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前都要想明白啥?(一)——要不要IPO(1)
最近工作和生活都在籌備一些重要活動忙得團團轉,於是本周一起補上。
結合上期評論中的朋友對股權激勵機制和上市時間等方面想要了解更多,考慮之後本期作死地開一個新坑吧。聊聊企業在資本市場路線圖的總體規劃中,企業及股東們需要考慮的一些事情,側重於戰略性而不是相對具體的事項,原坑也會繼續填。
那麼很自然的,企業的實際控制人首先應當考慮的問題:
是否需要上市?
上市儘管得益很大,但是個不折不扣很折騰很費錢的事情。但是作為中介機構,我們希望企業實際控制人可以真正自己想通,明白上市的好處和壞處之後作出慎重決定,而不是被小股東、政府或者某些掮客一時忽悠作出決定,做到一半又想上市又不想規範,對中介機構來說太過痛苦,對自己也不見得是好事。首先我們希望企業可以想請以下基本問題:
(1)企業所處的行業是什麼樣的?
筆者認為,按照行業發展現狀可以粗略地這麼分:
①具備尖端技術實力,市場前景廣闊的新產業。例如精密設備和大型裝備製造、先進化學工業、基因生物工業、尖端通訊技術和設備製造等。這樣的企業一般技術門檻高且帶有壟斷性,現金流量非常好,從業人員都是最頂尖人才。一般來說全世界這樣的企業是數得上號的,能發展到這樣的企業資本實力雄厚,往往早已是上市公司。這樣的企業領導者無需他人向其傳輸資本市場的知識,其本身就是熟悉資本市場運作規律和技巧的人。這樣的企業在中國屈指可數,還未上市的好似只剩下兩家了。
②重資產、但是需求穩定且不會輕易改變的行業。例如包括航空海運等等在內的物流運輸業、能源生產業、資源生產業等。重資產的企業需要融資來擴大規模,通過更大規模來降低單位成本。同時,企業也需要上市公司這一多元化融資平台來對抗風險,非上市的重資產企業將最終成為被整合的標的。但是某些高污染的行業恐怕在國內上市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③輕資產、邊際成本非常低(增加資金投入的回報率可以基本保持不變)的企業。例如部分細分領域的TMT行業、金融企業等。TMT行業的特點包括依賴於一些關鍵的個人,以及持續大量的技術研發或市場開拓費用投入等。由於發展速度快,是草根創業的富集地,而這也意味著持續的融資需求。而第三方的資本介入必然要求退出,因此這些TMT行業的上市需求主要是由具備了較高話語權的投資人所要求的。金融行業則很簡單,融資越多賺錢越快。
我把兩者放到一起的主要原因是這兩個行業都很依賴個人的作用,某些明星級的人才或團隊是帶來利潤的關鍵,而如需要激勵他們留在公司內創造更多價值,則很需要流通性強的上市公司股權。
④大眾消費類行業,只要人類這個物種還存在,看起來就不會消亡的行業: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等,這類企業往往盈利可觀,現金優良。這樣的行業往往客戶忠誠度較差,達到一定規模之後無法繼續擴張,如果企業的盈利水平不再增長,對於股價也是災難性的。可口可樂這樣的企業全世界就這麼幾家,所以大眾消費類行業往往需要進行多元化的經營以保持公司的業績增長,但也意味著公司變得越來越複雜,管理難度和成本不斷提高。目前看來,醫療相關的行業是看起來最不存在發展上限的,人類總是那麼貪婪,總想活的更久活的更爽。
一句題外話,服務性的消費類行業,比如前面幾期提到的餐館,天然地具備造假滋生的土壤,在國內這個國情下,上市更難一些。
⑤傳統的重資產行業,包括傳統重工業、製造業等等,包括比較熟悉的冶煉、化工、紡織等等。這些行業都已經過渡競爭,行業不存在過剩利潤,技術也難以出現革命性的突破,隨著經濟周期的波動,實力較弱的企業不斷被清洗出局。除非這些企業在內生髮展過程中實現了一些具備獨特門檻的業務,可以躋身於②所述的行業,否則這樣的企業恐怕獨立上市的可能性較低,更多可能通過併購的方式被整合。
大致分為這麼五類以後,可以看到其實⑤中所述的行業,即便自身想上也已經很難了。如果利潤仍然保有一定水平且政策尚未限制上市請求,從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慮,應當儘快上市或尋求併購退出。我們也不會積極地去尋求這樣的機會,除非標的金額遠超過行業平均水平。但是這樣的機會通常也不多,因為能上的已經在今天的中國資本市場上基本覆蓋了。曾經的煤炭、有色、大化工,已經從昔日的熱門板塊變成少有人問津的地方,難得有些關注也是些多元化經營,或者觸及一些其他的熱門題材像是軍工環保等等。
④中所述的行業,可能有一些存在天然的障礙,可能需要等待政策和社會軟硬體條件的具備以後才能做到。比如哪天沒有鈔票了,全部用電子現金結算,那麼很多服務業都能克服現鈔結算這一死穴,掃清上市的主要障礙。所以不存在障礙的消費類行業,例如醫療健康、化妝品和食品、教育培訓等等,會是我們接下來一段時間關注的重點之一。如果企業有進一步發展的意願,上市將會是一個不那麼遠期的戰略目標。
②和③中的企業,都應當認真地考慮上市事宜,即便不作為近期的戰略目標。同時作為中介機構我們也會積極地尋找這樣的潛在客戶。
但就目前而言,由於政策和投資者群體成熟程度的限制,國內資本市場對於TMT行業尤其是一些互聯網企業的認同和支持是遠遠不如國際資本市場和投資者的,所以國內的互聯網巨頭都不是國內上市公司。政府推出「註冊制」、「新三板」等措施,也是為了吸引新生的互聯網企業能夠選擇在國內獲取支持並發展壯大。實際上這些巨頭最終仍然會選擇國際上市,因為這些企業的立足點是整個世界,國際資本市場上市(其實就是美國)能為企業帶來一個全球視角,方便引進全世界的人才。但就我們能接觸到的,主要為中國本地市場服務的互聯網企業來說,可以不妨在不久的將來嘗試一下本土的資本市場。
相反,國內資本市場對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相對認可程度更高,時下熱捧的概念就有大數據、機器人、物聯網、電動車等很多東西。但是實際走訪下來,發現真正有核心技術,甚至說真正能做出東西的企業仍然很少,而侃侃而談找幾個大學教授進來就為拉點政府補貼的不在少數。而如果國內企業哪怕能做到國外技術的進口替代,已經是一家需要中介機構去爭搶的好企業了。比如高鐵、核電、軍工中的產品,只要能做出來替代進口部件,幾乎可以隨便開價,但是很少。所以那些真正掌握了先進技術的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誰不希望自己的財富可以以市值計算呢?
而金融行業的話根本輪不到我來說什麼。同理如果企業屬於①的話,俺們投行民工是高攀不起的,這些企業的領導者也會積極地尋找資本服務的最佳提供者。
結論:
(1)行業處於⑤的,如有機會應當抓住,但恐怕為時已晚;
(2)行業處於④的,有的可能還不具備大環境的條件,有些行業可以去做;
(3)行業處於③的,有些需要去國外,有些可以找我們試試;
(4)行業處於②的,上市是個好主意;
(5)行業處於①的,求包養。
最後是廣告時間:
「止水資訊」誕生了
提供最新財經新聞和原創點評、新星企業訪談、並提供免費的企業諮詢服務。
請掃描二維碼或關注微信公眾號「zhishuiinfo」: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