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到身不是我,再看到心不是我,最後看的「能看的那個」也不是我,那最後是「誰」在看?

既然沒有永恆存在的精神實體,已經苦空無我了,那是誰在照見「能見之心」


任何一個完善的理論體系都是有規矩和秩序的,否則就是一團稀粥。因此學習一個完善的理論體系,一定要遵循這個理論體系的規矩,然後按部就班、按圖索驥的根據這個理論體系的邏輯進行思維和觀察,最終證明這個理論體系的完備,實現自己的目的。

在佛陀教法中,十二處是一切,十二緣起是世間;你找不到任何超越十二處和十二緣起的玩意,而且佛陀也沒有樹立過超越十二處的概念。十二處即眼、色、耳、聲、鼻、香、身、觸、口、味、意、法。所以請問,你所謂的「能見之心」是十二處里的哪一個?而「照見『能見之心』」的那個「誰」,又是十二處的哪一個?

你從生下來時時刻刻都在呼吸。然而你知道你當下在呼吸嗎?現在,你仔細的感受一下你的呼吸。

當你當下的感受自己呼吸並知道自己在呼吸的時候,這個過程在佛陀教法中是這樣的:首先緣於行(你看到我讓你呼吸的文字,身行)在身處(胸腔、肚皮的起伏或者鼻子感受氣流)集起識(身識)形成身觸(外身處、內身處、身識三者聚合),緣於身觸集起受(胸腔、肚皮起伏或者氣流通過鼻子的感受)、想(呼吸的相和名)、思(作意,即根據之前的受和想產生「我在呼吸」的念頭)。

在以上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行(你沒看到我讓你感受呼吸的文字和其他讓你感受呼吸的文字,或者壓根你停止呼吸),識就不會在身外處和身內處(腹部、胸前或者面前)上集起(你不會關注呼吸),也不會有「我知道呼吸「的這個念頭形成。在這個過程中,並不會預先設立一個能知的玩意,因為找不到,也不需要。同樣的,你現在知道你在眨眼睛嗎?

所以你要重新調整下你的思路,要按照佛陀給你設定好的名相概念和思路去思考和觀察,最好不要超越佛陀給你的設定。比如在佛陀教法中,你要思考五蘊非我,而並非自己定義的「身」「心」不是我,因為五蘊是系統的把一切進行分類,而你自己的分類往往都是直觀片面的,不適合觀察的。事實上如果你成功的觀察到五蘊非我,你就不會再有「能看的那個」這種概念產生——因為壓根就無從安立。


觀察的、被觀察的那個『我』是個綜合體,你需要把它拆的很細才會發現真相。

而這個拆的過程,一定要注意『如實』,自己看不見、聽不到、聞不到、嘗不到、摸不到、想不到的,就不要去判斷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因為它們不在感官的領域。

拆完了之後去分析它們的特徵、給他們打上標籤以便辨識,觀察它們如何生起、如何消滅、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解脫的範式中,『無我』是最後一步,非經由發現五蘊之無常、苦的真相而得出的『無我』之結論,是經不起推敲的錯誤結論,所以第一步,應該是發現『無常』。

在經藏中,這個過程,有時候被描述為『如實知此六觸入處,集、滅、味、患、離。』

  「有六觸入處,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沙門、婆羅門於此六觸入處,集、滅、味、患、離不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去我法律遠,如虛空與地[的距離那麼遠]。

我們和佛陀的區別就是,佛陀他老人家這個過程是自己完成的,最後結論不是別人告訴他的,然後他又把這個過程和結論告訴我們,所以他是老師我們都是學生。


有思考,才有智慧。

做個例子:看到眼前的木頭。眼睛看,眼睛並不是主人,只是一個透光鏡。神經傳遞呢?也只是公路,傳遞員。再往裡,就會碰到認知中心的第六意識。總是抓取信息。也不是做主的。而仔細感覺,又找不出一個目標。因為,我不可感覺我。只能通過碰觸才同時出現一個我的感覺。所以,覺不離就塵。

所以,修行就是不斷去除干擾,去除習氣,去除非我的過程。然後,最後就是非汝而誰的時候,再沒有第二個存在。也不再動搖。沒有間斷。如果這個都否認,修個啥?乾脆睡了不要醒。


是一個暫時的你在看。佛教的無我是指沒永恆的我,但不是沒有暫時我,暫時的我是存在的,否則佛經開頭也不會寫著如是我聞,既然無我,那麼如是我聞豈不是邪見了?所以要分清世俗諦和勝義諦,無我僅僅是指沒有永恆的我,這是勝義諦,可是世俗中往往不會追究永恆不永恆的問題,所以可以存在自我,那個可以觀察的你,就是世俗中暫時的自我


我以前也總是在類似的問題上打轉轉~當然我現在也不見得有多少進步~簡單回答一下個人見解。

能知的,非我。

照見能知的,非我。

照見照見照見能知的,非我。

本來「無我」,何苦再「頭上按頭」,再按多少個頭,仍然「無我」。

本來「無我」已經是無上一步,何苦再往上一步,再往上多少步,也還是「無上」,也還是「無我」。

深究一下修行人總是提出此類問題的原因:

雖然已經建立了在「思考」認識中的「無我」見解,

但是「俱生我見」仍然牢牢抓住「我」不放~

那個「我」仍然在,其實並沒有清凈知見。

路漫漫其修遠兮~

祝福。


這就是以幻修幻的道理,請體會經文"覺則為覺"。你去尋時,思時,觀時,這個我相就產生了,你不去尋,思,觀時則我相消失,這就是妄想,此妄想不真,從緣而生,從遍計所執而生,此妄想當下寂滅則證真如,或叫佛也可,或叫無我,涅槃,菩提,中道,空,如來藏,道,般若等等都可以。此妄想寂滅則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也。真如雖不可說,但非是一無所有之空無,它是涅槃妙明真心,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正念和正知


看了下,解釋的都太複雜或者沒有解釋到點上!

沒有「誰」再看?而是你之前或之後想「看」自己心的那個意願,導致了觀察自己之前的心路升起與觀察結果的升起,這其中並沒有所謂的「誰」,如果硬要所有這個「誰」的話,那麼這個「誰」不過是你的一個意願罷了。

如果排序的話,比較常見的順序是:

步驟一、觀察到身不是我的心路生起與結束。

步驟二、意願回溯觀察步驟一的心路生起。

步驟三、意願回溯觀察步驟一後能得出結果的心路生起。

步驟四、回溯觀察步驟一心路過程。(緣起於步驟二的意願)

步驟五、根據步驟四得出結果(緣起於步驟三的意願)

理解了嗎?只是意願的生起,響應與結束,而並沒有一個所謂的「誰」!


「不是我」這不是還執著在我上嗎?

苦空無我了是說離相心,結果你依文解義,還在找無我,是誰?

能不能到寺廟皈依受戒,在出家師指導下從基礎開始學啊?

研究佛法前,還是先看看《覺海慈航》《正信的佛教》,對佛教有個較好的認識。

不能這麼從中間掏著學。這不著天不著地的,咋給你講啊。

總不能東拉西扯的糊弄你吧。


這不是知乎上亂問的,要自己去投入身心生命去親自參的。


你知道「我」是什麼意思嗎?


覺都沒有,哪還有「誰」的存在?

身假心幻,是我非我,非我是我。


我是誰?這亘古以來的天問是有答案的。

能問者,在問者是"我」。

能問者是我,也是你,也是他。此能者雖是我必備的要素,但還並不足以區別通常意義的我。此能者即是覺性、法性、空性或無明。

只有在問者是我獨有!「在問」已是具體發生的事,每件事都是具體的存在,獨有的。事件就是因緣所生法,即是認識論的生起心識事件,生起心和心所有法。而所謂因緣所生,實際上是因緣和合,是壞滅,寂滅。還擁有具體內容的叫心所有法,內容趨向空無的但非斷滅的叫心王,心王的根就是空性、覺性(《大般涅槃經》壞諸行因緣異)。所以說,正是你獨自擁有的內因果的內容,才成獨有的你。並且,這獨有的因果,必存在於具體發生的心識事件。所以,你必是事實的存在。

這裡,很容易看出,內因果必是自己的。又,認識論認為,事實可以成為客觀事實真,事實所擁有的獨特內容對別人來說卻是空的。由此,就得出內因果所擁有的內容只能是自己私有,所以自作必自受,所以,因果絲毫不會錯亂。

事實可以成為客觀事實真,注意這裡用的是「可以」,在認識論里,幾乎所有的常識觀念或當然,都得重新考察,不然,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我更傾向於,人類沒有實修或來自前人實修的經典,終其一生都不可能思考出達終極的正確認識論理論。

因為心識是事實存在,且有其所擁有的內容,所以,可以被言說,可以分割,可以對立。但實際中,是用心在認識,所以,自己的心是不能被對象化的。對象化即離、即空或滅。

當然,心識可以嵌套,比如第八識生起前七識的嵌套組合。

心識必被知性或覺性融貫,所謂統覺也,不然即有所不知。你亦有心識的生滅感知,所以,就證明必有超越心識生滅的知性或覺性。這知性或覺性即是「能問者」。

這個「能問者」,被言說成你的能或我的能,已沒有意義。止!止!分割、對立、對象化,在這裡必須停止了!因為能性不是這些對象化的生滅的東西。能性,或說覺性,是非對象化的,或說是蒼白的、純粹的存在,我必具有,但不能倒過來說被「我」佔有,因為常識說的「我」是「俗我」。寧願說能性才是真正的「真我」,是不滅的根本存在,寧願說「真我」佔有「俗我」,而不能顛倒。「俗我」是因為有了擁有的獨有的事實或內容,才可以代稱為「我」。「俗我」是能性下層的概念,不能犯上。正是壞滅了「俗我」,壞滅了「俗我」的獨有,壞滅了對立,才顯出純粹的能性存在。

能性是事實存在嗎?當然是事實上存在的,但是是純粹的,非對象化的,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具體事實。這個純粹的能性是無我的,是無所對立的,非對象化的,是不生不滅的,不增不減的,不一不異的,不來不去的。因為不能被對象化,所以一多等分割的概念沒意義。它是你最後的根本存在,所以你無法跳出它之外,不可能與它對立,無法把它對象化來觀察。如果你以為把覺性對象化了,那一定是你在想像,是你想像出來的對象,它是虛假的,幻想的,千萬別把它當真了。當然,如果你達到了能性,那是有表徵的,不然,豈不是皇帝的新裝,騙子也說達到了。

正是隨著壞滅「我」,由覺性(應說無明)即現出新我。剎那我滅,剎那我生,剎那生滅相續。正是由於超越生滅「我」的覺性存在,而使得有超越生滅「我」的覺知存在,使我有時間連貫性的感覺。《莊子》的「有始也者」早就知道「宇宙開端」是怎麼回事了。

有了這個純事實存在的能性或說覺性,辨證法的所苦苦尋找的「統一」或「普遍聯繫」就不再是個抽象概念了。而「對立」是可以對象化的因緣法或心心所的具體事實層面的概念。所以「對立」與「統一」根本就不是一個層面的概念,它們並不矛盾。一個是對象化層面的概念,另一個是非對象化層面的,不同的層面。

而物化的我,時空實在化觀念下的我,是根本錯誤的。這種時空實在化即物化觀念所帶來的康德二律背反就屬於不了解時空的虛妄性而引起的胡扯了。這種實在化外化的時空,使物體就好象一盤散沙,再也扯不攏。僧肇在《物不遷》里就給予了時空實在化的批駁。

《百法明門論》說時空是心不相應的,就是說是被心識無視的。因為它是心識想像出來的對象,而不是心識存在本身。對心識存在來說,時空是虛幻的,是心識活動的一種解釋畫面,僅此而已。把它顛倒過來實在化是錯誤的。由此,你知道唯物論就是基於這樣的根本錯誤的。《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麼,說時空是不存在的也就差不多了,畢竟「無處所」。根本就沒有時空,它只不過是依於想像解釋心識生滅(時間)活動(運動)的一種代名詞,一種形象化畫面化的解釋而已。

那麼,物質又是怎麼來的?時空、物質為何如此真實?

物質是大量心識緣起事件的平均統計效果(色蘊:雜亂相),時空的遠近「延展」應是基於此起彼伏的因緣緣起事件,是因緣的所緣親疏依次的生滅轉移效果。依次的,隨著眾多雜亂的此起彼伏的緣起事件生滅,而所緣的親疏出現依次的橫向推移,這樣就有了時空的「延展」意義。所以,並非是真需要實在的時空背景,真相呢?恰恰是沒有才更合理,好比流水燈,其實並沒有流動的燈。並沒有實在的時空,於是,時間的開端,宇宙的邊界,都不再是問題。好了,那麼這對時空實在論的否定而認為是眾多的親疏所緣依次推移效果能得到什麼新東西呢?神通啊!如果你善於滅自因的話,也必定善於生。在此處滅個乾淨(現行「我」盡滅,非蔵識盡滅),也就是跟這些所緣告個別,再選個彼處生起,也就是跟那些所緣再緣起,呃!神通啊!如來如來,不去不來,而如去如來,善於生滅而已!

笛卡爾說,你可以亳無理由地否定一切,而你這行為恰恰是基於「我思在」。「我思在」是無法徹底否定的,假若徹底否定了的話,你憑什麼知道「我思」不在?

《金剛三昧經》也說了:「滅諸生滅義,是義生非滅」。你若肯定「一切都滅掉了」的話,那麼就是「你知「一切都滅掉了」在」,呵呵,哪是「一切都滅掉了」哦,恰恰是生起了「你知「一切都滅掉了」在」嘛。

意識之根本存在(覺性)可以被肯定,而不可被否定啊!任何理由都不行!不可認為意識被徹底連根滅掉而不存在,斷滅見是錯誤的!你可以滅了對象化的意識對象,即滅了對立,不再對立,回到意識的存在根本——覺性。到此為止了!不可設想意識斷滅了,更不可設想另外還有個什麼都沒有的空無。不說違邏輯,就事實性來說,也可以肯定永遠不會有這種知覺事實範疇的,因為知覺不在,即無知覺事實。已肯定為永無事實的東西,你還說它可能也是事實?還要保留那麼一個妄想的角落?

之所以有一切學說,都必須是基於「意識存在」這個不可被否定的前提。唯物論說有先於意識的物質在,呵呵,那你是怎麼知道的?你徹底否定「意識在」就已經掉入了自否循環悖論,還設想有先在的物質,想多了吧!斷絕了現場證實之可能,只能是屬於純粹想像範疇了!

不可設想有異於心識本質的物質存在,因為假設有無覺性在場的物質,那麼,其只能是無知,即是無事實的,是無。而事實上我們是知道物質存在的,是有感知的,所以,物質的本質無異於心識,只是雜亂心識相罷了。

被我的心識所緣起的色身,只是自心識因與眾多所緣的緣起事件罷了,相續不斷的緣起事件。也就是說這個色身並不都是你,有很多的所緣或說它緣,又由於大數的平均統計穩定性,所以,你的色身有著宏觀真實性和客觀穩定性。你的心識深深地參與了這場終其一生的緣起,從佛陀在「十二因緣」里說的「識緣名色」的那一刻起,一直到老死。你已經忘無所以,深陷無明,甚至覺得除了身體,你一無所有。在橫法的物質欲求世界裡,你不甘心陷於無知,陷於死亡,在不斷的壞滅中不斷的攀緣。兩個字:掙扎,這就是你一生的寫照。

那麼,到底什麼是我呢?路又在哪裡?


是「存在」在看。


法融大師在《絕觀論》中針對這個問題,是這樣說的:

1、緣門問曰:「凡夫有身,亦見聞覺知。聖人有身,亦見聞覺知。中有何異?」

  答曰:「凡夫眼見、耳聞、身覺、意知。聖人即不爾,見非眼見,乃至知非意知。何以故?過根量故也。」

2、問曰:「何故經中復說聖人無見聞覺知者何?」

  答曰:「聖人無凡夫見聞覺知,非無聖境界;非有無所攝,離分別故也。」

3、問曰:「凡夫實有凡境界耶?」

  答曰:「實無妄有,本來寂滅。但被虛妄計著,即生顛倒也。」

4、問曰:「我不解,若為聖見非眼見、聖知非意知?」

  答曰:「法體難見,譬況可知。如彼玄光鑒物,如照所照,非有能照之眼。又如陰陽候物,似知所知,非有能知之意也。」

如玄光鑒物,如照所照也。


說說一點看法和體會,以供參考:

看到身不是我的時候,【看到身不是我】的這個【看到】是我;

看到心不是我的時候,【看到心不是我】的這個【看到】是我。

——就好比一個具體的動作是與相應具體的動作的個體是同一的,比如一個具體的(看到的)盤坐指的就是具體的(看到的)那個盤坐者;

同理,具體的【看到】其實就是相應的「我」,換言之,【看到者】。

換言之,其實【看到】發生的時候,其實沒有【看到】、【看到者】、【被看到者/被看到的對象】三者的分別的,三者其實是同一的,有的只是【看到】。(/見、能見、所見,的同一,只有【見】。)

……

如果不意識到這一點,那當每一次或每一個的觀察的時候,都其實覺得有【觀察】、【觀察者】、【被觀察者/被觀察到的對象】這三者的分別,那麼「我執」真的可以破么?

……

意識到這一點,再依相應的教法觀察身心非我/五蘊非我,在這裡的理論上預見不到,成功之後,在哪裡還會有【誰在照見能見之心】這樣的疑問的餘地。。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每個謂詞必然預設有個主詞。

用通俗的話講,一個動作就必然預設了一個什麼(誰)在做這個動作。所以當我們說誰在看,誰在想,誰得解脫,誰成佛時,這句話或隱藏在後面的思維模式已經預設了「有」個誰。

接著我們自然來問這個問題:這個「誰」能不能脫離這個思維模式而絕對地獨立存在?請參。

我們把真理稱為本質必然的和普遍圓滿的,而個人的判斷和斷言只是種種個別的願望,信念或信仰。如何由個人的信念超越為絕對普遍的真理呢?經驗世界的檢驗是不充分的,我們永遠不能說沒有例外的情況可能在將來出現。我們對啊a+b=b+a這類規則即使不檢驗所有的數,也能確定它是屬於脫離時空的普遍真理。這給了我一個信念,如果真理出現在我面前,我必能「認出」並確定「無疑」。


我們看看問題描述:先看到身不是我,再看到心不是我,最後看的「能看的那個」也不是我,那最後是「誰」在看?

第一句「先看到身不是我」,第二句「再看到心不是我」,用的詞是「看到」。

第三句「最後看的能看的那個也不是我」 ,用的詞是「看的」。

因為第一、二句大家都好理解,能推理出來,事實上完成了推理過程,所以用「看到」,意思就相當於這兩句是描述已發生的事實。

第三句用詞變了,「看的」。因為寫問題的人知道這句話描述的不是一個自己親身經歷的已發生的事實,或者說不是一個嚴謹的推理結論。第三句話只是一個猜想,是聽來的說法。

第三句話的猜想是錯的時候,就不必以猜想為前提,去問後面的第四句話了。建議先看第三句話是否是事實,沒必要先去糾結第四句話的問題。

既然沒找到「能看的那個」,何必認定一定存在「能看的那個」呢?更沒必要去糾結「誰在看能看的那個」了。

按最通俗的類比,也沒有必要在「執行動作的東西」之外,再獨立定義一個「能」執行動作的東西。「執行動作的東西」,本身必然就「能」執行這個動作。

例如可以類比一個有野生動物經過就自動觸發拍照的裝置,檢測動物的裝置和照相機等硬體是身(類比為「色」),檢測有東西經過的電信號(類比為「受」;後面括弧里都為類比)、根據信號識別出是動物(想)、決定拍照的電信號(行)、以及拍下來(受)存在存儲卡的照片文件(識)相當於心和心所(包含受、想、行、識),哪裡還要在這些之外再定義一個「能拍照的什麼東西」?這套系統是拍照的東西,也是「能」拍照的東西。

按南傳阿毗達摩,認知自己做過什麼,是後來的心認知之前的心,並不是一個人同時存在兩個心。通俗地講,就是一心不能二用,只是先後用了兩次。所以也不用去糾結誰看誰。


禪修小參的時候我也問過禪師類似的問題,禪師讓我別思考這些問題。

其實觀照一下提出疑問的當下,不過是「思考、思考」罷了。


身也是我

心也是我

能看的

也是我

變異的,也是我

流逝的,也是我

~~~~~~~~

回到最初

提問中的

是誰?


內觀時,這個觀察就是識蘊的功能,即直接了別名色法,而不是通過五蘊的運作感受名色法。


對呀,誰在看?

自己看不到,別人怎麼幫你看?

實在不知道,就反覆參

另外《圓覺經》《楞嚴經》是時候看一下了。


先看到身不是我,再看到心不是我,最後看的「能看的那個」也不是我,那最後是「誰」在看?

佛學裡面說,無我太多了。

今天換個角度,從大腦神經系統的知覺機理談無我,方知佛學之偉大。

2500年前佛學就以說明了無我。

2500年後,腦科學證實了無我之理論的科學。

那我們人類為何會有【我之存在】的感知????????

感知,點出了【我】的關鍵。物質是假象,唯有意識是真實。萬法唯心。一切唯識。人的感知系統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這裡談時間,談談時間知覺。

常識認為時間是客觀的存在。就如同認為我是客觀存在。

這都錯了!!!!!!!!!!

時間知覺是一種內在的人腦的記憶歸類分析模式,

時間知覺不是用於規定感知到的客觀世界,

時間知覺更不能用於描述客觀世界本身。

時間知覺是對變化的一種主觀衡量。

時間知覺是對錶象經驗形成的記憶聯合序列的一種分析衡量,而要形成一事物經驗表象的序列、聯合,則此一事物必須處於連綿接續的變化之中。

事物自身狀態的不斷改變刺激大腦,從而形成關於此一事物的連續的表象序列。

【我之感知圖像】就是大腦對於【生物體之我】變化的一種主觀衡量。

【我之感知圖像】就是大腦對於【生物體之我】,表象經驗形成的記憶聯合序列的一種分析衡量。【生物體之我】處於連綿接續的變化之中。【生物體之我】自身狀態的不斷改變刺激大腦,從而形成關於此一事物的連續的表象序列。

古老的佛學有一套完整的對於人類智力的理論,就是阿賴耶識理論。

阿賴耶識在佛學當中被看作就是宇宙的本體,因此,可以說宇宙的萬事萬物都由來於它,我們看到的一切實際上都是阿賴耶識變來的,阿賴耶識像大海,我們物質世界的一切都是大海表面上的波浪,波濤滾滾就變成我們客觀世界周而復始的循環,這就是佛學阿賴耶識的認識。

阿賴耶識就是意識的種子。阿賴耶識可以流轉於宇宙間。阿賴耶識動態的,不是實體的物質。阿賴耶識就依賴於大腦而存有,但是阿賴耶識又不是大腦的功能。

此種奧秘,就是一時的奧秘。

人類大腦最多可達到 11 維空間的證據,可與宇宙是11維度空間理論進行對照。

也就是說,人的意識是宏觀11 維空間意識體的在當下三維世界的映射,是宇宙11維度引力場運動的結果。

就超微觀層面而言,人的意識就是宇宙一體的、量子場的、大量量子糾纏行為,由於人的意念前期參與過程,量子場量子糾纏坍塌為當下三維世界的信息,有此而有了人的認知、、感知、情緒、記憶、抽象概念、邏輯關係、人的意識與潛意識、人的行為,人類的種種文化與文明由此產生。

人類大腦的物理化學反應現象,都是量子場量子糾纏坍塌為當下三維世界的信息過程的宏觀現象。

腦科學認知到大腦存在生物電的反應,生物離子的化學反應,神經元與神經網路系統的存在,人的意識或者無意識活動與大腦的某些區域存在關聯,外部環境的刺激可以通過大腦神經系統引發人體的反應。因此現代的腦科學,就構建了人的意識的認知體系。

外部刺激--傳導到神經末梢--引發周圍神經系統的生物電、生物化學反應--產生大腦神經元的信息--神經元信息傳給大腦神經中樞---神經中樞經過計算處理得出加工信息--加工信息通過物理化學反應傳導給生物體的末端--由此引發人體的行為、記憶、情緒、概念、意識--而且行為、記憶、情緒、概念、意識人腦可以存儲下來作為下次刺激信號的前反饋信號。

這些可以用三維世界的理論與儀器,觀察到並予以解釋的現象,都是量子坍塌的宏觀現象。

這是證明有一個【我的存在】嗎?非也。我只是人類大腦的物理化學反應現象,都是量子場量子糾纏坍塌為當下三維世界的信息過程的宏觀現象。

人的大腦11維度空間的發現,證實大腦以及人體確實處在11維度宇宙空間之中。

古老的佛學以及印度教理論與修行,一直在肯定人的超出當下三維世界的心識的存在,以及解釋人類意識的心法心所法、唯識學的六識身、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的存在。

藏傳佛教的虹化的現象、三味真火的功力現象,就是證明了意識可以產生巨大的能量。

高僧故事:聾子和尚曠世傳奇 真火焚身轟動一時

具行法師(1876~1924),法名日辯,雲南大理人氏。幼失依怙,入贅曾氏。虛雲禪師至雞足山,法師全家八人在寺務工,漸生信仰。宣統元年(1909),師領其妻、子、侄、弟、嫂、岳母等全家八人同禮虛雲老和尚,剃度受戒。自此以後,日則種菜苦行,夜則禮佛、拜經、坐禪、念觀世音菩薩。1924年雲棲傳戒,虛雲老和尚請師為尊證。戒期將畢,法師變賣衣服設齋供眾,隨後告假回到下院,自取禾稈數把,身披袈裟趺坐,左手執引磬,右手敲木魚,面向西方念佛,現神通出「火光三昧」自化,雖成灰炭,仍能保持身貌巍然不動,轟動一時。

這只是證明意識具有能量,此能量可以向外發送。所以中國古話說,多說話傷身耗神。

根據量子力學基本方程,像電子這樣的微觀粒子不會同時具有精確的動量和精確的位置,這一不確定性原理限制了人們對微觀事物認識的極限,因為存在觀測者對觀測目標的擾動,主體和客體世界必須被看成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一個獨立存在於客觀世界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只有結合特定的觀測手段,才談得上具體意義。

是否存在獨立於觀察者的真實事物?

  喬普拉:您認為是否存在獨立於觀察者的真實事物?

  奧爾福德:是的。那種執著地認為桌子上的水壺依賴於你或我的觀察的觀點,我並不認可。

  喬普拉:我認為水壺的形狀、顏色、質感依賴於神經系統,不同的神經系統對這些信息的感知會完全不同。蜜蜂不會體驗到(同樣的)水壺,蝙蝠會體驗到超聲波的回聲,而蜥蜴的眼球能以兩個不同的軸轉動,我很難想像對一隻蜥蜴來說,水壺看起來是什麼樣子。所以,水壺本身就是作為水壺而存在嗎?

  奧爾福德:是的。

喬普拉:物質是假象,唯有意識是真實。

喬普拉點出了意識的關鍵,物質是假象,唯有意識是真實。

人類具有意識,但意識不是一個【實體的我】,否則【我就是物質了】,而物質本就是建立於意識的參與之中。

那我們人類為何會有【我之存在】的感知????????

感知,點出了【我】的關鍵。

生物的如何感知世界,就決定了在生物的意識中,世界是怎樣的!

也就是萬法唯心。一切唯識。

人的感知系統決定著人的意識中,外部世界是怎樣的。

人的意識就是對11維度宇宙一體世界的感知。

人的感知系統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第一是人的視覺感知系統。人的視覺感知系統十分複雜。

人類的認知過程,是由認知者、認知對象、認知環境、認知情緒、認知的時間、地點、種族、性別、文化背景、知識背景構成的綜合過程。簡答的說,認知就是人的心智對世界真相的認識過程。

首先以一個簡單的面孔識別過程的認知,來理解認知是怎麼回事情。

面孔識別一直備受研究者關注。

人能輕易地從不同表情中識別出同一 個人的面孔 (面孔身份識別 ) 也能從不同人的面孔上識別出 同 一 種 表 情 ( 即 面 部 表 情 識 別 ) ,識別得如此精巧, 以至眾多研究者相信, 識別面孔與識別表情兩者相互獨立,互不干擾。

但是經典功能模型,關於面孔身份識別與面 部 表 情 識 別並行獨立加工的假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最為典型的是面孔失認症 (prosopagnosia 或 agnosia)與杏仁核受損傷病 人表現出的面孔識別機能的選擇性受損:

前 者表現為不能識別熟悉人的面孔身份,但可 保留對面部情緒線索的識別;

後者則表現為 不能識別面部的一些表情, 但能識別面孔身 份。

也就是說,人類簡單的面孔識別認知過程,都是視覺神經系統、記憶神經系統與情緒神經系統配合的一種符合機制。

人類臉部識別能力直接與人類的社會化過程相聯繫。認知者往往依據性別、年齡、種族等多重社會範疇信息對陌生個體自動、快速地進行類別化加工,以期快速地識別和了解他人。近年來,隨著對社會認知早期加工階段不斷深入的探究,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內隱和外顯不同的類別化加工過程中,這些子範疇之間存在著不同類型的、複雜的動態交互作用。這些研究結果不符於早期一些面孔加工的獨立路徑理論,這些理論強調感覺系統在分析多重面孔特質時是相互獨立的。

再談時間知覺。大腦時間知覺是指對客觀現象延續性和順序性的感知 。

時間知覺的信息,既來自於外部,也來自內部。

外部信息包括計時工具,也包括宇宙環境的周期性變化,如太陽的升落等等。

內部標尺是機體內部的一些有節奏的生理過程和心理活動。大腦神經細胞的某種狀態也可成為時間信號。

時間知覺既與活動內容、情緒、動機、態度有關,也與刺激的物理性質和情境有關。

人們對較長的時間間隔,往往估計不足;而對較短的時間間隔,則估計偏高。刺激編碼越簡單,知覺到的持續時間也就越短。

在判斷時間間隔正確性方面,各感官是不同的。聽覺和觸覺對時間間隔的估計最準確。

由於年齡、生活經驗和職業訓練的不同,人與人之間在時間知覺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時間知覺是一種內在的人腦的記憶歸類分析模式,不是用於規定感知到的客觀世界,更不能用於描述客觀世界本身。

這裡要區分三個概念:我們大腦記憶中的世界圖景,我們感知到的客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物自體本身。

我們大腦記憶中的世界圖景。首先因為在大腦記憶中有保留了的世界過去的表象信息,感知到的世界現在的表象信息,推理預測到的世界未來的表象信息,三者都同時存在於大腦中,並且是以變化先後順序進行了歸類排序的,形成一個連續的存在統一體。大腦能夠對三者任意調用分析,從而可以進行時間長短等的估量、比較。

我們感知到的客觀世界是瞬時的,片在的,它的過去已經消失,它的未來還沒產生。我們沒有任何的經驗證據來肯定我們所感知到的客觀世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是一個連續統一體,猶如一幅長卷,俱都呈現。

時間知覺我們都知道是指一種對過去、現在、未來的連續統一體的衡量。我們所感知到的客觀世界過去已不存在,未來還沒有存在,只有現在、片在。

所以我們所感知到的客觀世界沒有時間知覺的性質,不符合我們通俗認為的關於時間知覺的定義描述。

關於客觀世界物自體本身,以我們目前的實驗手段和實驗數據還不能有效地對它進行時間性說明,究竟它是一個過去、現在和未來共存的共時統一體,還是一個不斷變化而以片在形式存在的前後歷時體。

有些科學家傾向於這樣描述世界:大爆炸之前沒有時間,宇宙從大爆炸開始,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流逝;我們可以乘坐時光機器回到過去。好像是在說世界是一個共時體,它有過去,也有未來,並且我們可以把握。

但是我們卻從來沒有任何的經驗數據在表明宇宙的某個角落存在著關於宇宙曾經的經歷,並且我們可以不破壞宇宙的變化任意回到過去。

時間知覺是大腦中一種較獨立的結構或格局,它是大腦中一組分化的神經元,具有特定的單一的功能。

現代時間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表明,無論我們知覺關於哪一組的表象、事件的時間觀念,大腦中總有一部分固定的神經組織被激活而參與其中。

具體表象經驗變換流轉,而這些神經組織是穩定不變的。

具體來說基底神經節小腦和前額葉在時間信息加工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這些神經組織的功能活動形成了人的時間知覺的主體結構、格局。

時間知覺是對變化的一種主觀衡量。

時間知覺是對錶象經驗形成的記憶聯合序列的一種分析衡量,而要形成一事物經驗表象的序列、聯合,則此一事物必須處於連綿接續的變化之中。

事物自身狀態的不斷改變刺激大腦,從而形成關於此一事物的連續的表象序列。

時間知覺是對同一事物變化前後表象的主觀衡量、判斷。

首先我們對視覺對象的感知體驗是連續的。這可以通過閃光實驗來說明其內部的相關原理。我們的視覺系統有一個感覺延遲,即在感知到光線後即使撤掉了光線,這種知覺也還要持續一小段時間,這個時間經研究一般確定為150—250ms。現在假定我們知覺到有一閃光,並且很快(100ms以下)又加上第二個閃光,由於視覺反應的產生和持續超過100ms,當對第一個閃光的反應還未消失時就已產生了對第二個閃光的反應,而對第二個閃光的反應還未消失時又加上第三個閃光的反應,這樣閃光就使視覺系統中產生某一種連續的反應,視覺系統所感知到的就象是連續光一樣。而我們視覺系統所感知到的表象序列就象這樣的閃光一樣,即先後的光刺激重疊在一起對視覺系統形成一持續穩定的光刺激流、連續序列,從而我們感知到的世界表象就呈現出一種連續綿延的穩定的圖景。同一個物體的先後光刺激重疊在一起,就形成了此一事物連續穩定變化的知覺體驗。

古老的佛學有一套完整的對於人類智力的理論,就是阿賴耶識理論。阿賴耶在梵文中的原意為:藏,能藏、集藏,阿賴耶識即是指能夠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無漏法種的第八識如來藏。,也稱為如來藏、本際、涅槃、一切種子識、異熟識。人間有情具足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識,和意根合稱前七識或七轉識,第八識是阿賴耶識。眾生在世間之各種活動,系由身口意行,而造作善業、惡業、凈業、無記業,造作後即由第七末那識的執著性功能送交第八識——阿賴耶識保存。第八識阿賴耶識保存之業種,由第七識不斷地攀緣,配合外境六塵而不斷起意造作新業,同時不斷收集新業種,如是循環不已。

阿賴耶識卻是佛法的根本識,如果沒有阿賴耶識和它的阿賴耶性,眾生也無法成佛。如果七識心王(七轉識)沒有和阿賴耶識在一起──沒有阿賴耶識的現行識來配合運作──就不可能成就熏習的功德,就沒有所熏的心體存在,一切善業、惡業、無記業的種子將會隨熏隨失,也就不可能有現在各人異於他人的七識心王的習性出現來運行;而且嬰兒熏習言語、動作等無記業也不可能成功,將會永遠保持剛出生時的愚痴無智,將會永遠保持在嬰兒狀態而不能作任何事,因為沒有一個持種受熏的阿賴耶識故,而七識心王都不能執持任何種子故,

所以必定要有另一個阿賴耶識心體,與七轉識同時同處地存在,而且繼續不間斷地配合七轉識而現行運作,才能使熏習結果所產生的種子保存不滅。而且,正當七識心王現行的時候,他如果想要能夠運作的話,還得要有第八阿賴耶識心體的現行識來配合運作

阿賴耶識在佛學當中被看作就是宇宙的本體,因此,可以說宇宙的萬事萬物都由來於它,我們看到的一切實際上都是阿賴耶識變來的,阿賴耶識像大海,我們物質世界的一切都是大海表面上的波浪,波濤滾滾就變成我們客觀世界周而復始的循環,這就是佛學阿賴耶識的認識。


推薦閱讀:

讀經過程中如何確認自己的理解符合經義?
葛印卡老師證果了嗎?
有些南傳佛教弟子在知乎上的評論區很愛說「費拉不堪」,他們真的是「費拉不堪」嗎?
佛像是大乘佛教發明的嗎?

TAG:上座部佛教 | 止觀禪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