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裡面有沒有願力大於業力這個說法,或者說有沒有業力願力這兩個概念?
所謂的願力如果本身就是一個業果,那麼願力本身就是業力啊……
又哪兒來的誰比誰大呢……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 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一切現前境界。一切當來果報。皆唯業所感。唯心所現。唯業所感故。前境來報皆有一定。以業能縛心故。唯心所現故。前境來報皆 無一定。以心能轉業故。若人正當業能縛心。前境來報一定之時。而忽發廣大心。修真實行。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則心能轉業。前境來報。定而不定。又心能轉 業。前境來報不定之時。而大心忽退。實行有虧。則業能縛心。即前境來報。不定而定。然業乃造於已往。此則無可柰何。所幸而發心與否。其機在我。造業轉業。 不由別人。如吾人即今發心念佛。求生極樂。或觀依正。或持名號。念念相續。觀念之極。則心與佛合。合之又合。合之其極。則心能轉業。而前境之娑婆。轉為極 樂。胎獄之來報。轉為蓮胞。便是樂邦自在人矣。若正恁麼時。其心或偶然失照。或忽生退悔。不與佛合。則業能縛心。而前境仍舊來報。依然還是忍土苦眾生也。 然則我輩有志出離。求生淨土者。可弗惕然而警。奮然而發也哉。
業力,可以說是過去對當下選擇、行為產生的影響。
影響的大小要看造的什麼業。
昨天殺了個人與拍死一隻蚊子,對當下的影響是迥異的,障礙是不同的。
這一切因事因人而異。
願力,可以說是發願未來對當下選擇、行為產生的影響。
影響的大小要看發願者心的堅定程度。
如果一隻鳥發願要飛到遠處,自然容易實現。
如果一個人發願要飛到遠處,那麼他若不懂得藉助工具,自然永遠無法實現。
由於受到自身的局限,人無法獨自飛翔到遠方,這即是對當下選擇、行為產生的影響。
那麼如果他的發願堅定,顛撲不破,終歸有一天他能通過種種方式飛到遠方。
這即是願力大於業力。
無堅不摧的願力就好像鄭板橋的詩中竹: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沒有可比性。願 是不善法,即緣起法中的無明 愛 取,願 以親依止緣力支助善業以及果報名色。解脫者已離願。
建議你看一遍刀師之子經。
推薦閱讀:
※佛教圈子經常有那麼修行要有慧根,啥叫慧根?
※小乘佛教批判大乘非佛說,此批判是否能立得住?
※明明信奉小乘卻用大乘的行動,明明信奉大乘卻走小乘的老路,這些都是一種背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