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點個蠟

聽說最近知乎又有一波大牛退出潮。

出走,是件非常可以理解的事。我早就屏蔽了不少消息通知,可是這些日子,每次上來收到的莫名其妙的評論比例有點奇怪的高。聽說這和知乎日報有關,聽說這和評論機制有關,聽說甚至大家開始嚴肅討論收費的必要性。當每次來到知乎啟動的大多是負面情緒的時候,人們自然會想要迴避止損。

這幾個月,我上知乎的時間也少了很多。原因是知乎對於達到我自己最在乎的目標的貢獻有限。可是,人生如果永遠在追逐那幾個目標,永遠活在未來,又有什麼意思。

我允許自己為人,在情感衝動的驅使下來這裡碼字。

(下面的話中,「我」字的出現頻率較高。那是因為我深知,這些只是自己的觀點和思考,而非試圖替代他人去評判他們行動的對錯。之後就不一一說明以免冗贅)

其實我一直是個理想化到幼稚的人。就算我指點別人的時候顯得頭頭是道,那也是被現實虐完之後的勉強妥協。我最幼稚的一點就是相信世人是好的。除了反社會人格這種可能是基因缺陷的極少數存在,我相信人心向善。雖然同時我知道人是自私的動物。即使我們行善也是為了自己心裡好受的成分居多,哪怕只是在欺騙自己。更不要說中二病,秀優越感,光批評不建設,成心給人下絆子,甚至打小廣告的,寫軟文的,出口成髒的,私信騷擾的……

嘿,可是這又有什麼關係?

我最好的朋友對我說,人來到世上,就是來修行的。任何事情都可以看做是在幫助自己修行。這話真是雞湯。可我就吃這一套。

而且,知乎並不是我實名被罵的第一站。我很慶幸自己在很年輕的時候(十年前?)就在網上有那麼一點點小名氣,從而從那時起就見識了網路世界的百態。你說什麼話,做什麼事,總有人會歪曲理解,然後攻擊你。

直到現在我還是會為此憤憤不平。特別是除了自己以外,對那些我欣賞卻又不能被所有人喜愛的人被罵特別不忿。但是從那時起我就懂了一件事:我更在乎的是自己有沒有幫到別人。只要對一個人是有幫助的,哪怕被人罵,這個代價我也願意支付。

只是我還是不能免俗地會去為自己辯解。因為我很擔心沒有分辨能力的人會被誤導——這話有點裝逼。我仍然是怕自己被人誤會的——人嘛,總希望多一些人喜歡自己。哪怕內心再強大,只要還是普通人,這點是不變的。

允許我再多辯解一次——我不是在標榜自己多麼牛逼能夠寵辱不驚。正是因為我不能,所以我關閉了知乎的被贊提醒,也關閉了部分有爭議問題的評論,減少干擾。但我從不刪別人的評論,對髒話也僅僅是舉報。我幾乎不把人列入黑名單,到目前為止可能只拉黑過一個賬號(屢次私信謾罵)。——世界就是如此,他們來幫助我修行。而如果我因此而停止去做我認為對另一些人會有益的事,我就是向這個荒謬的世界作出了妥協。

我偏不。

其實這還可以推廣到很多事情上。

比如文字的版權。每個作者當然有權決定自己文字的歸屬。但是我曾經在建博客的時候對著N個不同的CC協議彆扭了半天,想清楚的是一件事:我只在乎有多少人因此受益。

所以,我所有的文字版權,除了論文受資助方的限制,或是另有規定的外,全部採用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雖然我覺得網上根本沒幾個人在意你的版權,只是表明自己的態度)

比如對傻逼的態度。情緒不好的時候我對傻逼容忍度較低,出言諷刺毫不留情。但這並不代表我為此驕傲。是,他們是素質不怎麼達標。可是,「每逢你想要對別人評頭品足的時候,要記住,世上並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那樣的優越條件」 (《了不起的蓋茨比》)。更別提,有時候,只不過是因為對方立場和我不一樣而已。

比如對爭議的處理。我猜測這個問題上我做得還不夠好,經常用並不客氣的話反駁他人。但是我很早就改了知乎簽名「聞過則喜,見賢思齊」。一天做不到,我就一天不會放棄試圖去接納他的批評——只要他有理有據而非信口開河。

修行,是件很難的事。因為必須不斷去改變自己。因為修行最後至高的目標,可能終人一生也無力達到——因此永遠要面對註定的「失敗」。

但既然來了,就好好修行。牢記自己的目標,踐行自己的承諾,給這個世界燃燒自己的所有;反正,無論是否照亮他人,自己終有燃盡的一天。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有為法?無為法?
學佛、靈修到最後看破紅塵沒有慾望,會不會感到無聊?那種狀態的樂該如何描述?和我們日常生活比有哪些好處?
佛家追求的終極理想狀態是什麼?
為什麼道教傳法甚密,而佛教傳法卻廣開方便之門,利益眾生?

TAG: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