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有哪些獨特的債券投資策略?


樓上回答了一些,我介紹下債券盈利來源,據此衍生出交易策略:

債券收益=(利息收入+資本利得)*槓桿係數*騎乘效應

簡要解釋如下:

利息收入:這個簡單,就是債券發行時的票面利率。我國的按公司質地、債券存續期、發行時間的不同,票面利率多在5%-8%。

資本利得:債券在二級市場交易跟股票類似,價格並非發行時的票面值,會出現折價或者溢價。比如2009年9月27日 09長虹債凈價:71.77 ,票面是100.再如2014年11月24日 13大立債凈價:101,票面是100.這裡就有套利空間,畢竟交易價格是波動的。

槓桿係數:債券可以質押給券商,換取標準券,然後通過正回購放大資金。就像上面尹小二提到的,買入可質押的城投債,質押回購放大,再買入同類城投債。他沒說的風險主要是爆倉,中登結算自13年底以來不斷臨時下調折算率,風控不好講面臨著給交易所還錢、但自己沒現金、只有拋售債券,導致虧損。但反過來理解,也是場外資金撿漏的機會。

騎乘效應:這是我最喜歡的盈利源,在債券持有期間,一隻債券的剩餘期限也會逐漸變短,其收益率沿著收益率曲線下滑而給投資者帶來的收益就被稱為騎乘效應。

很多投資者進入債券市場時,帶著定期存款的思維烙印。比如,想投資三年債券,就只觀注三年內即將到期的債券。

很快,他就會發現,太多投資者喜歡到期限短的債券了。直接後果就是,債券到期期限越短,收益率越低。尤其是三年到期的債券年化收益率僅4%左右。而與此同時,卻有很多剩餘期限較長的債券,到期年收益超過了7%。最高的債券如09長虹債(126019),剩餘5.72年。到期稅後年化收益甚至達到了7.7%。

可是,近6年的時間太漫長了。很多投資者都無法忍受,這麼漫長的資金鎖定期。中途會有多少要用錢的地方呀。

我也不想把活錢鎖死這麼久。2~3年是個比較合適的投資周期。太短了,又要傷神選擇新的投資。太長了,又太考究耐性。

有沒有法子實現7%以上年化收益兩~三年債券投資?

假設一下,我們買入一支6年期債券,比如,長虹債,持有三年後,會發生什麼情況?

2009年9月27日,09長虹債為例。凈價:71.77 應計利息:0.20 全價: 71.97 剩餘期限:5.76 票面利息:0.8 面值:100元

單利:

長虹稅前單利=((100-71.97)+0.8×6)/(71.97×5.76)=7.92%

長虹稅後單利=((100-71.97)+0.8×6×0.8)/(71.97×5.76)=7.69%

三年後,長虹債將變成短期債。長虹債的到期年化收益極有可能在4%左右。相應的,其債券市價應在90元以上。即使按保守估計推算。持有長虹債前三年的年化收益也應在8%以上。

=====================可愛的分割線,下面介紹策略==============================

初級段位策略:這裡只介紹思路,操作細節實踐後就慢慢明白了。

1.高頻交易策略:債券是T+0,當天買當天賣,可以盯著交易活躍品種專門吃波動,一天可以做好幾個來回,成倍放大收益。

======================提問的分割線========================================

買進又賣出,漲了好說,跌了怎麼辦?

答:選取評級高的債券,跌了等它反彈上去再賣。你可以觀察AA+以上債券在一天內的波動,會發現像織布機一樣上上下下,很少偏離中樞。

2.避稅策略:嚴格來說這是一種被動策略,債券是按天計息,但到結息日對個人投資者是有20%的利息稅。據此有兩個思路:

A.在派息前賣出債券,派息後重新買入債券

這也是最常規的避稅操作。可以參考債券派息日前後的K線圖。會發現由於持有這種避稅想法的投資者眾多,往往在派息前,債券持續下行,派息後債券強勢上漲。(還有一個原因,派息後的債券,持有收益率相對高一些)

至於提前賣債的時間,膽小的,提前一兩個月賣;膽大的,提前一兩天賣。

======================提問的分割線========================================

既然派息要交稅,大家都在賣,那還有誰去買呢?

答:公司戶是不扣利息稅的,所以公司戶會去買,散戶避稅賣出的對手盤是不扣稅的公司戶。

B.建立一個債券池,將心中滿意的債券放在裡面。通過兩支相近債券的相互切換來實現避稅。

B1 當一支債券快接近派息日時,賣掉,然後買入債券池中另外一支債券,可以實現完全避稅。

B2 我更欣賞另外一種避稅方式。持有一支債券時,當另外一支債券除息後,將手中債券拋掉換成除息債券。此時,剛出息的債券,買入後相對收益較高(持有利息=票面利息/全價,此時,凈價幾乎等於全價)

B3 或者,持有一支債券時,當一支更高收益的新債上市時,將手中債券拋掉換成新債。此時,新債凈價幾乎等於全價。

3.坑機構策略:債券由於流動性較低,反而是散戶收割機構的絕佳場所。這裡的機構主要指的是債券基金,由於債券基金在發起時往往對所投資的債券評級有要求,比如只投AA級以上債券。那麼機會來了,當債券評價被下調時,不管債券基金願意還是不願意,都必須拋出。很多債券基金虧損就源於此,各位債券基金經理爭相拋售,把債券價格打的慘不忍睹,這就是個人投資者接貨的好時機。

4.上槓桿策略:前面提到過槓桿係數,買入折算率較高債券,成倍放大本金,利用較低的正回購融資成本(一般在3%-4%左右),博取更高的債券利率(如6%)。以折算率0.95的03三峽債為例,買入1000張後質押,換回的資金可以再買950張,然後再質押換回的資金買950*0.95張,不斷迭代下去。03三峽債的票面利率是4.86%,放大槓桿後等於是融入交易所的廉價資金,自己拿來投資高收益品種。但要提醒的是,不要槓桿太高,一般3到5倍就不錯了。按5倍槓桿計算並假設正回購利率3.5%,可以給03三峽債增厚收益(4.86%-3.5%)*5=6.8%。是不是很開心呢。

=================================下課的分割線==============================

上面介紹了初級策略,以後有時間接著更新中級和高級策略,也許會附上實戰截圖。


扯淡回答:

首先,假設人都是自私且理性的。一旦在知乎上公布了「獨特」的策略之後,這個策略就會變成公開信息,大家都去做,導致盈利機會消失。理性且自私的人就不會在知乎上公布「獨特」的策略。這是一個很糟糕的問題。證畢。

正經回答:

債券市場無論機構還是大戶,有一個通用的策略,就是交易所買入可質押的城投債,質押回購放大,再買入同類城投債,依次類推,直至槓桿倍數達到經紀商規定的上限,然後定期續作槓桿,持有債券直至到期。

這個策略可以公開說出來,也不會導致失效。因為債券非零和遊戲,有累積的票息收入。此外,利率曲線天然傾斜向上,這種策略還賺取了較短期限的負債成本和較長期限的資產收入之間的期限利差。

注意: 槓桿養券聽似簡單,實質上有非常多的市場風險需要應對,非專業人士不建議嘗試。本人不對損失或爆倉負經濟上、法律上、道義上等的任何責任。

嗯。希望你能滿意。


前投行債券搬磚狗,回顧一下信用債信用下沉投資應該關注的內容(^o^)/~

原答於2016年11月,2017.12.12恢復原答案,過100贊我再拆開細說~

————————

一、城投類

  1. 所在區域區位因素、產業結構、綜合財力、債務情況等
  2. 所在區域內各平台情況、發行人地位及定位等、發行人對區域的重要性
  3. 發行人主營業務構成、資產(結構、受限資產等)、負債(規模、結構、綜合融資成本等)、擔保(對外佔比、民企佔比等)

二、地產類

  1. 行業相關(集中度、調控政策後續影響等)
  2. 存貨布局所在區域地產發展情況(經濟發展、供需狀況、當地政策、區域競爭對手情況等)
  3. 企業決策人基本情況及政治風險、在售項目、在建項目、土地儲備、整體去化、負債規模及結構、綜合融資成本、未來拿地開發戰略、後期融資計劃等

三、產業類

  1. 行業情況:供需狀況、競爭格局、集中度等
  2. 企業自身:主營構成、盈利邏輯、資產(結構及受限資產佔比)、負債(規模、結構)、綜合融資成本、關聯企業基本情況及應收賬款相關、是否A股上市、互保、實際控制人政治風險等。

四、ABS

  1. 交易結構:現金流賬戶設置、歸集頻率、內部/外部增信、信用出發機制設置、資金混同風險、各方權利義務等
  2. 相關主體運營及償債分析:原始權益人、差額補足人、擔保人等
  3. 基礎資產:CMBS/Reits(底層資產業態、區位、經營狀況、歷史現金流情況、抵押率等)

消費類(分散度、賬齡、逾期率/早償率等)

租賃類(行業/賬齡/區域集中度、發起人內控制度等)

————————————

總的觀點:關注債券的償債能力,

公司:宏觀行業情況,微觀公司現金流、盈利、周轉率

外部:擔保等外部支持力度,外部融資能力

主觀:公司償債意願

————————————

平時有時間可以去上交所公司債券項目信息平台,銀行間孔雀開屏系統 http://zhuce.nafmii.org.cn/main.jsp?redirect=true 看看監管老師們的反饋意見,及各家券商的答覆,

看看監管都在關心什麼問題,券商答覆的核心要點是什麼。

很有意思的哦!

(。???)ノ゛給個贊好不好嘛~


這裡的回答都是基於投資經理或基金經理的角度正常思路的投資策略,但是債市參與者構成很多,的確有一些獨特的投資策略。

比如某券商自營月薪3000雇幾十個剛畢業(甚至沒畢業)的大學生去做撮合,風險敞口低,收益還好。


久期越短的債券的價格對市場利率變化越不敏感;久期越長的債券,在市場利率大幅變化時,凈價漲跌會很大。因此,在降息通道,選久期長的債,漲幅大,可以提前獲得凈價差收益;在加息通道,選久期短的債,跌幅小,不會出現太多浮虧,而且可以更快收回資金投入到收益更高的新品種中去。因此,在學習了久期的概念後,投資者可以嘗試採取騎乘策略,獲取市場價差收益。

騎乘策略是什麼?它是指當債券收益率曲線比較陡峭時,也即相鄰期限利差較大時,可以買入期限位於收益率曲線陡峭處的債券,也即收益率水平處於相對高位的債券(在下圖中即期限為6個月的債券),隨著持有期限的延長,債券的剩餘期限將會縮短,債券的收益率水平將會較投資期初有所下降,對應的將是債券價格的走高,而這一期間債券的漲幅將會高於其他期間,這樣就可以獲得豐厚的價差收益即資本利得收入。

通過正回購交易,債券基金實現加槓桿,從而多了一個加強版的武器。

回購分為正回購和逆回購。通俗點說,借錢給別人就是逆回購,而借別人錢就是正回購。此處注意!交易所逆回購是每個有證券賬戶的投資者都可以參與的,在證券公司營業廳或者打電話開通債券正逆回購功能後,只要你股票賬戶上有閑錢,你就可以簡單做一筆隔夜逆回購,就可以獲得不少的利息收入。但需要注意,交易所回購和股票一樣是T+1交易,也就是說如果你今天把錢放出去1天(也稱隔夜回購),明天這筆錢就可以買賣證券了,但是不能轉出資金。這也是為何每周四交易所隔夜回購利率比其他交易日高很多,因為這筆資金的實際佔用日是周五、周六和周日。

而正回購的投資門檻更高,是機構放大槓桿投資的重要工具,因為債券風險較小,對於信用級別較高的債券,可以按一定的折算比例折算為標準券(通常國債的質押比例接近100%,AAA債的質押比例在80%以上,AA公司債的質押比例在70%左右),只要標準券質押在交易所,就可以按市場回購利率借錢了,而一般借錢的成本只需2%-3%(實在太便宜了!)。因此很多債券基金都將回購策略作為組合管理的重要手段。

而如果將借來的錢用來買債,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息差策略,債券收益率超過回購利率的部分叫息差收益。

相對於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更為專業。債券市場規模龐大,發債企業資質良莠不齊,對於個人投資者,若無信用分析基礎,建議通過專業機構來參與債市。

(資料來自於博道投資官微)


信用債投資策略

行業和個券配置: 利率債和信用債的配比上,利率債票面利率相對較低(國債免稅),利率債用於配置和交易;信用債的信用風險相對更大,且不同發行主體分化非常明顯,信用債主要用於配置,只有超AAA債券具有交易價值。利率債和信用債通過信用利差聯繫起來。

行業上越分散,風險降低效果越好;個券上通常低級別、民企、強周期的個券,收益率越高, 公募和大集合有10%投資限制,專戶也將受到10%單券入庫集中度限制。

騎乘策略:指當收益率曲線相對陡峭時,買入期限位於收益率曲線陡峭處的債券,隨著債券剩餘期限縮短,債券的收益率水平將會較投資期初有所下降,進而獲得資本利得收益。關鍵在於判斷出,這個陡峭處的債券,其收益率未來會下降。

息差策略:指通過不斷正回購融資並持續買入債券的操作,只要回購資金成本低於債券收益率,就可以達到槓桿放大的套利目標。需要判斷行情,在下行不太厲害的情況下,都比較穩定。

信用債投資策略可分為進攻型策略和保守型策略。進攻型策略指拉久期、加槓桿、下沉信用資質,加大了對利率風險和信用風險的暴露程度,反之就是保守型策略。拉久期和加槓桿在牛市期間被普遍使用,牛市相當於人們預期未來收益率曲線和資金面向好。拉久期暴露的主要是利率風險,加槓桿暴露的除了利率風險(資本利得部分),還有資金面風險(錢的鬆緊變化)。而下沉信用資質,這個策略一般用的很少,信用債的流動性本來就很差,做Carry的話,可能會面臨違約風險。


推薦閱讀:

TAG:債券 | 固定收益 |