某些行業,國內公司已經超過了相應的外企。

在這種情形下,外企的日子已經遠遠沒有原來那麼舒服。

就拿電氣行業來說,很多人覺得相關的外企在2006年左右達到頂峰,在2006年-2010年保持平穩發展,要麼沒有增長,要麼增長較小。2010年之後,相關的外企就開始出現業績停滯不前或者出現負增長,從而導致了在職員工每年常規的薪水漲幅大幅縮小。大概2013年開始,幾大巨頭就開始不斷的裁員,從而達到縮減成本,提高利潤率的目的。

外企怎麼了?外企的冬天真的來了嗎?

前兩天,在深圳碰到一個成套廠的老闆,大概60歲的樣子。他說,二十年前,他賣某外資品牌的繼電器,如果進貨價是200,他一般都會至少按600塊錢賣出去。為什麼?第一,國內要麼沒有相關的產品,要麼有,但質量很差。用戶如果需要購買相關的產品,只能買某個外資品牌或者某幾個外資品牌。第二,他當時是該品牌廣東的唯一代理商,客戶要買該品牌的繼電器,只能找他買。和當年情況不同的是,當年是代理商求著廠家給自己獨家銷售的代理權,而現在是廠家求著代理商賣自己的產品。

和朋友聊到相關的話題時,我的觀點是,之所以外企的日子沒有以前那麼舒坦了,是因為外企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日漸式微。可悲的是,很多外企的身在國外的管理層們還覺得他們自己的技術是領先的,他們更了解市場。殊不知,這麼些年下來,在很多領域,中國的技術不僅不疏於很多歐美企業,而且還優於歐美企業。

我家現在的房子建於2000年左右,很普通的一個小區。但是,門口的配電箱里的小開關用的是梅蘭日蘭的(梅蘭日蘭後來被施耐德電氣給收購了)。今天,像我們家這樣的小區,或者比我們家更高檔的小區,配電箱已經很少會用到施耐德、ABB等品牌的小開關,幾乎都是國內的品牌。

為什麼?因為,當年,除了梅蘭日蘭和ABB等品牌之外,沒有什麼值得信賴的國產品牌可選。現在,由於開發商要考慮採購成本,再加上國內的一些品牌質量確實也還不錯,所以對於住宅類的項目,甚至相對高端的商業項目,都會選擇用國內的一些品牌的開關。

所以,就像我們前面所談到的,從技術上來講,國內很多品牌已經不輸於甚至超過了外資品牌。並且,從市場來講,價格有一定的優勢。

同樣是因為國內相關技術的發展,從客戶的角度來講,已經不再迷戀於外資品牌。

以繼電保護裝置為例,我去雲南某大型礦業集團拜訪客戶,介紹當時我所在公司的繼電保護裝置。客戶直接說,我們用國產的挺長時間了,沒出過問題,沒有理由更換成你們的。

在這種大環境下,相關的外企為了生存,不得不進行本地化——收購本地企業,或者和本地的相關企業尋求合作,增加新的產品系列,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不然,只能等著死亡。所以,飛利浦照明關閉深圳工廠,珠海及成通訊推出中國大陸等就不足為怪了。

現在,對於大多數外企而言,和國內的相關公司相比,剩下的只有品牌優勢。但是,工業品和消費品不一樣,再好的品牌,品牌溢價都不會高出很多。

今天,在一些項目中,客戶可能還會將各個品牌分為一線品牌和二線品牌。明天,隨著國內的諸多公司不但注重技術積累和研發,也注重品牌建設,可能通過一線品牌和二線品牌來區別國內品牌和外資品牌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到時,一線品牌可能既有國外的品牌也有國內的品牌,二線品牌不但有國內的品牌,也有國外的品牌。

前些年,很多外企將中國市場視為吸金石。在高薪養著一幫外籍管理層的同時,源源不斷的將在中國市場獲取的利潤輸送至歐美總部。對於他們而言,中國客戶就是典型的人傻錢多型的。

這些年,很多外籍管理層被撤出中國,更多的中國人成為中高層的管理者,甚至中國區的CEO。不是因為那些外籍管理層們在中國呆膩了,也不是因為歐美總部的決策者更相信中國人作為管理者了,而是因為利潤在降低,而且需要更加了解中國市場的中國人成為管理者。

我一直覺得,在一個相對比較成熟和公平的競爭市場里,就不應該有國內公司和外企之分。現在,如果真的如媒體所言,是外企的冬天的話。那麼,在這樣一個冬天裡,對於大多數外企而言,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擺正自己的位置,忘掉自己外企的身份,更好的做好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本地化。只有這樣,在來年的春天裡,才能輕裝上陣,與眾多的國產品牌進行廝殺。


推薦閱讀:

外企真的比國企、民企好嗎?好在哪裡?
為什麼有很多人說千萬不要進台企?
哪些石油外企在中國是甲方?

TAG:外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