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信哲的《上海姑娘》究竟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個人理解:

男主人公在陌生的城市打拚或者求學,與上海姑娘相逢相愛。

相愛簡單,給承諾也不難,但是他們都心照不宣,因為家庭相差懸殊她父母不同意他們在一起,她又無法為愛情與自己的父母拚死抗爭,所以最終他們是沒辦法走到一起的:她有她的家,我有我的家,我就這樣失去了她。

然後家裡逼他們分手,給她介紹了一個門當戶對的男人,也訂了婚期,男主人看見他們,覺得自慚形穢,感覺還是他們更加般配:我心愛的上海小姑娘,遇見另一個他,永遠陪著她,他們看來是那麼的好哇。

最後男主人公準備離開這個陌生和傷心的城市,臨別之前,他們最後一次見面,男主人公心酸的問:你們結婚我該送什麼花來祝福你們呢?上海姑娘只是低頭不語,眼淚汪汪,而男主人公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淚。

最後,男主人公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一個小城市,重新開始了自己的生活,可是他永遠忘不了他最愛的那個姑娘,在他腦海中永遠銘記著他們在一起時候的美好日子,至少他們在一起時,她是屬於他的。

「我的小姑娘,在遙遠地方,微笑的模樣,誰都要喜歡」。

以前覺得情侶間最傷心的事是因為家庭逼迫而分手。而現在我覺得最傷心的事,是分手以後一個人還為了她繼續努力奮鬥,還依然想像與她共度餘生,而她卻已選擇了別人,不再等待了。


聽一首有共鳴的歌,自然是歌里有歌里的故事,聽者有聽者的故事。

一聲「上海小姑娘」,對我而言不一定是心愛的那個她,但短短的五個字偏偏就那樣帶著黑白色畫面感的舊時光味道,也經常讓我懷念那個時候陪我的小姑娘。

相識的時候我大二,她剛剛到隔壁大學讀大一。我們兩家父母關係很好,小姑娘聰明可愛又懂事,居然讓當時還是羞澀愚笨小男生的我有了照顧小妹妹的感覺。我們大學的食堂飯菜難以下咽,所以常常到隔壁二食堂去混飯;自習室擁擠又悶熱,所以又常常去隔壁的二主教混空調;假期回家或者返校不願意獨行,一起晃晃悠悠坐幾個小時的大巴,這些時候陪我的人都是這個小小姑娘。

後來大概日久生情,大概她也到了找男朋友的年齡,兩家父母總有意要把我們撮合一下。可我已經有了女朋友,也不想失去那麼難得的一個小妹妹,只能就這樣推掉。後來的關係開始變得微妙,隔壁大四畢業典禮前某天晚上,她帶著幾個小夥伴來向我告別,那天晚上有舒服的微風和月光,好像也是小妹妹最後一次喊我哥哥了。

再後來聽說她就在大四那段最後的時間找到了男朋友,兩人一起去了北京的高校。而我繼續留在本校讀研讀博,自那之後分處兩地,聯繫斷斷續續,直到她13年畢業工作之後,就再少和我聯繫了。中間我一邊讀書一邊創業,自己變得越來越像一個堅實成熟的男人,可心底里留給這個小妹妹的地方卻好像永遠就這麼空空的了。

上周終於收到她周日婚禮的邀請。婚禮開始前我早早一個人站在台下看大幕上的照片,看到那個穿著灰藍色牛仔褲,熟悉的小妹妹時,眼眶果然有點濕潤。細細數來認識她八年時間,終於也看到她遇見另一個他,然後永遠陪著他。新郎看起來很踏實善良,祝福她。

只是自私的我,再也聽不到那樣一個小姑娘歡快地叫我哥哥了。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我感覺像給女兒的。。。


一個有緣無份的悲傷故事


我覺得是男人出差到異地然後婚外情的故事。從「她有她的家我有我的家」可以聽出來。張信哲第一次表達這樣的感情,我很驚喜。這是我最愛的歌之一。


歌詞故事大概如上面所說,我的故事和這個一模一樣,也是一個上海姑娘,笑起來彎彎的眼睛。在一起了半年多,她要回上海讀研,終究會離開,所以在一起的時候一直就有心理準備。形影不離的半年多,審判的日子終究還是來臨了,我們抱在一起哭成淚人兒。回到家,鍋碗瓢盆,桌子椅子,一切一切都有她的痕迹,淚水止不住的留下來……


有人說這是小三的故事,我覺得,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故事,聽歌嘛,自己的心境最重要羅。


她有她的家, 我有我的家 (本已成家)

這難道不是一個外地出差上海,遇到一個上海有夫之婦,進而產生了露水情緣的故事?


感覺是一對屈服於世俗的百合的故事啊


推薦閱讀:

TAG:上海 | 李宗盛人物 | 滾石唱片RockRecords | 張信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