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一定要專業對口嗎?

今天跟我爸媽討論起關於找工作的事情,我覺得特別疑惑。爸媽想讓我考公務員,而我自己完全不想做公務員,一來不喜歡朝九晚五拿固定工資的工作,二來家裡沒有體制內的人,感覺進去了就是食物鏈末端生物,畢竟體制內的工作競爭機制跟市場上相比公平性更弱。

我自己在某985讀法學專業,但是四年學下來覺得對這個專業的好感度不高。一想到以後會接觸各種糾紛就覺得充滿負能量。所以我想借著校招的機會轉行。校園招聘很多職位對專業限制並不是很嚴格,自己投了一些銷售啊,人事啊這類工作,正在進行中也沒有覺得很不順利,而且我也一直在自己學習這些方面的知識,看相關的書,聽一些課程。原來實習有過銷售,數據統計這一類的經歷,社團活動中也做過一些宣傳,人員招募的工作,這些經歷也不算完全沒用。但是我爸覺得我應該找專業對口的工作,否則別人把你招進去了以後也會把你炒掉。如果不找專業對口工作也要去考公務員,做了公務員只要不犯錯就不會丟飯碗。

所以我很疑惑…企業招人的時候傾向於找專業相關的這很正常,但是一個專業不對口的人,他能被招進去,難道不是說明他符合招聘的要求嗎?他到了工作崗位上去之後努力工作做出成果,這樣的人難道會被炒掉?

總結一下我的觀點就是:校招是一個轉行的好機會,因為周圍很多朋友在校招中轉行成功,如果拘泥於自己的專業,尤其當你不喜歡這個專業,以後工作很痛苦。工作之後再轉行成本也高。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工作然後保持學習和努力,有了能力和業績別人自然不會計較專業出身。

我想知道大家都是怎麼看的。到底是我的想法太天真,我爸說的才是社會現實,還是我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


我在知乎專欄里有詳細闡述,核心觀點是,人怎麼可以畫地為牢,被自己的專業所束縛呢?

記住我的話,沒有什麼工作是幾個月內學不會的。

第三個誤區是,有些人英語好的達人,包括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同學,終身被英語所誤。誤在哪裡呢?總覺得英語是自己的一個強項,不能丟了英語,找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找和英語相關的工作。比如大部分英語專業的學生都去選擇沿海的一些小貿易公司做外貿,十個學德語的有九個在廣州做ebay的小公司做客服 銷售之類。千萬不能捨本逐末。英語好的工科生,理想的工作當然是外企做工程師,但是如果找不到,去國內的企業做工程師有什麼可以呢,在這種公司,你的稀缺性反而體現出來,現在國內企業比如美的 格力 比亞迪 和國外的業務那麼多,哪天來了一個外國客戶,整個工程部只有你能陪,你是不是馬上就脫穎而出了呢? 英語專業的學生或者英語好的文科生,做外貿或者當英語老師或者翻譯一定是唯一選擇嗎?你就要放寬思路打破常規大膽應聘國內的企業的 HR、市場、銷售、採購、船務,物流,報關(考個證),項目管理、生產計劃部甚至行政部(雖然是打雜)的職位都可以,這些職位說是說要相關專業背景,但其實對專業依賴程度不高,只要你敢去應聘,他們也會你一視同仁,等你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你是什麼學什麼專業的其實已經重要了,你可以跳槽去外企做同樣的工作,或者乾脆無視英語,去投你喜歡的國內公司的簡歷都行。

再退一步,說得有點絕對,我覺得所有的工作里除了研發、財務、法務、醫學等確實需要專業人士外,其他沒有什麼職位是一定要有很深的專業的背景的,我是搞製造工藝的,但是我不覺得這個職位一定要學工科的才能做,因為一切工作都是按部就班、按照文件、按照慣例+ 解決問題的方法、質量體系知識(這也不是大學裡教的,都是工作里學的)。Everything is by the book.非工科生,搞幾個月馬上就懂了。雖然站在用人部門的角度還是要求應聘工科的背景(思維定勢),但是希望你不要給自己劃一道無形的牆限制住自己,哪天如果真有機會讓你去做這些本不是你專業的工作,要去大膽嘗試,記住我的話,沒有什麼工作是幾個月內學不會的,再往後就是靠你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的經驗。說得狂妄一點,你讓我去做會計,雖然我沒有學過,但我也做得了,幾個月之後也不會比同等科班出身的小白的差,誰剛過去不是從打雜開始做起呢,業務流程中的東西都可以從是慢慢從工作總學,學校教的東西能夠用到的不到10%。據說早年SGS中國搞檢驗測試的工程師都是英語專業畢業的,因為測試作業指導書是英文的,他們照著作業指導書接線、按開關一步一步做就可以了。 現在外企工廠里搞質量體系、質量工程、EHS(環境健康安全),總務(facility)等偏理工科的職位的也不是沒有英語專業畢業。我以前同事,大學學化學的,也在搞機械製造工藝,一個心理學博士,在做生產總經理。很多五星級酒店(像香格里拉、希爾頓等)招人,寫著要求酒店管理或者旅遊管理專業畢業的,實際你覺得這些工作一個高中生做不了嗎?他們之所以這樣寫,是讓這個專業的學生找到一份歸屬感。所以道理很簡單,跨專業工作,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

我有個朋友,是某重點院校機械工程專業畢業的,英語基礎和口語非常好,雅思7.5。但是就是走進了這個誤區,畢業後找了家在能夠提供他去美國工作一年機會的小公司,實際就是在美國幫老闆處理一些雜事,除了一個海外工作一年的背景外,沒有學到任何對他以後有幫助的工作經驗。回國後因為不需要用到英語了,就辭職了。但是專業荒廢了一年了,找工作也沒那麼順利了,就去培訓學校當了老師,後來又辭職準備出國留學,現在終於去了美國讀英語語言學碩士,這真是對英語的真愛啊。可也替他感到惋惜,就這麼被英語所誤了。

再悄悄告訴學HR專業的人同學一個殘酷的現實,大部分做HR的其實都不是學人力資源管理畢業的,外企的話多數是英語專業畢業的。

我在Linkedin上隨便舉幾個例子,都是知名企業的HR(好像英語專業的多一點)

  • 安利HR,Grace Hou | LinkedIn 英語專業

  • 埃森哲HR,Kelly Fu Yanshuang | LinkedIn 英語專業

  • 舒適刀片HR,Sherman Zheng | LinkedIn 英語專業
  • 費列羅HR,Chelsea Song | LinkedIn 市場營銷專業

  • Facebook HR,Diana Zhang | LinkedIn 國際經濟與貿易

舉幾個英語專業的其他例子

  • Simon Zhang | LinkedIn 上海迪斯尼運營經理

  • Lemon Lin | LinkedIn ApparelWin銷售

  • FU Yisu | LinkedIn 唯品會市場營銷及品牌公關總監

大家可以在Linkedin上 用英文搜自己的專業,然後選擇 China,你可以看到你這個專業的前輩的去向。他們的職業經歷可以給你的職業發展作一個參照。

關於英語的一些誤區澄清-是敲門磚還是錦上添花? - 史蒂芬的文章 - 知乎專欄

==================================================

微信公眾號stehouse

http://weixin.qq.com/r/ozqBmVnEIARfrR3692_x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謝邀,人生啊,晃蕩晃蕩就過去了。】

今天你會覺得自己專業不好,換軌道。明天說不定會覺得公司的職位不好,跳槽。我們的人生不夠那麼長給你頻繁的顧此失彼啊。

果然還是爹親娘親,讓你一開始就考公務員。你現在生存環境還很優越,體會不到野生的難處,等體會到了,考公務員的大限35歲差不多也就到了。那作死的酸爽會夠你回味一輩子哈哈哈哈。

不過你覺得法學就業口容易接觸負能量是對的,想脫離那些紛紛擾擾是情有可原的。我最終的建議就是,能不能考法學專業要求的公務員辦公室職位,不用參與那些紛擾的,比如有些單位的法制科之類的。


這個東西其實是依據你的職業規劃來定的。

1、其實這一輩子,路怎麼走,混的如何,30~35歲左右,基本就定型了。雖然有大器晚成的例子,但是那是特殊的個例。如果過了錯過這個階段,想要大器晚成,需要付出幾倍的努力還要加上好運氣。

2、所以其他問題里那些雞湯風格的回答,其實都是在沒到35歲的時候,覺得還有很多可能,其實等到了那個年齡,你會發現選擇很少的。

3、為什麼說35歲是個坎,因為過了35,不上個台階,你就被後來的受過更好教育,更年輕的人拍死在沙灘上了。體制內也有默認的,過了35沒到副處,就不考慮提拔的潛規則。

4、人這一生,決定未來發展道路最關鍵的時間,就是18~35歲這段。不要以為時間很多。做事情都是有過程的。從陌生到熟悉,需要一個時間段。一般來說這個時間段是3年。所以18~35歲這個階段,你最多有7次選擇的機會。如果在把大學4年去掉,你選擇就會就更少了。更何況,某些複雜的職業技能,3年時間遠遠不夠。所以,選擇機會也就3~4次那麼多。

某雞湯回答里說啥沒什麼工作是幾個月學不會的,哈哈,理工科的可能要大笑。本科讀完再給你幾年都未必玩的利索。幾個月就能學會的工作,可想而知專業門檻有多低,會面臨什麼樣的紅海。

5、能在35歲有所成的,基本都在大學階段,就把自己以後的路規劃好了。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起的作用再重要不過。從你父母的建議你考公務員看,他們顯然對此沒有任何考慮。基本是隨大流。

這樣畢業以後,就直奔目標而去。當然你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也不是非要堅持走下去。心不定,是做不好工作的。既然不喜歡就沒必要堅持。只是你要記得,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而且人人平等。

6、從你的情況看,考公務員並不是什麼好選擇。基層公務員是很辛苦收入也不多,只夠溫飽的。你家沒有事啥體制內,進去就是一輩子在基層,25歲就可以看到退休的生活。至於說你父母的建議,說白了,就是他們其實也不知道啥好,所以考下公務員吧。至於說公務員不犯錯就不會丟飯碗…………呵呵,當年全家下崗,女人去當失足婦女,男人送女人去當失足婦女的也是這麼想的。

那有啥鐵飯碗,更何況這還是依賴外力。我知道好多千辛萬苦考上公務員,1年辭職的。因為公務員工作根本不像他以為的那樣,本來以為工資不錯,清閑,福利好,還有房子分。結果一進來累得要死,加班沒工資,整天這樣考核那樣考核,還管的嚴,至於說房子么,自己去買。

同學,公務員里的油水位置,那輪得到沒背景的一般人。要麼你學霸,考試成績名列前茅,要麼家裡處級以上實權。否則都是苦逼位置。問題你要是學霸在哪裡混不好???家裡有關係什麼地方不能混?

如果是要子女走仕當捷徑,那麼現在計劃已經太晚太晚了。你想22歲畢業,到35歲,要提拔到副處,科員=》副科=》正科=》副處,四級12年,中間一個閃失都不能有。還要每次都有位置安排你。你家一點背景都沒有可能嗎???像你這種,退休能到正科,就是運氣不錯了。25歲看到退休。更何況你連公務員都沒考上。

家裡沒有直系正處實權,公務員也就是一份普通工作,沒有任何優勢。想想考公務員的錄取率,值得嗎???

7、至於說,你是否適合銷售,你提供的情況太少,無法判斷。銷售是門檻很低,但是很難做好的職業。絕大部分搞銷售的,都是在低端無法突破。到了35歲以後,不得不轉行的。

其實你是否適合銷售,看下你性格就知道。你是不是自來熟???認識一個陌生人從陌生到稱兄道弟要多久??超過半個月嗎???,臉皮厚不厚??人家罵你,你能否繼續笑臉相迎。人家趕你出門,能否繼續賴著吧事情辦了,如果上面的你都能做到,那麼恭喜,你在銷售方面有天賦。如果玻璃心么…………就別干銷售了。

8、我也無法給你什麼職業選擇的建議。因為選擇是雙向的。好工作,人人搶,並不是你想做就可以做的。你必須具備條件。你不具備條件,再多的建議也沒用。你具備了條件,也不必問別人。

普通人的生活就這樣了,看開點,心態平和的走下去吧。

其實你選大學專業的時候,就選錯了,什麼是法律???中學政治課上不是說的明明白白嗎「法律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所以什麼叫法學,不是研究法律,是研究統治之法。是屠龍術。你一普通人家的孩子,沒背景沒家世。哪裡來龍給你屠


首先,如果一定要專業對口,很多專業是找不到工作的,比如你就讀的法學就是其中之一,國內有幾個大學沒有法學的本科和碩士,我們中國需要那麼多人的工作與法學有關嗎?我相信是沒有的,後來大部分人轉行了。國內每年畢業的英語專業佔總畢業生人數的10%,有六七十萬之多,最後真正從事跟英語相關工作的恐怕不足30%。

其次,現在很多校招,尤其是五百強企業都是不要求專業背景的。很多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更多考察的是綜合素質,以管理培訓生或者銷售培訓生的形式招進去,通過兩年的輪崗培訓,最後成為成熟的可用之才。

最後,你學的專業不可能一點用都沒有即便你轉行了,你的專業還在某種程度上對你有所幫助。比如你如果你的專業是英語,你閱讀英文的資訊,碰到問題可以看看英美國家的情況,這都有所裨益的,比如馬雲,他為啥在國際上都已經是知名企業家了?他的英語好呀!大學學的就是英語。如果你的專業是法學,你的邏輯和你對問題的認知,肯定有法學這個學科的塑造。

謝邀!


謝邀!

不一定。馬雲難道是學網商專業的?


謝邀

本司機電氣專業出身,現在在做互聯網運營,至今沒幹過專業對口工作……

聽從父母安排還是追隨個人理想,這是年輕人經常面對的問題。面對這種複雜問題,我們不妨化繁為簡,從最簡單的角度分析問題。

年輕人的優勢是啥?

年輕 光棍一條(有女票的滾粗) 父母未老

家裡暫時也沒啥負擔。

換言之有,你輸得起!

浪費一年時間又怎樣?

就算被炒又怎樣?

無非吃點苦,無非受點罪(這對年輕人未必是壞事)

就算啥收穫沒有,也了卻了一種叫做「如果」的遺憾

而且,這時候回去考公務員照樣來得及!

年輕就去浪!


謝邀

簡單回答:一般不用。

複雜的回答:你應該更進一步的問,如何選擇工作後的專業方向?學業中的專業和職業中的專業不同,職業中的專業是由你的教育背景+所在部門的業務方向+你所在崗位的職能方向+你所在公司的行業方向決定的。學業中的專業方向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除非一些專業門檻太高的職業,比如說醫生,其它職業都是可以按你的天分方向去選擇的。

你可以看看我在網易雲課程上的免費公開課。成長分子 通關簡歷 - 網易雲課堂


謝邀,轉行成本非常大,我必須奉勸你慎重。

轉行意味著:你除了一個985的招牌以外,一無所有,幾乎等於大學四年白讀,甚至不如一個專業對口的二本/三本學生。

什麼意思呢?985畢業如果專業對口,很大幾率進入大型企業。

但一旦轉行,就意味著你極有可能要到中小型企業去摸爬滾打,積累經驗,繞一圈才能進去大型企業。

何況法學其實並不算一個太差的專業。

當然,如果你確實出於內心抵觸你的本專業及相關工作,並且能夠接受轉行的代價,那麼你就往下看吧。

我看到有人修改題目說校招是一個轉行好機會,其實我並不贊同。

985的校招,大型企業居多,對於這些企業來說,雖然極其樂意,也有空間去培養一個新人,但新人≠小白。

你唯一的優勢是985畢業,但人家既然都來985校招了,你的優勢還存在嗎?人家不知道在你們學校招聘專業對口的同學嗎?

因此,充其量也就是讓你做做【對專業要求無限制】的人事、銷售、行政一類的工作,除非你真的天賦異稟。

做這些工作的同學不要噴我,我說點實話,這些工作其實門檻很低,競爭大,成長代價極高。

隨便拉一個應屆畢業生培訓一星期都可以上手,底層薪水不高,想成為資深,拿高薪,那得大量經驗,也就是說經驗性價比低。

所以即使你要轉行,我也希望你考慮清楚,建議轉【技術型】崗位。

如果你選擇轉【技術型】崗位,那麼最初就應該去社招,而非校招。

為什麼呢?因為在中小型企業,985/211是非常吃香的,也許他們堅信,這類學生智商較高,學習能力較強,而且能用來撐門面。況且,他們真的缺人。

即使專業不對口,他們也願意讓你從小白成長。當然,某些對技術要求非常高的不在此列,比如程序員。

這類工作如果你想做,我建議你報個培訓班,然後自己先自學。報培訓班除了學習以外,主要的是為了在簡歷上添加一個培訓經歷,這樣可以彌補一些專業不對口的缺陷。

轉行選擇公司很有講究,雖然都是中小型企業,但是有兩種公司優先:

第一,靠譜的創業公司,注意,要靠譜。倒不至於想讓你遇到個馬雲,只是創業公司多半氛圍活躍些,缺人,所以你很容易擔重任,成長迅速。

第二,有背景的中小型企業。這個背景指老闆背景或者關係。這些企業很可能會接觸較高層次的客戶,甚至是完全與公司大小不匹配的巨無霸客戶。這種公司同樣缺人,你也容易擔重任,而且項目大,下一份工作跳槽時,簡歷上的項目經歷很漂亮。

當然,在工作過程當中,你一定要不斷讀書,系統學習,指望工作中學習那點東西走天下那你就錯了。因為中小企業的缺陷就是,培養出來的人經驗不夠系統,專業度有所缺失。

之後就是學習,跳槽,學習,跳槽的過程。在初期每次跳槽都能讓你身價漲一些。技術成熟之後,跳槽就有可能在短暫時間內降低身價了,所以當你身價上升到一定程度,就要慎重跳槽了。

另外,寫簡歷也是一門學問。

有些公司和項目沒有寫上去的價值的,就直接不要寫了;有些公司或者項目價值大的,就寫上去,甚至可以把待在該公司的時間適當改得長一些。

總之,你可以理解為,寫簡歷就是吹牛逼。

最後說說公務員,如果你只能去轉行人事、行政、銷售類工作,不願意去嘗試技術型崗位。

那麼我由衷地建議,考個公務員。


1,專業和工作可以完全不對口,大學學的基本都是很粗淺的,實際根本不會用的還是要學習新知識。

但是一些需要一定基礎的行業,則需要專業對口,至於你去不去,那是你自己的選擇。

2,那些重來沒有出現過的專業才是真正賺大錢的。2005年,你要是投入電商專業現在至少中層收入了。2008年後,要是進了移動互聯網專業,金融it等,現在也是中高層收入了。2010年後,出來量子通信計算,智能神經網路學習等等,現在也是炙手可熱。等到大學開始批量供應相應專業化畢業生了,競爭就大了。


剛剛和家裡吵完,我自認為是個理想主義者,儘管生活艱難,我還是不願也不會去考公務員,我不適合體制內,幹不了幾天把領導罵了,不會和人搞關係,這不是我強項啊!

我喜歡編程序,享受創造和被折磨而有所領悟的過程,儘管目前水平僅限搬磚,咱還是得繼續學習和努力,堅持我所熱愛的。

從18歲我就知道我這輩子必定得折騰,體制內肯定不夠我折騰的,我的印象中體制內比計算機還複雜!比編譯原理還難學!我實在是無法融入!

所以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去堅持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無論誰說,都是一個建議,覺著好你就採納,覺著不好就當聽一響。

有感而發,就這樣。


謝邀~

從幾個方面來回答你的問題吧

1,關於是否考公務員

看到了上面已經有不少回答關於公務員的薪資,提升制度等等狀況,而且你自己也清楚的知道: 「一來不喜歡朝九晚五拿固定工資的工作,二來家裡沒有體制內的人,感覺進去了就是食物鏈末端生物,畢竟體制內的工作競爭機制跟市場上相比公平性更弱。 」 所以,考不考其實你心中是有明確選擇的。

至於父母想讓你考公務員只有一個理由:穩定,這也是多數父母那一代人最需要的吧,所以他們也把「穩定」列為剛需,建議為你的擇業條件,至於你接受不接受對於自己來說「穩定」是最重要的,你依然有選擇權。

2,關於是否從事本專業

據你的描述 「就讀於某985讀法學專業,但是四年學下來覺得對這個專業的好感度不高。一想到以後會接觸各種糾紛就覺得充滿負能量。 」 這其中分兩個層面:1,對專業本身的興趣 2,對於從業環境的興趣。

如果兩者都興趣缺缺,那麼是否從事本專業也不是那麼重要的事了,如果對專業本身興趣還可以,只是不喜歡「充滿負能量的工作條件」,那麼可以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傾向於選擇:法學專業有關+不太涉及直接面對糾紛的崗位,在工作條件上進行篩選。

3,如果轉專業,應該怎麼做?

一個好的職業定位要符合三個條件:

一,自己性格中擅長做的事,感興趣的事

二,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可以支撐的,有能力做的事

三,有職業發展前景的事

所以你在考慮轉行時要首先梳理清楚上面三個問題,問問自己是否有答案,如果可以梳理清楚,當然是最好。

如果暫時沒有梳理清楚,也不必過於擔心,從大學畢業開始的1-3年內都屬於職業的探索期,直白的說,這個時期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需要在社會實踐中,在實際工作中去慢慢體會,到底自己更擅長做哪一類的工作?對哪一類的工作內容更感興趣?通過職業的探索,慢慢的明確自己長久的職業方向,然後有目的的進行規劃自己,在朝向目標的路上進行不斷的加強學習和技能的操練,積累經驗,慢慢的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

當然可能你還會問,「目前我應該從哪裡開始下手呢?」既然已經轉換專業了,那麼選擇的範圍就擴大了,下手點也可以變多:

比如從感興趣的職業開始

從能接觸到的職業機會開始

從自己的理想職業開始

從任何一個你擅長的技能開始......

既然是重新探索職業方向,必然需要先行動,多方面的嘗試,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

最後補充一點:關於專業對口找工作是不是那麼重要,如果說重要,對於某些專業門檻比較高的崗位i來說,確實重要,因為專業對口代表你目前在求職時有絕對優勢,但是對於專業性門檻不算特別高的崗位來說,尤其是不太限制專業的,這說明企業更看重你的後天發展和學習能力,在學校的專業只代表你的知識積累,而企業需要用的是你的技能發揮,知識只代表你知道一種理論,而技能才是決定你是否能勝任工作的關鍵,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對於非專業要求的崗位,更多的是重視工作中能力的發展,何況工作環境和學校環境完全不同,個人的適應性,成長性,學習力都是需要再觀察的,所以,工作後的能力培養最重要。

以上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更多職業發展問題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盧老師談職業規劃


建議聽從父親的建議。

1.985院校法學專業,從應試水平和專業背景角度,考公務員有優勢條件。

2.現階段國內,優勢資源還是集中在政府機關單位,雖然有一塊蛋糕分給了民企,但仍有得天獨厚的管控權力。

3.銷售和人事工作,雖然表面看起來機會平等,相對來講還是門檻較低,競爭激烈,要踩著很多人的屍體才能有所建樹。

4.至於人際關係、背景、政治等問題,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很多民企的辦公室政治,一點也不比政府部門柔和。

5.公司一切都是從利益角度出發的,你能給公司創造價值,公司就會給你部分回報;否則,你會被無情拋棄。公司一般把員工分為:不可替代資源、可替代不可流失、可替代可流失三類,不可流失指流失後會成為競爭對手的資源。

6.工作只是一份安家立命的手段而已,很多人的工作跟自己的興趣沒多大關係。

說點打擊你的,你在學校社團積累的那點東西,呵呵,too young.


我的觀點是

1.如果不喜歡自己的專業,無論如何也抓緊轉行。

難道你要把自己的一輩子浪費在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上?

2.如果覺得自己的專業還好,最好別轉。

畢竟有含金量的工作一定是需要你很高的職業素養的,那種無論什麼專業都可以做的工作大多含金量不太高。

其實題主應該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就慎重一些? ????


我現在的工作和我大學所學的專業聯繫其實不大,但我主要還是靠這個專業名字作為敲門磚,才進入了現在這個行業。

我大學是學的製藥工程。在大一進校的時候老師們就給我們規划了許許多多非常有前景的就業途徑,比如說考公務員,或者說在企業做研發、質量檢測,或者做醫藥代表,或者考執業藥師資格證,然後再自己開一家藥店,自己創業之類的。但大四的時候我們所面臨的現實其實是很殘酷的。本科畢業的製藥工程是沒辦法參加藥品研發的,而且我們也沒有這樣的知識儲備,必須要通過考研或者考博過後才能有機會爭取到這樣的工作。而我們在雙選會上面臨的最多的問題就是——你願意做藥品銷售嗎?有些HR也會把名字說得好聽一點,你願意做葯代表嗎?所以到現在為止,我們班大部分同學畢業過後都去做銷售了,有些做著做著就在做其他方面的銷售,比如汽車,房子等等。有的畢業之前就在準備考公務員或考銀行。差不多有20%的人在準備考研,有的是直接考的藥學,有些事會跨考另外一些專業。

我是考的公務員,和我的專業是對口的,但是進去過後做的已經不是類似於我專業這樣的工作了,做的完全是另外一種。所以說大學裡面的很多東西現在都忘了。你要問我現在哪種葯啊怎麼合成,或者說有機化學裡面的知識點什麼的,我基本上都記不清了。

但是,讀書也並不是沒有用,首先我是因為我的本科學歷和我製藥工程這一個工學學位才爭取到這樣一份工作的,不然我都沒有條件報考這個職位。其次在大學期間除了學習本專業的知識,還學習到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識,還認識了很多好朋友,以至於現在不會太孤單,而且自己的眼界也會開闊一點,對待很多事情的處理方式的話會比較有方向性。唯一的遺憾是我不能考執業藥師資格證,因為考了也沒用,我不能做副業。所以我現在就積極學習一些人文科學類的東西,學習一些和工作相關的業務知識努力提升自己。

還有就是,題主,我發現你對公務員這個行業存在很大的誤解。以前我像你一樣,大學畢業的時候,爸媽要求我考公務員,我也非常不願意。那時我覺得公務員的工作整日都非常的枯燥無聊,日復一日重複一個事情,而且每天朝九晚五,空閑時間也多,工資也低,整個人就覺得很頹廢。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不然你以為為什麼我們國家有7000多萬的公務員,還有那麼多幾十萬幾百萬的人搶破了頭都想起進入這個行業呢。

首先公務員並不一定都是朝九晚五,也是會加班的,甚至有的崗位經常加班,周末也不休息。其次,公務員的工作不是日復一日重複一件事的,而是充滿複雜性的,而且大部分工作需要你面對各色各樣的人,你得學會周轉,是需要你用大腦思考的,你必須要有一種統籌性才能做好你的工作。「大智若愚」、「少說話多做事」都是關鍵。再次是公務員工資的問題,其實也不是很低呀。公務員的崗位不一樣、地點不一樣的話工資也就不一樣,但總體結構是一樣的。如果你想要高薪的工作的話,你完全可以往大城市裡面考,或者說考一些中央的直屬過部門、直轄市的和省屬的一些部門,待遇都是非常不錯的。不過如果你想一年好幾十萬幾百萬的話還是出去創業吧。還有就是公務員的工作環境其實相對於企業裡面要單純的多,很少有能夠勾心鬥角傷害到你的,畢竟你每天拿著固定工資,你只要工作,你不犯事兒,你的工資你照拿,而且你有時候你能幫到一些群眾,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現在公務員的話,大部分都是非常知足的,的確存在著一些貪官,但是你又不是他們。

所以說大學裡面的專業不一定就必須成為你以後工作的敲門磚,但他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你也必須認真對待。如果你現在你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或者說你的這個專業不太好找工作,是完全可以跨其他專業的,但是這也會使你付出比別人還要多很多倍的努力,因為別人的起跑線比你高。

總之還是一句話,很多事情試過了才知道,人生就是邊走邊看的,不然你怎麼知道哪一個工作才適合你呢。而且現在也年輕,正是奮鬥的時候,也正是選擇的時候,所以不要畏懼。但是你也要注意一點,你喜歡的東西並不是都是需要去嘗試的,你還要考慮一下現實。不然你邊走邊看,就會變成了走馬觀花,到最後哪樣工作你都不能夠勝任那就棘手了。因此你最好找到一個你的特長,或者說找到你一個能夠長期發展的方向。

小的時候老師會問我們的愛好是什麼,長大了過後發現其實愛好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適合,所以現在你跨專業的話,可能要更多的考慮一下,你更適合做哪方面的工作。

其實任何你喜歡的專業對口的工作,等你真正開始工作了,落差感肯定是會有的。但也沒關係,高中的時候我們以為大學可以隨便玩,但是到了大學不也發現完全不是那樣么。


謝邀。。

小姐姐(我覺得應該是姐姐吧(≧▽≦)錯了也不要太在意)

其實捫心自問,大學裡面的課程,有哪一個不是突擊考試來的成績。。。

法學我是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學生物的,大學學的東西完全是皮毛中的皮毛。老師上課就照著PPT念,我完全不會聽。

都是考試之前背,也能拿獎學金,看起來人模狗樣的成績不錯的樣子,其實啥也不會。

所以還是焦灼的。覺得出了社會沒有競爭力。以後考研要怎麼辦啊之類的。

所以打算進實驗室。會看那些天書一樣的文獻和操作那些莫名其妙的儀器。當然啦最開始肯定也就只有在實驗室掃地洗瓶子的份兒。

但是不怕啊。這些東西都可以學的。

而且你學法學的,應該很厲害啊。

記憶很好,邏輯思維應該也很強。

那些銷售啊管理啊,都能做啊。

我覺得銷售和管理的話,重在情商,都能做的。不需要專業對口。

現在說說為什麼叫你小姐姐了,我覺得你應該是女孩子吧。。。

額。。這裡不是物化女性。

是我覺得,女孩子可能更多的家人希望是畢業後回去當公務員或者教師什麼安穩的工作。

因為家人安心嘛。社會上那些雜七雜八的事,一個女孩子遠離故鄉一個人摸爬滾打,不知道要受多少苦。

也不是說男孩紙一個人在外面不辛苦,辛苦是一定的,但是男孩子相比於女孩子,確實是可以承受更多的啊。

比如銷售的話你要去應酬吧,要去喝酒吧,要去成天在外面跑吧 ,可能從小家庭觀念讓我覺得,女孩子就最好不要去這種場合了。什麼人都有,遇到揩油好色的,你一個女孩子在外面,又沒有人幫忙,那得多委屈。

誒好像偏題了。。。

如果你是男孩紙,又是學法學的,那我覺得,銷售啊管理啊都隨便做。其他的也能做。

女孩子的話,那麼要不要考慮一下父母的建議呢?

當然啦~總之工作當然可以不對口,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從頭開始。只要你願意的話。

不過父母的建議也不是不可以聽。

公務員公務員。。。好像確實掙不到什麼錢ORZ。。。如果家裡沒有關係可以提拔什麼的,那真的。。。應該還是有點慘。。。

不喜歡就不要做。不喜歡就不要做。不喜歡就不要做。

所以要找不對口工作的話,可以參看知乎上以前很火的一個回答叫什麼轉行難嗎?轉行之後的你現在怎麼樣了?。。。應該是這個類似的題目。。我是知乎小透明。。不知道怎麼放鏈接。。。

我覺得這個答案可以給你信心。

而信心之外的動力和能力,就要靠自己了。

但我覺得還有一個選擇,跨專業考研怎麼樣呢?我覺得學習能力夠強,對另一個專業又足夠熱愛的話,這個選擇為什麼不可以呢?因為你知道中國的社會,文憑。。當然重要!所以轉行的話,資歷和經驗都不如別人,公司又憑什麼要你呢?

一個建議吧(≧▽≦)

這之前當然要盡量說服父母支持你~

畢竟不被父母祝福的未來不是最美好的未來。

一個人考研或者找工作特別難過的時候,是需要有人支持的。

加油加油~


在我看來,除了理工科那些非常需要專業知識的學科,像是人文社科類的,就業並不一定要專業對口。

專業和就業的關聯度並不是100%,我是學人力資源管理的,而從事這個工作的有心理學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行政管理專業……總為言之,人資部可能是企業裡面專業最雜的一個部門。

還有其他大工商管理類的專業,就業是對口率可能並不高。學什麼不意味著一定要做什麼。比說學機械的秋葉大叔後來做ppt培訓,學旅遊管理的秋水教主畢業後進入銀行,本科學法學的大餅最後當了時尚編輯。

專業對口對於就業是重要的,但不是決定性的。

為什麼說重要?

1. 學某一個專業說明具備基本的從業素質,具有這個學科的思維和基礎的理論知識,比沒有學過這個專業的同學懂得更多一些更加細化的知識,有這麼一個學科專業背景。

2. 可能有相關的專業訓練,比如說實踐實習,作業中的案例學習和案例分析,參觀企業,參加相關比賽等。

但是,短短四年的大學時間並不能很好的掌握某一個專業的實務技能,其實專業性沒有外專業的人想像的那麼強。

首先,大學的學習強度並不夠,四年的時間,既要參加社團學生會,談戀愛,旅遊看看世界,又要實習寫作業寫論文,放在提升專業技能上的時間相當有限。很多人只是入了這個門,不至於是門外漢,那頁沒有足夠的專業性。

其次,大學裡面前兩年都是通識教育,第三年只是學了幾門專業課,一個學期也不能深入的學,很多人也只應付考試,怎麼談得上專業呢?

最後,我認為一個人在工作中的學習能力遠遠高於在大學,因為大學裡面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溫床,沒有生存的壓力,也就沒有搏殺的動力。在工作中,沒有人會對你客氣,有多少能力就拿多少工資,不會的不主動學,很自然被淘汰,所以那種壓力下,人在學習專業的知識技能上投入的時間,強度都會比大學多,也才慢慢進步,這是我理解的「干中學」。

知乎也有類似的問題,有一句話深得我心:沒有什麼工作時幾個月學不會的。

專業對口在職場上也只是科班出身的小白,還有很多東西要學,前路漫漫啊!

那麼在大學裡面專業就不重要了嗎?當然不是,學習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項能力,專業學得好起碼說明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這一點我想用人單位還是看重的。

大學怎麼做,才不至於白費,才能少些遺憾?

1. 學習好基本的技能,比如說辦公軟體的使用,ps,還有一些視頻剪輯軟體,溝通技巧,人際交往技巧。

2. 發掘自己的興趣點,不斷去嘗試去體會,了解自己的愛好,找到自己的特長和喜歡做的事,能培養出一個終身愛好也是一件幸運的事。

3. 找到自己的節奏,即自己做事生活學習的節奏,不要被外物牽擾,隨便改變自己的計劃,規律。

4. 建立批判性思維,其實這一點我也在慢慢努力,認為十分重要,不會思考的人,永遠只會被帶跑。


關於專業對口問題現狀和思考

前言(關鍵詞):2010年就業藍皮書中,麥可思調查研究顯示,全國2009屆本科畢業生專業對口率為67%,高職高專畢業生為57% ,專業對口率逐年下降是必然趨勢,其中,專業對口率最高的兩個本科專業大類為醫學(88%)和工學(73%),高職高專為資源開發與測繪大類(84%)和醫藥衛生大類(81%), 專業對口率最低的兩個本科專業大類為哲學(41%)和法學(47%),高職高專則為法律大類(33%)和環保、氣象與安全大類(42%)。 大學生現狀大概有:大學生「所學非所用」現象逐年加劇 。專業對口越來越低原因則大概有:就業市場供求不對等 、所學專業與自身興趣落差太大、學生缺乏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 。專家看法:適合自己的職業才是最好的 。專家建議:高校應建立社會反饋機制,重視職業規劃

調查顯示,2009屆本科畢業生專業對口率僅為67%———

  俗話說,「郎怕入錯行」,選專業如同入行,有可能決定一個人一生的職業發展方向。然而,在熱門專業報考率逐年升溫的大背景下,有調查顯示,大學生的專業對口率卻在不斷下降。對此相關專家表示,未來大學生的專業對口率仍將持續下降。那麼造成各高校普遍存在的學非所用現象的原因究竟何在?面對四年用心苦讀,到頭來卻與就業毫不相干,大學生們又將何去何從——

  ●新聞現象●

  大學生「所學非所用」現象逐年加劇

  對於本科生來說,寒窗苦讀四年,能夠「學以致用」,甚至能夠在本專業內「有所建樹」是大家夢寐以求的事。但近些年來,不少大學生在畢業求職之際卻不得不選擇「轉行」,使自己又完全投身於一個全新的領域。畢業於大連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的王同學現如今在北京的一家時尚類公司做經理助理,現在的工作內容幾乎用不到法語。王同學告訴筆者:「轉專業主要是覺得法語專業的就業面比較窄,在整個社會對複合型人才需求增加的形勢下,僅有語言技能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選擇跨專業找工作,在職場中磨鍊自己的技能。」同時他還表示,自己的理想是在未來能夠成立屬於自己的公司,單單一個法語專業的優勢肯定無法滿足自己的理想追求,「我計劃先積累一些工作經驗,然後去讀MBA。」

  小李是北京聯合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的應屆生,目前她的職業規劃是成為一名小學美術老師。她說:「其實藝術設計也挺好找工作的,但大部分集中在私營小企業,各種社會保障不健全,工作時間超出身體承受範圍,而且工資偏低。」不少畢業生在畢業之初就明晰了自己的職業規劃,在他們看來,自己的未來之路將不僅僅局限於本科專業,而想要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則要從專業領域跳脫出來,分析自身,才能從全局重新定位。

  據麥可思調查公司2010年度頒布的本科專業對口率的調查結果顯示,2009屆本科畢業生專業對口的比例為67%,較2008年下降了四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有近三成大學生畢業後的工作與本科專業毫無關係。對口率最低的專業為哲學,僅為41%,而法律、教育學、農學專業對口率在2008年到2009年變化無幾。據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預測,未來這種不對口率的現象總體上還將持續。

  ●原因探究●

  供求不對等、缺乏職業規劃等成為「推手」

  原因一:就業市場供求不對等

  據了解,本科畢業生的「轉行」之舉,往往是由於該行業「供大於求」,即畢業生數量遠遠大於市場需求,使得不少畢業生只能重新定位,「另尋出路」。對此,中華英才網職業專家指出,專業對口率與專業本身的性質,與該專業在社會中所對口行業的市場需求密切相關。對於一些專業對口率不高的職業,如保險代理人、社會及社區服務經理、房地產銷售經理等職位,職業性質決定了需要人才的素養:較好的管理能力、出眾的表達能力等等,對於專業的要求反而不強。儘管也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但可以在短期內培訓出來,並不需要長時間的知識與實踐積累。據中華英才網掌握的情況,有些專業人才一直處於「供小於求」的緊缺狀態,例如同聲傳譯、3G工程師、IT工程師、物流師、環境工程師、精算師、醫藥銷售等等,而這些職業對專業的要求就頗高。

  原因二:所學專業與自身興趣落差太大

  筆者走訪了位於北京海淀區的幾所高校,一些學生坦言,自己在高考填報志願時有失誤或者考慮欠周,導致自己入學後對所學知識絲毫沒有興趣,更不會選此方向作為今後的職業。

  對此,北京聯合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常海斌女士指出,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高考填報專業志願時的盲從造成的。首先,填報前無專業人士指導,缺少職業規劃教育環節,很多人存在從眾心理,跟風填報。其次,對所學專業不了解,認識片面,預期與實際有偏差。比如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喜歡玩電腦就能學好計算機專業。三是大學所學專業是非志願專業,即被調劑的專業,在校期間學習動力不足,畢業後也不願從事本專業。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則表示,除了填報志願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國家的本科轉學校與轉專業非常困難,而多數人在高中畢業的時候,還很難想清楚或者明白自己想要什麼、自己的職業規劃是什麼,以及相關的行業到底是怎麼樣的。上大學後又很難調整學校和專業,於是在畢業的時候就出現了大量轉行的現象。

  原因三:學生缺乏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

  小洋暑假期間在一家產權交易公司實習,本打算畢業後繼續出國深造口譯的她,卻「無心插柳」地留在了這家公司做文秘,放棄了原先的留學計劃。「我做過辦公室行政、業務助理、HR的績效考評,還做過總經理助理。這些職位和專業完全沒有任何關係,完全是全新的領域,我覺得很新鮮,而且有種冒險的感覺。」然而,在經過一年間「輾轉」於公司內部的多個職位、又跳槽了幾個「東家」後,她又無奈地回到了她的老本行,選擇了一家翻譯公司。「其實當時放棄留學開始上班,並沒有特別地考慮『職業規劃』,而是被眼前短期的利益迷惑了。在干過這麼多職位後,我發現非相關專業的員工上升空間存在限制,所以我選擇回歸自己熟悉的專業。」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對此指出,當一個人越了解某個行當,或者說把某個行當或者技能當成職業的時候,就越容易看到某個職業或者行當的不足,或者是「黑暗」的地方,而對於自己不熟悉的職業,往往看到的是風光的一面,反而更為喜歡。這種傾向很容易造成學生們在職業規划上的跟風現象,而不是基於自身的優勢與不足,根據自己的愛好,以及行業發展情況,做一個更清醒的職業規劃,從而以此選擇自己所應該選擇的職業或者崗位。

  ●專家看法●

  適合自己的職業才是最好的

  一些網友認為,畢業後不能「學以致用」是對多年學習資源投入的浪費,但即便如此,仍有很多大學生「心甘情願」地「轉行」。大部分專家對此都認為,專業對口固然理想,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文東茅指出:「專業對口其實是個廣義的詞語,有些工作與所學專業相關度低,但不代表完全不相干。對於大學生就業而言,邁出第一步很重要,沒有必要過分強調專業對口率。對於企業而言,除了一些特殊技能的工作需要專業對口外,其他工作並非必須對口,他們更看重綜合素質高的人才。特別是一些文理兼收的工種,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即使與專業不相關,只要自己喜歡就是值得的。」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認為,專業對口的是與非,要看學校的辦學定位。如果是以培養精英人才為主的高校,那麼可以淡化畢業生專業對口率的概念;如果是以就業、應用型教學為導向的高校,就要注意專業對口率的問題。學生的選擇往往與學校的教育息息相關,如果專業設置充滿內涵和特色,那麼學生的興趣也就容易建立,對專業的喜愛度和就業信任感也會提升。專業不是選擇職業的唯一標準,學生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

  「我們不必有過多的憂慮,就如人的成長一樣,錯誤總是要犯的,人就是在這樣的犯錯過程中不斷成長,職業的選擇也一樣,當一個學生盲目地選擇後,多數人會逐漸重新回歸他所真正需要或者應該選擇的職業。這一過程,對於多數人來說,無法直接跳過。因為只有經歷了,才知道到底怎麼回事,相信大家會自我調整的。」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說。

  ●建議●

  高校應建立社會反饋機制,重視職業規劃

  北京聯合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常海斌女士表示,及早進入社會有助於大學生為將來的就業做更充分的準備。尤其是當代的年輕人,多為獨生子女,家庭呵護有加,需要他們擔當的事情較少,加之在應試教育下,他們整日埋頭讀書,很少關注社會,非常需要對社會知識的汲取。「我建議,大一是適應大學生活的階段,不要過多參加實習,應先摸清所學專業的課程內容和專業所面向的行業知識;大二時再開始各類實習,實習可以貫穿大學生活的始終。參加專業實習和社會實踐較多的學生,綜合能力較強,就業時備受用人單位歡迎,」常海斌女士說。

  除了實習以外,職業生涯規劃對擇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為一項傳統工作,清華大學由就業指導中心統籌安排,各院繫結合自身專業特點的職業生涯輔導講座在不斷展開。據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介紹,本科學生和研究生都可以通過選修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職業能力拓展訓練課程等來進行學習,以了解自己的專業和職業方向。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認為,從學校角度看,學校要讓自己的專業設置更加合理,符合社會的需要;教學手段應更加多樣化,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就目前來說,學校應該建立一套信息系統,把用人單位的信息、用人單位的需求、學生的信息都收錄進來,這樣才能方便學生找工作,找到對口的工作。另外校友會也是一個渠道,師哥師姐們在一個企業做得好,企業也願意用他們的師弟師妹。如果這個專業的就業率長期走低,就要考慮撤銷這個專業了。不僅如此,政府也要為高校和學生提供信息,提供準確、完整、客觀、權威的信息,這樣學生在報考時才不會盲目,學校在專業調整時才能有章可循。文/庄岩、王玉琪

日前,麥可思調查公司發布了《2010年就業藍皮書中有關2009屆大學畢業生工作與專業對口狀況調查》,數據表示:大學畢業生專業對口率呈下降趨勢。其主要原因是就業市場上專業對口崗位數量較少,部分畢業生只好在非專業崗位就業。

專業對口率同比下降4%

2010年就業藍皮書中,麥可思調查研究顯示,全國2009屆本科畢業生專業對口率為67%,高職高專畢業生為57%,均較上屆下降4個百分點。這意味著,當前有三成以上本科畢業生、四成以上高職高專畢業生從事與專業不對口工作,與2008屆的本科(71%)和高職(61%)相比,專業對口率呈下降趨勢。

專業對口率偏低主要是就業市場上專業對口崗位數量少,部分畢業生只好在非專業崗位就業。但是,在部分工科類專業崗位上,如計算機,一方面企業找不到足夠合格的畢業生,另一方面部分畢業生只好在非專業崗位就業。高職畢業生的專業崗位受到本科畢業生的「下嫁」影響而減少,這也是高職專業對口率略低的原因之一。

對口率最高專業:醫學、工學

專業對口率最高的兩個本科專業大類為醫學(88%)和工學(73%),高職高專為資源開發與測繪大類(84%)和醫藥衛生大類(81%)。這些專業培養的畢業生專業性相對較強,掌握了較多的專業技能,從畢業生自身角度而言,在專業領域中就業更具優勢,因而更趨向對口就業;同時較高的專業門檻也使得其他專業的畢業生涉足這些領域工作的難度較大。如本科的麻醉學專業對口率即高達100%,高職高專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對口率也達到96%。

延伸點一:儘管工學對口率在各專業大類中名列前茅,但國家在其專業培養中往往投入巨大,近三成的畢業生不從事相關工作無疑是極大的資源浪費。從高等教育提供者角度來看,高校可以做也應該做的是,跟蹤每屆畢業生短期(畢業半年後)、中期(畢業三年後)、長期(畢業十年後)的就業狀況,了解本校各專業畢業生主要的職業、行業、僱主、地區流向,並請畢業生就各專業課程對工作的有用性、滿足程度、需要改進的方面予以反饋,從而根據社會需求和反饋對本校專業課程設置進行調整和改進。

延伸點二:學得「專」未必是好事。以臨床醫學為例,該專業2009屆本科畢業生對口率為92%,高職高專畢業生對口率為78%,較同屆同學歷層次畢業生的平均水平分別高出25個、21個百分點;但卻分別以23.1%、28.5%的失業率,成為麥可思調查覆蓋的主要專業中,畢業半年後失業率最高的本科和高職高專專業。在本專業人才已經供大於求、對口崗位對學歷層次和工作經驗要求高的情況下,因專業性強而帶來的「就業面窄」這一問題,成為制約應屆生成功就業的瓶頸。

對口率最低專業:哲學、法學

專業對口率最低的兩個本科專業大類為哲學(41%)和法學(47%),高職高專則為法律大類(33%)和環保、氣象與安全大類(42%)。這些專業往往由於畢業生數量持續性遠超過市場需要(如本科的法學、高職高專的法律大類),或者沒有較強的專業訓練,主要流向崗位的專業門檻低、競爭激烈,因而迫使更多畢業生不得不從事與專業不相關的工作。如本科法學大類中的社會學、社會工作專業,工作與專業對口率僅分別為25%和39%,是麥可思調查覆蓋的主要專業中對口率最低的兩個本科專業。對於此類專業,一則需要主管部門根據社會需求,通過專業預警等方式進行宏觀調控,二則需要高校在培養過程中,加強通識教育,注重思維方式、學習方法、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引導。

小海cosea文章推薦: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當代中國問題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房地產泡沫問題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中國徵收遺產稅問題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淺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淺談 時間積累 虛榮心 優越感 對比競爭 無知無能 愚蠢 包容 自私自利 認知 分辨 判斷 歧視 原罪 哲學等話題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PS通道是個什麼鬼?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我與她的戀情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音樂學習之路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數學家的故事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未經授權,所有回答/文章,拒絕任何形式的轉載,分享鏈接請標明出處和作者。

書籍購買

郵箱:hoctoboy@gmail.com QQ:807244012

微信:hoctoboy 微博:今日經濟hoctoboy (二維碼自動識別)

PDF和實體書均出售。PDF價格:5RMB,實體書:40RMB(數量少,無法控制成本,沒辦法,請諒解)

承接項目

歌曲創作—寫歌,寫文章,數學諮詢(重點針對中學至大學至研究生),房地產諮詢,平面設計,LOGO設計,萬能資源定製,包括:高清+藍光電影、古典+流行無損音樂、紀錄片、學習視頻、演講、足球比賽、動漫、美劇、韓劇、舞蹈瑜伽、魔術、美食烹飪視頻教學、名人名家等。誕生:致力於解決信息時代資源過度分散問題。理念:拯救你的時間,還生活一片安寧;你的需求,有我懂;來我的世界,你只需嘆一句:相見恨晚。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學生黨一枚,專註研究與創作,也希望我的文章/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感謝你的關注與支持。

create is my all.魂盪魄,勇者雄心——小海cosea


少個前提條件,從事科學技術工作的話固然需要。但如果是事務性的工作無所謂。


不是。


推薦閱讀:

有一份5天8小時的工作,但這8小時都閑的慌,我該辭職么?
用已知的概念,去解釋未知的天賦,於是迷茫
現在很煩惱,24歲幹了兩年的建築搬磚。現在面臨轉行。卻非常迷茫了,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有什麼適合殘疾人的工作?
從事幕牆招投標預算是不是不太有前景?

TAG:職業規劃 | 職業轉型 | 工作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