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要再提升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感受,最重要的「心智約束」或者「心智釋放」是什麼?
批判性思考會帶給人對大多數事物的另一層面的認知,會對既定的很多概念,價值觀產生重新的界定,此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但這種頻繁的重新界定,有時候會使人感覺到割裂,或者感覺很「自耗」。如何更高的調整自己的心智,讓自己回到本源,雖然還能持續的批判性思考,但是外在和內在的體驗卻都還能很平靜,達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
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其實事實是只有你擁有的才能放棄。開始時山是山,你要先擁有河認清自己,之後才是看山不是山,高度認清自己不足,懷疑和自省自己,學會放棄過時觀念,不正確人生價值關。最後才是看山是山,擁有最好的自己,最正確的自己。規則就是接受事實,承擔責任,學會放棄。你說的心智釋放有點點懂,我說的只是有些概念交叉,就像在看山不是山,就要。。。。。 你懂的。
首先必須是心智釋放,達到發散性,廣而博,然後需要心智約束,有所謂,有所不為
最近也一直被困擾這個問題。我淺顯說說自己的想法。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就是我們帶有批判的思維看事物。就會發現很多事物背後的東西。於是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而是他代表的意義或者被我們有色的批判眼光所承載的東西。
我自從青春期覺醒了自我意識之後,一直有這個問題,對什麼事物都會想的特別多。就是傳說中的精神病人思路廣吧。
確實會感到很分裂。而且這樣下去會很危險。
那怎麼辦呢,怎麼樣才能回復正常藍。下面說說我對於,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之後的,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方法論,或者講理解吧。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其實不是我看山和水的眼光變了,依舊是批判的,想很多的眼光。那是什麼變了呢。是我們的心態。覺得水就是水,管他是誰;山就是山,與我無關。我們儘管還是帶有批判的眼光,我們還是想很多。但是,這與我何干?山就是山,他在那,我怎麼看他,有關係嗎?他還是他,不隨著我的眼光外物而轉移。我也不受他在心裡投射的影響而影響我自己。
這就是水就是水,山還是山。
非常同意和欣賞羅胖說的一句話——趕不走,就讓他盛開。用在這裡不好,Kim就說——看不開,就讓他在那。批判性思考,更多的體現在對事物的接納和吸收能力上。即便回到本源也和初始狀態不同,對事物已經有了立體的印象而不再是表面。
一開始我們受眼界限制,看到即真相,黑是黑,白是白再後來打破固有認識,認同還有其他形式的存在,這反而是加深了對事物的本身的理解,而不是推翻一種概念去重新定義,即透過表面看真相,這是加重內在的探索最後,就像是經歷了人世間千萬種險惡,但仍然不缺乏溫暖,光與影的交織。智者不在於老,而在於他的包容心,看問題的多元化,一個事物不只是一種變化,你接納它的多種形態的存在,那麼就是你認識它了,這才算回到本源。舉個例子吧,一開始你看到家長打罵孩子覺得是錯誤的。再後來你見識到一些熊孩子打砸搶燒,聚眾鬧事,覺得父母沒教育好,應該好好的收拾一頓,那麼對於這件事你就有了新的反向認知。最後你見識了更多的孩子的狀態,發現有的錯有的對,沒有一種判定能適合所有的狀況。那麼這其實就回到了事物的本身狀態,在某種條件下,錯的還是錯的。
題主你認為想回到本源狀態就是想辦法割裂那些內耗的認知,其實是不對的。以一種價值觀不停的去碰撞不同形態的價值觀自然很累,就像拿純粹的陸戰軍去當海軍和空軍使用。好與壞永遠是對立而統一的存在,不能說剖除了惡的觀念就可以沒有負擔的認同美好了,那麼這只是在自欺欺人而已。所以包羅萬象和而立,什麼都是對的,錯的也是對的。什麼都是錯的,對的也是錯的。
看到事物一般人想到的是兩面,但有智慧的人可以看到八面甚至更多面要看答主對問題的直接回答,可以直接跳到最後。
很多回答,對此的解釋,對相似事物的解釋,包括哲學著作中的話,其實在明白之前和明白之後看我都是感覺很「噁心的」。特別是之前,根本無法理解。要麼是參照我最後給出的答案那樣慢慢來之後才能理解,要麼就是有舉例子等,再加上長篇大論對此作出詳細解釋。但這也有缺點,就和申請專利是一個道理,寫複雜了就可能出問題,就可能成為歧義,因為畢竟是按個人的理解寫出,帶有主觀因素的影響,而讀者又必然會帶著他自己的主觀想法去看;簡短的語句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他把大致意思,客觀意思告訴你了,剩下的你自己主觀發揮,但又不會與他的觀點直接相違背。這也能體現的動西方差異。(東方簡,西方繁)
這句話是出自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分別對應
- 參禪之初
- 禪有悟時
- 禪中徹悟
現在,這三重大都被人比作人生境界。
其實在我看來,說是人生境界,不如說是「看」的境界。為什麼呢?如果將這三種境界具體化,其根本,不過是對事物的理解:
- 假設你的面前有一棟房子,它的後面還有許許多多的房子,這些房子雖然長得都不一樣,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所有房子的大門都是關上的。睜開眼你就能看到房子的外表。這時候就是第一重境界。
- 你知道它的外表長什麼樣,但不知道它為什麼長成這樣,其實這時候基本不會去想那麼多,看到了就看到了,僅此而已。
- 如果你覺得這個房子很有意思,想看看仔細,這時你就在向第二重境界發展。隨著你與房子的距離越來越近,房子在你眼中就會越來越清楚。
- 你或許想去了解這個房子,向進去看看,你決定打開這棟房子的大門,使勁推開厚重的門,門縫慢慢出現,擴大,你的整個身子進入了房子,你看到了房子裡面的情景,開始仔細觀察房子的結構。這是第二重境界。
- 房子里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吸引人,你開始沉迷於其中。慢慢的,你弄清楚了房子的結構,到了離開的時候了。走出房子,你突然知道現在需要自己蓋一棟房子。你找來材料準備照著之前看到的房子蓋,拚命回想著之前房子的構造。終於,房子蓋好了,質量挺不錯,可樣子卻慘不仍睹。哎,算了,將就一下,就這樣吧。
- 你就這麼將就了很久。直到有一天,你又注意到(不是看到)了之前的那棟房子。這時你才突然發現,自己以前所蓋的房子是有多麼可笑。你又照著這棟房子蓋另一棟房子,腦海中回想著房子的外觀,自然而然地,房子蓋好了。這時的房子,才是真正像樣的房子。這才是第三重境界。
- 第一重境界:"只知其表,不知其里"。
- 第二重境界:"知其里,然失其表"。
- 第三重境界:「已知其里,再知其表」。
這中間其實省略了一些部分:生而為第一重。深入了解即入第二重,繼續深入,然後卡在第二重。自身來看,第二重之於第一重和中原之於蠻夷並無二致,所以便拋棄第一重中認識到的「表」。此時因欠缺其「表」,就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依其行事就有些不舒服,心中不自在,就像並非己願,長此以往,也是會出些問題的。看多了,見多了,做的事情多了,一回頭,就自然清楚「表」了。表裡合一,自然就舒服了。
第一重本身是有「里」的,但這個「里」並非真「里」,是依託於所見之「表」自我想像出的「里」,難免有失偏頗。而所知之「表」,有些是不為常人所理解的,所以就會出現沒有實際道理,全由想像的「表」和「里」。但這兩種畢竟表裡相匹配,不會出現第二重中的情況。
第一重和第三重字面上看沒有區別,實際上的區別也只在於「里」而已,「表」中的區別幾乎等於沒有。所以拋棄了第一重中的「表」,在第二重就會卡住。而若是像上述第一重那樣想像,基本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即便是想像,表裡不和也是行不通的;而若表裡相合,一邊是正確的「里」,一邊是自身認為不正確的「表」,如何行得通?硬要去認同那個「表」,是根本辦不到的,哪有那麼容易的事?而拋棄正確的「里」,也是不明智的。這時只好容忍這種不匹配之感(有些時候其實這種不快並非特彆強烈,甚至幾乎沒有),但這種壓抑很少情況會導致走極端的情況,就像走火入魔。
繞了一大圈才講到答主真正要回答的問題。其實就像之前說的,「看多了,見多了,做的事情多了」,自然就是水到渠成,這是沒有捷徑可走的。雖說沒有捷徑,但要說更快,那麼就是:多增長知識見聞,以及多思考。
(真的太累了,關於思維和割裂什麼的之後再補充)
(例子中有些細節答主是有意這麼寫的)
(所舉例子中的邏輯性細節與之後幾個段落有些出入,但影響不大,主要是沒想好,以及走極端暫時有些不太確定,以後可能會有補充及修改)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當你看見這句話的時候不難受的時候,就是山依舊是山的時候。
山依舊是山,水依舊是水的境界吧,就沒什麼束縛,所有事都能用一種理念完全解釋,壓根不用去批判,存在即合理,可以站在所有角度看待問題。沒有善惡,沒有是非的概念,可轉化任何善惡,是非,曲直,道理,倫常。而後做自己。辯證的那些東西吧,我個人覺得還在糾結是不是的話,只能繞在山非山,水非水裡。我覺得懂得山依舊是山,水依舊是水的境界吧,只需要想明白一個問題就行,不過這個問題太過兇殘,不留神就走火入魔了,身邊沒有高人,直接這輩子算是交代了,即便是我,也是經過了很多很多生死一線才得到的答案,曾經不小心問了身邊一個挺好的哥們這個問題,然後人直接廢了,茶飯不思,生無可戀,愣是我天天引導,加之突逢生死變故,小一年才走出誤區,自此生活愉悅,心態良好。
這個問題不光是普通人,我還問過許多修行的人,不論是佛教(住持級),還是道教(道長級),他們告訴的答案(伊斯蘭與基督教,我一張嘴被請出來了),在我這裡等同於逃避,在我追問之下,全崩潰了。等你已做出了超越普通人的事的時候,對目標迷茫,對生活迷茫,對所擁有的知識迷茫,對所有感到迷茫的時候,私信我,告訴你這個問題,這時候的參透這個問題就很容易達到山依舊是山的境界了。沒有完成以上成就的話別問了。這問題超越生死,不正確引導就走火入魔的。
PS:親身試過的,一定要達成上述成就在問,學術研討的就此打住。古人有句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若是沒有用萬里路來驗證過萬卷書的真偽,讀不讀書都一樣。萬一你通過小聰明騙來了這問題,自掛東南枝了,我可不給你背鍋!!!!專註眼前事
這應該是指人認識世界和自我的三個階段.人對世界和自我的認知來源於自身的觀察體悟+外部的經驗傳承.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人的認知:先是全盤接受.世界是新的,初生時,這種新鮮感帶動你不斷學習模仿.學習模仿並非真正理解外部事物之所以如此的原由.繁難複雜的世界,各種看似相互矛盾的行為和規則,會發現單純學習模仿並不足以指導自身的認知.特別是失敗和挫折,迷茫,思考,否定再否定.這一階段實質上是基於前人經驗和自身體會上的思考.時常否定前人經驗,也時常否定自身總結.直到在不斷否定思考再否定的過程中,清楚的透過表面認知到事物的本質.簡單講,叫做世事通透.尋到了自己為人處事的原則,也就是有了自已的道.這時就進入到認知的第三階段.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到達這步,也不是在任何領域都能達到這一步.通常多數人只能達到第二步,並不斷糾結於否定當中.比如,小時候看到一對戀人,總是覺得很好奇,之所以知道這是戀人,是基於別人的經驗.比如別人告訴你戀人是親密的,會拉手會親吻.當自已戀愛時,更多的反而是各種迷茫,戀愛怎麼會是這樣子,為什麼會是這樣子?是我錯了還是她錯了?等到年紀大了,感情經歷多了,看到的他人情感經歷也多了,反而能理解戀人各種情況下的狀態,戀愛正該是這個樣子.所以,如果以現在我再去談一場戀愛,一般的小女生是很難逃得過的.看得太透,當然也由於看得太透,反而沒了什麼激情.孔子說:七十不逾矩,無非是在說世事通透後的知行合一.這應該是第四階段了.
分析釋放變厚、綜合約束變薄、再分析釋放變厚、再綜合壓縮變薄,不斷重複這個過程吧,到了你就知道了;看到實際是約束,然後以此想像是釋放;看到既有是約束,然後以此創造是釋放,不斷重複這個過程,直到你懂!
心智約束:只有我們開始用一些規則、三觀約束自己,才有可能看懂社會用規則造出來的「山」;心智釋放:當我們認識了規則,適應了規則,我們會平靜下來,回到原點,那還是原來的山,但你,經歷了更多,已經是個思維更加全名,心態更加輕鬆的你了。以上,均個人見解。
答覆提問(12)
雪峰
嬌娥草提問3
1.無從無道始得道,心中無道才是開始得道;釋迦牟尼傳佛法到最後說自己什麼都沒講;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這是什麼道理?有種轉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的感覺,但我知道這決不是在原地,而是接近了上帝,一會清楚,一會糊塗,哎,還是請雪峰明示吧。
答:初見一隻螞蟻在奔跑,我們的意識中只有一隻螞蟻奔跑的概念,如果仔細觀察跟蹤螞蟻,發現它有窩,是群體中的一員,且在認真執行螞蟻王國給它的使命,它只是螞蟻王國的一個細胞,有了這個認識後,你再看見一隻螞蟻奔跑的時候,不再僅僅是一個螞蟻奔跑的概念,而是螞蟻王國整體的運作概念,從一個螞蟻王國推而廣之,就可以基本知曉整個螞蟻王國的運行狀況,再從螞蟻王國推廣到其他昆蟲世界,從昆蟲世界推廣到動物世界,再從動物世界推廣到人類社會。。。如此,就得道了,既然已經得道了,就知道自己就在道中運行,這時候再去求道、就是騎著驢找驢,到達這種境界,不論心中有道無道都已得道,若再執著於道,反而離道了。所以,無從無道始得道,佛陀已經把人引到了道中,人們已經到達了彼岸,過河筏子應該拋棄,所以,當佛陀一步步把我們引進道中後他的筏子完成了使命,他教導我們不要再返回去找筏子,所以他說筏子不存在了,我什麼也沒說,這是對獲得了至高無上、大徹大悟之上乘佛法明白後的人講的,對於尚為過河的人來說,佛陀什麼都說了,就按照佛陀的教導去做即可。你雖然從螞蟻又回到了螞蟻,但此時的螞蟻已經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螞蟻,我今天給老沙說「一隻螞蟻可以度化人」原理在此。沒學道之前,看山是山,悟道後看山不是山,得道後看山依然是山,但這個山已經不是原來的山。
2.我見害於心,聰明障於道;人能放得心下,即可超凡入聖;忘己之人,是之謂已入道;佛法里講無相布施。似乎在求道的路上最大的障礙,最大的敵人就是「我」,這是什麼道理?如何放下這個「我」,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做?雪峰說:「真正的修行修鍊貫穿在日常生活中,假如我說抽煙、喝酒、做愛、打麻將也是一種修鍊,唱歌、跳舞、說話、坐車也是一種修鍊,打坐、冥想、靜思、感悟、念經也是一種修鍊,做飯、睡覺、上廁所、交朋友、上網聊天、看書看電視等也是一種修鍊。」我就在想,您是如何做到的?
答:我見害於心,沒有得道前自己的知見屬於偏見,一孔之見,不明道德的人生觀、世界觀、生命觀、價值觀傷害著自己,使自己的心在自認為「正確」的道路上盲目行走,比如小溪,他現在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在捍衛真理,因為他的「真知灼見」太多了,但實際上他是在逆道而行,這就是說「我見害於心。」「聰明障於道」是說當人有了知識、學識後覺得自己已經明白了一切,可以給一切下定義了,這樣的心理和思維障礙了聰明人自己的靈覺,導致他們永遠找不到道,比如思童和千年草「井中蛙」現在就處於這種狀態中。只有拋棄自己的見解和自以為正確的知識,以謙卑謙遜的態度虛心求真,忘掉自己的聰明,就入道了,沒有了自己的心,就可以與道合一,如此,就可以超凡入聖了。當你看見一隻螞蟻時,你或許認為有螞蟻,但當你把螞蟻放在道中去看時,螞蟻不存在了,你只看見道,所以,當你認為有自己,只想著自己時,你無法看到道,但當你放棄自己時,你就看見了道,所以,求道路上最大的障礙就是「我」。人的一切活動都是道的體現,喝酒是道,做愛是道,唱歌是道,交朋友也是道,關鍵在於能否從這些活動行為中明白山是山、山不是山,山還是山的道理,若不明白,任何修鍊都是求法術,不是求道,若明白了,上廁所也是修鍊,也是在求道。
2006-2-6
所謂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個人認為如要達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要擴大自己的認知範圍,在另外更高的高山流水中,回看原來的山水,發現此山此水和之前看到的山水有不一樣的感受。
因此需不斷充電擴大自己的安全知識領域,讓自己的認知和感悟不斷提升,則提升自己的眼界。
我的理解是這兩重不是智慧上的差別,而是能力上的差別,說通俗點就是知行合一,萬物的道理本來就在,你知道了,又能幹什麼。
所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只不過看的是世間萬物的表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透過世間萬物的表象去發現本質;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是對世間萬物的一種參悟,拿起而又放下,只不過在一念之間
看山不是山,說明自己有一定的認識,但是不完全正確。看山是山,說明自己看到了問題的精華,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及身邊的朋友事情。心智的約束很多時候來自自己的內心,不願意去相信事實,不願意給自己多一點自信。心智的釋放是一種爆發性力量,你相信自己的力量就可以達到心智的釋放。過於自信比不自信好。你不要總想著試試,只有做和不做,做就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不做什麼也沒有。
最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看山不是山:舉個最近比較流行的例子,不給老奶奶讓座,有人會說「你這個人真沒道德」這時領一個人指責他說「請你不要道德綁架別人」。那我們整體來看這個事情,職責別人的不要道德綁架的人,不也是正在道德綁架么?不給老奶奶讓座的人,我們更無法評判他出於什麼原因這樣做。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觀念里的對錯,似乎變得模糊。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句話我個人想了很久,突然想起太極圖。陰陽是對立的,卻無法彼此分開的。與其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如說看山水是山水。山與水是彼此交互,彼此相依,他們都存在著,不會因為你看山,水就會消失,反之也是同樣的道理。對錯彼此相依,不輕言對錯,做真實的自己,是看山是山境界的途徑。通過這種途徑,我們或許會漸漸真正明悟,時間的對錯黑白,都是同時出現的(同一件事)。它就是它,不會因為打家覺得對就是對,大家覺得錯便是錯。(文中的對錯對立只是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