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端午節這些節日我們到底是娛樂還是祭奠?

每當節假日,都會聽到大家互相祝福:XXX節日快樂。不過在清明節這種節日,聽到有人說:清明節快樂,總歸感覺挺怪的。是時代的變化嗎?還是人們觀念的變化?


呵呵,清明不解釋不行。你不會知道之前我們的先人在清明這天的活動是浪漫、多姿、富有詩情畫意的,並不是一昧哀鳴。在寒食清明的幾大風俗中,只有掃墓之風殘存,而踏青與春日遊藝幾乎完全消失,

不信你看看習俗:

(因為到後面寒食和清明逐漸合一,兩者一併說了)

1、本無掃墓風俗,魏晉時期僅有禁火和寒食,到南北朝時,開始出現了掃墓。

2、唐代寒食踏青已相當廣泛普及,基調還是歡樂的。北宋時期的寒食踏青是我國歷史上踏青活動的極盛時期,一些人當時甚至熱衷於踏青,淡化了祭掃,清明節拜掃只草草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到明朝後,更是經久不衰。

3、人們紛紛將柳條編成環,戴於頭上

4、蹴鞠、鞦韆、拔河、鬥雞卵、放風箏……據說這是因為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來鍛煉身體。

你說放到古代,人們能接受清明快樂嗎?不知道多期待~~~至於現在,當然怪怪的,因為清明只剩下掃墓。

說說端午吧:

可以肯定的是,端午是一個原本就有的節日,當端午節與屈原、伍子胥等歷史人物結合起來的時候, 多了紀念意義, 端午節的節日氣氛亦開始發生變化, 由原來的神秘、恐怖、不祥轉變為輕鬆、歡樂、喜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 端午節已經洋溢著的節日的喜慶氣氛, 端午節開始被看作是「良節」、「嘉辰」 , 這在以往是沒有過的。

隋唐時期, 端午節成為全國性的大節日, 端午節紀念屈原的說法普及開來。也就是從隋唐至今日,在繼承傳統民俗的基礎上,往往不在意或淡化其初衷, 端午雖名未變,
但實質內容還是發生了變化。端午原有的逐疫避邪色彩逐漸退隱, 娛樂性質則明顯加重, 世俗精神也更為強。


「清明時節雨紛紛」。雖然清明節與除、盂、九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但是就個人觀察而言,江南清明常常春雨綿綿,若此時下鄉掃墓,道途泥濘,多有不便。所以經常選擇節前天氣晴好的周末去上墳。而清明當日,並非家家祭祖。

況且,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清明除了祭祖,自古便有踏青出遊的風俗。相傳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清明中既有祭掃新墳,生死離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因此,清明之時,祭奠與娛樂並行,本是自古有之。若雲「清明節快樂」,可當玩笑,姑且一樂。

至於端午,最初是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彼時正值仲夏,古人可賽舟,可鬥草。今人雖不復情致,但於端午之時吃粽子,觀龍舟,不也是傳統與娛樂兼得么。

時代在變,觀念亦有不同,但終有情致一脈相承。

區區拙見,姑妄言之。


清明節我在家專心寫情書。

姑娘看過許了,不負祖上。姑娘拒了,再悲傷,也應景。


推薦閱讀: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現代社會還有其意義嗎?
用一節課的時間來講現代設計史,怎麼來說比較好?
閱讀中有哪些給你啟示、靈感或慰藉的段落?
如何看待中國社會的倒插門現象,這對於孩子又有什麼樣的影響?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堅信這個句話,誰能以事實論證一下。?

TAG:人文abc | 節日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