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知乎獲取知識比什麼都不想好在哪裡?
第一次上知乎時為裡邊的內容驚訝(以前從來沒有上過各自論壇),很喜歡裡邊的知識氛圍,隨著時間的增加我開始懷疑了我上知乎的意義性。知乎的確擴大了我的視野範圍,加大了信息的攝入量,也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的三觀。可是我困惑的是,了解這些的意義是什麼?
我以前的同學,都沒有什麼大的夢想,簡單生活著,而我就算知道一些知識,一樣是無力改變什麼,而被周圍的人認為是活的不切實際(包括現在的同學)。他們不去想什麼問題,活的簡單快樂,我卻總是對「缸中之腦」之類的問題進行猜測,這是不是也是一種捨本逐末的痛苦? 我希望回答者從那群人的角度感受一下之後,再回答。
視野,格局。本就是相當重要的東西。一些井底之蛙,目光短淺之人經常認為自己牛B得不行。一個視野開闊的人跟一個思維困於一隅,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思考方式。您身邊都是庸人影響了您?讓您開始懷疑自己了?
「而我就算知道一些知識,一樣是無力改變什麼」.我覺得您需要學一些實用,致富的知識。也就是能賺錢的。其實大部分的知識,以及對人生的對世界對自己的一種感悟,徹悟。這些都是能讓你變得更快樂的東西。看問題,思考方式完全不一樣了。但是這些看得見或者看不見的東西往往無法快速兌現成能看得見的東西。
只要您足夠強大,路沒走錯,是真正有真才實學的,下過苦功夫的。傳媒時代的今天,信息量如此之發達,絕無可能懷才不遇。
生活環境很重要。就算在知乎上,一樣有一些高票回答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價值觀。誠其意,正其心,修其身。估計您現在的價值觀沒有完全確立,希望一些積極向上的書籍能幫助到您。有一些心智低下,思維方式完全被限制的人,天天打著遊戲大罵伯樂死光生不逢時的人到處都是。別跟這種人說什麼,別被他們影響。跟他們溝通成本太高了,當朋友可以,千萬別聊人生,價值觀,理想。他們現在「快樂,簡單」,您不認為他們在逃避一些東西么?留意他們的品行。他們真的強大,優秀么?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別妄想改變什麼,他們幾十年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被固定了,跟他們幾句話就能撼動,改變他們?
「而被周圍的人認為是活的不切實際(包括現在的同學」.別讓任何人告訴你做不到,一個優秀的人正在向上的過程中會收到無數平庸者的阻攔。我就一句話,思考方式完全不一樣。沒什麼好說的,他們跟我說他的想法,我就當個段子聽聽,毫無任何代入感。我想再次強調生活環境的重要性。人是社會性的,是會互相影響的。
光有想法沒用,必須要去執行,很多東西會在路上會漸漸明朗。記得知乎有個人說過,年輕人總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知行合一才是最叼。
怎樣在知乎學習?
現實生活中,只有那百分之幾的人在拚命朝著那山頂奔跑。如果您看過科比的比賽,深刻了解過這個男人。你會明白,這個男人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性格決定命運。另,視野開闊了。別太急功近利,眼高手低。關鍵是去做。在路上的狀態才是最重要的。像李笑來老師寫的《把時間當作朋友》他寫這本書的時候的狀態就非常的難得,強大。保持一種旺盛的攻擊態勢。
其實我在寫給您看的時候也是寫給自己看的。這是我的一些想法。也許有點幼稚。就當交流一下,呵呵。世上就兩種人,快樂的豬和痛苦的哲學家。
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能自我審視,正是人之為人的根本原因。知乎加大了你的信息攝入量,拓展了你的視野,但是如果沒有獨立思考跟批判性思維,沒有你自己的吸收 輸出,一味往你腦子裡塞東西,這知道太多跟知道太少又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類似於我閱讀了200本書,與其他同學只閱讀幾本書或者沒有閱讀其實沒有根本區別,類似於大學兩年讀了大概 200 本書,為什麼感覺讀書的價值還是沒有體現出來呢?
很多時候,一個人對待知識和思想的態度,就體現在用什麼東西去丈量它。
了解新的東西,發現以前未曾體會的境界,從別人回答中學會如何思考。我在知乎上學習如何談戀愛,如何更努力工作,如何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美滿,改善自己,你說這能在一天 一個月內徹底改變我的人生嗎?不會,但是我知道讓我自己變得更好的路在哪裡。
有時讓你筋疲力盡的不是你離終點還有多遠,而是你自己不知道該往哪裡走下去。對於題主的的疑問,這幾年我深有體會。很多社會上自己無能為力的事,到底知道了有什麼用?而身邊很多的同學每天都dota,他們有點考了公務員、有的進了國企、他們想著這一輩子就過安穩穩定的生活但卻一樣那麼的開心,而我這個家裡N輩務農且畢業後有能力有機會進入體制但選擇進入競爭大的領域的人是不是就真的那麼有「志氣」呢?
最後我發現了,其實糾結這些,只是是因為我把自己看得太那麼一回事,以致於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卻由於能力與志向不匹配而帶來苦惱。
平心而論,你喜歡的學習,你喜歡的知識,撇開所有利益關係,讓你快樂了嗎?讓你充實了嗎?讓你覺得你沒有白活嗎?
有同學說我:「你不懂生活。不懂享受生活的快樂。」 他們認為,我看書,極力汲取新的知識,是因為我在努力、在拼搏。而題主,看得出來你也是這樣想。你希望了解得更多,懂得更多,令自己更加強大以致於可以「改變世界」。
「To Live is to change the world」。這也是我知乎的個人說明。然而,歷史長河流了數千年,真正意義上改變世界的人永遠只是那麼幾個人;而對社會造成比較大影響的人也屬於很小的一群人。
有人因為知識而創造億萬財富了,有人因為知識而成為同學中「混得最好」的人了,有人因為知識娶到了最漂亮最賢淑的老婆了。學習和獲取知識,難道就只為了「改變世界」、成為「億萬富翁」、「混得好」、「娶媳婦」嗎?
別再糾結功利性的學習了吧。
有些人因為玩遊戲而獲得快樂,而有些人因為讀完一本書而獲得滿足感。
有些人因為在微信上約炮而感到刺激,而有些人因為知乎上得到別人的「同意」而感到激動。有些人因為工作清閑下班還能泡泡吧而覺得「這才是生活」,而有些人每天為了理想而廢寢忘食才算「真活過」。我們與他們,只是對生活、對快樂的定義不一樣罷了。
而如果你還有改變世界的願望,恭喜你,你是幸福的。因為你的生活就是實現這個願望的過程。而如果你還覺得痛苦,改變下生活的定義,這或許能讓你釋懷。我也經常想這個問題,最後的結論就是哪怕是自己實際生活中毫不涉及的領域,哪怕是多麼形而上學的問題,我仍希望自己有和孩子一樣的好奇心去關注和探索它,前提是不耽誤正事。說個自己即刻想到的例子。蘇軾寫過一首詩:若言弦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這最初是自己小學的時候在課外書上讀到的一首詩,當時覺得有趣,也僅此而已。上了初中學了語文古詩鑒賞,從韻律的角度再理解。上高中學了物理,從力學和聲學角度在理解。高中畢業讀了蘇軾傳,大學學了哲學,又從這些角度再理解這首詩。現在我常常想,怎麼把它翻譯成外語而不失其味。對於我,這首簡單的七言律詩,比哭哭啼啼沒完沒了的電視劇好看的多。因為它讓我體會到了一點:知識之趣。除此之外,就像前面大家回答的一樣,接觸新知識、學習都擴展了自己的視野。讓我越來越驚嘆於世界是多維的,包羅萬象。自己的一雙眼睛看不到全景,所以借他人之眼多窺一隅風光。而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無論在哪個領域裡,總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越是見過偉大,越是感到自身的渺小,所以更加虔誠而不敢懈怠。
我不認上知乎就比什麼都不想要高端多少 反而很多什麼都不想的人倒是過的簡單幸福 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吧
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就希望上學,工作,掙錢,其他啥也不想,這並沒什麼不好。
另一些人總試圖想改變什麼,想探索生活的意義,世界的未來,這些人就上知乎了.並不能很快轉變成金錢,名利,把知識轉變成你的能力,就能獲得這些了,如果這些是你追求的話.
知識嘛,更多時候就是一種思維的挑戰,挑戰自己的理解能力,活得更加明白一些吧.我也是最近才開始看知乎的,感覺正好解決我最近遇見的一個問題,如今各種知識正在以指數級快速增長,並會持續很久,現在越來越覺得自己懂得知識太貧乏了,其實迫切需要給自己充電,而且是要廣度上的,知乎可以說是涉及了相當廣泛的領域,因為想要在任何一個極小的領域研究下去,都是要花費很多精力的,而實際上我們並不需要在所有的領域都要精通!所以,知乎可以理解成給我們提供了一些索引,如果這裡你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並想深入學習的,那麼你就可以了解它以此不斷取得進步!
曾經從高中的積極向上,充滿理想,到大學,被別人影響,覺得上課認真聽課做筆記都有點傻。到現在快畢業覺得大學過得不盡如意才發覺,任何對的東西都是該被堅持的,理想和擴大視野,思考人生和看似遙遠的科技哲學等等。永遠不要被所謂的無關生活的說辭影響。這些知識和思考或許在某一天成了成就你的東西
一句話概括:知乎是一個可以激發、滿足人們好奇心,讓每個人有機會重新發現自己的地方。就目前來看,知乎還是獨一無二的。
如果把知乎單純當作獲取知識的地方,我覺得和"盡信書"一樣,都容易產生偏見和誤區,這是應該盡量避免的。
剛來知乎的時候就會發現這裡的答案乍一看比較專業,從而容易對答案不加懷疑的相信,這樣就迷失在知識中了。逛知乎的時間久了,就更會感覺知乎的價值在於"發現",而不是"解答"。
發現是發現自己的過程。發現自己原來還對這件事感興趣,發現原來那個領域也很有意思,發現自己的好奇心原來還很大,發現還有那麼多有趣的世界等待我們探索。
從此,你就會像孩子一樣對一切充滿好奇,再也不會"什麼都不想"。從這個意義上看,知乎讓你重新發現了真正的自己。知識應該是尋求本我的。但過程可能會是瑣碎的知識讓你否定本我,當你有了系統的認知後才會肯定本我。
第一次上知乎時為裡邊的內容驚訝(以前從來沒有上過各自論壇),很喜歡裡邊的知識氛圍。知乎擴大了我的視野範圍,加大了信息的攝入量,也從一定程度上加固了我的三觀。令我高興的是,我可以看到我以前想到卻看不到的、甚至是想都沒想到的,他們來自我們身處的世界,我們有義務去了解,這是作為自己對自己負責、也是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對這個社會負責。我懂得了新的知識,開了新的眼界,我會比我身邊的人更加優秀、或者減小差距、甚至只是減小差距加大的速度。我以前的同學,都沒有什麼大的夢想,平庸生活著,而我就算知道一些知識,就盡量去努力改變什麼,而被周圍的人認為是活的想都不敢想(包括現在的同學)。他們不去想什麼問題,對他們自己來說活的簡單快樂,我雖思考很多,但從不去煩惱「缸中之腦」之類無解哲學。他們並不是我,我有我的夢想,也有簡單的生活。他們說我捨本逐末,我說他們膽小如鼠。
題主是屬於知道得越多越痛苦的類型么?我看你是還沒有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吧。人生說長不長,大多數都是碌碌無為的活著。你能夠有所困惑已經是好事了。所以,當找到你感興趣的東西,然後關注它並投身其中,就不會感覺到困惑了。
簡言之,專註。
我不覺得要從「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你這種想法是指你跟別人與眾不同?或者是說你屬於人群中的那一小部分?
大部分的人的想法往往是:」他們的想法,大部分人是無法理解的。「至少在我的經驗裡面,大部分人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隱藏自己的想法,成為無關的陌生人。你怎麼知道別人沒有大的夢想?你怎麼知道別人不想改變什麼?你怎麼知道別人都活的簡單而快樂?難道你跟別人開過黑?小時候,讀課文,老師總讓我們寫讀後感。但是很多時候,我很反感這些東西。即使我很喜歡一篇文章,為啥子我一定要寫個讀後感,從中找到一些 意義呢?與其在拚命的尋找人生的意義,不如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好好享受生活。說真的,我覺得無非是這樣:什麼都不想,會讓你成為一個看上去很傻實際上也很傻的人;只靠知乎獲取知識,會讓你成為一個看上去有點學問但實際上還是很傻的人。去真正靜下心來學一些東西,比這兩樣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